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门”的分析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于英语“ gate”的“××门”,在经历了专化、类化和泛化三个阶段的演变后,成为一个能产性极强的语缀。文章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探讨了“××门”之起源、演变、认知和翻译。“ gate”构成的词语在翻译时没有必要译成“××丑闻”,可以直接译成“××门”,这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也体现了汉语的与时俱进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物理”一词的由来与词义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认为,就目前所知,中国古代“物理”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物理”在中国的广泛运用情况表明,其基本含义是泛指事理、道理、情理;通常是指万物之理,或称“大物理”,有时寓有自然规律之义。这种含义与西方古代“物理”一词的含义基本相同。该文还认为,日文“物理学”一词的翻译受到中国古代“物理”一词的深刻影响,且由西文PHYSICA或PHYSICS一词译成中文“物理学”的时间可能早于译成日文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物理”一词原由来与词义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认为,就目前所知,中国古代“物理”一词厚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物理”在中国的广泛运用情况表明,其基本含义是泛指事理、道理、情理;通常是指万物之理,或称“大物理”,有时寓有自然规律之义。这种含义与西方古代“物理”一词的含义基本相同,该文还认为,日文“物理学”一词的翻译受到中国古代“物理”一词的深刻影响,且由西文PHYSICA或PHYSICS一词译成中文“物理学”的时间可能早于译成日文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概念是人类思想和价值观的载体,词语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概念译名是思想在异域传播的集中体现,而概念译名的递嬗则是概念所承载的思想观念转变的外化表征。通过对science概念汉译从“格致”到“科学”的译名演变过程展开描写研究,发现其汉译名的变迁并非语汇层面的简单更迭,实则体现了国人从功利地追求科学的“经世致用”性的科学观向理性地追求科学的真理性的现代科学观的转变。文章同时还揭橥了翻译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认为在研究能源问题——特别在研究能源远景的时候,应该高度重视来源于绿色植物的能源,即所谓“绿色能源”。随之而来,在实践上就要高度重视“能源农业”和从农作物中提取液体燃料的技术与经济问题的研究。关于能源的定义能源一词是从欧洲现代文字中的energy翻译过来的。energy本来是一个物理学上的名词,通常译作“能”。把energy译成“能源”是不确切的,因为energy这个词中不包括“源泉”的意思。而且把energy译成能源还会发生这样一种困难,即当我想说energy的来源——即想说source of energy时,由于已把energy译成“能源”,source of ener-  相似文献   

