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究消落带植物的养分利用、养分分配特征以及水位梯度下不同植物的适应策略,为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三峡库区澎溪河白家溪消落带不同水位梯度的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狼杷草(Bidens tripartita)、苍耳(Xanthium sibiricum)、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等4种典型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植物根、茎、叶中C,N,P和K的含量,并计算化学计量比,比较不同植物养分利用及分配策略,探讨不同水位梯度下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响应规律。【结果】4种植物根、茎的C含量、C和N的含量比(C/N)、C和P的含量比(C/P)、C和K的含量比(C/K)均比在叶片中更高;4种植物叶片的N,P,K的含量及N和P的含量比(N/P)、N和K的含量比(N/K)均比在根、茎中更高。狗牙根和狼杷草在叶片C含量方面明显高于苍耳、苘麻;狗牙根各器官具有略低的N,P,K含量以及较高的C/N,C/P,C/K;狼杷草茎、叶具有较高的N含量和N/P,N/K;苍耳、苘麻叶片具有较高的K含量和K和P的含量比(K/P)。4种植物叶片的C,N,P,K含量随水位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C/N,C/K均呈相反的规律,N/P,N/K,K/P则相对稳定且变异均较小。【结论】4种植物各养分分配策略相似,均优先保障叶片的N,P,K含量以维持自身生长代谢;4种植物间养分含量和计量比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养分适应机制;水淹胁迫对植物叶片养分含量有明显影响,消落带中部植物养分含量略高于下部和上部,更有利于植物养分积累,下部极端水淹和上部夏季极端干旱可能导致植物养分利用效率提高、生长速率减慢;除C/N以外,消落带草本植物的养分计量比特征对水淹胁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表现出较好的内稳性。水淹胁迫能够促使物种养分策略的分化,进而影响消落带生态系统养分的分布格局,同时不同物种形成了对水淹环境独特的养分适应对策,是消落带植物群落演变和稳定的重要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2.
不同配方液体滴灌专用肥的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膜下滴灌棉花施用3种配方液体滴灌专用肥进行肥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水施用液体滴灌专用肥可有效促进棉花干物质积累,增加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其中A型(N15.7%,P2O57.8%,K2O1.5%)液体滴灌专用肥适宜于砂质土棉田,B型((N18.9%,P2O54.7%,K2O1.4%)适合壤质土棉田施用,而C型(N20.6%,P2O53.1%,K2O1.3%)则在粘质土棉田施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肥对稻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在国家紫色土肥力和肥料效益监测基地上长期定位试验小区(西南农业大学校本部农场)内,进行的不同施肥处理对稻麦养分吸收利用影响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N肥能提高稻麦子粒含N量,施用P肥能提高稻麦植株各部位P含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比单施化肥处理水稻含P量高。施用K肥能提高小麦茎叶含K量,但子粒中K含量变化较小,K主要保留在茎叶中;C1能促进小麦对K的吸收。小麦对N、P、K肥的利用率分别为27.8%、38.9%和22.9%;水稻对N、P、K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5.8%、26.8%和41.8%。水稻对H肥和K肥的利用率高于小差.而小麦对P肥的利用率则高于水稻。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N2H4·2H2O的用量及pH值对产物的影响,以除尘灰的H2SO4浸渍液经铁粉还原得到的FeSO4溶液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用水合肼(N2H4·2H2O)在碱性介质中氧化合成非正分铁的氧化物(γ-Fe2O3)x(Fe3O4)1-x (0≤x<1).通过控制溶液的pH值可以得到纯Fe3O4组分,将其磁性能与Fe(Ⅲ)/ Fe(Ⅱ)比为2.0的浸渍液直接水热合成的Fe3O4的磁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除尘灰的H2SO4浸渍液中加入铁粉还原所得FeSO4,经N2H4·2H2O氧化制得的样品的磁性能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公式ΔH=-0.1196n λ计算了H2在N2O内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计算值为3197K,与实际温度2923K较为接近.根据火焰温度,提出了H2在N2O内燃烧反应的机理,该机理为:(1)2N2O→N2 2NO;(2)NO hv→N· O;(3)N· NO→N2 O·;(4)H2 O·→H2O hv.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稀土高氯酸盐与咪唑、DL-α-丙氨酸的两种配合物晶体.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测定后确定其组成为[Ln(C3H7NO2)2(C3H4N2)(H2O)](ClO4)3(In=Eu,Dy).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在高纯流动N2气氛下测定了两种配合物的热分解数据,它们的热分解过程都是由两个放热峰组成,两个配合物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97.2K,491.8K,峰顶温度分别为564.4K和613.2K,544.4K和615.1K,热分解焓值分别为2026kJ/mol和961.2kJ/mol,2596kJ/mol和1097kJ/mol.测定结果表明配合物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设G是一个图,P(G,λ)是G的色多项式.若P(G,λ)=P(H,λ),则称G和H是色等价的,简单地用G~H表示.令[G]={H\H~G).若[G]={G),称G是色唯一的.用G=K(n1,n2,n3,n4)表示完全四部图且2≤n1≤n2≤n3≤n4,得到了[G]С{K(x,y,z,w)-S|z y w =n1 n2 n3 n4,1≤z≤y≤z≤w≤n4-1,或1≤x≤y≤z≤n3-1和w=n4U{G},其中S是K(x,y,z,w)的某s条边组成的集合且K(x,y,z,w)-s表示从K(x,y,z,w)中删去S中所有边得到的图.从而证明了当n≥k 2,t≥2时,K(n-k,n,n,n)是色唯一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三元配合物[Nd(C9H7O2)3(C12H8N2)]·H2O,并计算出其ΔfHΘm。方法在甲醇和无水乙醇溶液中由六水氯化钕、1,10-邻菲罗啉以及肉桂酸反应合成[Nd(C9H7O2)3(C12H8N2)]·H2O,并采用红外光谱对其表征。依照热力学原理和Hess定律设计热化学循环。在298.15K及常压下,利用恒温环境的微量热计测定六水氯化钕、1,10-邻菲罗啉、肉桂酸以及三元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体积比0.5mol/L HClO4∶DMF∶乙醇∶水=1.5∶2.0∶1.0∶1.0)中的溶解焓。结果与结论设计下列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NdCl3·6H2O(s)+3C9H8O2(s)+C12H8N2·H2O(s)=[Nd(C9H7O2)3(C12H8N2)]·H2O(s)+3HCl(l)+6H2O,求得了三元配合物[Nd(C9H7O2)3(C12H8N2)·H2O(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Θm[[Nd(C9H7O2)3(C12H8N2)]·H2O(s),298.15K]=1 933.522±0.402kJ·mol-1。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滴灌条件下马铃薯的最佳N,K配比,在大通县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和水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2P2K3处理下,株高、大(中)薯数、单株薯重明显提高,小薯数明显降低,块茎产量达到42 000 kg/hm~2。施N量120.00 kg/hm~2(N2P2K2)处理下,N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108.33 kg/kg;施K量67.50 kg/hm2(N2P2K3)处理下,K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111.11 kg/kg。N2P2K3处理下水分生产率明显提高,为5.59 kg/m~3;单产耗水量明显降低,为0.18 m~3/kg。滴灌条件下马铃薯增产和水肥利用最佳的N,K肥用量分别为N120.00 kg/hm2和K2O 67.50 kg/hm~2。  相似文献   

