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中国人来说,"绊"虽然是汉字,但与"暑"、"新"、"变"、"命"、"爱"等往年的日本年度汉字相比,颇为难解。这是因为"绊"字在汉语中的含义与其在日语中的含义相去甚远。当选日本2011年年度汉字的是"绊",而不是我预测的"震"。投票结果是"绊"字得票最多,达61400多张,占近50万张总票数的12.4%,票数第二多的是"灾"字,第三才是"震"字。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两个。一个是"震"字已经做过一次年度汉字。日本从1995年开始评选年度汉字,而当年1月17日发生了阪神大地震,于  相似文献   

2.
孔宁 《科技信息》2012,(27):255-255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文化交流特别是语言文字方面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2011年"3·11"地震之后,日本国民重新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情谊——「絆」的重要性,将其选为年度汉字。在日本国民心中,「絆」象征着美好与希望,但是在汉语中,"绊"字多指约束、束缚、制约等意。本文通过列举"绊"在汉日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对其在不同语言中表达的不同语意、语感进行分析,避免日语使用者在对外交流中由于文化差异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麻烦。  相似文献   

3.
杨杰 《世界知识》2008,(14):5-5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日本媒体迅速报道了地震灾情并时刻跟进报道,饱受地震困扰、感同身受的日本人民对中国发生特大地震表示了强烈同情,第一时间派出救援队奔赴灾区,成为第一支进入灾区的外国救援队,日本公众通过拨打电视热线、超市募捐等方式向四川灾区捐款,  相似文献   

4.
加强震后生态评价,促进灾区生态修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科技导报》首期学术沙龙"汶川震区生态影响评价及灾后生态重建与修复"讨论的成果,对汶川地震灾区生态环境的特点,地震对灾区生态的影响,震后生态评价的地位及任务,灾区重建及生态修复的原则、内涵和方法等进行了综合评述,力图为汶川地震灾区重建及生态修复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公共电话亭外静静的长队,撤离的公路上没有人鸣笛,在避难所中吃一点点的食物却毫无怨言。在日本和中国的媒体上,我们之前看到的日本地震灾民就是如此"淡定"。但随着时间推移,日本人抢购食品、灾区出现偷窃、救灾行动缓慢的零星报道开始出现在别国媒体上。  相似文献   

6.
汉字传入日本后,经历了音读训读、万叶假名、平假名片假名、汉字假名混写等阶段,近代以来由于受罗马字母及"脱亚入欧"国策影响,汉字在日本受到巨大冲击。该文对近代以来汉字的变革及现代日本汉字教学做了简单介绍,分析了日本在汉字简化与教学中的经验与得失。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中国及周边国家韩国、日本和越南等,在历史上都用汉字,崇尚儒学,形成所谓"汉字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本文分析四国国民性格特点以及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8.
在"5.12"地震后1个月左右时间里,对非灾区(北京、福建和湖南共542人)、灾区(四川和甘肃共1 720人)居民进行了有计划的大规模调查,探索并检验"5.12"汶川大地震是否产生了"心理台风眼"效应.结果发现,非灾区、轻度灾区、中度灾区和重度灾区居民对灾区居民恢复到灾前生活水平所需时间和每户受灾家庭所需资金的估计存在显著差异;非灾区居民比灾区居民认为恢复到灾前生活水平所需时间更长.有悖于一般常识以及所谓公共风险事件的涟漪效应,汶川大地震产生了"心理台风眼"效应,非灾区居民对灾情严重程度的担忧反而高于灾区居民.加深对"心理台风眼"效应的理解,对突发公共事件下各级部门的政策制定和公共管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特大地震,以及地震对林业造成的破坏,从地震灾区中林业生态恢复的重要性入手,说明了地震灾区中林业生态恢复作用,然后从技术性和政策性两个方面对地震灾区中林业生态恢复规划进行了分析研究,技术性方面提出了基于ArcGIS Engine的林业生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原则、设计内容,另外从政策方面探讨了地震灾区中林业生态恢复规划。  相似文献   

10.
在山田孝雄等一代学者的奠基下,日本学界对"汉字音读词"词汇进行了大量细致入微的研究,尤其是结合实证研究,进行了开拓性探索。从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到日本学界对"汉字音读词"的研究历程以及"汉字音读词"词汇研究的倾向。探讨日本学界对"汉字音读词"研究的整体规律特点,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世界知识》2008,(13):46-53
在上一期,外交部欧亚司、亚洲司几位同志,向本刊介绍了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救援队在中国地震灾区开展救援,以及亚洲国家对中国灾区提供援助的情况。紧接着,外交部拉美司、非洲司、亚非司、欧洲司和美大司,纷纷向本刊介绍了其他各洲有关国家援助中国灾区的情况,这就有了我们这一期的这个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12.
正雅安地震一周年,三生首次回访当地"三生爱心教室",关爱灾区留守儿童成长。灾难无情人有情,2013年4月20日,雅安地震时全民众志成城的感动还历历在目。如今,在4·20雅安地震一周年之际,三生公司联合中华慈善总会,组织志愿者来到四川眉山、宜宾、雅安进行爱心探访,这是三生自2013年在雅安地震灾区启动"三生爱心教室"建设以来的首次回访。  相似文献   

