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对宫颈癌患者血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以寻求潜在的宫颈癌肿瘤标志物.方法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宫颈癌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清样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原始数据经过markerlynx XS软件处理,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辨别分析法进行分析(Orthognnal to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两组间结果采用t检验,寻找两组间差异性代谢产物.结果检测到血清中代谢产物共53种,多变量统计结果证明宫颈癌患者与对照组血清的代谢谱有明显差异.结论利用代谢组学法能筛选出宫颈癌患者,其代谢物对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并以此可以寻找宫颈癌新的肿瘤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花倒水莲对辐射损伤小鼠组织DNA的防护作用.方法:实验设计分照射前给药和照射后给药2个模块,每模块各5组.复制60Coγ射线(辐射强度为6Gy)对雄性昆明种小鼠辐射损伤的病理模型,黄花倒水莲提取液2、4、8 g/(kg.d)连续灌胃7天,正常对照组、照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用彗星试验检测小鼠多种组织细胞DNA损伤情况.结果:黄花倒水莲照射前给药和照射后给药,均可明显降低小鼠肺、肝、脾、睾丸、淋巴细胞DNA的尾部DNA百分率和尾矩(P<0.01),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黄花倒水莲可以减轻60Coγ射线所致小鼠组织DNA的损伤,具有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60Coγ射线照射对小鼠骨髓脂肪化的影响,建立骨髓脂肪化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将8周龄SPF级雌性Babl/c纯系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小鼠初期即接受6.0 Gy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处理,对照组小鼠在初期不进行照射处理.在首次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后不同时间点做骨髓切片、观察比较两组小鼠骨髓病理形态的改变,应用PAS-8000病理图象分析系统分别测定各组髓腔内脂肪细胞面积.为了排除生命过程中时间的影响,在实验组小鼠首次照射处理后第48天,对照组和实验组剩余小鼠均同时接受6.0 Gy 60Coγ射线全身辐射,6天后做骨髓切片、并观察检测.结果:6.0 Gy 60Coγ射线照射后第6天可在小鼠骨髓组织中检测到明显脂肪组织,随着时间延长,脂肪组织越来越多,第24天达最高水平,但第48天脂肪组织则显著减少;而对照组骨髓组织从第6天到第48天均脂肪组织少见,6.0 Gy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后第6天才检测到明显脂肪组织. 结论:60Coγ射线照射可使小鼠骨髓发生脂肪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瑶药五指毛桃对受辐射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6Gy 60Coγ射线单次全肺照射建立肺损伤模型,30只SPF级雄性小鼠随机分阴性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及五指毛桃水提液低、中、高剂量给药组,灌胃给药连续15天.对各组小鼠的肺外观、肺组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照射给药组小鼠较单纯照射组肺表面光滑、弹性好、充血水肿表现轻,组织炎性渗出少.结论:瑶药五指毛桃能够改善小鼠肺组织的炎性渗出,减少肺细胞损伤,对放射性肺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pEgr-Endostatin辐射诱导肿瘤的表达特性及其抗肿瘤作用,为提高临床肿瘤放疗疗效提供实验证据.方法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Egr-Endostatin重组质粒联合电离辐射诱导黑色素瘤B16细胞蛋白表达;建立动物模型,用ELISA法检测不同处理组Endostatin的剂量水平,比较不同处理方式的差异.结果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质粒转染的黑色素瘤B16细胞上清中均有Endostatin蛋白表达,而未转染重组质粒的B16细胞和转染空质粒的B16细胞上清中未见Endostatin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结果表明:体外接受2~10 Gy X射线照射,Endostatin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且照射剂量为4 Gy时Endostatin的表达水平最高.2 Gy照射8~72 h后,Endostatin表达水平与假照射组比较明显增加,在48 h时Endostatin表达水平最高.动物实验表明:荷瘤+25 Gy照射组、荷瘤+pEgr-Endostatin照射组、荷瘤+pc DNA3.1+25 Gy照射组和荷瘤+pEgr-Endostatin+25Gy照射组肿瘤生长率显著低于单纯荷瘤组(P0.05#0.01),荷瘤+pEgr-Endostatin+25 Gy照射组亦明显低于荷瘤+25 Gy照射组和荷瘤+pEgr-Endostatin组(P0.05#0.01).