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月7日,全球多位禽流感病毒研究专家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同期发表公开信,建议展开禽流感病毒H7N9功能获得性突变(Gain-of-Function,GOF)实验研究,以了解H7N9基因突变在自然界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在人类中流行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2.
《天津科技》2005,32(6):34
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发表了我国众多科学家在禽流感病毒研究领域联合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也是我国科学家联手攻关在禽流感病毒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项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来自农大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的专家组成的课题组在相关政府部门协同下,及时对青海湖死亡候鸟进行了临床诊断,确诊了候鸟的发病与死亡系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所致。进一步韵研究结果表明,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比以前发生于家禽的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3.
《广东科技》2006,(5):45
最近,科学家从马身上获得了抵御禽流感病毒H5N1的抗体,救活了感染H5N1病毒的老鼠。 在《呼吸器官研究》杂志上出版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一份100μg剂量的马的抗血清能有效地保护受感染的老鼠。这些结果意味着,从马身上提取的反H5NI禽流感病毒抗体或许能用来防止因感染H5NI禽流感病毒的死亡,或许,能被用来更早地预防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4.
《广西科学》2007,14(3):269-269
科学家修改了H5N1病毒的一个蛋白,从而使其用于发现哪些突变可能让这种病毒进行人际传播,并创造出能用来制作预先防范性疫苗的毒株。H5N1病毒引发了禽流感,它也能偶然传给人类。目前还没有报道H5N1禽流感病毒在人际间传播的病例。科学家相信,如果这种病毒要在人际传播,它表面的一种名为血凝素的刺状蛋白必须发生变异。血凝素蛋白的一个称之为受体结合区(RBD)的部分与宿主细胞的特定部分结合在一起之后,这种病毒才能再进入宿主细胞。科学家让H5N1禽流感病毒受体结合区发生特定变化,然后测试结构发生变化的受体结合区识别禽类和人体细胞…  相似文献   

5.
●7月28日,光明日报报道,北京协和医院在一位艾滋病患者眼部前房水中检测出HIV-1病毒。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在房水中发现HIV(艾滋病病毒)。这一发现提示,当艾滋病患者血浆中HIV检测呈阴性时,患者房水中仍可有HIV存在,抗HIV治疗仍然不能中断。●7月29日,新华网报道,新加坡VEREDUS生物技术公司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快速、有效检验H5N1禽流感病毒的检测装置。该装置能在4小时内检测出H5N1病毒中的一种特殊基因,可在病发后两天内对禽流感病毒进行诊断,从而将诊断时间提前了数日。这是世界上首次推出的商用禽流感病毒检测装置。●7月30日,…  相似文献   

6.
 自2013年3月31日,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上海市和安徽省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后,截至2013年4月12日17时,全国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38例,其中10例死亡.虽然科学界对于禽流感病毒已经有了长期而系统的研究,但此前作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出现在科学家视野中的H7N9,一直没有引起过多关注.随着研究的展开,科学家们表示目前形势可防可控,但亦提示H7N9有大流行的潜在可能,科学家仍需争分夺秒做好应急防控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研究禽流感病毒,研制抵制病毒的疫苗,这就是陈化兰科研工作的过程。"2016年,第十八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颁奖盛典在法国巴黎举行,共五位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女科学家登台领奖。中国女科学家陈化兰教授荣膺这一殊  相似文献   

8.
<正>科学家在人类身上发现了一种来自植物的病毒。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病毒存活在许多人的嘴巴和喉咙中,科学家最初认为这种病毒不能感染人类。然而,它似乎减缓了部分参与者的思维能力,特别是他们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这种微生物存活在大约40%参与测试的人当中,研究人员过去认为它只能够感染藻类。更加令人惊叹的就是这种病毒能够改变我们的思维能力。从某种角度来说,事实上这并不太疯狂。微生物存活在  相似文献   

9.
 建立HPV16-E7基因的RNAi细胞模型,可为进一步研究HPV16-E7蛋白作用及致癌机制提供物质前提。选择HPV16-E7基因特异的siRNA片段,构建慢病毒siRNA重组表达载体,经293FT病毒包装细胞转染产生重组病毒,并以此感染HPV16阳性SiHa宫颈癌细胞、抗菌素筛选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建立了稳定表达HPV16-E7-siRNA的RNAi细胞模型。该细胞模型,对目标基因(E7)表达的抑制效率,也以蛋白免疫印迹和RT-PCR确证。由此得出,利用慢病毒载体和HPV16-E7基因特异的siRNA片段,可以建立一种稳定、有效和可行的RNAi细胞模型,为进一步研究E7蛋白的作用及致癌机制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直到现在,科学家还在研究1918年那场灾难的元凶.2008年12月2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刊登了Peter Palese等人1篇关于西班牙流感的研究论文.他们发现3种分别叫作PA、PB1和PB2的基因能让引起西班牙流感的病毒存活并在肺部不断复制,而这造成了该种病毒比其他病毒更为致命.  相似文献   

