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随着社会进步和自然灾害频发,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被提到了新高度.在用地紧张的城市环境下,探索避难空间集约化使用的途径,将住宅建筑中的"高效空间"理念结合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要求进行研究,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探讨"空间高效"理念对避难场所规划设计的指导意义.并将避难场所中的"高效空间"理念运用到避难场所规划设计中,以三明市城市文化广场为例,践行"高效空间"理念.提升应急避难场所的防灾效益、经济效益、土地利用效益等,从而构建一个功能完善、平灾结合、空间高效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相似文献   

2.
针对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中,避难硐室选址的问题,从瓦斯爆炸事故的分析、避难硐室选址的地质因素、避难硐室选址与人员分布和人员疏散检验4个方面来研究避难硐室选址中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避难硐室选址应该避开压力峰值区域;避难硐室至工作面的距离要大于冲击波破坏造成的人员死亡边界;根据疏散时间检验,避难硐室距离工作面以1 000 m为宜;避难硐室两端入口要布置在进风巷道中,以采区布置为主,井底车场附近可不设置避难硐室.  相似文献   

3.
公共建筑安全疏散,其目的主要是使人能从发生事故的建筑中,迅速撤离到安全部位(室外或避难层、避难间等),及时转移室内重要的物资和财产,同时,尽可能地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也为消防人员提供有利的灭火条件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消防应急疏散安全避难的应急方法介绍,阐述了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应急疏散安全避难方法,有利于人们对消防知识的更深的了解,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应急避难场所是近年来城市防震减灾规划建设的重点。以福州市三环路以内区域为研究区,引入规模影响系数,改进传统的潜能模型,并利用基于GIS的最小距离法和指标统计法等方法,评价了现有的应急避难场所服务能力。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不均衡,避难场所数量和规模均达不到现有人口的应急避灾需求;应急避难场所基础设施服务能力较为薄弱的地区主要为晋安区南部与东北部、仓山区大部和鼓楼区西北部。建议在仓山区东部等人口密度高的地区扩大单个应急避难场所的规模,在晋安区及仓山区南部等区域根据居民区的分布情况有重点地增加应急避难场所的数量,并完善各级道路网络,提高福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密度较高、用地规模较大的中低收入阶层居住区的大量建设,科学合理地规划地震紧急避难场所,满足人们在地震灾害发生时暂时避难的安全需要越来越迫切.采用定性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地震紧急避难场所的需求、资源、安全和使用角度,较全面地分析了大型中低收入阶层居住区社区公园规划与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首先,政府应大力引导建设社区公园,使之均匀分布;其次,在居住区审批和建设中,应控制居住区人均绿地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再次,在具体的交通组织中,要增强居住区内紧急避难场所的开放性,同城市避难通道联系便捷;最后,在地震紧急避难场所内部应规划一定比例开敞空间,配备基本生活设施.  相似文献   

7.
2000年3月17日晚,乌干达西南地区卡农古县一座山区农场教堂燃起一场大火,教堂建筑被焚毁,满满一教堂"恢复上帝十诫运动"的邪教信徒全部被焚致死。这是一起事前经过周密策划安排的邪教集体焚杀事件。  相似文献   

8.
安史之乱造成"四海南奔"的局面,元结也率领邻里千余家南下避难。其避难队伍不但规模较大,而且行动从容有序。此事是元结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经历,反映了元结作为鲜卑族后裔的能力、精神和心态。元结能够保全"千余家"南下避难,大致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鲜卑族的尚武传统,这是他控制力的来源;二是师从名师元德秀,塑造了高尚的道德情操;三是长期科举训练,锻炼了坚韧的意志;四是家族多有迁徙的经验以及父亲的期望。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很多城市防灾避难场所建设中,各类防灾避难场所的管理缺乏统一标准,使防灾避难场所的防灾减灾作用受到制约,也对灾后避难疏散造成了隐忧。本文通过分析避难行动与避难生活对管理保障措施的需求,提出防灾避难场所的组织管理、平时管理和灾时管理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已开始进行防灾避难场所的建设,但各类防灾避难场所的管理缺乏统一标准,使防灾避难场所的防灾减灾作用受到制约,也对灾后避难疏散造成了隐忧。通过分析避难行动与避难生活对管理保障措施的需求,提出防灾避难场所的组织管理、平时管理和灾时管理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正在涅瓦河畔见证滴血教堂万花筒般变化的色彩。俄罗斯境内有三座名字一样的教堂,除名字相同以外,它们还有个共同点,就是全都异常美丽。它们都叫"滴血教堂",分别位于乌格里奇、圣彼得堡以及叶卡捷琳堡。一座城,纪念一位王子提到俄罗斯的第一座"滴血教堂",则不得不说一下伊凡四世(伊凡雷帝)的儿子、留里克王朝最后的继承人德米特里王子。  相似文献   

