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科学研究是从哪里开始的?从学习前人知识开始吗?从观察和实验开始吗?科学中的传统观念对后两个问题是给以肯定的回答的。目前我国出版的某些论述科学方法论的著作,就认为科学研究必须“始于观察”。其理由是:观察和实验是实践活动,是人们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既然认识从实践开始,从感性然后上升到理性,按照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科学研究当然应当而且必须从观察和实验开始。然而,科学研究真的是从观察和实验  相似文献   

2.
科学活动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它并不是消极地等待着自然界“显露”出其自身奥秘——自然界的规律性和因界性,而是积极地探索自然界的秘密。这集中表现为提出问题和对问题的解答。可以说,科学理论的发现过程就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从问题到答案的过程。因此,问题在科学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科学研究中的问题的规律性进行研究,是揭示科学研究规律性和科学发现的逻辑的“手筋”。  相似文献   

3.
在夏威夷岛上的一处火山上,炽热的岩浆喷向天空有60多米高,等等,在火山边上有什么?是个人吗?他是超人?不,他是一个科学家,叫罗宾。他在那儿研究火山。世界上有许多科学探索都相当危险,稍不留神,就可能去见上帝,而这些科学研究与我们息息相关,没有献身科学的精神可不行。  相似文献   

4.
<正>人类的智力由何决定?数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无数的科学家。在漫长的科学历程中,有许多做出了重要发现的科学家,都曾被人们誉为"天才"。但是,"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劳一分才",在科学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们,几乎无一例外,都付出了数倍于常人的努力与汗水。从这个角度看,说"他们都是天才"好像有些不太公平。那么,他们之中是否真的有天才?人类的智力水平高低,真的是天生的吗?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1989,(1)
自然界中黑色的花朵为什么稀少?科学家对四千余种花进行统计,发现只有八种是黑色的.正因为黑色花稀少,所以往往特别名贵,黑菊、黑牡丹等因此成为花中珍品.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和试验指出,太阳光是由七种  相似文献   

6.
<正>自然界中是否存在着一种至今尚未被发现的神奇作用力呢?目前,科学家对这一问题还未做出明确的答复。因此,一些奇怪的位移现象,对人们来说仍是一个未解之  相似文献   

7.
还原论的方法论原则、实验经验和数学方法 ,促进了近现代科学的产生和蓬勃发展 ,由此上述原则、方法也备受当代众多科学家的推崇 ,且被认为在研究自然时是普遍有效的。[1]但未来的科学认识方法难道应该永远遵循这个范式吗?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一、有什么样的自然观就有什么样的认识方法科学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它是以人的自然观作为预设前提的 ,并且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相应的认识方法。史前人类没有科学、没有文字而只有口头文化 ,没有现代人关于知识和真理的概念体系和任何自然规律的概念 ,没有因果决定论的自然观 ,也没有近现代…  相似文献   

8.
一、惊人的水份消耗 以西方化学物理科学为主体的现代地球生命科学,认为地球生命史有亿万年时间,这些科学家的实验室认识与自然现实相符合吗?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1998,(3)
政府间海洋委员会将全球资源连接起来,以期更好地认识海洋。海平面真的在上升吗?果然如此的话,上升的幅度是多少呢?会有什么影响吗?下一个季节对农民来说是干旱还是多雨呢?气候变化过程中鱼类作何反应呢?这些都是现今所有沿海国家面临的有代表性的问题,而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只有提高我们对海洋的认识,并提高其在维护我们这个星球平衡方面的作用。这就是成立于1960年,现有125个成员国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委员会的任务。该委员会通过一种复杂的网络系统将全世界的海洋和海事科学家联络起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1998,(3)
圣保罗会议得出的结论是,多学科是促使科学家从象牙塔走出来的关健。在科学上,可容之事在哪里终结,而不可容忍之事又从何起始?科学家作为有知识的人,同时也作为公民,是否负有特殊的责任?如果有,那这种责任的性质是什么,科学家向谁负责,向他们所属的社会的政府负责吗?这些问题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圣保罗大学(巴西)1997年11月18~21日组织的一次有关科学、科学家和容忍的国际研讨会上激烈辩论的主题。拉美、北美15个国家的约130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是1995年国际容忍年后续活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数理与人文     
学者在构造一门新的学问,或是引导某一门学问走向新的方向时,他们的原创力从何而来?这是理性的选择?还是读万卷书的结果?丘成桐认为,最重要的创造力,在有了踏实的知识基础后,源于丰富的感情。他认为,对自然界的真和美的丰富情感,对于文学和科学来说是共通的。科学上的创造力不足,正是因为科学家的人文修养不足所致。本文贯通文理,殊为难得。  相似文献   