10.
以TiO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CuO/TiO2和CuO-ZrO2/TiO2催化剂,并在色谱—微反装置上考察了催化剂对NO CO反应性能,并通过TPR、XRD和NO-TPD技术对上述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经500℃ H2气氛中还原1h与空气氛中处理的相比,活性有明显的改善,CuO/TiO2(6%)对NO完全转化的T99%=325℃,而CuO-ZrO2/TiO2(6%,10%)对NO完全转化的T99%=300℃;TPR结果表明CuO/TiO2在TPR过程中出现4个还原峰,而CuO/TiO2只有2个还原峰,说明ZrO2的引入使CuO在TiO2上的还原物种发生了变化;空气氛处理的CuO/TiO2催化剂XRD检测到的是CuO的特征衍射峰,而H2气氛处理是金属Cu的特征衍射峰;NO-TPD结果表明两种气氛处理的催化剂,NO吸附在其上的热脱附产物中质谱能检测到4种物种(NO,N2O,N2和O2),低温脱附物种为吸附在弱位上的NO,高温脱附物种则是吸附在强位上的NO;CuO/TiO2上引入ZrO2后NO的脱附峰温明显降低,这表明NO在CuO-ZrO2/TiO2表面的分解活性大于No在CuO/TiO2表面的分解活性;NO CO反应低温时形成中间产物N2O,高温时产生N2;NO-TPD脱附峰温与两种气氛处理的催化剂活性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且NO在催化剂表面的解离是NO CO反应的速控步骤.  相似文献   