6.
“中国术语学”建设的关键在于立足中国术语研究和实践,凸显其中国特色。“中国味”体现了钱学森对术语定名工作的基本理念,是其术语翻译思想的集中体现,对“中国术语学”建设具有重要启发。然而,钱氏术语译名的“中国味”还有待进一步厘清内涵。文章从形、音、义三方面出发,结合钱学森术语翻译实例,考察钱氏术语“中国味”在术语翻译中的体现及其适用限制,以期详明“中国味”的内涵,丰富术语翻译理论,为构建“中国术语学”理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术语》编辑部:贵刊2007年第2期上对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中的三组重要术语的中文译名作了探讨,最后对于associatif(paradigmatique)这(两)个术语的翻译提出了一个“统一”的意见,即认为“把associatif(par-adigmatique)译为‘聚合关系’,只强调了一种很多词堆在一起的特征;而把它译成‘选择关系’,就强调出在众多纵向的词当中,有挑选出某个词来组句的意思”。很显然,针对不同中译本对该术语翻译的不统一,作者想要给出一个“统一”的答案。而且事实上,这两个词在后来的语言学理论研究中所起的作用也是相同的,就其功能而言,将两个词根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国际间文化科技交流的日益频繁,使我国社会各阶层学习和使用外语日广,特别是英语更为普遍。为了便于广大知识界的学习,我国近二十年来出版了大量中外文对照的各种科技词汇,词典或辞典等工具书,尤以英汉对照者为多,估计有四、五十种之多,这对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由于近代科学技术向纵横方向发展,各专门学科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如电子学几乎和每门学科有关,计量学也不例外。因此近年出版的各种科技的专业词汇书所搜集名词术语的内容和范围日益增加,这类工具书有越出越厚之势。这样往往使一个英语科技名词术语能从几本或十多本词汇书中查到,而且常常译名不统一,使读者难以选择。例如:“metrology”一词有译成基本度量学,〔基本〕度量衡学,度量衡学,度量衡制,计量制和计量学等6种译法。“Izod impact test”中的“Izod”有译成“埃左”,“艾泽”,“伊兆特”,“艾卓德”,“伊佐德”,“艾氏”和“爱氏”等7种译法,使读者无所适从。我最近从编写有关计量测试的专业词汇书中体会到,在确定英文科技名词术语的译名时,应考虑下列五个特性。一、科学性所谓科学性就是要把外文科技名词的含义准确而又严格地译成中文名词。如“metrology”这个词原意是指“关于测量的知识领域”,因此将它译成“计量学”,显然比“基本度量学”,“度量衡学”和“度量衡制”等更确切,科学性更好。又如“Kilogram”这个质量的主单位过去被译成“公斤”,现在则按照该词的词头“kilo”(千)和词身“gram”(克)译成“千克”,则更直观,科学性更强。至于声学中的感觉噪声的单位“noy”,现在有译成“呐”和“纳”的。我以为“纳”现已作为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词头“nano”(纳诺)的符号,为了避免混乱,“noy”以译成“呐”更为严格。虽则在1977年7月20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发出的,“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中规定淘汰“哩”,“呎”,“吋”,“”和“”,“”,“”和“”等所造的计量单位用字,但未提及“呐”,而且“呐”在我国并非新造的字。二、习惯性这里所谓习惯性就是对某一科技名词术语的习惯译法,人们习惯了,往往不愿轻易更改。我以为一个译名若用惯了而又不会引起混乱,就不一定去改它。例如“pressure”原来译成“压力”,后来有人认为科学性欠佳,主张改译为“压强”。但“强”比“力”写起来麻烦多了,也可说后面提到的“使用性”差多了,但我以为译成“压力”并不致造成很大混乱,故仍主张维持习惯的译法。但习惯并不是永远不能改的,遇到必要时仍以废除习惯译名为宜。如长度的主单位“meter”过去习惯译名为“公尺”,“metric system”过去习惯译名是“公制”。195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中规定我国采用公制。但该制度中的“公分”“公厘”既为长度的导出单位,又是质量的导出单位,这样在使用中容易造成混乱。因此近一、二十年来科技界、计量部门主张用“米”代替“公尺”,用“米制”代替“公制”二字,这样科学性更强,或者说科学性战胜习惯性了。1984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命令”中更以法律形式明确了这个更改。三、使用性这里所说的使用性好,就是指一个译名易懂、易记、易写。若能使一个科技译名具有三“易”特性,则它就会有生命力。如把一些带外国人姓名的科技名词按拼音直译则显得繁锁。过去曾把“Avogadro number”和“Brinell hardness”直译成“阿佛伽德罗数”和“布里涅耳氏硬度”,但若译成“阿氏数”和“布氏硬度”则会大大提高译名的使用性。当然简化了有时也可能出现混乱。我主张在适当场合,尽量使外国姓名“氏”化。如我国现已常用的一些译名“摄氏度”,“华氏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肖氏硬度”,“麦氏真空计”和“莫氏锥度”等等。再如“resolution”一词,现有词汇书中,有译成“分辨能力”,“分辨本领”,“分辨率”和“分辨力”的。从科学性讲以前二个译名为好,但从使用性来看,则四个译名除前二字“分辨”均相同外,显然“力”比“率”,“能力”比“本领”易写且省时多了。所以我主张把“resolution”一词译成“分辨力”。四、对应性所谓对应性是指从外文名词译成中文或从中文名词再译成外文时的对应译法。一个外文名词有时可能有多个含义,我主张每个含义最好只有一个中文的对应译名,这样既便于使用又利于由中文反译成对应的外文名词。但目前我国已出版的一些词汇书中,往往有的外文名词的一个含义被译成多个中文译名,让读者选择。如物理学中的“noise level”、有的词汇书把它译成噪声〔干扰,杂音〕电平,噪声级,噪声水平,噪音级等。我主张单译成噪声级就可以了,因为它们的含义是相同的。误差理论中的“Standard deviation”现有译成“标准偏差”和“标准差”的。从对应性看,我认为译成前者为妥。因“标准差”在译成外文时,容易误译为“standard difference”。又如“strain gauge”有译成“变形测定器”“伸长计”,“张力计”,“应变片”和“应变仪”等的,从对应性看,我以为译成“应变仪”较妥。五、发展性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个名词术语也常会发生变化,个别老的会变得不合适而被废除,新的又被创造出来。如计量学单位的词头,过去曾用过“milli-micro”和“micro-micro”(曾被译作毫微和微微),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分别用“nano-”(译作纳诺)和“peco-”(译作皮可)来代替。而“micron”(符号为μ)原译为微米,但因后来将“micro”(符号也为μ)作为单位词头使用,所以1967年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废除“micron”的使用,而微米的英文改用“micrometer”(符号为μm),符号“μ”代表“micro”作词头使用。可是我国在七十年代,或甚至八十年代出版的一些词汇书中,还列入“micron”(译作微米),“milli micro”(译作毫微)和“micro-micro”(译作微微)。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那些已被废除使用的名词术语,我以为在新编或再版的词汇书中,可以不列入,或要列入时也应注明“已废”二字。上面提出的五个特性可供大家在编写或修订词汇书时参考。当然在确定一个外文名词术语的译名时,有时可能多考虑一点科学性或习惯性,而有时又可能多考虑一些使用性或对应性,这就要具体分析了。总之,要使译名定得确切,使读者乐于采用而使它有生命力,就要多多衡量上述五个特性。由于目前已有大量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各种外文和中文对照的词汇(包括辞典、词典)书的出版发行,而科技名词的译名的统一工作没有跟上,因而已造成一定的混乱局面。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希望国家加强对这方面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加速制订各种学科专门名词术语(包括各种外文对照的)的国家标准或部门标准,作为编写各种专业或综合性词汇书的参考。同时还希望新编或修订上述词汇书时,多多参考其它有关专业词汇书的较确切的译法,而不应仅仅搜集各种词汇书中现有的各种译法,加以综合而成。以上所写一点体会,一定不够全面或有错误之处,望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东方人”一词不仅频频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且常为外国媒体所引用。然而,国内有影响力的在线词典以及翻译界权威人士大多直接将其译为Oriental、Easterner等,这势必引起英美读者的费解、曲解甚至误解。文章基于COCA语料库和CCL语料库,从词频、搭配、MI值以及语义韵方面分析,得出“东方人”应根据语言发出者表意不同,分别译成“East Asians”“Asian Americans”“Orientals”,方可避免引起歧义,准确表达。  相似文献   

