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夜 晚,在璀璨的霓虹映照下, 的茶.是几个小时前就沏好招牌上烫金书写的五个遒劲的字分外显眼:富士冲印店的。尽管他挥汗如雨、嗓子因为不停的招呼顾客而沙哑,。老板桌上放着一杯早已冰冷却一直没来得及喝上一口,.:..还有另一个场景:同样是烫金的招牌.不同的是,招牌显得陈旧,布满了尘灰;老板不耐烦的用茶壶盖拨弄着一这两个场景有着同样的人物、地点,时针分别指在:2001年、2002年。这是富士总代理中港照相旗下冲印店的真实写照。中港集团,这个曾经风光一时的感光业巨头,何以如此沦落?2003年乡月,曝出富士意欲牵手乐凯,放弃渠道商中港的消息。中港何以被弃?  相似文献   

2.
柯达、富士、乐凯是中国民业与专业用户普遍使用的3大胶卷,3种胶卷的性能如何,性能比差别多大,目前国内还没有人做出一个客观的测试与评论,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柯达、富士、乐凯3种胶卷做了色彩还原、宽容度、分辨率、锐度、颗粒性、有效宽容度、反差系数、抗欠曝能力、性能价格比等性能指标比较测试,对每种胶卷的各项性能指标做以综合性的试验测试分析及评论。  相似文献   

3.
随着入关的临近,市场法则将发挥空前的作用。在缺少了政府直接扶持的乐凯较之富士哪一个是刀俎?而哪一个最影响柯达在华发财呢?柯达与富士间的激战就给我们留下不少启示: 奇袭柯达 在美国胶卷市场,长期激烈的竞争形成一种由柯达占主导地位富士次之的双寡头垄断格局。双方保持着一种默契互利关系的同时,享受这一成熟市场所带来的丰厚利润。通常富士的定价总略低于柯达。但在1996年春季,富士突然借口其五大分销商之一的Costco公司转向经营柯达产品而导致了约250万卷的胶卷库存,将产品的零售价猛降25%,同时给予其分销商极其优惠的折扣,打破了平衡。当美国消费者发现无论质量、品种都与柯达不相上下的富士胶卷,拥有着  相似文献   

4.
电影《柯达克罗姆胶卷》以柯达胶片的历史消逝为线索,将一代人对胶片冲印的集体经验、当下数码摄影的反思和对未来电子尘埃的审视置于影片,并在线性时间对爱的追寻安排中探索艺术的真理性思考,建构起特定的怀旧记忆空间,去召唤读者在深陷机械复制时代的泥沼不自知中回到历史现场对影片的意义进行思考和再阐释。《柯达克罗姆胶卷》竭力在言说当代社会的文化症候困境,本文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试图以影片为例探究技术时代下世界图像神话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邓爱华 《科技潮》2012,(3):29-33
北京正着力打造创新之都,而创新也是北京精神的精髓。日前,记者采访了众多专家学者、企业家,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柯达的申请破产做出自己的解读。柯达缘何破产?带给我们如何启示?且看诸家观点纷纭。  相似文献   

6.
乐凯的出现,结束了中国胶片只能依靠进口的历史,也有效的平衡了柯达、富士的关系;那么,乐凯与柯达的合资对这一切而言又意味着什么?中国影像市场又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 图/photocome  相似文献   

7.
杨伟光 《科技潮》2012,(3):34-35
"百年老店"柯达眼下的境遇令人感慨万千,不免也勾起人们对它一百多年来所造就的一个个"美好时刻"的美好回忆。转变似在一瞬间,不知不觉,一个时代过去了!英国金融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所著《文明》一书,在回顾将近500年前发生的印刷革命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1526年,丁道尔所翻译的《新约》首次在英国印  相似文献   

8.
曹方 《上海信息化》2012,(10):70-72
摄影术的发明者路易斯·达盖尔或许从来不曾想到,100多年后的底片是以看得到、摸不着的数码形式存在。而更多的人在经历了数码影像快餐以后,反而愈发钟情于胶片的质感。使用胶片宛如一个抚摸历史的过程,看着胶片拆封,装到相机中,轻柔地过片,听着过片齿轮丝丝入扣的嗒嗒声选择了胶片就是选择了历史,选择了一种生活品味。然而,随着传统胶片帝国的土崩瓦解,这一切正渐行渐远,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相似文献   

9.
变革,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乔治·伊士曼于一百二十年前创立了柯达公司——他同样清楚他的职责、他的目标以及面临的风险,而且对成功完成使命有绝对的自信。伊士曼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然而他却发明了现代摄影术,他发明了照相机和胶卷。他设计了冲印底片的系统。最重要的是,他简化了照相的过程……简单到连小孩都能拍到完美的照片。  相似文献   

