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纺织印染废水治理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着重介绍了目前在华南地区常用的水解酸化一接触氧化法生化,该工艺废水的CODcP总脱除率达84.4%,色度脱除率为97.2%。探讨了减少废水排放的方法,着重提出了纺织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并回用的新工艺——“臭氧化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通过此工艺的深度处理,出水的COD值能低于;30mg/L,浊度低于1NTU,色度低于2倍。  相似文献   

2.
针对示范工程依托单位--绍兴市大型工业污水厂有毒有害工业废水难以生化处理的问题,从工程应用角度开展了催化还原新型生物预处理技术研究。现以刨花状铁屑废料为零价铁来源已开发出Fe-Cu、Cu/Fe、Ag/Fe和Pd/Fe等系列催化铁双金属材料;以零价铁腐蚀产物为Fe2+来源开发出多羟基亚铁络合物(FHC)、Cu/FHC、Ag/FHC和Pd/FHC等系列催化还原新材料;制备出适用于大型化工废水的催化铁单元化滤料、催化铁载体式水解酸化填料、防堵塞的催化铁流化载体填料等三种可工程化应用的单元化填料。形成合置式催化铁/水解酸化+CAST、合置式催化铁/水解酸化+悬浮填料池、分置式催化铁/水解酸化+CAST耦合工艺和成套技术三套及其系列装置,以及催化铁协同混凝沉淀+好氧生化耦合处理酸性化工与碱性印染废水耦合工艺一套,并成功构建处理规模为2000m3/d的示范工程。研究成果对提高我国工业废水的整体处理水平及为我国水体污染控制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了印染企业废水回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指出印染废水的水质特点和处理难点及废水回用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各生产阶段的水回用技术。最后,介绍一个印染废水水回用案例。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2,(21):22-22
针对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对于难降解废水处理效果欠佳的问题,结合催化铁还原预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和生物处理工艺的技术优点,通过开展催化铁与水解酸化、催化铁与活性污泥、催化铁与生物膜法以及混凝沉淀等方法的组合工艺研究,获得了适用于高有机物浓度、高毒性、难生化、高pH值、高氨氮工业废水处理的催化铁/水解酸化一好氧生物膜工艺,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07,(9):53-53
国家863重大专项“超级工程菌剂和解毒酶制剂的开发”课题(编号:2002AA601160),针对含难降解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工业废水特别是农药废水的特点,克隆了6个解毒酶基因,完成了超级工程菌高效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解毒酶基因的高效表达,解毒酶结构基因的定点突变和改造。开发出环境安全性高、适应性强、生物降解广谱的高效超级工程菌5种;可用于生产实践的解毒酶4种;高密度发酵培养达到中试水平。开发出性能指标高于传统技术30%以上、适合于超级工程菌生长的环流式深床生物反应器,适合于解毒酶反应的膜-解毒酶-生物反应器等集成生物处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08,(14):52-52
传统纺织印染行业已经发展了几百年,是一种批量大、污染严重、能耗高、产能极度过剩的传统工艺,其市场空间正在快速萎缩。目前在欧洲,传统的印染技术已基本消失,而我国印染工业还依然在延续几百年的传统工艺,是整个纺织产业中技术变革最小的工艺,在世界竞争面前已经处于严重劣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08,(6):26-26
有机废水污染环境,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也阻碍经济发展;控制污染物排放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我们的矿化处理有机废水技术利用光和添加剂把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把有害的污水转化为无害的、可以再利用的水;不产生淤泥,也不产生二次污染物。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3,(20):80-80,82
脱氮功能微生物菌种是整个生物脱氮工艺的核心。菌种质量是决定了生物脱氮工艺性能的要素之一。亚硝酸型硝化反硝化在处理高氨氮浓度废水上经济高效。亚硝酸型硝化反硝化工艺的功能菌种包括氨氧化菌和反硝化细菌。在生物脱氮技术中,菌种是决定反应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引起了环境学者和微生物学者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9.
紫杉醇是一种从红豆杉植物中提取的临床首选抗癌药。“红豆杉植物细胞大量培养生产紫杉醇的技术”项目先后两次列入广东省科技重点攻关项目(2002C1040202、2005B10401032)。项目承担单位为广东省梅州市杉维生物医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经十年的小试、中试研究,筛选到了生长快、紫杉醇含量比原植物高十倍且稳定的细胞株;应用多因素间歇补料成批培养法使悬浮培养的产物含量得到明显提高;开发出适合植物细胞生长和产物合成的放大培养设备和工艺;项目各工艺阶段已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建成了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中试生产车间,于2006年取得了药品生产许可证。  相似文献   

10.
项目以沼液为研究对象,从沼液资源化利用与生态化处理达标排放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其中沼液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分为4个方向:沼液原液就地精准利用技术;沼液体积减量和浓缩技术研究;沼液生物药肥开发技术;沼液药肥高效利用技术。沼液处理达标排放研究分为3个方向:生物强化优势菌种的筛选分离研究;生物固定化技术研究;各种反应器的提升组合工艺技术研究。该技术成果来源于国家863计划课题“沼液生物药肥开发与生态网槽处理关键技术研究(2006AA062344)”、浙江省科技重大攻关项目“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6C13036)”及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社会发展重点项目“沼液处理集成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2006C13056)”。  相似文献   