11.
 探讨MODY1-6(HNF4α,GCK,HNF1α,IPF1,HNF1β,NEUROD1)基因是否为一个疑为MODY的维吾尔族早发糖尿病家系的主要致病基因。研究收集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4代健在的MODY家系一个,抽提两个家系成员的基因组DNA,PCR扩增HNF4α,GCK,HNF1α,IPF1,HNF1β,NEUROD1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和外显子与内含子拼接区,将PCR产物纯化直接双向测序。结果表明,未发现MODY1-6基因致病突变,但发现了17种多态性变异。HNF1α基因的同义突变Gln497GlnNEUROD1基因的c.164G>A国内外未见报道,其他都是已报道的MODY基因常见多态性。由此得出,MODY1-6基因的变异不是该维吾尔族MODY家系的主要致病基因。MODY基因突变存在种族异质性,为进一步研究维吾尔族MODY家系分子基础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所筛查到MODY基因多态性可能增加了家系内成员糖尿病的易感性,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6,22(1):31-31
一般来说,每一种病原体只针对特有的某些动物物种。因此人们容易理解H5N1型禽流感病毒对家养鸡、鹌鹑及家鸭等少数几个种类显现出特别的传染性。然而在野外,禽流感病毒却可以传染给各种动物,目前在白鹭、海鸥、鹳、狗和猪等30多种动物中都已发现过禽流感病毒。有关专家说,这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他希望各国科学家加快科研速度,以尽快搞清野鸟在禽流感传播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  相似文献   

13.
 荷兰鹿特丹病毒学家Ron Fouchier对H5N1禽流感病毒进行基因改造,制成传染性极强的新型病毒。这种病毒一旦流出实验室或被用作新型生化生物武器,将对人类带来毁灭性打击。该研究引发巨大争议,科学家和生物恐怖主义专家激烈讨论是否应该公布合成路线,以及停止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野生鸟类在禽流感传播中所起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野生鸟类很可能是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在全球传播的媒介.这一论点来自于全球机构在过去数十年对野生鸟类体内禽流感病毒的调查、检测和统计结果.这一结果表明:(1)禽流感病毒能够感染所有种类的野鸟,但以雁鸭类为主的水禽是病毒的天然贮存库;(2)多数禽流感病毒亚型对宿主具有选择性,共同感染多种病毒亚型具有非随机性,这使病毒基因重组突变产生亚型的机会并不多,此结论建议防控野生鸟类传播禽流感的基本措施是:(1)隔离各类动物,避免相互接触.提高生物安全措施;(2)针对数量庞大的水禽.建立高效的检测和监测机制.  相似文献   

15.
鸟类学家和病毒学家对野鸟散布高病原性H5N1禽流感病毒看法不一:病毒学家认为该病毒是经候鸟迁移传播;鸟类学家则表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一些亚洲候鸟过冬的地方,但至今却没受感染.  相似文献   

16.
 图的染色理论是图论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求解图的色数被认为是一个NP-hard问题。对简单连通图G(V,E),存在一个正整数k,使得映射f :V(G)∪ E(G)→{1,2,…,K},如果对&#8704;uvE(G),有f(u)≠f(uv),f(v)≠f(uv),且C(u)≠C(v),则称f是图G的点边邻点可区别全染色(又称为邻点可区别VE-全染色),而χatve (G)=min{k|kVEAVDTC},称为G的点边邻点可区别边色数(又称为邻点可区别VE-全色数),其中色集合C(u)={f(u)}∪{f(uv)|uvE(G)}。本文构造了两类冠图Cm·SnCm·Pn,研究了两类冠图Cm·SnCm·Pn的点边邻点可区别全染色。根据Cm·SnCm·Pn的结构性质,用穷染递推的方法,得到了它们的相应色数,给出一种染色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在应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分割图像的研究中,确定模型的参数是一个难点问题,其中连接系数β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使用最小交叉熵D(P, Q; t )和标准差,简化了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的连接系数β的估计公式,该方法可以自动确定并简化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的连接系数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肝包虫医学图像的分割效果显著,能获得较好的视觉结果并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8.
《广西科学》2004,11(1):51-51
韩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针对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疫苗毒株,并计划不久后用该疫苗毒株进行动物试验。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造二阶差分方程的伪概周期序列解,研究了带逐段常变量的中立型时滞微分方程d/dt(y(t)+py(t-1))=a0 y([t])+a1y([t-1])+F(t, y(t), y([t]))的伪概周期解的存在性及惟一性。  相似文献   

20.
令{Xn, n≥1}是一列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其共同分布为F(x). X1, n≤…≤Xn, n}是其次序统计量。QF的分位函数。对任何分布函数F,只要λ和1-λQ 的连续点且σ(λ)>0,重截和的重对数律成立。而且在这种情形下获得了强逼近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