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锦是中国汉族传统经典丝制品之一,在元、明、清三代均为皇家御用供品。其复杂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华一绝”。2009年,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文章通过简述云锦的发展历史,阐述其织锦技术的人文价值。云锦织造技术特点及工艺流程印证了云锦的经济和文化价值,而最能体现出社会价值的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独特的传承方式,它既是云锦制造技艺传承需要面对的危机,也是其发展的契机。就云锦织造技术的继承与发展机制提出若干问题,以期启发人们对  相似文献   

2.
《科技与经济》2007,20(5):F0004-F0004
南京云锦源自1590年前的南朝东晋时期,刘裕始设“斗场锦署”,用以管理织锦行业至元,明,清三代,随着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的不断提高,其类别亦逐渐增多,最终发展为“织金”,“库锦”,“库缎”,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丝绸的发展历史悠久。丝绸包括锦、帛、绢、绸、缎等,其中以锦为上品。各少数民族的织锦又各有其特点和风格。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历史悠久,绚丽华美,技艺精湛,是中华民族和全人类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南京云锦集历代织绵之大成,经过能工巧匠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已成为"锦中之锦",在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品。  相似文献   

4.
正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南京云锦,则被认为是中国织锦艺术的最高成就,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因其产于南京之故,又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为南京云锦。在2005年嘉德拍卖公司举办的中国丝织品专场拍卖会上,一件估价只有10万至15万元的藏青织金妆花缎蟒袍拍品,因最后以52万多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而格外引人注目。(图1)这件蟒袍就是采用了云锦中的妆花技术制造出来的。云锦主要包括"库缎"、"织金"、"织锦"、"妆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艺术是“线的艺术”,与西方艺术相比,具有典型的意义。可以说,“线”性特征是中国古代艺术最大的形式特征。“线”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具有多重审美特性,本文从情感性、装饰性、时间性、时代性、民族性五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具体的考察,认为正是这些审美特征使中国古代艺术之“线”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杨一鸿 《科技资讯》2007,(7):190-191
“笔墨”是中国画之灵魄,而线和水的运用是笔墨中之核心,只有线和水用好了,其画作才能显其神韵,出其意境。画家借助笔墨传情寄意。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您好!我是一名研究中朝关系史的教师,曾在韩国留学与工作近8年。近日回国,偶阅贵刊2000年第22期,看到封面图案即以“剪断三八线”为题,套二则以“朝鲜半岛融坚冰“为题刊载一组相关照片,同时刊登以“朝鲜半岛石破天惊”为题的一组对话和以“和风吹拂坚冰融”为题的一篇专论。就2000年6月以来的朝鲜半岛和解局势而言,论之不可谓不详矣。但封面所谓“剪断三八线”之题,却有违一个基本历史常识,可以说是及时介绍朝鲜半岛最近局势之好策  相似文献   

8.
草产业是极具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也是知识密集型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被誉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优质牧草在畜牧业生产、生态环境治理、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在国民经济、生态安全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岷县地处甘南高原、陇中黄土高原及陇南山地接壤区,国道212线和省道306线、岷代公路贯穿全境,是甘肃南部重要的农畜产品集散地,素有“陇上旱码头”和“中国当归之乡”之称,区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分别对雷公鹅耳枥(Viminea wall)、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木荷(Schima superba)、褐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stewardiana)、温州冬青(Ilex wenchowensis)、水丝梨(Sycopsis)等树种的光合蒸腾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上述植物各生理生态因子对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n日变化中,仅温州冬青呈现双峰值,雷公鹅耳枥、云锦杜鹃和温州冬青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尤以云锦杜鹃最强;Tr日变化主要受气孔导度(Gs)和叶片水压亏缺(Dvp)两个因子影响,云锦杜鹃与木荷Tr日均值较小且Pn日均值较大,能更为有效地积累碳同化量;影响植物Pn的主要因子有Gs、水分利用效率(EWU)和光合有效辐射(RPA),而影响植物Tr的主要因子包括Gs与RPA;云锦杜鹃对生境的适应性与抗逆性相对较强,而水丝梨适应该地区环境的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0.
试论艺术形式语言和结构图式中白描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绘画形式“白描”是线的艺术,以线描为艺术语言塑造形象,也就是纯以线造型。结构图式中的“白描”着重于线的质量,这种独立完美的艺术形式,已极尽传情达意之功能,它有充实的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力,以天地万物写胸中意气,无怪乎不少画家舍弃了色彩。这正与中国书法有相似之处。也就是“书画同源”具体体现的共同目标,对“意境”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有线与无线之间的一“线”之隔,造成了“有形”与“无形”的差别。在网络接入的大舞台上,带着“脚镣”跳舞终究有着太多的束缚,于是Wi-Fi、WiMAX等无线技术应运而生。某种程度上,网络接入技术的发展轨迹也从客观上见证了人们“甩掉尾巴”“移动”的期盼与渴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对照“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教学标准不降,教学规范不失,教学质量不减”的标准,高职院校线上课堂教学质量保障存在线上课堂教学质量保障目标不清晰、线上课堂教学质量保障理念待更新、线上课堂教学资源待整合及匹配、学生线上课堂学习体验效果待提高、学生线上课堂学习积极性待提高、线上课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待完善等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创新教学质量评价理念、明确教学质量评价目标和标准、健全线上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系统化线上教学前期准备工作、构建“六位一体”“三个环节”质保体系等措施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3.
《诗·豳风·东山》写随周公东征的战士回忆“亲迎”的场面时,有这样两句诗:“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诗中的“瓜苦”,即葫芦。葫芦,古代又称瓠、瓠瓜、壶、匏等,是我国古代婚礼仪式上重要的礼俗用品。宋人聂崇义根据郑玄、阮湛等书整理的《三礼图》介绍:“合卺,破匏为之,以线连两端,其制一同匏爵”。葫芦剖  相似文献   

