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大秃马勃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某些生物效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秃马勃的担子果经水提、乙醇沉淀、酶解、Sepharose 2B 柱层析,得均一性组分CG Ⅲ。CG Ⅲ对由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炎,甲醛致小鼠水肿,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显著延长小鼠热板反应时间。CG Ⅱ对供试微生物菌株无毒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束缚应激对小鼠肝脏内钙调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3周龄ICR小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束缚应激组,记录实验期间的个体增重和饲料消耗,束缚结束采血测定与福利相关的免疫和神经内分泌指标,及主要肝功能指标,采用Western Bolt法检测小鼠肝脏内钙调蛋白(CaM)和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束缚组小鼠的体增重和饲料能耗比(FER)显著降低(P<0.01),脾脏和胸腺的脏器指数显著降低(P<0.01,P<0.05),血清中皮质酮(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以及主要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均显著升高(P<0.01,P<0.05),肝脏中 CaM和CaMKⅡ的相对表达显著上升(P<0.05)。结论 束缚应激致实验小鼠福利受损时,CaM和CaMKⅡ参与了小鼠福利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3.
探讨烫伤宁是否具有镇痛抗炎作用,为其冶疗烫伤提供药效学依据。采用小鼠扭体、激光致痛等模型观察烫伤宁的镇痛效果,用小鼠耳肿法观察烫伤宁外用对急性渗出性炎症的影响。结果为烫伤宁无论灌胃或腹腔注射原药及稀释2~8倍(按02mL/10g体重给药),均显著抑制小鼠扭体反应;大鼠浅Ⅱ°烫伤创面外涂烫伤宁原药及稀释4、16倍药液1mL,可显著提高激光致痛的痛阈。正常耳廓涂药不能对抗二甲苯所致耳肿胀。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被动吸烟对小鼠生长性能及血液系统的影响.将小鼠分为雌、雄对照组和处理组,处理组小鼠进行烟熏处理,对照组常规饲养不做任何处理,120 d后进行生长性能、血常规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接受烟熏120 d后,雌雄小鼠的体质量和体质量增长量均显著低于同性别对照组小鼠(P<0.01和P<0.05),且雌性处理组小鼠体质量和体质量增长量极显著低于雄性处理组小鼠(P<0.01);雌雄性处理组小鼠的红细胞数、血小板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雌雄性对照组小鼠(P<0.01和P<0.05),但白细胞数没有统计学差异;雌雄性处理组小鼠的血浆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P<0.01),但全血粘度没有显著差异.以上结果提示被动吸烟可减缓小鼠的生长,改变小鼠的血常规指标和血浆粘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辣椒总碱的镇痛作用。方法:观察辣椒总碱溶液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的影响,对小鼠痛阈的影响(热板法),对大鼠痛阈的影响(甩尾法);辣椒总碱软膏对大鼠痛阈的影响(福尔马林炎症痛模型)。结果:辣椒总碱溶液(0.01%、0.03%、0.05%)能显著降低小鼠扭体次数,能显著提高小鼠和大鼠的痛阈值;辣椒总碱软膏(0.09%)能显著提高大鼠的痛阈值。结论:辣椒总碱对小鼠和大鼠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饮食限制对高脂小鼠体质量、血脂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建立了高脂小鼠模型,设模型组和20%,40%,60%饮食限制组(DR20%组、DR40%组、DR60%组),饮食限制28 d,测定小鼠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用开场实验和水迷宫实验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解剖小鼠,测定小鼠各脏器系数及Lee’s指数.结果显示:各饮食限制组小鼠体质量、Lee’s指数、脂肪系数、TG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DR40%组和DR60%组小鼠肝系数显著大于模型组,脾系数显著小于模型组(P<0.01),而HDL-C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1);DR60%组小鼠TC和LDL-C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水迷宫实验中,各饮食限制组小鼠潜伏期显著短于模型组(P<0.05).表明饮食限制对高脂小鼠具有降低体质量和血脂及增强学习记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25 m Gy低剂量X射线照射Ⅰ型糖尿病小鼠,检测不同时间点小鼠体质量、血糖和肾功能改变情况,为低剂量照射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供实验证据.方法建立Ⅰ型糖尿病小鼠动物模型,用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监测仪测量血糖、检测尿液中尿肌酐及尿白蛋白的含量.结果Ⅰ型糖尿病小鼠体质量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给予剂量为25 m Gy X射线照射后,各组小鼠体质量无显著性差异.低剂量照射使糖尿病组小鼠血糖水平受到了抑制,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0.05).