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认识和对待私人资本主义是党领导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面临的重大问题。毛泽东提出,在民主革命和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要发展私人资本主义。他关于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的思想的依据是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中国的基本国情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宣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光荣历史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践行科学发展观,就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3.
何谓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新”就新在它既不同于旧中国的封建主义文化观,也不同于原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观,更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观,它有着全新的精神面貌、全新的精神内核和全新的实践体系。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是在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主流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东方传统主义文化这三种文化的并存与竞争的大背景之下脱颖而出的,它一经产生,就显现出了无穷的生命力,使之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文化观念与形态,而且导演出了波澜壮阔的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指引前进方向的一面旗帜。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研究采用历电的、叙述的和实践的三维方法,它以历电的感染力对“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研究,以逻辑的穿透力对“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的理论体系进行叙述,以实践的创造力对构建“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的实践体系进行探讨。从文化观的视角,也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以此为理论基础,即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为思想统领,并转化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魄的新文化观,它以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先进文化为重大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由其特殊矛盾决定的,国家作为一种政治上层建筑,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而民主社会主义却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发生的某些非本质的变化出发,肆意歪曲和篡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本质观,宣称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过时了,其实质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5.
费边社会主义是十九世纪后期产生于英国的一个社会主义流派,以提倡和平的、渐进的实现社会主义而著称,它是英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团体费边社的思想体系和纲领路线。早期费边社会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提出了消灭私有制,实现公有制,最终达到全社会成员经济、政治平等的目标,在理论上与马克思主义及其他社会主义流派存在许多差异,形成自己的理论特色。研究和分析费边社会主义的思想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主义思想与运动的发展过程。一、早期费边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可以说是所有社会主义理论的立…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韦伯与历史唯物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认为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相反,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出新教伦理推动了资本主义精神的演进。本文认为,由于韦伯与马克思在方法论的异同,导致了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矛盾态度。本文在进一步阐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涵基础上,对韦伯的理论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原生态"原理体系"因其科学回答了资本主义向何处去及人类社会如何实现全面自由发展这一时代课题,从而成为对世界社会主义影响最广泛、最持久、最富有成效的科学体系;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因其科学求解了低起点国家如何建成、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高难度历史课题,从而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总趋势中,实现跨越性发展的两次重大飞跃;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成果,因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一元性与多样性、普遍的精神旗帜与具体的时代旗帜高度统一,从而成为全面介入并正确引领当代社会主义胜利前进的时代旗帜.  相似文献   

8.
岳蕾 《科技信息》2009,(5):150-150,160
马克思认为,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所以,社会主义废止了市场经济,消灭了商品和货币,实行产品分配的制度。然而十月革命后的实践证明,无产阶级国家仍然要靠发展市场经济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为此,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概念,解决了经典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开辟了现实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的张东荪曾以“著名的社会主义者”面目出现于思想舆论界,他提出和宣传了“浑朴的社会主义趋向”论、“先资本主义再社会主义”的阶段说以及走基尔特社会主义之路等政治主张。他的这些社会主义研究与宣传活动过去一直被斥之为“暗娼式”的虚伪行为。笔者认为这种判断过于片面,有失公允,实有进行具体分析之必要。  相似文献   

1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建立过程中急切地呼唤着宣传思想工作。 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本身就是思想解放的成果。曾几何时,人们对“市场经济”概念畏之若虎,把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划等号。后来,随着学习宣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深入,人们才弄明白: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巴两个社会主义国家都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的研究创新;教育内容上以本土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体,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融合;教育途径上,注重发挥党的作用,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善于发挥舆论宣传作用。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两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2.
卢卡奇是在匈牙利无产阶级专政期间提出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该思想是对庸俗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的直接反抗。他强调历史唯物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认识,是一种革命性和批判性学说,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要用唯物辩证法来发展和完善历史唯物主义。其历史唯物主义思想适应时代的发展,开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潮,但其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窄化,以及对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区分,揭示出其理论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十分重视和善于运用报刊这一宣传革命、揭露黑暗、组织群众、服务中心的舆论武器。他曾经亲手编辑报刊文章和直接指导多种报刊的出版工作,并针对不同历史时期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情况,提出了许多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新观点、新思想。同时,适应政治舆论环境的需要,他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端正党风教育等思想,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获得成功,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他的社会舆论引导思想丰富而深刻,精辟地阐述了社会舆论引导的地位、作用、原则和方向,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社会舆论引导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迈斯纳以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预见了共产主义美好未来而认定马克思主义中有鸟托邦因素,进而断定毛泽东思想理论来源的鸟托邦性;以毛泽东思想独特的理论为依据,论证毛泽东思想是源自于鸟托邦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其实,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设想是在对资本主义一系列矛盾深刻分析后得出的正确的科学的理论;而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特色,是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离开人的主体性追求历史必然性,是传统社会主义的重大误区。虽然这种社会主义强调两种制度的对立,但又有与资本主义共同的理性至上思维。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突出人的地位和价值,既从根本上与资本主义划清了界限,又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上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出了新的实践要求,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离开人的主体性追求历史必然性,是传统社会主义的重大误区。虽然这种社会主义强调两种制度的对立,但又有与资本主义共同的理性至上思维。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突出人的地位和价值,既从根本上与资本主义划清了界限,又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上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出了新的实践要求,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盛宣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享有盛名且颇具争议的洋务派核心和骨干分子,在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既在经济上着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在政治上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其阶级属性中交织着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探讨盛宣怀在近代企业的经营与商本商办的企业经营思想、抵洋主流思想和买办支流思想,对于深入理解资本主义在中国晚清社会中的畸形发展,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置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氛围中,如唯物辩证法核心的对立统一规律,毛泽东吸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进行阐发,并赋予中国特色的称谓——矛盾学说,还用极富中国特色的命题概括事物的矛盾本性。理解毛泽东矛盾学说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对理解毛泽东思想,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者,先后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形成了许多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战略思想。贯穿于这些战略思想中的一个根本思维方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运用矛盾分析法来剖析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不仅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而且有助于继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当代中国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文章从实践基础、原创性理论贡献、胸怀与世界意义等七个方面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