11.
林永  邹辉文 《江西科学》2006,24(2):166-169,190
设G是简单图,用P(G,λ)表示图G的色多项式,若对任意简单图H使P(H,λ)=P(G,λ),都有H与G同构,则称G是色唯一图。令K(m,n,r)表示完全三部图,证明了(1)设m≤n≤r,0≤r-m≤4,若m≥2,则除去K(2,2,6)、K(2,3,6)、K(3,3,7)、K(3,4,7)外,K(m,n,r)是色唯一图。(2)若n≥4,0≤k≤2,则K(n-k,n,n k)是色唯一图。  相似文献   

12.
在覆膜滴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的配施对加工番茄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处理(CK)产量最低为92760kg.hm-2,生物学性状相对于其它处理较差,说明施肥具有提高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的作用;处理4(T4)(N 450kg.hm-2;P2O5315kg.hm-2;K2O 225kg.hm-2)生物学性状相对较好,但通过将其产量102975 kg.hm-2与处理3(N 300kg.hm-2;P2O5210kg.hm-2;K2O 150kg.hm-2)111360 kg.ha-2和处理5(T5)(N 300kg.hm-2;P2O5105kghm-2;K2O 75kg.hm-2)产量111450 kg.hm-2相对比,说明处理4的氮磷钾肥施用过量;同时也说明了外在的生物学性状在施肥过量情况下并不与产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从净增收分析T4亏损2339yuan hm-2,而T5净增收2480yuanhm-2。因此,在覆膜滴灌条件下选择T5的施肥配比N 300kg.hm-2;P2O5105kg.hm-2;K2O 75kg.hm-2既经济又利于高产。  相似文献   

13.
将硝酸镍与烟酰胺混合,在EDTA存在和180℃温度下,水热反应,得到配合物{[N i4(nic)8(H2O)2].3H2O}∞(Hnic=烟酸).通过EA、IR和TG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晶体数据:monoclinic,space group P2(1)witha=10.7566(8),b=19.5438(15),c=13.7801(10),β=104.4860(3),Mr=1301.74,V=2804.8(4)3,Z=2,μ(MoKα)=1.405 mm-1,F(000)=1332,R=0.0625,wR=0.1541.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是由四核[N i4(nic)8(H2O)2]单元,3个结晶水分子构成的三维网状{[N i4(nic)8(H2O)2].3H2O}∞配位聚合物.其中4个烟酸采用μ3-nic-N,O,O的三齿桥联配位方式,另外4个烟酸采用μ2-nic-N,O的双齿桥联配位方式,所有的N i原子都处在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几何构型环境.TG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中的N i2+与N i2+之间存在反铁磁性耦合,在2.0~300 K温度范围内,磁化率很好地遵循Curie-W eiss定律,拟合得C=5.24 cm3.K.mol-1,θ=-2.30 K.  相似文献   

14.
敦化泥炭矿物质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敦化大桥和哈尔巴岭两个泥炭剖面,在实验室测定了泥炭矿物质组成及其剖面变化情况,并与吉林省东部其他泥炭剖面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泥炭灰分含量远远低于同一剖面其下部矿质土的灰分含量;同一地区、同一成炭植物类型,因成矿类型不同,灰分含量有差异;与其他地区泥炭相比,敦化泥炭属于中等偏低灰分泥炭;灰成分中Na2O含量偏高。  相似文献   