照射后2~16周,糖尿病组尿肌酐、白蛋白含量与糖尿病照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照射对Ⅰ型糖尿病小鼠具有保护作用,能显著降低小鼠血糖水平,还能有效降低Ⅰ型糖尿病小鼠尿中白蛋白含量,促进尿肌酐的排出,从而缓解由糖尿病高血糖引起的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小鼠灌胃大豆磷脂乳液(剂量为w(大豆磷脂/体质量)=2.5、5.0、10.0 g/kg)30 d对小鼠红细胞膜和脑组织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w(大豆磷脂/体质量)=10.0 g/kg剂量组小鼠红细胞膜和脑组织中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总脂肪酸(TFA)的比例显著增加(P<0.05),红细胞膜中油酸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2)w(大豆磷脂/体质量)=5.0 g/kg剂量组小鼠红细胞膜中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和w(PUFA/TFA),以及脑组织中亚油酸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3)w(大豆磷脂/体质量)=2.5 g/kg剂量组小鼠红细胞膜和脑组织中各所测脂肪酸的含量无显著差异.说明大豆磷脂可增加小鼠红细胞膜和脑组织中亚油酸、亚麻酸等的含量,改善两者的脂肪酸组成,但两者的变化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抗急性炎症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大鼠耳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法急性炎症模型考察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抗急性炎症的作用。结果:50、100mg/kg的CⅡ-3对大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100、200mg/kg的CⅡ-3对小鼠足跖肿胀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能显著降低小鼠炎足浸泡液中炎症介质PGE2、组胺和MDA的含量,并能提高炎症组织中SOD的活性。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急性炎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减少炎症介质的含量和清除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福利水平下ICR小鼠肝脏NF-κB的表达。方法选取6周龄雄性ICR小鼠,交叉使用制动和丰富环境干预形成不同的福利环境,观测小鼠的体质量增重、饲料能效及脾脏系数,ELISA法测定血清IL-2和CORT,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小鼠肝细胞内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丰富环境组小鼠的体质量增重显著提高(P0.05),其他指标无差异(P0.05);丰富环境+制动组小鼠的体质量增重、脾脏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CORT、NF-κB p65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制动组的体质量增重、饲料能效、脾脏系数及血清IL-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ORT、NF-κB p65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制动组的体质量增重显著低于丰富环境+制动组(P0.05),CORT、NF-κB p65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丰富环境+制动组(P0.05)。结论不同组别小鼠存在福利水平差异,NF-κB表达差异与福利差异相类似,福利水平与NF-κB表达水平之间存在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观察联苯双酯和齐墩果酸对异硫氰酸-1-萘酯(α-naphthyl isothiocyanate,ANIT)橄榄油溶液致肝损伤小 鼠、大鼠的保 护 作 用。方 法 先 给 予 小 鼠、大鼠联苯双酯和齐墩果酸,然 后 对 小 鼠、大鼠分别灌胃给以 100 mg·kg - 1 、80 mg·kg - 1 ANIT 造成肝损伤,48 h 后测其空腹血清中的 ALT、AST、TBIL、DBIL、GGT、ALP,并剖取肝、 脾,称湿重,计算其脏器指数。结果 齐墩果酸具有降低小鼠 ALT、AST 和 TB 值,联苯双酯反而增加小鼠 ALT、AST 和 TB 值。联苯双酯具有降低大鼠 ALT、AST 和 ALP 值,齐墩果酸则不降低大鼠 ALT 和 AST 值。结论 齐墩果酸 对 ANIT 致肝损伤小鼠具有保肝作用,联苯双酯对 ANIT 致肝损伤大鼠具有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淫羊藿总黄酮、杜仲总黄酮对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小鼠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维甲酸灌胃造成小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症模型,同时灌服高、中、低3种剂量的含有淫羊藿总黄酮、杜仲总黄酮的供试药,检测小鼠血清总碱性磷酸酶、血清羟脯胺酸/肌酐值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3个给供试药剂量组的血清总碱性磷酸酶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升高,而血清羟脯胺酸/肌酐值与模型组相比下降,高、中剂量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淫羊藿总黄酮、杜仲总黄酮对维甲酸所致小鼠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藏药翁布挥发油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方法:应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小鼠肉芽组织增生法进行抗炎药效学实验;通过醋酸扭体法,小鼠热板法观察其镇痛效果.结果:翁布挥发油高、中、低剂量均能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炎症,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及棉球诱发小鼠肉芽增生;同时能明显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小鼠热板反应痛阈值延长.