12.
校园作为防灾避难场所目前还未获得足够重视,对规划设置避灾场所的人均有效避难面积及设施配套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文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校园作为避难场所的意义,并结合人体特征,摸索理想状态下校园防灾避难时人均有效避难面积指标,望能为城市防灾避难场所规划选取及相应指标提供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3.
毒性气体泄漏事故人员应急避难方式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气泄漏事故发生后,由于事故影响区域自然条件不同,采取的避难方式有所不同.通过对2种避难方式、避难效果的研究以确定最终避难方式.介绍了2种避难方式、避难效果评价的方法.通过化学泄漏特征、气象条件、房屋渗透率等对避难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根据成功撤离危险区域时间,累积毒负荷超过毒负荷临界值时间,室内外毒负荷利用列表法、决策树提出了确定毒性气体泄漏避难方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煤矿紧急避险系统实施的现状和问题,结合我司长期在避难硐室建设方面的经验,本文探讨了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的合理布局,性价比高的避难硐室,避难硐室整体解决方案,新型避难硐室设备的研发等方面的建设趋势探讨。  相似文献   

15.
知识未必“就是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曾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某工厂新生产一种气压表,为了打开销路,一位销售人员灵机一动想出一个"点子"。一天,他来到教堂门前,对人们宣布:"谁能使用我的气压表获得教堂高度的准确数据,我就奖励他1000美元。"  相似文献   

16.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应对各类潜在的城市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降低害带来的损失,国内外已经建立了大量的应急避难场所,有些国家还制定了相关的城市规划法定准则。本文主要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与管理现状,综述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相关研究工作,认为目前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工作还有较大的空白,应该建立合适的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体系,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建立与规划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市避难场所选址和避难人员分配问题,开发了基于GIS和多目标规划模型的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图层叠加,筛选出城市风险区之外的绿地、公园等空间作为避难场所备选点。通过GIS的网络分析功能,提取城市道路网络的拓扑,计算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建立城市避难场所选址优化的多目标规划模型,优化城市所需的避难场所个数、选址和服务区域。以中国某市的数据为例,该模型和系统已应用于避难场所规划中。结果表明:该模型能适用于实际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中小城镇避难场所系统布局优化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卫星城镇避难需求与避难场所系统层次性特征,利用P-中位数与MCLP模型确定了一套适用于卫星城镇避难场所系统优化布局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短临避难阶段疏散距离最短与中长期避难阶段覆盖最大需求综合目标,结合规定疏散距离及实际设施容量,以典型卫星城镇为实例进行了分级分步计算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模型方法确定的避难场所系统设施层次更为丰富、备选资源利用效率更高,且应急疏散效果相对高效。  相似文献   

19.
吴小飞  崔金东  李旭 《甘肃科技》2013,29(8):4-5,65
建设应急避难疏散场所是国际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同时也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地震、洪水、火灾、爆炸等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的安全避难场所。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等灾害的灾后避难行动表明,城市必须规划建设避难疏散场所。论文调查了秦皇岛市作为主要应急避难疏散场所的公园绿地的现状,分析了秦皇岛市在应急避难疏散场所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行动弱势者在台风泥石流下的避难疏散行为,本研究透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选取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划定的泥石流重点治理区域为研究区,调查泥石流灾害下行动弱势者疏散避难行为特性,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建立了行动弱势者“是否采取避难”避难疏散行为模式,结果表明“获得避难信息”、“有疏散避难危机意识和知识”等因素对行动弱势者进行疏散避难的意愿影响较大,本研究成果可供政府部门作为决策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