15.
利用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Ar气处理温度对空气中熔化生长的NdBa2Cu3O7-δ+20%Nd4Ba2Cu2O10样品超导性能和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气环境中放置20个月的情况下,经900℃Ar气处理的样品易碎裂,且超导性能明显降低,显示出超导相的不稳定性;在500℃下经较长时间Ar气处理的样品,起始转变温度可达93K,且结构和性能均较稳定。  相似文献   

16.
钛酸钾晶须表面处理及对聚烯烃增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改善聚烯烃(PO)体系强度,对钛酸钾晶须(K2Ti6O13,PTW)进行表面无机包硅处理。并比较了硅烷偶联剂改性前后晶须对PO增强性能的改变.实验结果表明,包硅处理后经硅烷偶联剂KH-570表面改性的PTW能与PO基体更好地相容,达到较好的增强效果。在添加量10%的情况下,PO体系的冲击强度略有下降,但拉伸强度提高40%.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水杨醛缩三乙烯四胺Schiff碱(H2L)及其4种金属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电导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分析等方法表征,确定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Cu2Cl(H2O)L]Cl(1)、[Ni2Cl(L)]Cl.H2O(2)、[Co2(Cl)2(Phen)2L]Cl2.5H2O(3)和[Zn2(Cl)2(Phen)2L].8H2O(4),分别为1∶1型、1∶1型、1∶2型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其中,H2L=C20H24O2N4,Phen=C12N8N2.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克新1号)地膜覆盖栽培氮磷钾的吸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克新1号)块茎产量在38718kg/hm^2水平下,平均每生产1000kg块茎植株需吸收N5.647kg,P2O51.172kg,K2O5.191kg,质量比为1.00:0.21:0.92。5月17日~5月31日,是植株吸收N,P205最多的时期,分别占各自总吸收量的31.55%,27.54%;5月2日~5月16日,是植株吸收K,O最多的时期,占总吸收量的28.63%。收获时,植株吸收的N,P2O5,K2O主要贮存在块茎中。  相似文献   

19.
河南玉米氮磷钾肥料应用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玉林 《河南科学》2012,30(5):580-583
利用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从2006—2009年在河南省68个县(市)安排的781个玉米"3414"试验分析表明,全省玉米无肥区(N0P0K0)、无氮区(N0P2K2)、无磷区(N2P0K2)、无钾区(N2P2K0)、全肥区(N2P2K2)产量平均为分别为5447,5994,6840,7094,7661 kg/hm2.在优化施肥条件下,N、P、K、NPK增产率平均分别为32.05%,13.53%,9.70%,53.83%;N、P、K、NPK贡献率平均分别为21.07%,10.29%,6.53%,29.10%;N、P、K农学效率平均分别为8.59,10.85,7.81 kg/hm2;N、P、K偏生产力平均分别为38.46,100.73,101.93 kg/hm2.通过一元二次函数拟合表明,全省玉米最高产量施氮量和经济最佳施氮量平均分别为263和211 kg/hm2,最高产量施磷量和经济最佳施磷量(P2O5)平均分别为77和68 kg/hm2,最高产量施钾量和经济最佳施钾量(K2O)平均分别为78和66 kg/hm2.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干旱区青稞水肥高效利用的新途径,在青海省海西州利用滴灌技术,采用"3414"肥料设计,进行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青稞产量、水分利用率和肥料利用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N2P3K2处理下,穗粒数、单株籽粒重和千粒重显著提高;在N2P3K2处理下青稞产量达到最高,为10 905 kg/hm2;N,P,K肥在青稞上的增产效果大小为NPK;施N(N2P2K2)量138kg/hm2处理下,N肥利用率最高为39.06%;施P(N2P2K2)量137.7 kg/hm2处理下,P肥利用率最高为15.13%;施K(N2P2K1)量37.5 kg/hm2处理下,K肥利用率最高为56.19%。N2P3K2处理下水分利用率明显提高,达到了18.19 kg/(hm2·mm)。滴灌条件下合适的N,P,K配比,可提高青稞对水分和肥料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