14.
褚殷超 《科技信息》2009,(29):159-159
作为环境、人物和情节的构成成分而存在的小说意象,其首要功能是基础性叙事,而小说意象“意”与“象”之间的相似性、互喻性,小说意象的象征意蕴又进一步深化了叙事内涵。小说中。意象的建构功能是统摄作品整体结构,而对应式意象成为文本多线并行中的穿珠之线、辐射点。小说意象在美感上的主要功能是增强抒情性,调控叙事节奏。  相似文献   

15.
作为伟大的民族思想家,王船山在“天崩地解”、“国危如线”的明清之际,经历过战乱与亡国之痛后,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博大气象和创新精神,广泛吸取了中国两千年的文化遗产,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总结,其思想的归宗即在“存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之统绪”。梁启超曾慨叹“船山学术,二百多年没有传人”,且不无伤感地预言“船山的复活,只  相似文献   

16.
文化播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联合国4月16日至20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在联合国机构举办此类活动,同时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类似展览演出。本届遗产节分为主题展览和专场演出。由337幅精美图片组成的120余块展板和80余件珍贵实物,以及唐卡、云锦和剪纸艺术的现场制作得以充分展示;而以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折子戏、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为主的歌舞表演也给观众带来高品位的艺术盛宴。  相似文献   

17.
论丹江口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江口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直接影响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质量。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正常运行和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优化产业布局、调整经济结构等多种措施,加强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打造成“清水走廊”、“绿色走廊”。  相似文献   

18.
宋代杰出女作家李清照,把婉约词发展到了某种高峰,其词作的最大特色是一个“愁”字。本文结合词人的经历和所处的时代环境,从“伤春之愁”、“离别之愁”、“时代之愁”、“妇女之愁”等四个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增量判别式自动间隙补偿机”是为了解决当前广州地区模具生产和其它线电极加工生产的迫切需要而研制的。它主要是应用增量制别原理,采取直线插补方法建立起来的连续插补运算系统,用来扩大复旦型数控线切割机的功能,使之具有线电极自动偏移计算的能力。实践证明,对于提高线切割加工生产的工效和产品质量等都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公元前四世纪,蒙爱启马斯(Menachmus,约公元前375—325)用垂直于圆锥母线的平面,分别截直角圆锥、锐角圆锥和钝角圆锥,得到了三种不同的圆锥截线,称为“直角圆锥截线”、“锐角圆锥截线”和“钝角圆锥截线”。这是对圆锥截线的最早命名。这几种圆锥截线,后来称为抛物线、椭圆、双曲线(一支等轴)。公元前三世纪,在世界最早的科研中心亚历山大亚,形成了亚历山大学派。这个学派的学者们和阿基米得 (Archimedes,约公元前287—212) 等人,在总结前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又大大推进了圆锥曲线的研究工作。其中最有成效的有欧几里得(EmcIid,约公元前330-275)、阿基米得和阿波罗尼(Apollonius,约公元前260-170)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