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时期共产党、无产阶级、国民党等问题有偏颇的认识,产生了指导中国大革命的“二次革命”战略,虽然对中国革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推动了国共合作,但是,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产生、大革命的失败也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革命的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是导致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想就此作粗浅的分析。一、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指导上的失误1.在经济上、军事上竭力支持国民党。国民军,几乎放弃共产党。在整个大革命中,共产国际始终重视国民党,重视中国资产阶级,而轻视中国无产阶级,几乎放弃共产党。认为中国“工人运动还不强大”、“工人阶级尚未完全形成为独立的社会力量”,共产国际代表甚至说:“现在是共产党应当为国民党当苦力的时代。”大革命失败前夕,斯大林仍然强调要把“国家全部政权集中于革命的国民…  相似文献   

3.
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失败,革命力量受到很大摧残,革命形势处于低潮.在这样的历史情况下,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巴就是要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探索新的革命道路,领导人民继续革命。为挽救革命,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未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领导下在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它树立了第一面武装斗争、坚持革命的旗帜,给全国人民带来厂新的希望。8月7日.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坚决纠正和结束厂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  相似文献   

4.
大资产阶级叛变革命,导致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大革命遭到失败。这与国共两党在土地问题上的分歧有密切联系,大革命时期党的土地革命主张变化多次,其原因在于实行土地革命同建立与国民党合作统一战线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要在维护与国民党合作统一战线的前提下,领导农民开展没收地主土地的土地革命是不可能的事。  相似文献   

5.
18世纪法国有两次大革命,一次是政治大革命,另一次就是拉瓦锡所引起的化学大革命。这场化学革命,彻底推翻了“燃素说”,建立了科学的“燃烧理论”,把化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拉瓦锡的酸理论就是在这一重大化学革命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拉瓦锡的以氧化理论为基础的燃烧理论,是历史学家经常研究的课题,而他的成酸理论则往往被多数人所忽略。因而就难以全面地评价18世纪法国化学家的贡献。比如帕廷顿(Partington)等人就把拉瓦锡的酸理论说得一无是处,认为对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康有为以法国大革命为反面教材,促使光绪帝下定变法决心,进行制度变革的思想。指出作为渐进主义和君主立宪的坚定拥护者,康有为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审视与反思,借鉴法国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反对激进式的革命,提倡中国必须先开民智,兴民权,倡民德,改造国民性,才能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认为这一点体现出康有为法国大革命观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7.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正确地阐述了农民问题,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理论。这一理论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是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大革命时期是这一理论提出并开始形成的阶段。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从而解决了中国革命中最主要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们给了法国大革命很多溢美之词,忽视了法国大革命所带来的许多负面效应,其实法国大革命是一场被神化了的革命。大革命期间最不能容忍的行为就是所谓的革命恐怖活动。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但是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的理论不仅存在着巨大的缺陷和难以实现,而且一旦实施必将出现混乱和灾难。法国大革命留下了严重的社会后遗症,现在到了把法国大革命从神圣的祭台上撤下来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9.
大革命时期,随着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下,陕西多地建立了村、区、县、省等各级农民协会,发动群众开展了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成为全国大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革命时期的陕西农民运动使本地区民众受到空前的革命洗礼,为党在农村地区的革命斗争和组织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其中一些成功经验对今天依然不乏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岐山推荐了《旧制度与大革命》之后,学术界掀起了研究托克维尔思想的热潮。通过对旧制度与大革命两个相关的概念的界定,把握二者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革命前法国中央集权下人与人之间彼此相似而又相互分离的社会状况,进而归纳革命后重归集权专制道路的两个重要因素——民众的奴性和革命性。对此,托克维尔认为自由才是出路。  相似文献   

11.
“党内合作”与北伐大革命的失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原因新探马雪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国共两党的合作为起点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同样又以两党合作的分裂,令北伐大革命的失败而告结束.近年来在研究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时,人们往往偏重于就事论事地去追求当事者的...  相似文献   

12.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详细论述了法国大革命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并深刻反思了法国大革命对旧制度的彻底否定和完全抛弃所带来的结果。近年来引发世界关注的阿拉伯之春在某种程度上与法国大革命有相似之处,思考法国大革命和阿拉伯大变局的前因后果以及自由和民主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文艺支持着“现代国家大厦”体制的建立,为实现集中群众意志、要求民主共和、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等历史任务服务。因此大革命文艺延续了绝对主义国家的新古典主义文艺形式,出现了革命戏剧、口号文学等文艺样式,但在精神内核上实现了启蒙理性对道德理性的取代、从贵族精神向平民精神的转向。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廖仲恺、宋庆龄、何香凝、邓演达、柳亚子、陈友仁、彭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国民党左派对社会主义一直不断地进行探索。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此缺乏系统论述、本文拟对此作点探讨,以求教正.在中国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作为民主主义革命者,国民党左派不仅旗帜鲜明地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忠实地奉行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努力实践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与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坚持爱国民主的立场,与危害国家与民族利益的国民党右派等反动势力作坚决的斗争,而且在大革命失败以后,对社会主义仍然苦苦…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以后,革命处于低潮的紧急关头,伟大领袖毛主席挽救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主席在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指出:“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共产党人>发刊词》)又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个马克思列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述广西左右江地区的工人阶级,在大革命失败后,为建立和巩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从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斗争,并作出了重要的牺牲和贡献。  相似文献   

17.
现代知识女性章秋柳论--茅盾小说人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秋柳这个所谓“怪人”是在大革命低潮期孜孜不倦的执着追求者,在她面前横着两条路任其选择:一条是继续追求革命的路,将引她到光明;一条是追求单纯感官刺激的颓废的路,将引她到堕落,究竟走哪条路,章秋柳灵魂深处充满剧烈斗争,始终委决不下,小说正是循着这两条路,抓住章氏的深刻思想矛盾,真实地开掘了她性格的复杂内涵及其思想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8.
1927年中国革命的失败,其原因是复杂的,人们在研究失败原因时,往往更多的是强调由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所导致,本人认为既有“右”的也有“左”的错误。而在研究失败的客观原因时,人们更多的是强调国民党反动派力量的强大,而忽略了国共在合作中的斗争,特别是国民党方面随着实力的增强,从本阶级利益出发,害怕共产党力量的强大危及本党利益,违背了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清洗共产党,屠杀革命群众,导致大革命失败。  相似文献   

19.
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同志“是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保存、恢复和发展革命力量的主要代表”,“并且创造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这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贡献。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这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无论在中国和外国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著名而复杂的人物。近年来,史学界对其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党的成立等阶段的功过都有深入的研究,公允的评价。但对其庞杂的思想内涵还缺乏分析与探索。如陈独秀对武装斗争的认识和主张,包括陈独秀是否研究过军事问题?武装斗争在国内外革命斗争中的地位作用如何?革命与武力之间的关系如何?陈独秀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直接影响其政治主张,影响到党在大革命时期对武装斗争问题的路线与方针,影响大革命的进程。本文就这一问题谈些看法。一陈独秀作为一名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政治活动家,尤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