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模糊语言的运用在领导者语言艺术中不可或缺。本文主要探讨领导者使用模糊语言的场合、功用及原因。  相似文献   

2.
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模糊语言的运用在领导者语言艺术中不可或缺。本文主要探讨领导者使用模糊语言的场合、功用及原因。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模糊性运用于各种文体的分析,是近些年来中西方语言学家所关注的研究话题。本文介绍了有关模糊语言的研究概况,在收集的大量外交语言的基础上,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分析了模糊语言在政治外交语言中的应用,并由此得出外交语言的真正意图。  相似文献   

4.
语言的模糊性运用于各种文体的分析,是近些年来中西方语言学家所关注的研究话题.本文介绍了有关模糊语言的研究概况,在收集的大量外交语言的基础上,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分析了模糊语言在政治外交语言中的应用,并由此得出外交语言的真正意图.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模糊性运用于各种文体的分析,是近些年来中西方语言学家所关注的研究话题。本文介绍了有关模糊语言的研究概况,在收集的大量外交语言的基础上.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分析了模糊语言在政治外交语言中的应用,并由此得出外交语言的真正意图。  相似文献   

6.
模糊乃语言共性。中华民族与英美民族由于在心理原型、思维方式、审美意识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模糊性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表现迥然不同:在汉语,模糊性是“主流”;在英语,模糊性是“支流”。换言之,汉语重模糊,英语喜精确。  相似文献   

7.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重要特征。语言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语音、语调模糊性,词义模糊性,语法模糊性和跨文化交际产生的模糊性。此外,翻译标准的模糊性也导致翻译活动的模糊性。与此同时,模糊语言的客观性对思考一些翻译理论与实践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语言作为全民性的交际媒体,是教师的主要劳动工具。如何提高教学语言艺术,关系到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本文论述了语言的科学性、启发性、幽默性等是教师提高教学语言艺术的必备要素,并给出了提高教学语言艺术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语言的模糊性,在某种情况下,比精确语言更符合表现客观实际。人体语言的模糊性是人体语言的本质属性,它主要运用在独立的人体语言方面,而脱脂有声语言的复指。人们的文化背景不同是营造其模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原因是人体语言并不是一种“世界语”。人体语言还有一种历时性的模糊,这是由于历史的错位构建的。人体语言的个体性,是某些人群中的个性张扬。  相似文献   

10.
模糊语言与现代诗歌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语言对现代诗歌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梳理了“模糊语言”这一主题概念的定义,认为在现代诗歌创作中,模糊语言表现在措辞的模糊性和修辞的模糊性上,认为诗歌本身的多义性和流传过程中的“增殖义”导致了诗歌的模糊性,最后阐述了现代诗歌创作中模糊语言应用的四种倾向。  相似文献   

11.
现在一些商场的家电上开始出现“模糊”字样,什么模糊洗衣机、模糊空调、模糊高级音响等,这预示着在家用电器领域正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模糊革命”。何谓“模糊”呢?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其意义往往是十分模糊的,但听者或读者能够不知不觉地依靠经验作出正确的判断。然而,要是钻起牛角尖来,这些语言的模糊性是无  相似文献   

12.
一切法律规范都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语言之外不存在法律.法律语言既具有精准性的特征,也具有模糊性的特征.从事法律语言翻译要在熟知法律语言双重特征的基础上遵循以下翻译策略:术语的一致性、句法的规范性、表意的等效性以及模糊度的对等性.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教学的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信息的接受能力,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的素养时所指出的:“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课堂的语言艺术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所在,好的课堂语言都是富有特色的。在这里我只就启发性、趣味性语言谈一下我的看法及在教学实际中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诗歌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为了加深和延长读者的审美感知过程,诗歌中大量使用模糊性语言,本文以罗伯特.弗洛斯特的《雪夜林边》为文本,从“我”的身份的模糊性、措辞的模糊性以及诗歌主题的模糊性三个方面来分析诗歌的模糊性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世上万物都经历着变化,外交语言似乎也不例外。古典外交使用的是“极为有礼的特别语言”,对方一听即明其含义。如今则不同了,连粗俗的语言有时也登上了大雅之堂。  相似文献   

16.
做外交工作要求懂得并善于运用外交语言。外交语言具有自己的特点。不了解这种特点,在外交活动中就有可能闹出许多笑话,甚至有可能危害国家利益。委婉含蓄外交语言是一种温和而婉转的说词(Gentleunder staetment)。有人说,它“使即便是辱骂,听起来也令人愉快”。直言快语,虽属坦诚,然常为外交家所忌。  相似文献   

17.
外交实践中使用的语言谓之外交语言。外交语言属政治语言范畴,分书面的和口头的两大类。书面语言按外交文书和文件的不同形式各有差异,而口头语言也分讲演、会谈、谈判、交涉、答记者问等不同类别。本文仅谈谈外交语言的一些共同的要求和特性。鲜明的立场外交语言既是体现一国对外政策和维护本国利益的工具,因而它必然具有鲜明的立场。往往一个词的使用就可以区分不同的立场和态度。譬  相似文献   

18.
张淼 《当代地方科技》2009,(12):164-164,169
模糊现象是人类语言中客观存在的事实。以讲究准确性、严谨性、规范性等为特点的法律英语,在某些情况下,也同样离不开对模糊词语的使用。通过分析法律英语中的词语的模糊性,提出了语意对等、功效对等和模糊消除等的三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模糊论是认识论的进一步发展,法律中也存在着模糊性现象,法律中的模糊性主要包括法律规范的抽象性、法律规范涵义的模糊性、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和立法技术上的不规范性等.认识法律中的模糊性对于充分发挥模糊性在法律中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移就是普遍存在于不同社会中的常见的语言现象,是一种精心排练而又故意误用语义的修辞手段。文章从英汉移就辞格的语义特征出发,论述英汉移就辞格怎样通过“故意误用语义”、“精心排练”语言使其产生变异,从而取得别具一格的语言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