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卷心菜 《世界博览》2012,(17):86-87
今年8月底,暌违5年的《超凡蜘蛛侠》再次归来,重秀红蓝战衣。这位世界上最具有吸引力、最受追捧的超级英雄彼得·帕克是因为被放射性感染的蜘蛛咬了之后才获得了从手腕上吐丝结网的能力的。在现实中,如果真的被放射性蜘蛛咬了会怎么样呢?其实被一只放射性蜘蛛咬了和被普通毒蜘蛛咬了症状差不多,会感觉到瘙痒、红肿、疼痛,根据蜘蛛种类和毒性的不同,人感受到的严重程度不同,最严重的会让你失去知觉甚至死亡。而放射性倒是无关紧要的。任何人都会接受来自太阳和自然界的放射性气体的辐射,比如氡,每年大约有3毫西弗,毫西弗是辐射剂量的基本单位之一。如果接受医疗检查的话,受到的辐射会更多,CT扫描是6毫西弗,乳房X光照片是4毫西弗,X光拍片是1毫西弗。  相似文献   

2.
每年一度的胸透,是学生体检的“保留节目”,殊不知这样频繁地接受辐射,可能埋下致癌的祸根。广州多位放射防护专家呼吁:儿童每年胸透得不偿失,应尽快叫停。 据羊城晚报报道,胸透、X光、CT等放射性检查,会造成部分机体细胞受损,这些受损细胞如果没能自我修复,就会残存于机体里,像“定时炸弹”,在免疫力低下或促癌因素存在下,开始疯狂复制,成为癌症病灶。所以放射检查次数做得越多,诱发癌症的概率就越大。儿童年年胸透可致癌  相似文献   

3.
蜘蛛张网捕捉到昆虫后,总要先咬一口猎物,使之“昏迷”,然后才慢慢享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科学研究发现,蜘蛛的唾液里含有一种毒素,它可抑制动物体内谷氨酸的活动。蜘蛛唾液的这一功能引起科学家的兴趣,因为人体脑细胞内的谷氨酸急剧增加就会造成组胞死亡,导致发生脑溢血、脑血栓。日本山多利生物有机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们据此采用以毒攻毒的方法,将蜘蛛毒素与成份相同的人工毒素进行混合调制成抑制谷氨酸的新药。目前新药已进行了动物试验。眼镜蛇唾液的毒性令人咋舌,被其咬中的猎物几乎无一幸免于  相似文献   

4.
正地铁、高铁和飞机为日常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在我们心中提出一个疑问:每次进站都要经过X光安检仪,它发出的辐射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吗一说起辐射,有的人会想到原子弹、切尔诺贝利事故或福岛核危机。没错,这些骇人听闻事件中的核辐射与车站安检仪中的X光都是一种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电离辐射"。当人体受到电离辐射的照射时,其中一部分能量可能被人体的各个部位吸收,以一定概率造成分子电离、化学键断裂、DNA损伤,  相似文献   

5.
利用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或者高能X射线进行原木辐照处理过程中,原木和车厢有可能会产生感生放射性,从而可能会对工作人员或后续的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辐射照射风险。采用Monte Carlo方法,使用FLUKA程序结合解析经验公式,以25 MeV和35 MeV高能X射线装置为例,建立了高能X射线整车原木辐照检疫中的感生放射性计算模型,并比较了16、20、25、35MeV的辐照装置可能产生的感生放射性核素的剂量率。结果表明:由于木材的感生放射性核素多为短寿命核素,故不需要考虑原木被辐照后的感生放射性的影响;但只有16MeV辐照装置能够满足工作人员每年20 mSv的剂量限值要求,因此需要对车厢经过辐照后对工作人员的长期辐照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6.
真空中透明胶带会放射X光物理学家又有新的惊人发现:如果在一间真空室中打开透明胶带,它会放射X光。研究人员甚至利用胶带发出的X光给手指拍了一张照片。实际上,50多年以前俄罗斯科学家就在从玻璃上揭下的黏性胶带中发现了X光。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Carlos G.Camara,Juan V.Escobar等的最新研究表明,可以从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含有油脂的食品放置时间一长会产生脑(月毫)败味。这是由于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分解成醛和酮一些化合物的结果。食品(月毫)败不但会失去它的营养价值,而且吃了还会有害于人体。引起油脂的(月毫)败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光照射、受热、空气中氧的作用等。因此,为了延长食品保存期,通常用冷冻贮藏、真空  相似文献   

