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婧  薛树立  金荣 《科技信息》2008,(33):11-11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在现实中真正能够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热爱美的人却不是很多,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更有责任去利用教学之便,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审美意识的培养。本文主要从培养主体审美意识的意义、具体的操作方法、研究结果等方面对审美教育加以浅述,确立中等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新千年的中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无论是观赏自然的美景,还是领略沸腾的生活,他们总会心旷神怡,赞叹不已;阅读或欣赏文艺作品,那喜怒哀乐之情也就随之而生,这便是学生对于美的欣赏与品鉴,即所谓审美.……  相似文献   

3.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美育是化学教学中美育的基础与关键,它是爱美教育、审美教育和创美教育三个连续阶段的动态的统一。在爱美教育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爱美的天性,形成他们爱美的情趣。在审美教育中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与欣赏美。创美教育包括再造创美、应用创美与开拓创美。  相似文献   

4.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美育是化学教学中美育的基础与关键,它是爱美教育、审美教育和创美教育三个连续阶段的动态的统一。在爱美教育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爱美的天性,形成他们爱美的情趣。在审美教育中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与欣赏美。创美教育包括再造创美、应用创美与开拓创美。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体育中,首先培养学生塑造美的身体,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锻练者都希望有强健的体魄,健美的肌肉,动人的曲线,协调优美的姿势,在追求身体美的过程中,唤起人的美感,提高人的审美意识.正如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优育思想史>中所说:"从身体美到做事也要美,进而发展到有美的知识.其次,培养学生的运动美.运动训练中,动作技能要靠鲜明生动的形象来感受.  相似文献   

6.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能引起人们的心灵愉悦,增强活动兴趣,改善活动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我们有必要让语文教学遍开美之花,我们也有可能让美之花开遍语文课堂。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做个有心人,我们能发现语文教学中处处都有美。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美提高教学质量,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7.
房小栋 《科技信息》2013,(14):217-217
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不高,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数学美,利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庄子和济慈都反对人的异化,呼唤自然人性的复归,认为这样才能达到真美的统一.庄子主张"法天贵真",以真为美;济慈肯定艺术的美,以美为真.庄子主张"坐忘"、"心斋",济慈提倡"消极的能力",他们都强调"忘我",要创造一个超脱世俗利害观念的空明心境,开拓审美心胸.庄子主张"心游",济慈肯定想象,都是为了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这正是一种高度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9.
方久梅 《科技信息》2008,(2):280-280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风华正茂的中学生,他们每时每刻都在追求着美,向往着美,渴望得到美的享受。而我们语文教学中抽象的课文分析、支离破碎的知识讲解、干巴巴的道德说教,不但不能满足学生对美的需求,反而造成学生思维迟钝,智力枯竭,学习语文成了负担。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
爱美是人的天性,爱美就应该懂得美,欣赏美。学校体育有自己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其不仅使学生炼就一副健美的体魄,而且可以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美的动作、美的仪表,使他们得到美的熏陶。所以,作为体育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我结合平时上课所得谈以下几方面认识:  相似文献   

11.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放学路上,很多中学生的发型各异,颜色众多,那么烫发染发到底对头发有什么影响呢?学生除了对美的追求外,是否了解头发的实质变化呢?  相似文献   

12.
实施形体教育的基本价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价值,同时更是一种象征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社会文化现象.本文通过对当代青年人在形体美化上的认识误区的分析,明确界定了形体教育追求的是人的心、智、体协调发展的健身形式,并提出实施形体教育要从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和审美理念入手.  相似文献   

13.
石兰蕊 《科技信息》2009,(31):224-224
俗语说得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现在的社会人们会因为各种原因需要美。那么我们怎样能够让自己在短时间内变得更美丽呢?我认为服饰美可以帮助我们达成这个心愿。  相似文献   

14.
建筑是实用的对象,也是艺术对象,与人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建筑的本质是空间创造,建筑设计是空间设计及其表现.建筑空间以有造成无,所用在于有之无.建筑的单体存在纳入建筑群,即产生了形象组群问题,其恰切性在于构成群体的适宜性.单体空间和群体空间对人造成的自由存在条件,即是建筑美的实现.这有待于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功能与审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在追求、创造和享受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和生活之美!都无时无刻不在漫漫无际的美的长河中遨游。伟大的艺术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见,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美是无时不在,无时不有!但是,如何才能创造、发现、挖掘美?如何才能真正赢得并享受美?我认为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正确把握生活中的“距离”度,使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居于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16.
古代中国人以朴素的有机系统观看待宇宙,认为人与自然不可分离,是相通无碍的.这就形成了独特的"天人合一"观.儒、道、禅宗三家都持"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它对中国传统诗学影响深远从这一宇宙观出发,认为艺术创造于物我互通、心物交感之中,而西方人则从主客二分出发,认为艺术是主体对客体摹仿的产物;中国诗学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去寻求艺术的美,而西方人则从审美对象的物理属性中去寻求和谐之美;中国传统诗学强调心与物相合,我消融于物,化入其境,西方人却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来分析事物,艺术创造中强调主观情绪和知性的介入.  相似文献   

17.
爱美是人的天性,爱美就应该懂得美,欣赏美.学校体育有自己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其不仅使学生炼就一副健美的体魄,而且可以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美的动作、美的仪表,使他们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8.
孩子穿上一身体的新装,打扮漂漂亮亮,谁见了都喜欢。俗话说,"马靠鞍掌,人靠衣",穿着打扮得,可以增加人的表美。产品是企业的"孩子",质量是它的生命,商标是它的姓名,包装则是它的"衣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顾客对包装精美的产品格外青睐。有一个羊毛衫厂生产的《蝴蝶兰》羊毛衫获国际羊毛局批准挂纯羊毛标志,产品质量在华东几个省市同行的评比中多次获第一名。《蝴蝶兰》羊毛衫的包装盒设计也十分精美,很有特色,  相似文献   

19.
教得生动、学得主动;练得灵动、评得感动。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育德长知,这样的美术课才是一节好的课,才能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我认为美术课的目的就是以美育心、以心赏美,最终达到以美育人。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房四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舞文弄墨拥有悠久的历史,砚和书法从古至今息息相关。文章以苴却砚为切入点,从创作、审美方面分析"天人合一、和谐之美"、老子的"道"或是庄子的"坐忘""心斋"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