结论 pEgr-Endostatin重组质粒联合电离辐射能使Endostatin蛋白表达增加,从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具有辐射诱导表达特性的重组质粒p Egr-1-TRAIL转入乳腺癌MCF-7细胞中,诱导肿瘤杀伤基因TRAIL的表达,实现辐射和基因对MCF-7细胞的双重杀伤效应.方法用ELISA法检测不同剂量X射线诱导TRAIL表达的量效关系及2 Gy X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TRAIL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处理组MCF-7细胞早期凋亡情况.结果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转染p Egr-1-TRAIL重组质粒的乳腺癌细胞MCF-7,TRAIL表达量明显高于假照组(P0.001~0.05),其中5 Gy X射线照后表达量最高,TRAIL表达量为假照组的5.1倍.2 Gy X射线照射后4 h,TRAIL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并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照射后32 h达峰值,表达量为照射前的4.6倍.MCF-7-p Egr-1-TRAIL/0 Gy组早期凋亡细胞百分数较MCF-7/0 Gy和MCF-7-p3.1Egr/0 Gy组明显增加(P0.01),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MCF-7-p Egr-1-TRAIL/5 Gy组细胞早期凋亡率与其他处理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0.05),MCF-7/0 Gy组细胞生长最快,而MCF-7-p Egr-1-TRAIL/8 Gy组细胞生长最慢.结论乳腺癌细胞转染p Egr-1-TRAIL重组表达质粒联合X射线照射能够增加MCF-7细胞凋亡,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7.
考察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途径的AGE混悬液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防护作用,研究该药物治疗急性辐射损伤小鼠的最佳治疗方案。小鼠经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设照射剂量8.0 Gy组,照射后皮下或腹腔注射50 mg/(kg·d-1)、100 mg/(kg·d-1)、200 mg/(kg·d-1)的AGE混悬液;均连续注射3 d,观察小鼠活动状况,30 d活存率、平均活存时间及保护系数。设照射剂量6.5 Gy组,照射后皮下注射50 mg/(kg·d-1)、100 mg/(kg·d-1)、200 mg/(kg·d-1)的AGE混悬液,观察照射后小鼠外周血血象变化。结果是AGE混悬液在一定剂量范围内[50~200 mg/(kg·d-1)]可显著提高辐照小鼠30 d活存率、平均活存天数及保护系数,皮下注射与腹腔注射治疗效果在统计学上则无明显差异。与照射对照组相比,AGE给药组能明显促进急性辐射损伤小鼠外周血血象恢复。说明AGE混悬液对小鼠急性放射病有一定治疗作用,最佳给药方案为照射后皮下注射50 mg/(kg·d-1)的AGE混悬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放射线对大鼠血脑屏障上肺耐药相关蛋白fLRP)、多药耐药蛋白(P-gp)表达的影响影响及其其临床意义。方法将50只成熟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采用0,10,20,30,40Gy60Coγ/射线进行全脑常规分割外照射,1次,d,2Gy/次,5次/周。于完成预定照射剂量后16h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血脑屏障上LRP和P—gP的表达情况。结果0Gy组LRP和P—gP表达均较强,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LRP表达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其中20Gy下降最明显,30,40Gy组下降幅度减弱,40Gy时表达最弱。20,30,40Gy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10Gy组与20,20,30,40Gy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余各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gP的表达也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呈现减弱的趋势,20Gy降低幅度最大,30Gy时达到最低值,40Gy时略增强。对照组分别与20,30,40Gy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10Gy组与20,30,40Gy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余各组比较无差异。结论一定剂量的放射线作用于大鼠血脑屏障之后,其上的耐药相关蛋白表达均可降低,20Gy时降低最明显,此时配合化疗药物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从淫羊藿叶中提取其多糖的一个主要组分(herba epimedii polysaccharide,HEP),经理化性质鉴定HEP为一种蛋白结合多糖,其中总糖质量分数为89.5%,半乳糖醛酸质量分数为10.26%,蛋白质质量分数为4.39%。采用束缚、大强度运动、噪音与拥挤等多因素诱导建立一个大鼠的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模型,给服一定剂量的HEP,通过观察大鼠生长情况、饮食情况,并结合水迷宫实验、旷场实验和悬尾实验等行为学指标,评价HEP对CFS的治疗作用。