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项目对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对林业植物及其产品造成危害的病原微生物、有害昆虫、有害植物及鼠、兔、螨类等的寄主植物种类、分布范围、发生范围、发生面积及危害程度等进行了全面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估,掌握了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现状,摸清了我国林业有害生物新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首次针对中国-东盟热带地区重要外来入侵害虫,通过建立东盟国家有害生物物种数据库、应用风险分析模型、地理信息系统模型、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和常规有害生物生物学、生态学指标研究等综合手段,建立了针对东盟国家重要有害生物的预警模型以及赖以运行的基础信息平台、监测体系,并在风险预警模型之上建立应急防控决策机制和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4,(14):15-17
该课题针对热区危险性有害生物和危害较大的香蕉枯萎病、病毒病、穿孔线虫病和槟榔黄化病等重要病原物开展诊断鉴定,建立有效的分子诊断检测技术,开发成套的高效、灵敏、快速的诊断试剂,通过集成创新不断完善检测技术手段和方法,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建立我国标准化检测体系;针对海南发生的重大植物疫情,如椰心叶甲、红综象甲、螺旋粉虱、橘小实蝇、刺桐姬小蜂等,采用GIS、生物信息学、种群动态模拟等技术与方法,监测其发生与发展趋势,定量研究入侵有害生物的适生区域和时空扩展蔓延模式,建立监测技术参数模式与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3,(24):70-7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频率和强度急剧增加,给各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生态威胁与社会影响,有效预防与监控入侵生物的扩张蔓延与危害成为各国政府的重大科技需求。我国是生物入侵非常严重的国家之一,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所列举的100种最有害的入侵生物中,入侵我国的就有50种之多。  相似文献   

5.
"全国林业生物灾害精细化预报及管理基础应用研究"是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项目承担单位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和草原病虫害防治总站(林草防治总站),联合国家气象中心、安徽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3家科研院校,云南省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1家省级森防机构及5家基层生产单位,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跨行业优势资源整...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12,(15):28-29
源自南美洲的红火蚁,是世界上最具入侵性的有害生物之一。世界上至少有1.5万种蚂蚁,车辆、流水都可能成为红火蚁的传播渠道。红火蚁环境适应性强,繁殖能力惊人,因此,一旦红火蚁进入某地,如果没有得到及时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是重庆市2004年第十四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课题目的是为了满足重庆林业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通过对3S技术在重庆林业中的应用研究,推动重庆林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发展。为提高重庆林业科学研究水平提供现代化的平台;为林业制图、调查、规划提供新的方法和工具;为林业资源管理与数据查询、林业重点工程管理与效益评价、重大森林灾害监测预警和灾后评估等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该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系统重建技术与示范”重大项目的课题之一。课题由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定西市水土保持研究所、甘肃省林研科技工程公司协作完成。本研究是以生态保育和流域治理为主,兼顾区域产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项目。研究目的旨在通过综合考虑水土流失治理技术体系和生态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探讨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产业一体化的途径,从而达到改善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民的人居环境、增加经济收入、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21,(1):20-21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是水稻的重要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属我国对外检疫对象.稻水象甲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虫科(Curculionidae),沼泽象亚科(Erirhininae),稻水象属(Lissorhoptrus).其幼虫生活在水稻根际土壤中蛀食稻根造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08,(17):62-62
黑龙江省农科院针对黑龙江省农区鼠害严重的问题于2006年设立了“褐家鼠鼠害防治及持续控制技术研究”课题,并与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及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相关课题开展合作。课题以黑龙江省的褐家鼠为目标、以安全有效的防治为目的、以诱鼠剂和毒饵站技术为突破点,围绕着褐家鼠的行为习性、防治技术以及实验室试验工具3项内容开展了工作,其结果初步形成了从田间到村屯配套的防治与控制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课题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和北京林业大学主持,联合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和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共同研究。课题针对我国速生工业用材的需求,目标是建立杨树、桉树和相思等树种的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造优质、高产、抗逆育种新材料。在产量育种、品质育种和抗逆性育种的基础上,运用早期选择原理和联合改良技术,分别选育出适于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的优质高产抗逆杨树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2.