12.
科学研究是一项非常崇高的事业,自然科学是对自然界基本事实的发现,是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归纳,是人们揭示真理的一种认识活动.  相似文献   

13.
采访Francois Mathey院士和赵玉芬院士的过程,是我们对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的过程。也是我们感悟创新的过程。说起磷元素的发现,还得感谢17世纪的德国人亨尼格·布朗德,正是他对炼金术的兴趣,才意外地揭开了磷的面纱。随之,磷被人们渐渐认识,1694年科学家从磷的氧化物中水解到磷酸;1779年科学家发现了磷矿物;1812年科学家发明了用黄磷制成的火柴;19世纪初,科学家发现磷酸盐是植物所必需的肥料;1811年科学家从生物体的脂肪中提取到一种含磷的物质;1868年科学家从细胞核中提取出一种含磷有机物,取名为“核素”,后被人称为“核酸”;1941年科学…  相似文献   

14.
爱因斯坦把科学家从事科学探索的动机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从纯粹的功利目的出发,把科学作为获取生活报酬的工具;第二类是由于科学是一项高智力的游戏,解决科学问题能够获得智力上的一种娱乐性的满足;第三类则是由“宇宙宗教感情”激发起来的。爱因斯坦的“宇宙宗教感情”是一种对自然界和思维世界里所显示出来的和谐秩序的惊叹、赞赏、敬畏、迷恋之情;也是指对统一、简单、和谐的宇宙的信仰和追求。具体表现在科学家的创造活动中,就是指这样的一种信念和冲动:坚信在错综复杂的现象界背后一定存在着简单的自  相似文献   

15.
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不同途径,也指学生用于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和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因此科学探究就其本质而言具有三方面的含义:(1)科学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与接受式学习相对的;(2)科学探究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手段;(3)科学探究作为一项教学内容承载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和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正物理学是一门以观测为基础、以数学为主要语言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包括自然界中一切形式的物质结构、运动方式和相互作用。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太阳何以发光?摩擦何以生热?摩擦力属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中的哪一种?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吗?宇宙的边界在哪里?所有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或者看似毫无关系的问题,都是物理学要回答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衰老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生命有它的起始,也就必然有其终点,人们无法抗拒自然界的这一规律。然而,衰老的原因是什么?能否减缓衰老的进程而达到长寿的目的?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他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开辟了从经典物理学步人现代物理学的新纪元.爱因斯坦不只是一位科学巨人和哲学大师,而且十分关注人类进步、世界和平、青年教育等社会问题,曾发表过许多精辟见解.虽然他坦率地承认在教育学领域,他只是一个半外行,只有一些个人经验和个人信念,然而他在学生时代和在学校执教期间所积累的经验以及他那非凡的科学的思考,使得他在教育问题上的认识和见解今天依然使人兴味盎然,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9.
尽管自然界的事物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是它们都是互相联系、循着一定的规律而发生改变的。其中的规律,包括起因、动力、过程、速度和结果等,这些规律都是科学的、符合情理的。但是,自然界事物的变化也有反常的时候。如何理解反常?反常了,还有情理可言吗?反常了,还符合科学原则和科学理论吗?反常了,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相似文献   

20.
正你看过机器人踢足球吗?你看过机器人和人类下棋吗?你看过机器人打扫卫生吗?你如果看过,会发现这些机器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外观硬邦邦。今天,我来向大家介绍软体机器人。传统的机器人虽然很牛,但在做有些事情时,比如钻入狭小的空间,就无能为力了。所以,科学家曾尝试研制了一种超冗余度机器人。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名字很费解?我来形象地描述一下,这种机器人像蛇,有很多"关节",活动起来非常灵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