最后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对大鼠尿液进行气相质谱法检测分析,寻找各组之间的差异代谢物及其代谢通路。结果表明,3组大鼠的尿液代谢物得到明显区分,安静组与CFS模型组对比,鉴定出11个潜在生物标志物;HEP组与CFS模型组对比,鉴定出5个潜在生物标志物。HEP主要通过调节CFS大鼠体内的HPA轴功能异常和精氨酸、脯氨酸代谢2条代谢途径治疗CFS。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中的作用,并分析白细胞介素-18(IL-18)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COPD大鼠体内分泌与肺功能的关系,按照随机原则将36只wistar大鼠平均分为空白组、COPD组及干预组,其中COPD组及干预组建造大鼠模型,干预组在造模的同时给予AC-YVAD-CMK抑制剂处理,造模结束后测定3组大鼠的呼吸阻力、肺总量、肺顺应性及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8和IL-1β的水平.结果显示:1)COPD组大鼠的肺总量和肺顺应性均低于干预组和空白组(p0.05),呼吸阻力大小依次为COPD组干预组空白组(p0.05);2)COPD组大鼠血清中IL-1β水平高于空白组和干预组(p0.05),COPD组和干预组大鼠血清中IL-18水平高于空白组(p0.05);3)COPD组大鼠BALF中IL-18水平高于干预组和空白组(p0.05),BALF中IL-1β水平大小依次为COPD组干预组空白组(p0.05);4)大鼠BALF中IL-18水平与其呼吸阻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由上述结果可知:COPD模型大鼠的肺总量、肺顺应性降低而呼吸阻力升高,体内IL-18和IL-1β水平升高,且BALF中IL-18水平与大鼠呼吸阻力呈正相关性,提示IL-18参与了COPD炎症反应;阻断NLRP3炎性小体中caspase-1活化可以改善COPD模型大鼠肺功能并降低IL-18和IL-1β水平,提示NLRP3炎性小体可能参与了大鼠COPD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全脑辐照诱导神经损伤后的大鼠血进行外周血中神经化学物质类生物标志物的筛选,采用前期建立的血清中神经化学物质的化学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对不同全脑辐照剂量(0、10、30 Gy)和分次累积辐照(10 Gy×3)大鼠血清中42种神经化学物质的浓度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基于靶向代谢组学策略的统计学分析.单变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辐照组(10、30、10 Gy×3)中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酪胺、谷氨酸、酪氨酸、色氨酸、褪黑素、α-丙氨酸和甘氨酸的含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0 Gy),而乙酰胆碱和褪黑素的浓度变化趋势相反(p<0.05).同时发现10 Gy×3组中神经化学物质含量的变化程度低于30 Gy组,表明分次累积辐照造成的神经化学物质扰动程度较同剂量的单次辐照低;通过结合多变量统计OPLS-DA模型分析中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本研究筛选出乙酰胆碱、谷氨酸、酪胺和褪黑素(p<0.05,VIP>1)可作为全脑辐照诱导神经损伤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实验红鲫对137 Cs 辐射的氧化应激响应和氧化应激生物标记物。方法实验红鲫分别以0 Gy、1. 94 Gy、3. 88 Gy、7. 76 Gy、15. 53 Gy137Cs 辐照,分别于24 h,48 h,72 h,96 h 取出肝脏、性腺,按试剂盒方法检测SOD、GSH-PX 活性,于7 d 和14 d 取出肝脏、肾脏、心脏、脑,按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HSP70 含量。结果1. 94 Gy至15. 53 Gy137Cs 辐照能引起实验红鲫氧化应激,SOD、GSH-PX 活性和HSP70 含量发生改变。1. 94 Gy137Cs 辐照诱导实验红鲫肝脏SOD 活性升高, 3. 88 Gy、7. 76 Gy、15. 53 Gy137Cs 辐照诱导实验红鲫肝脏SOD 活性下降,且随辐射剂量升高,其SOD 活性逐渐降低。1. 94 Gy 以上137Cs 辐照诱导实验红鲫性腺SOD 活性下降,并随辐射剂量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大。各辐照处理组实验红鲫肝脏和性腺的GSH-PX 活性变化不大,表现出随辐射剂量升高则活性降低的变化趋势。137Cs 辐照处理后7 d 和14 d,各辐照处理组实验红鲫肝脏、肾脏、心脏和脑的HSP70 表达量均比对照组的高,且随着137Cs 辐照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均存在着一定的“剂量- 时间-效应”关系。结论实验红鲫性腺对137Cs 辐射的氧化应激响应较敏感,性腺SOD 和肝脏或肾脏的HSP70 可作为氧化应激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用14 MeV快中子对Wistar雄性大鼠进行5 Gy的全身照射,观察其免疫系统损伤情况及氧化应激的相关变化.大鼠分为辐射组和对照组,分别在辐射后1,7,14d 3个时间点取血液、胸腺和脾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辐照后第1d,辐照组大鼠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降至最低,照后第7、14d有所恢复,但仍不足正常组的1/2.