海洋外来有害生物入侵被世界环保基金认定为海洋面临的四大威胁之一,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生态和经济问题。海洋生物入侵的生态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影响生物多样性;影响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危害旅游业和水产品安全;与土著生物杂交,造成遗传污染;带入病原微生物;暴发性增值,导致海洋生态灾害。鉴于我国外来海洋生物现状及分布情况了解甚少,并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在开展海洋外来有害藻的识别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在外来有害藻类识别、快速检测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理论和技术突破,研究内容包括:海洋外来种识别技术、海洋外来藻类快速检测技术及建立适用于业务化监测和风险管理的外来物种名录和信息管理系统等,研究内容具有很好的新颖性,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降低了海洋外来物种检测的成本以及由于及早发现外来生物而避免入侵的巨大经济损失,在港口等海洋生物入侵高风险区的示范应用为开展业务化监测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12,(3):59-59
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主持完成的“结构化森林经营”成果是在国家林业948项目“天然林恢复和经营模式技术引进”、“林分计算机模拟作业技术引进”和“十一五”林业科技支撑课题“基于空间结构优化的东北天然林经营技术研究”(2006BAD03A0803)项目支持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3,(23):74-75
人参是吉林省极具优势的特色产业,已成为吉林省中草药出口创汇的主导产品。人参有害生物的严重发生是影响人参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人参有害生物的防治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我国目前只有阿米西达、斑绝、多抗霉素、代森锰锌、瑞毒霉、甲霜灵锰锌、辛硫磷等药剂对人参有害生物的田间药效试验,但这些药剂远远不能满足生产上人参有害生物防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07,(22):41-41
国家863计划“数字林业平台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2003AA209060),目的是结合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数字林业建设工程,尤其是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具体需要,通过吸收国内外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成果,重点研究解决数字林业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初步构建一个能够基本适应森林资源和生态工程管理应用需要的数字林业技术平台;并以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吉林省为示范,建成国家、示范省和示范县的林业基础信息数据库,建成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与管理应用系统,以及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系统和速生丰产林工程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在技术平台构建和应用研究的同时,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先进技术水平的标准、软件和产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3,(21):25-25
依托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人:王歆华 该课题属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模拟与风险控制技术的子课题,课题针对突发性空气污染事故具有形式多样、发生突然、不宜进人事故现场的特点,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傅里叶红外被动遥感的大气污染物远程检测技术,研发和集成被动红外遥测设备,开发被动红外遥测可视化自动分析软件,并通过外场模拟实验检验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外来生物入侵对海洋带来的威胁,综述了国内外控制压载水带来海洋入侵生物的传统方法,指出这些方法存在安全性差、能耗高、腐蚀船体等问题。并着重介绍了利用大气压强电场电离放电生成高浓度羟基自由基处理船舶压载水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低浓度、高效率、低成本和无负面环境效应等优点,是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层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技术研究"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城市火灾与重大化学灾害事故防范与控制技术的研究"中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08,(1):51-51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尘肺高危人群健康监护、诊断技术和危害控制技术研究”(2001BA704804)课题,围绕尘肺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尘肺病诊断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粉尘作业工人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尘肺易感人群监测指标、示踪气体法提高吸尘罩效果等开展研究。课题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牵头,与华中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多家单位联合实施。课题负责人为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首席专家李德鸿研究员。该项研究成果获200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相似文献   

20.
1课题简介 现代林业经营中很基本也是很重要的就是苗木经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远程实现苗木的目的测量、生长状态跟踪,实时的进行苗木数据采集、传送、分析等集成作业来取代传统的人工作业,必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物力损耗,具有很高的理论及实用价值。如何实现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经营理念为一体的林业生产现代化是当前林业信息科技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图像技术在以森林为主体的生物应用领域实现突破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