11.
浙江林学院承担的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吸附菌回收废水中染料的工艺和设备研究”(2005C33046),经过三年多的试验研究与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大进展,于2008年11月通过了浙江省相关管理机构的验收。项目组从印染厂废水生化处理池中筛选出四株对直接染料、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具有高效吸附作用的真菌,研究了开放体系下这四株菌对直接染料、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吸附脱色效果,探讨了吸附菌吸附回收废水中染料的作用机理及吸附在菌体中染料的回收机理,开发出了吸附菌吸附回收废水中染料的工艺及关键设备,并通过高密度发酵技术及低温干燥技术开发出含染料废水脱色菌剂的产品。发表相关科研论文6篇。  相似文献   

12.
北京石油机械厂(以下简称“北石厂”)建于1955年,隶属于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是集开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石油钻采装备制造企业,拥有独立进出口权,是我国石油机械行业的重点企业;也是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之一。不仅承担了多项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科技部的国家863计划课题、中国石油集团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而且多项成果先后获得国家、北京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级优质产品、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技术创新奖等称号。  相似文献   

13.
本项目分别针对两类典型的难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物,包括硫酸、制药两个行业的典型难处理废水的达标排放与综合利用问题。这两个项目的工程实施地均处于湖北省东部工业圈,技术特点的共性在于都以资源回收为技术出发点,通过选择性的将废水中重金属或抗生素等难处理化合物高纯度回收和综合利用,有效降低了废水的处理难度,并实现了达标排放,对难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提供了新的处理思路,发明的具体技术和工艺途径对于环保科技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12年6月底,他获得了中国医师协会第八届中国医师奖,这是中国医师行业的最高奖;医路兼程二十多年,他六次获得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门捷列夫说“终身努力,便成天才”,他或许不是天才,但确在终身努力,让艰辛求索的一生一路花开;他说:“作为一名医生,不但要有优秀的技术,更要有良好的医德,要严格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就是这样一句话,激励着他孜孜不倦地奋战在放射诊断的医疗、教学和科研的前沿,诠释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大医内涵。他,正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主任程敬亮教授。  相似文献   

15.
本课题针对国家重污染企业环境治理的迫切需求,以菌剂的研制、生产和应用的关键技术为核心,在菌种选育、菌剂研制、菌剂生产、菌剂工程应用及在生物强化系统菌剂的监测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通过小试、中试、生产性试验,开发出商品化菌剂.选育出降解能力优良的高效功能菌种156株,获得4个降解酶基因簇和构建了3株重组基因工程菌株;构建降解石油烃、多环芳烃、PVA、油脂和脱色、脱氮等微生物菌剂6个和微生物助剂1个品系,并建立了生产菌库;完成菌剂放大系统的建立,并建立了示范工程应用的石油废水菌剂、脱氮菌剂和印染废水菌剂的发酵中试及300t/a液体菌剂规模化生产线,开发了适用于石油和印染废水为主的多个品系菌剂及其高密度发酵工艺,选择了廉价的工业培养基,优化了工艺参数,将罐发酵时间从50小时缩短至16~20小时,有效活菌数达1011个/mL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1,(17):21-21
面向常规方法难以处理的行业有机废水,研究一种非常污染物控制技术“活性炭吸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DBDP)氧化联合水中毒性有机污染物控制技术”,达到了污染物脱除与活性炭再生的双重功能,实现企业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7.
他是中国轨道电力牵引动力技术领域的开拓者,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这项事业,创造了行业多次“第一”,作为我国培养的第一批电力机车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自身不懈努力,成长为轨道电力牵引技术专家和学术领军人;他是中国电力机车系列化、型谱化的实施者,中国电力机车“高速”、“交流传动”技术探索的先行荐甘当人梯的他更是青年科技人才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研发高盐碱石油污染土壤和废水的生物-物理协同修复关键技术,利用耐盐碱石油烃降解菌和表面活性剂生产菌,辅以土壤改良剂,提出盐碱化、板结化土壤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和油田废水处理新方案。采用自然环境中筛选的土著微生物进行驯化,对生态环境影响极小,构建多功能微生物菌群,研发微生物菌群的高密度发酵技术和多功能微生物菌剂及有机肥使用工艺,为高盐碱含量石油污染土壤和石油废水的生物治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08,(10):59-59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通过科研攻关,已经掌握了把潲水油、酸化油、植物油清洁成生物柴油的关键技术,不产生工艺废水,产品达到GB/T20828—2007标准。本技术已经申请专利4项。  相似文献   

20.
由西安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贺延龄教授完成的“废纸造纸废水零排放技术”项目取得显著效果:(1)节水效果:“废水”经处理全部回用,仅补充少量清水平衡蒸发和污泥带走的水分;废水排放量为0;废水回用100%;清水用量:1.0~4m^3/t纸。(2)污泥减量效果:废水中的纤维回用;生物剩余污泥量减少到约1/10。(3)节能与低成本:在低成本下实现每生产一吨纸用于水处理的运行成本4~6元。低成本的主要原因是:高效厌氧技术节省电耗70%~80%;低污泥量。在示范工程中,由于节水、纤维回收、节电等的经济效益显著。(4)零排放实现必须达到:不影响纸张的质量;不影响造纸机车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