10.
表面猛攻数码相机,实际想要的是打印机耗材市场,不过“捆绑销售”的老招数能行吗?  相似文献   

11.
成立于1990年12月的全美世界,是一家以从事营养保健品、皮肤护理品和保健器材的知名直销公司。其2006年的业绩取得飞跃的发展,公司纯利润增长了40.1%,税收增长了40%。2004年,全美世界最先在新加坡交易所二板市场上市,并且是二板市场中惟一的直销企业。  相似文献   

12.
一边是开放而庞大的中国直销市场,一边是两进中国但铩羽而归的惨痛经历,三进中国的全美世界,已经不容再有失败的打击。试探、谨慎、边走边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发展思路,主导着全美世界在中国市场一年多来的市场步伐。  相似文献   

13.
《青年科学》2013,(7):16-17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刚刚开始接触世界,而世界也刚开始认识古老的中国,在当时西方人的观念中,中国的孩子是死板木讷的,他们没有童年,没有游戏。 1901年,来自美国的传教士艾克萨·泰勒·何德兰,在一本名为《中国的男孩和女孩》的书中,详细记录了他所见到的中国孩子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科技智囊》2003,(11):212-215
追求基业长青,几乎成为每个企业的目标。但事实呢?据调查,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42年;一般跨国公司的平均寿命是10-12年;中国集团公司的平均寿命是7-8年;中国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9年。由此可见,多少企业在发展中都“夭折”了。在中国,能做到100年的企业本来就是凤毛麟角,而且随着时代和制度的变迁,其中还包括那些“借尸还魂”的。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悲哀。再看看国外,超过百年的企业,可口可乐、通用汽车、福特汽车、诺基亚、爱立信、柯达、菲亚特、默沙东、通用电器、卡地亚、登喜路、高露洁、宝洁、杜邦、东芝、强生、派克、百事、金佰利、菲利浦、拜尔、德国汉高、NCR、3M等等,还真的一时数不完。当然,他们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在他们生死存亡之时,艾柯卡拯救了克莱斯勒、费舍尔拯救了柯达、郭士纳拯救了IBM——这些起死回生的“传奇”故事,又给我们的中国企业留下什么思考呢?创业难,守业更难。反思中国企业,怎么能做得长久,如何能基业长青,是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试图通过梳理展示这些国外百年企业发展历程的根本原因。我们希望能让国内企业从中得到一些借鉴,让更多的企业圆自己的一个“百年梦”。  相似文献   

15.
案例回放: 2007年12月2日,全美世界集团与南京中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合约,全美世界将持有中脉重组后的合资公司中脉全美(BestWorldLifestyleChina)51%的股权。 根据合约,中脉将把原有资产5亿人民币(1亿零600万新元)中的8000万元作为公司的合作资金,其余4亿2000万元的资金将转投到中脉新建立的异名公司“华脉科技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业内渐渐出现了一种争执:如何发展中国软件产业?到底中国软件要做成什么样的产业?是做自主软件产业体系,用自己的软件产业来支撑自己的信息化,还是继续给别人做加工和服务?  相似文献   

17.
获奖评语: 这家“比女人更了解女人”的直销世界鼻祖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直销公司,它也是第一家通过合法渠道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公司,并在10多年里延续了这种合法榜样作用。为了配合中国直销环境,雅芳(中国)毅然放弃了在海外获得高度发展的多层次直销业务,  相似文献   

18.
作为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上海跨国企业林立.然而中西合璧的顶级高层经理人却一将难求!作为全球汽车制造领域最大的软件供应商QAD公司亚洲董事总经理的叶冠锋,正是这类高管的典型代表! 他不仅拥有丰富多元的标准化管理经验和开朗热情的西方式幽默,而且了解中国市场、具有调兵遣将、用人不疑.羽扇纶巾谈笑间的东方气质。聆听他的管理哲学.使所有成长中的经理人汲取到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正>1.邹伯奇(1819-1869)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照相机的制造者。他出生于广东南海一个教书先生之家,博学多才,在天文、数学、测绘学、光学和仪器制造等方面均有造诣,尤其精于光学和仪器制造。  相似文献   

20.
“皮鞋换飞机”绝不是中国制造真正的出路,中国的民族科技产业承待崛起,而数码相机恰恰是我国可以有所作为、却被错误放弃了的领域。扼腕叹息之后,人们应该看到:在巨大的市场需求面前,我们仍有机会!重新积聚和组织相关产业方面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推动产业发展,已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