8.
正火星一直被视为太阳系内最有希望成为人类第二个家园的星球。因此,虽然耗费巨大,但是人类对火星的探索从未停止。部分科学家做了一项实验:将实验鼠置于低剂量中子和光子辐射下长达6个月,将辐射剂量设为18厘戈瑞,且在研究过程中,让辐射剂量以1毫戈瑞/天的速度增加。行为测试结果是,这些老鼠在学习和记忆方面都存在问题,而且似乎表现得更痛苦和焦虑。研究者因此认为,人类上火星后可能出现认知和记忆问题,无法很好地应对意外情况。  相似文献   

9.
医院的排污废水成分复杂,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会对土壤及周围水域等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且成为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受到极大的危害。医院污水主要来自手术室、X光照像洗印、病房、同位素治疗诊断、化验室、诊疗室等不同科室的排水,根据各个科室排放的污水成分和水量不同,主要分为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洗印废水、放射性废水等,针对医院污水组成成分的情况,此次设计采用的是:传统的一级处理工艺+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深度处理三者相结合的三级处理工艺,经三级处理后,后续采用了二氧化氯进行消毒,使出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0.
生活     
蜘蛛摄像机——SPIDERCAM这次欧锦赛的转播每一场比赛部配有30个摄像机.分布在球场的各个不同位置。其中,最具技术含量的要数位于球场上空的蜘蛛摄像机(SPIDERCAM)。蜘蛛摄像机被安置在球场上空20米左右高的绳索上,绳索分为两条,分别是由球场  相似文献   

11.
用生物超微弱发光探测技术测定了荧光、X光光照不同时间后测量杯的发光现象.结果表明:荧光和X光照射均会使测量杯有明显的发光现象;随着荧光光照时间的增加,发光的衰减速度没有明显的变化;随着X光光照时间的增加,发光的衰减明显加快,发光的衰减参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据日本的《科学新闻》报道,“蜘蛛毒液对治疗脑溢血和癫痫的效果是目前世界上任何一种药物所无法比拟的.美国的几位化学家也从普通蜘蛛的身上提取并研制成功了治疗脑溢血和癫痫的新药,美国盐湖城自然产品公司的杰克逊等人已从蜘蛛身上研制了一系列新药.美国SIGMA化学公司所开列的蜘蛛毒素价格为每100mg432.30美元,是蛇毒价格的10多倍,我国也有了商品化的蜘蛛毒,半成品的蜘蛛毒腺每对29美元以上.价格较为合理.由于蜘蛛的个体小,含毒量少,给采毒带来困难,故研究者甚少,发表的文献不多,但如果方法得当,仍可采到足够的毒液.常用的蜘蛛毒采集方法:有用解剖分离毒腺,进行匀浆提取的方法;有对活蜘蛛进行电刺激,从而收集其排毒液的方法;有用解剖分离毒腺后,用玻璃毛细管刺入毒腺中收集毒液;有用蜘蛛咬小棉花团,然后从棉花团中回收毒液等.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用适当方法.一般每隔20天~25天可采毒一次.  相似文献   

13.
冷知识     
◎瑞士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利用视网膜图纹控制的锁。用眼睛看一眼锁,如果与存储的视网膜记录吻合,锁就会自动打开。◎人的耳朵听不到频率很低的声音,如果能听到,你就可以听见自己血管里血液流动的声音和关节磨擦的声音了。◎人的指甲生长速度与大陆移动的速度恰好相等,都是每年5~7厘米。◎人滔滔不绝地说上一年的话,所用的能量连一杯水也烧不开。◎人的眼球直径总是保持大约22毫米,很少随着年龄变化。因此,儿童的眼球看上去似乎大一些。◎缺碘的蝌蚪不能变成青蛙。◎从显微镜里可以看到,蚊子有22颗牙齿。◎骆驼可以饮海水解渴。◎蜘蛛的血压…  相似文献   