13.
根据玉树地震灾区的气候特点、地理环境、雷暴特征、土壤理化性质等资料,对玉树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的防雷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玉树地震灾区雷暴特征和土壤腐蚀程度,确定了过渡安置点的适宜安置区和禁止安置区,并对3个安置点的雷电防护设计给出了科学可行的防护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从汉字传入日本到日本文字"假名"的形成,大约经过六百多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日本通过汉字还吸收了大量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迅速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日语语言文字的发展.日本人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具有日语特点的日本文字-日语.  相似文献   

15.
宋杰 《科技信息》2009,(2):109-109
日本汉字检定协会从1995年开始每年年末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反映该年度世态的“今年の漠字”(年度汉字),并于12月12日公布征集结果,这一天称为“漠字の日”(汉字日)。日本人实行年度汉字征集的目的是希望人们每年至少能记住一个“ぃぃ字”,让人们对汉字更为关心,更加深入理解汉字的深远含义。日语中“ぃぃ字”、“一字”发音和12月12日相近,因此把“漠字の日”定为这一天。年度汉字在日本京都的清水寺公布,由清水寺的贯主清森范泼墨挥毫书写评选出的“年度汉字”,并供奉于千手观音前。  相似文献   

16.
怀畅 《世界博览》2008,(13):31-33
在中国人民遭受特大地震灾害的危难时刻,巴基斯坦政府感同身受,向中国人民表达了深刻的同情。他们捐助了大量的救灾物资,并派遣医疗队到地震灾区救助伤员。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巴基斯坦驻华新闻文化参赞默罕默德·伊夫迪哈·拉加先生。"巴基斯坦并不是一个穷国,巴基斯坦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位已经来华三年多的老外交官在面对记者采访提纲上的一些措辞时显得有些激动。作为真正的朋友,也许这种坦率正好拉近了记者与这位外交官的距离。在随后拉加先生向记者展现的图片中,我们看到了巴基斯坦的儿童在举着烛光为地震灾区祈福,看到了巴基斯坦的银行家在为中国地震捐款,也看到了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在尽一切可能的帮助中国人民。联想到为了满足地震灾区中国兄弟的需要,巴基斯坦一再追加援助,而搬空了自己的战略储备仓库;联想到为了尽快将物资送往灾区,巴基斯坦空军紧急派遣军用飞机飞往中国;联想到巴基斯坦医疗队为了不给中国兄弟添麻烦,自己从国内准备了食品;联想到几十名卡车司机在无比艰险的喀喇昆仑公路日夜兼程……中巴两国人民之间深厚的友谊正如拉加先生所形容的那样"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比金子和宝石都珍贵。"  相似文献   

17.
日本新年盛典的狂欢与幽默只有了解日本文化背景的人,才能听懂日本人的笑话。日本新年假期开始的第二天,新干线站台上人头攒动,许多年轻人即将踏上回家的旅程。年轻的景子小姐说:"地震后父母还住在临时安置房里,但还是希望今年能和往年一样开开心心地度过。"也许是即将回到故乡的原因,她的语调充满了期待。元旦是日本最重要的节日,这是去年大地震后的第一个新年,高速公路、新干线和机场都挤满了回乡过年的民众,他们焦急地等候在长长的队伍当中。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比在12月31日晚上一家人围着  相似文献   

18.
2018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灾后十年期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灾区建设,在灾区群众的努力和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地震灾区已迎来新的生活。基于对灾区群众的调查访谈,从记忆之维、生活之维、教育之维三重维度探讨灾区灾后建设的民众认知,阐明在党和国家的民生情怀关怀下,灾区群众在灾后建设中奋发图强,走向了富裕幸福的新生活,并在社会风气中培育、传递了感恩意识,灾区社会呈现和谐美丽新篇章。  相似文献   

19.
正【作文游乐园】在"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一定对汉字有了更多的了解吧?一定感受到了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把自己的切身感受和收获写下来和大家一起共享快乐吧!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汇报收获,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题目可以用"收获""可喜的成绩""汉字王国之旅"等,也  相似文献   

20.
5·12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面对这场灾难,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纷纷行动起来,以自己的力量和关怀方式为灾区的家园重建而努力。灾难固然不幸,但若不反思灾难,则是更为不幸,也是对逝者的不敬。故本刊特约中国伦理学界的几位学者就"5·12汶川:慈善救助与慈善伦理"这一话题展开探讨,以告慰大地震灾难中逝者的在天之灵,以宽慰情系灾区、身在灾区的人们,以期盼我们的家园平安、和谐、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