血小板数在照后第1d开始减少,至第7d达到最低值,第14d仍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而大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辐照后14d明显低于正常组.另外胸腺和脾脏均出现萎缩,脏器指数明显减小.血浆、胸腺和脾脏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SOD酶活性及MDA值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说明快中子辐射影响血浆、胸腺和脾脏的抗氧化应激能力,诱导细胞凋亡或坏死,造成胸腺和脾脏的萎缩以及一系列组织形态的改变,从而严重影响大鼠的正常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鲜皮乙醇提取物(AEDP)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照射对照组(IC)、AEDP低剂量(300 mg/kg)照射组(LI)、AEDP高剂量(600 mg/kg)照射组(HI)、AEDP低剂量(300 mg/kg)组(LD)、AEDP高剂量(600 mg/kg)组(HD),共6组,测定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血清中铁含量.结果与照射对照组比较,AEDP高、低剂量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血清中铁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AEDP可有效缓解辐射对造血系统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研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1999年12月至2003年10月,107例非小细胞肺癌。采用美国拓能公司立体定向治疗计划系统设计放射治疗计划,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和优化放射治疗计划,计划靶区为临床所见肿瘤区外放1.0~1.5cm,计划照射剂量为60~75Gy(中位剂量68Gy),2.2~3.0Gy/次,1次/d,5d/周,由美国瓦里安CL2100加速器照射,射野为固定野和非共面野或者大旋转弧。按照美国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观察急性放射反应和疗效。疗效(CR PR)为88%(94/107),(NC PD)即无效病例为12%(13/107)。1~3年生存率分别为85.78%、49.02%、23.88%。根据RTOG分级,急性放射性食道炎发生率,1~2级13.1%(14/107),3级0.93%(1/107),急性放射肺炎发生率1~2级26.2%(28/107),3级2.8%(3/107),WBC减少发生率1~2级19.6%(21/107),3级0.93%(1/107),PLT减少发生率1~2级14.9%(16/107),3级1.9%(2/107)。107例患者的随访日期为3~46月,(中位24月)随访100%。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采用大弧旋转 固定野照射,方法可行,有较好的疗效,早期并发症较低,能为患者耐受,更长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前列腺增生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作用。方法:选择7~15岁老年犬自发性BPH模型10只,随机分为2组。应用3-DCRT直接照射前列腺。以9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整个前列腺,单次剂量2Gy,总剂量14Gy,应用6MV-X线完成照射。对照射前、照射后1、3月前列腺组织切片扫描射电镜观察,比较照射前、后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照射前比较,照射后扫描电镜下可见,前列腺腺体萎缩,腺体之间间距增大,腺细胞脱落形成空洞。平滑肌萎缩,以纤维组织为主,纤维纤细。结论:3-DCRT可以使腺体和间质萎缩从而缩小前列腺体积改善尿路梗阻和下尿路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放射性胸腺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C57BL/6小鼠行1.75Gy X 线全身照射,每周1次,连续4周.实验设正常对照组、照射组及照射+MSCs组,于末次照射后30、60、90 d称量各组小鼠体质量.取胸腺组织,计算胸腺质量指数,并通过组织学观察MSCs对胸腺组织损伤的修复作用.结...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探 讨137 Cs-γ 辐 照 对 实 验 红 鲫 的 组 织 病 理 学 影 响。 方 法 用 HXFS-IA 生 物 辐 照 仪 对 实 验 红 鲫 进行137 Cs-γ 一次性辐照,剂量分别为 1. 94 Gy、3. 88 Gy、7. 76 Gy 和 15. 53 Gy。 经137 Cs-γ 辐照后的第 14 天,解剖实验红鲫取心脏、肝脏、肾脏、脾脏等组织,按常规方法进行石蜡切片及 HE 染色。 结果 实验红鲫经 1. 94 ~ 15. 53 Gy137 Cs-γ 辐照后,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结构不再完整;部分肝细胞出现水肿,继而出现坏死;脾脏中淋巴细胞逐渐减少,网状细胞和纤维组织增生;肾小管的上皮细胞水肿继而出现细胞坏死,即心脏、肝脏、脾脏与肾脏会随着核剂量的增加,其损伤程度加剧。 结论 在 1. 94 ~ 15. 53 Gy 剂量范围内,实验红鲫经137 Cs-γ 一次性辐照后,心脏、肝脏、肾脏及脾脏均有组织病理损伤。 随着辐照剂量的加大,组织损伤的程度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