10.
说说“洋文字母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说话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想说的话告诉别人,让别人了解你的意图和目的或者是做进一步的解释。如果别人听不懂你说的话,那就达不到说话和写文章的交际目的,等于是白费力气。要振兴中华,要现代化,当然要正视现实,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文化。早在明末清初我国就开始引进西方的现代科学技术,徐光启翻译了《几何》,后来有魏源的《海国图志》,严复的《天演论》等等,与此同时一大批西方的科学技术术语也译成了汉语,随着新式学校的开办,这些科技术语迅速在全国推广,也被引进到我国的近邻日本,而到晚清中国大批留学生到日本学习,一些原来是中国学者首先翻译的科技术语和日本学者利用古汉语词根创造的西方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的术语译名一起返回中国,使汉语具备了一大批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社会科学和现代生活所必需的科技术语和生活用语。现代汉语中一大批这类用语由于当时的译者充分利用了汉语原有的成分,因此让大多数中国人学起来比较容易,有的简直就感觉不到是从外文翻译过来的,像“数学”、“算术”、“物理”、“几何”、“三角”、“革命”、“微生物”、“细胞”、“会计”、“工程师”、“教授”等等,当我们第一次接受这些术语的时候,的确感觉不到是洋文转译过来的,还以为就是汉语自己的术语。只有在有机化学领域,出现了一些让人感到陌生的新造的汉字,如“肽”“酚”等等这样一些字。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巨大的凝聚力量。每一个读过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的一课》的人都无不为这篇作品感人心肺的爱国主义激情所感动,并且由此懂得,忘了自己的民族语言就是背叛。这同时也是为什么沙皇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了别国领土以后总要千方百计消灭当地民族的语言,首先在教学领域,随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强制推行殖民当局的语言,因为失去了民族语言而采用了殖民当局的语言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民族意识,便于殖民当局的长期统治。这也是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首先是在曾经是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的上海,随后在全国,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自发地在教学领域,随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恢复了民族语言汉语的尊严,把前此在课堂上长期使用英语术语来讲课的屈辱局面在短期内彻底改变过来,不论上什么课全部使用汉语作为惟一的教学语言。一大批过去直接使用英语的科技术语很快被易懂易学的汉语术语所替代,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从而也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可是,改革开放以后,一大批英语科技术语和缩略语,不经翻译,直接进入日常生活用语。什么是DVD?什么是CDMA?为什么不译成一般人能懂的汉语呢?的确,翻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做到既准确,又明白易懂更谈何容易。把geometry译成“几何”,把calculus译成“微积分”真是绝了,的确是一般人翻译不出来的,但是如果翻译很容易,还需要翻译家吗?可是有了准确的翻译,还是有人不愿意使用,非要使用多数人不懂的洋文和让谁都莫名其妙的洋泾浜外语又是为什么呢?我真诚地希望懂外文的人把花点工夫能翻译成汉语的西方科技术语译成大家好懂的汉语,而日常生活中的用语一般最好不要用洋文,如OK或“拜拜”(bye-bye)之类实在没有必要引进,因为我们本来就有很好懂很好用的“行!”“对!”“再见!”“再会!”,有什么必要引进这些洋话呢?当然在专业圈子里,一些在西方使用已经很久而在我国却是刚出现的新名词新术语,专家们直接使用外文外语是应该允许的,因为这些专家们都懂得是什么意思,起到了交际工具的作用,至于从事外语教学和翻译工作的人以及外语院校学外语的学生,互相使用一下外文外语更不是问题,全部用外文外语也不是问题,因为这本来就是他们工作或学习的一部分。我们反对的是本来完全可以用也应该用汉语的时候滥用外语外文,而绝不是不分对象、不分场合地反对恰当地使用任何外文外语,更不限于英语。 *胡明扬教授是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顾问。  相似文献   

