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现代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文回顾了近现代中国农业科学院技术发展的历程,阐述了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取得的成就,总结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特征,对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展望,作者认为,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结束了积贫积弱的历史,才实现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才使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国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支撑现代化建设两步走战略目标的提前实现,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科学技术取得长足的进步,对农业、农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1世纪,中国农业担负的任务要比改革开放20年来解决温饱进入小康更为繁重,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历史性任务,科学技术的跨越发展将为21世纪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抓好四川省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对带动西南,促进西部农业发展有积极意义。四川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发展要分类型,分区域,分阶段推进。当前工作的关键是: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调整农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多途径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其基本措施为:切实加强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领导;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建立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的产业政策与法规;培育与现代化农业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业的发展是世界关注的问题,是我国近代社会发展的研究主题。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是从个体农业到集团农业到产业化农业的发展,二是从种粮农业到经济作物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三是从农业到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四是从传统农业到信息农业和科学农业;五是政府和和农业科研院所联合体发展;六是政府 公司 定单 农户的经济一体化发展;七是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在此背景下探讨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关概念及其运行机制,分析了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与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是古代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然而,近现代世界科学活动的中心转移到了西方国家,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了,笔者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对科技的需求促进了科技的发展,而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缺乏这种需求,这是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外因;中国古代科技体系结构不合理,科技长期处于经验层次,重视实用技术,轻视理论的提升,这是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内国,展望未来,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否再次转移到中国。  相似文献   

6.
农业技术现代化理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简述农业技术体系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技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等问题,最后提出了我国农业技术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研中的科学发展观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学研究需要自然辩证法,农业生产发展和作物育种栽培,特别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转基因植物的发展,生态环境开发和治理,都需要科学发展观和节约资源高效利用及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业的发展正在经历阶段性的变化。通过对效益农业内涵特征的阐述,提出发展现代效益农业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十四五"时期及未来十五年,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已经明确,即"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全面坚持新的科技发展战略,大力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生产力,是从容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根本之策.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主自立自强,需要以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树立...  相似文献   

10.
水分利用效率--未来农业研究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随着生物节水研究的深入发展,让每一滴生产出更多的食物,水分利用效率是未来农业研究的关键问题。抗旱、节水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概念是不同的,在不同学科中有不同的研究尺度和层次。不同降水量和水资源地区的抗旱、节水和水分利用效率有不同的研究重点和不同的节水农业发展方向。从被动的耐旱性研究到主动的抗旱性研究再到节水研究,在未来必将转向水分高效利用研究。小麦高产育种进化中其水分利用效率有递增的趋势,作物抗旱耐旱育种要转向高水分利用效率育种是势在必行的,因为高水分利用效率育种,可以将抗旱性和丰产性统一于一体。增施肥料是提高大面积中低产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今后应该继续受到全面重视。  相似文献   

11.
瑞典、瑞士、芬兰、日本和美国作为世界著名的创新型国家,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各有特色,如瑞典高研发投入和企业出众的创新能力、瑞士全民创新的社会氛围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芬兰形成了完善的创新中介服务网络、日本实施了成效显著的知识产权战略、美国建立了最为完备的国家创新体系。这些对于正处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提高食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我国食品生产的首要任务.本文总结了食品安全内涵的演变,分析了我国食品质量存在的不足,提出为改进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需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建立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以加强食品生产的全程监管和引入”肯定列表制度”以完善食品质量评价.为此,需要改革食品安全管理体制、规范食品安全信息采集及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政府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及食品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为此提供了便利.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也一定能建立起”源头能控制、过程可追溯、质量可保证、产品可召回”的食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从而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食品,并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Key figures in the founding year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ere part of the first American learned agricultural society, known as the Philadelphia Society for Promoting Agriculture (PSPA). Its members were georgic farmers who set out to describe, explore and explain agricultural processes by practical experiences, observations, and theories written in British books. Those theories, however, did not provide any reason for the widespread agricultural practice in Pennsylvania of using plaster as fertilizer, which was German in origin. Although imports were heavily tariffed and later even banned, plaster became, and remained, a top commodity in America. In order to keep agricultural businesses and investments afloat, several members of the PSPA began to scientifically justify the application of plaster fertilization. In so doing, they incorporated chemical theories and methods to both their agricultural practices and investigations. Thus, I argue, they acquired and developed an agrochemical knowledge that was mainly determined by a material history of plaster. Their knowledge was new, unique and more practicable in comparison to the British knowledge in this sector. Eventually, it was through the newly developed knowledge by PSPA members that con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chemistry as a science in its own respect.  相似文献   