结论:翁布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小白鼠口服花生油溶四氯化碳(CCL4)13.95g/kg(公斤体重)至36h诱发肝中毒和口服CCL4前10~20min于腹腔注入DL-半胱氨酸100mg/kg.用凝胶圆盘电泳法显示肝中毒和中毒前腹腔注入DL-半胱氨酸小白鼠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和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谱带变化.结果表明,中毒鼠血清呈现以LDH5带占优势的肝损伤LDH同工酶谱;中毒前腹腔注入DL-半胱氨酸的小白鼠,血清LDH同工酶谱LDH5显著缩减,其它同工酶带几乎未显现.CCL4中毒的肝匀浆SOD谱带与正常鼠比较明显变宽或呈现两条同工酶带;中毒前腹注DL-半胱氨酸的小鼠SOD带与正常鼠略同,但有的仍呈现两条微弱的同工酶带.谱带的这些变化表明,CCL4诱发肝细胞损伤可能与自由基生成和脂质过氧化有关,DL-半胱氨酸则可能具有阻断肝损伤的作用;CCL4肝中毒在诱发自由基生成的同时又刺激了肝细胞SOD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研究嘎古拉-4味汤散的镇痛、镇静、抗炎作用.方法:用热板法和扭体法实验,观察其镇痛作用;用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实验,观察其镇静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炎症模型的影响实验.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嘎古拉-4味汤散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和热板法所致疼痛刺激有明显的镇痛、镇静作用;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炎症没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嘎古拉-4味汤散具有明显的镇痛、镇静作用,但没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β-1,3-葡聚糖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β-1,3-葡聚糖对小鼠水浸应激性胃溃疡、乙醇或阿司匹林损伤性胃溃疡、大鼠幽门结扎性胃溃疡和乙酸腐蚀性胃溃疡等有非常显著的预防或治疗作用(p<0.01~0.001),而且均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小分子β-1,3-葡聚糖的抗溃疡作用优于大分子β-1,3-葡聚糖;β-1,3-葡聚糖抗溃疡作用机制与其对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影响无关,而可能与其对胃粘膜的直接接触和对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白阿魏菇菌丝体多糖(CPNMP)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沸水提取白阿魏菇菌丝体多糖 ,经除蛋白 ,醇析得粗多糖 (CPNMP) ,含多糖 5 9.2 % 进行免疫、抗炎和抗肿瘤实验 ,结果 :CPNMP能增加中性红吞噬指数 (P <0 .0 5 ) ,促进DTH的发生 (P <0 .0 1) ,促进红细胞SOD(P <0 .0 1) ,血清SOD(P <0 .0 1)、CAT(P <0 .0 1)和溶菌酶活力 (P <0 .0 1) ,降低MDA(P <0 .0 5 ) ,而且对胆固醇有促进作用 (P<0 .0 5 ) ;CPNMP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 ,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 ;CPNMP还能明显地抑制S180 的瘤重 ,抑瘤率为 39.1% ,提高血清SOD(P <0 .0 5 )、CAT(P <0 .0 1)溶菌酶 (P <0 .0 1)和LDH -L(P <0 .0 5 )的活力 ;增加免疫器官的重量 (P <0 .0 1) ,降低MDA(P <0 .0 5 )和ALP活力 (P <0 .0 5 ) .因此CPNMP有提高免疫力 ,抗炎、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壮药痛风康颗粒对实验性痛风的治疗作用,为其在临床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采用次黄嘌呤诱导高尿酸血症模型、尿酸钠(MSU)诱导大鼠足跖肿胀模型,分别观察痛风康颗粒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对MSU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采用小鼠热板法、醋酸致小鼠扭体法观察痛风康颗粒的镇痛作用;观察灌胃给药的LD50,评价其药物安全性。【结果】痛风康颗粒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具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P0.01);对MSU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程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P0.01);灌胃给予痛风康颗粒60min后,痛风康颗粒可显著提高小鼠热板痛阈,降低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5);经灌胃给药的LD50为116.30g药材/kg。【结论】痛风康颗粒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抑制大鼠足跖肿胀,且具有镇痛作用,具有一定的抗痛风作用,口服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玉葡萄根(Ampelopsis delavayana(Franch.)planch.)进行抗炎镇痛作用研究。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研究玉葡萄根对小鼠的镇痛作用,以及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实验研究,观察玉葡萄根的抗炎作用。结果:玉葡萄根对两种刺激有非常显著的镇痛作用(P〈0.05,P〈0.01),对两种实验性炎症有非常显著的抗炎作用(P〈0.05,P〈0.01)。结论:玉葡萄根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