11.
英语多义词springback在译成中文术语“弹性后效”和“回弹”后,分别代表固体材料的两种不同物理性质。前者表示在“弹性一滞弹性”综合因素作用下该材料的一种外形和体积的变化(经历一个过程),后者仅表示固体弹性变形的回复现象,即在弹性力作用下的(瞬时)回复,即回弹。两者不应互相混淆,更不能混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比较词源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先秦汉语中的"休"、"闲"的字源以及古希腊语中表示"休闲"的词语的词源进行了跨语系的对比性分析,研究探明了人类文明初期与休闲有关的社会观念及其历史特点,并意在发掘人类精神观念演变过程中关于休闲的某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广义技术世界的结构与演进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技术广义界定的基础上,给出了广义技术世界概念,剖析了技术系统与广义技术世界的基本结构,并归纳出了广义技术世界演进的五条基本规律.笔者认为,广义技术世界是以人工物技术形态为纽结,以流程技术形态为纽带,而编织起来的一个分层次、分领域、开放的立体巨型网络体系.技术世界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演进是有规律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过程"的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一种动态的思维与系统的观念来解读作为“过程”的技术,指出“过程”是一种包含着时间与空间维度的,同时也包含着人的实践活动的演化。分别从宏观意义上的抽象化技术,中观意义上的“技术集群”概念,以及微观意义上的具体化技术三个层次,探讨了技术在这三个层次上的“过程”性表观。  相似文献   

15.
中医术语"经络"是中医独有的概念,其英译在国内词典和国际标准中都存在直译(meridian and collateral)和意译(channel and collateral)并用的现象。根据"经络"的命名及含义,结合功能翻译理论分析该词的两个译本,得出将该词直译为meridian and collateral能准确地传递原文信息、更易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而且回译性更好。  相似文献   

16.
技术自组织演化机制和序参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系统具有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系统演化根本原因在于内部,技术系统内部自组织机制是技术发展的主导力量,外界因素将以物质、能量和信息输入的方式或控制参量的身份参与技术系统的演化。技术目的是技术演化的序参量。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在学术界和公众领域是常被使用的一个名词,但不论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是实际应用情况,会发现"青少年"一词容易混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界限,不宜作为学术名词使用。因此,提出用"少年(adolescent)"作为指示13~18岁的未成年人(儿童)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术语能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程度,术语的跨语域使用自有其科学、社会、功能、认知等方面的原因.“期望值”作为概率论和统计学术语,通过类比、引申等方式映射到其他领域,使用频率大幅提高,语义扩大功能增多,从专门术语领域进入普通词汇,并成为现代汉语一般词汇.  相似文献   

19.
建筑术语“女儿墙”指的是沿建筑物顶部边缘修建的矮砖墙。对于“女儿墙”一词,现行词典一般翻译为“parapet”。通过对“女儿墙”和“parapet”的含义进行解析,发现两个词存在不少差异,单独的“parapet”不足以正确表达女儿墙的中文含义。笔者建议译为roof parapet。  相似文献   

20.
认为科学哲学对西方经济学思想演化影响绩效是一个可以用科学计量学进行实证研究和检验的问题,提出了数据来源及选择的准则与方法,分析了有关专题论文的来源分布,探讨了科学哲学文献被专业经济学家引证的特征,研究了科学哲学影响绩效的样本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