14.
中美医学科学研究体系与管理有以下特点 :(1)资助和管理的政府机构 ,我国主要有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国家卫生部 ;美国主要是国立卫生院 (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 ,NIH)。 (2 )项目的资助模式上 ,我国为“3+ 2”计划体系 ,即三大项目体系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项目计划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和基础研究计划 )和两大科技平台条件建设体系 (研究开发条件建设计划和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 ) ,不同基金资助基础到产业化研究的不同阶段和类别 ;NIH基金按疾病领域、经费和院内、外研究机构 ,从基础、应用基础和平台条件建设以及产业化整体系统资助。 (3)管理和运行模式上 ,我国有两种模式 ,一是国家部委到地方科委再到高校和科研院所 ,二是国家部委直接到各高校和科研院所 ;NIH直接到高校和各科研院所。 (4)基金的构成特点上 ,我国医学科学研究来自三大项目和两大条件计划体系的每个部分 ,申请项目必须根据项目研究的不同性质和阶段找准计划体系中不同计划的特定资助方向 ;NIH基金系统支持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和不同研究阶段。 (5 )经费的投入上 ,我国医学科研经费投入约占总科研经费投入的 2 0 %左右 ,历年投入总和只相当于NIH一年经费的几十分之一。 (6 )规划计划上 ,NIH宏观和微观相结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生态安全及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与生态问题十分严重;同时我国又是人口大国,农业生产始终是党和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农业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等是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本文试对生态安全以及农业生态安全的概念、特点、评价与预警,粮食安全,农业景观结构调整与发展生态安全型农业,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与转基因生物等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发达国家,美国想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取得领导地位,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其非常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本文在介绍美国CO2排放情况基础上,分别从组建专门机构、科技计划、加强立法、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阐述了美国应对气候变化对策措施。这对我国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强调组织建设、完善法律法规、提升创新能力、注重舆论宣传及推动国际合作等方面来应对气候变化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国际山区发展政策与制度热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梳理国际上主要组织和机构、区域政治联盟和主要山区国家的有关发展政策与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国际山区政策与制度的重点关注问题。同时,针对我国山区发展的现状,总结了未来我国山区发展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即便煤炭产量以及石油进口量都在不断刷新也难以保障能源的安全供给.因此,节约能源,扩大可利用的能源资源范围,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极为重要.低热值燃料的应用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但其热值低,稳定燃烧难以控制,需要在组织燃烧场、拓展可燃极限、稳定燃烧方面争取技术突破.本文将低热值燃烧技术分成两类进行了综述,一类是优化着火条件,一类是优化燃烧场结构,并介绍了国内外的一些低热值燃料燃烧实例,探讨了这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19.
NIH未来医学研究领域及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国立卫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医学领域研究和管理机构。2003年9月该机构公布了未来10年能导致生命科学原创发现的重点研究领域和研究战略。重点研究领域包括:1.生物学通道和网络研究,重点是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2.建立分子库和分子图像及筛选中心,开展化学信息学研究和分子图像探针合成关键设备研制。3.结构生物学研究领域。4.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研究领域。5.纳米医学研究领域。研究战略之一是加强未来医学研究队伍建设,重点支持高风险研究,建立多学科交叉研究队伍和建立政府和私人机构的合作联系。研究战略之二是重铸临床研究,重点加快科学发现向临床应用转化的研究,加强临床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建立临床研究网络。NIH确定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战略对加速分子医学革命的到来有重要意义,对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和宏观管理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