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多抗、丰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康庄974”由甘肃省临洮县康庄育种研究所杂交培育而成,通过各种试验后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9年3月27日审定为推广品种,又于2011年6月17日由甘肃省科技管理部门组织的专家组鉴定为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认定为水川区及二阴山旱地推广良种。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2,(20):71-71
小麦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黄淮麦区为我国小麦主产麦区。山西南部麦区旱地、陕西渭北旱原旱地、河南西部旱地为黄淮麦区旱地主产区,尤其山西、陕西,旱地小麦种植面积占到该区总小麦面积的50%~80%,小麦生产十年九旱,干旱缺水一直是影响该区小麦总产和单产稳定提高的主要因素,提高小麦品种的抗旱稳产性能和优质专用品质特性是促进小麦生产稳定面积、提高效益和及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利用专利技术(ZL971 20102.1)培育的西瓜杂交一代新品种,2003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豫审西瓜2003001。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4,(11):18-18
黄淮麦区是我国最主要的小麦产区,常年播种面积在1.5亿亩以上,总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的五分之二。筛选、创制高抗小麦主要病害和逆境胁迫的育种材料,探索小麦广谱、持久抗病抗逆育种新途径,培育适合黄淮麦区的高产、多抗、持久抗病抗逆小麦新品种是产区生产实践的迫切需求,并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是黄淮麦区生产上最主要的小麦病害,常年受灾面积在4亿亩次以上,损失的粮食总量可达50亿公斤。胞囊线虫病是近年出现的一种威胁巨大的新型病害,发病程度逐年加剧、受灾面逐年扩大,目前已在河南、河北、山东等13个小麦主产省发现该病,仅河南省普查发病面积就达1700多万亩,可能造成20%~40%的产量损失。选育抗病品种是从源头上保证黄淮麦区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然而黄淮麦区的主要生产品种多数易感白粉病、锈病、纹枯病和胞囊线虫病,无高抗赤霉病品种。除病害外,逆境胁迫也是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小麦育种缺乏优良抗逆种质。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07,(13):61-61
石彩糯1号是石家庄市农科院培育成的彩色糯质玉米杂交种。2002-2003年在国家鲜食玉米区试中表现出优秀品质:抗病、抗虫性较强,果穗均匀,结实性好,鲜食口感细腻,甜、粘、清香,商品价值高。经专家品质评价,两年均居参试品种前列。2004年通过了国家审定。2005年被列为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目前产品已在国内大中城市销售,速冻果穗已出口韩国等国,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07,(7):61-61
龙薯9号系号120—2,是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8年以岩薯5号为母本,金山5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病性强等特点。该品种于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秦优9号系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8年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2003年3月7日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9月8日和2004年8月11日分别通过国家黄淮区和长江下游区审定.2003年被列为科技部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2,(4):61-62
小麦是我国北方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但由于气候异常变化,黄淮等麦区旱、寒、病、倒、干热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给小麦生产的稳定发展带来极大困难,生产上急需抗旱节水、  相似文献   

9.
“湘杂棉10号”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陆地中长绒杂交棉品种,其母本是优质、高产的“鄂抗棉7号”的选系,父本是自育的长绒棉品种“湘X309”。“湘杂棉10号”于2001年配组,2002年参加课题组优系比较,2003年参加湖南省棉科所优系比较,2004~2005年参加湖南省品种区试,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和命名。  相似文献   

10.
“国审周麦23号”的原原种、原种保纯及繁育加工体系标准化建设,建立原种繁育基地5万亩,生产高标准原种2000万公斤;“国审周麦23号”的超高产示范方建设,建立千亩高产示范方6处,产量水平达到600公斤/亩;“国审周麦23号”的超高产、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组装,形成一套成熟的超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应用面积150万亩,亩产达到500公斤;对“国审周麦23号”的进行品质加工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晚熟和极晚熟桃品种中抗寒性强的优良品种较少,个大质优的中华圣桃、中华寿桃、二十一世纪等品种抗寒性又差,遇到冻害损失巨大,造成晚熟和极晚熟优良品种栽培面积很小,不利于桃树的周年供应。基于这些因素,通过对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的地方桃优异资源品系秋蜜系列进行资源普查、调查筛选、多点嫁接、性状观察,研究新品系的生长发育规律,对品系的花粉和DNA进行分析鉴定,成功选育了“秋红早蜜”、“秋红蜜”、“秋红晚蜜”3个新品种。并进行了与其配套的栽培技术研究,摸索出了长枝修剪、套袋、铺设反光膜的配套栽培技术规程。同时在唐山.秦皇岛、保定、石家庄等地进行区试,优良性状稳定。2006年12月,3个品种通过了河北省新品种的审定,并正式命名为‘秋红早蜜、秋红蜜、秋红晚蜜’。  相似文献   

12.
“渝早橙”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经过30多年的选育,由江津地方实生甜橙“桐子柑”辐射诱变选育出的早熟甜橙新品种。2010年4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1月申请了品种保护,现已通过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的田间测试和资料审查。今年2月被纳入重庆市柑橘产业发展目录,并于5月进行了成果登记。“渝早橙”具有以下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1):25-25
1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内容 建立“中麦11”种子繁殖基地,提高种子质量和繁育速度;建立生产示范基地,为“中麦11”号的大面积生产示范和生产利用提供技术支撑,熟化配套技术体系,加快推广速度。到项目结束时,“中麦11”与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到20万亩,在少浇两水的条件下,示范区小麦产量提高5%左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0,(22):F0003-F0003
该项目是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0802067B)。通过广泛收集苦瓜种质资源并创新利用,经多代分离、纯化、鉴定,筛选出早熟、耐冷凉、抗逆性强的优良株系,通过杂交配组选育出高产、优质、早熟的苦瓜优良新品种“桂农科一号”和“桂农科二号”并于2010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并扩繁良种;研究配套栽培支撑技术;科企联合建立示范推广基地。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07,(2):62-62
“秋香”是1981年在秦岭山区商南县野生资源中发现的优良单株,经过人工选育的早熟美味猕猴桃品种。2004年1月通过陕西省果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3,(23):73-73
“汾豆56号”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2007年完成国家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区域试验,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国审豆2007013);2008年完成国家黄淮海夏大豆中组区域试验,再次经国审通过(国审豆2008001)。  相似文献   

17.
橡胶树优良品种是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橡胶树选育种经过多年的探索,确定了自育与引进相结合的选育种方针,在“六五”至“九五”期间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选育出一批适合我国植胶区风、寒、旱等灾害性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热研8—79”是橡胶研究所通过人工杂交授粉自主选育的早熟高产品种,该无性系经过各级系比区的大田系统鉴定后,于2000年被评为中规模推广级品种,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热作2001001)。2006年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8.
首先阐述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术语与语言资源标准化研究领域中的专家及历史上语言哲学家们对专名的讨论,其后陈述通名/专名的实质差异和形式差异及实践中区辨的必要性。最后从术语工作中对待专名的现状,向名词审定机构提出专名审定中有关译名原则和公布方法的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预制拼装多用塔机基础,是国内自主开发成功的新型塔机基础。其构件之间采用高强预应力柔性连接技术,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于2004年通过江苏省科技管理部门组织的技术鉴定,为江苏省建设部门2005年“四新”技术推广项目,2006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20.
被中外学者推崇的“当代中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以下简称“整体学科”),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6年10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指导下,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学科的“基本名词”审定工作启动,并已于2001年5月完成审定,计619条,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在《医学名词7》(科学出版社,2002年)一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