14.
点点滴滴     
瑞士“正被挤住”。最精确的测量结果表明,瑞士南北国界之间的距离,每年约缩短3毫。与此同时,阿尔  相似文献   

15.
红外光、紫外光、可见光、X射线及γ射线等,都是以光子形式发射的,均可称为辐射。光的辐射是一种电磁波,它具有双重特性,为一种波动,或呈质点流。当它被吸收后,光能被转变为化学能或热,在这种情况下,光被当作质点或量子。光对机体作用的效应,一般可概括为四类:第一是对小动物或植物的致死效应;第  相似文献   

16.
史军 《科学世界》2011,(5):12-17
在日本核电站事故发生之前,"辐射"这个词就已经成为与健康相关的热门词汇。电脑屏幕前有防辐射屏,孕妇们会穿上防辐射服,连防晒霜都是号称抗辐射的,还有些人因为对辐射心存疑虑省略了体检时的X光检查项目。那么,这些辐射和核辐射究竟是不是一回事,最近出现的两个名词"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又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该有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呢?  相似文献   

17.
水竟然变成了商品,德国、美国分别从瑞士和加拿大买水。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水比石油还要珍贵,在沙特阿拉伯曾经有用20吨汽油换取1吨淡水的奇闻。人类用水量不断增加,如果对水资源不能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话,那么到本世纪,地球上将会出现严重的淡水危机。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供水不足。  相似文献   

18.
当不同动能(350-600keV)高电荷态离子129Xe30+入射Au表面过程中,发出了1.65keV的X射线和靶原子的Mα特征X射线.分析表明:高电荷态离子与Au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中,Xe离子3d壳层的电子被激发,形成空穴,4f电子偶极跃迁辐射1.65keVM-X射线.同时,靶原子Au的3s电子被激发,退激辐射M-X射线.利用经典过垒模型解释了Xe的M-X射的产额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增加而减小,靶原子的特征X射线产额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增加而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伽玛射线暴(伽玛暴)的探测从其被发现以来,已经获得了大量的伽玛射线观测结果以及多波段的余辉观测结果,但是X射线能区的爆发阶段的瞬时辐射还比较缺乏观测数据.爱因斯坦探针(EP)是软X射线能区(0.5–4 keV)的大视场(1.1 sr)望远镜,为伽玛暴的X射线瞬时辐射的观测带来全新的时间窗口.本文讨论了EP对富X射线辐射的特殊伽玛暴或伽玛暴的特殊辐射成分进行了预期研究,特别是研究了X射线闪、低光度伽玛暴、超长伽玛暴和伽玛暴的先兆辐射.我们发现,EP预期能每年探测到约810个伽玛暴类爆发事件,其中95%为能谱较软的X射线闪,将近1%为典型伽玛暴;EP预期能每年探测到0.2–8个低光度伽玛暴,具体探测率依赖于低光度暴能谱硬度的分布;EP预期每年至少能探测到20–200个超长伽玛暴;EP有望探测到大量的、目前人们非常缺乏了解的伽玛暴先兆辐射,至少每年80个事件.综合这些情况,预计EP将对伽玛暴的分类、前身星特性、爆发机制和喷流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斌 《科技潮》1998,(3):87-87
人类生活在放射性的环境中,在人们周围的岩石、土壤、水、空气乃至全宇宙,到处都有天然放射性。一种论点认为,一切辐射都是有害的,辐射量越大,危害也越大。这种被称为"直线无临界"的模式理论还认为,真正安全的辐射量是没有的,因为即使一个放射性粒子都可能损害细胞,也有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专家曾明确指出:"我们不断地暴露在周围的所有辐射源里,每秒钟约有6万种辐射会穿过我们的身体。"自然界辐射会穿过地球的大气层,这意味着当你住在海拨较高的地方或乘坐飞机时,人就会在空气中受到更多的辐射。此外,在岩石中的镭也会自然地渗出来,产生一种叫氡的气体,积累在建筑物内,不断杀伤人体细胞;据说食物中也有辐射物质,特别是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