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换流器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无功功率,系统通过投退交流滤波器实现对无功功率的控制,达致换流站内无功功率的基本平衡。换流变分接开关档位通过触发角对换流器消耗的无功功率数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根据双馈风电机组(DFIG)的动态和稳态特性,提出了一种计算其无功功率极限的方法.该方法以整个系统的功率关系为基础,在进行机组无功功率极限计算时,除了考虑双馈机组定子、转子和逆变器电流限制外,还考虑了系统稳定运行对输出无功功率的约束,从而为双馈机组控制系统中无功功率输出极限值的设定提供了依据.最后,通过仿真对考虑与不考虑系统稳定性的无功功率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对电业网络无功功率损失的情况及地方上网电厂吃掉系统无功功率造成的损失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供变电系统的无功功率补偿器,提出一种基于CAN总线无功功率补偿器.无功功率补偿器CPU采用P80C591作为核心部件,通过外接的测量电路实现参数的采集和控制.并通过CAN总线通信接口可以实现与上位计算机的通信功能,完成供变电系统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5.
针对风电系统平衡点的Hopf分岔, 计算了含静止无功补偿器风电系统的Hopf分岔点, 并通过解析算法判断Hopf分岔类型, 分析了无功功率及静止无功补偿器对风电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为了消除Hopf分岔, 提出采用线性反馈控制方法控制风电系统的Hopf分岔. 实验结果表明, 风电系统无功功率增加导致系统出现Hopf分岔, 静止无功补偿器通过补偿无功功率延迟Hopf分岔, 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域, 线性反馈控制方法有效地消除了风电系统的Hopf分岔.  相似文献   

6.
郭纪俊 《科技信息》2012,(5):192-193
采用无功功率动态补偿装置,能根据系统无功功率变化及时调节无功补偿容量,稳定系统电压,保证电压质量,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达到节能降耗,保证设备稳定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 MCS-5 1系列单片机控制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该装置能对低压三相负荷平衡的系统进行无功功率补偿。使其具有最佳的功率因数和最小的无功功率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MCS-51系列单片机控制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该装置能对低压三相负荷平衡的系统进行无功功率补偿。使其具有最佳的功率因数和最小的无功功率。  相似文献   

9.
提高大规模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无功补偿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电力系统潮流方程雅可比矩阵的特征结构分析法,提出了一种以提高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为目标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优化补偿方法.该方法研究了与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潮流方程雅可比矩阵的最小模特征值及与其对应的左特征向量.以最小模特征值作为系统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指标,以最小模特征值对应的左特征向量作为节点电压对无功功率变化的灵敏度指标,给出了系统在指定工况下,全电网中最有可能发生电压不稳定或电压崩溃的节点,从而为系统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配置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对我国某区域电力系统的计算表明,该方法简洁快速,适合求解大规模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无功功率补偿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混合动力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进行分析。采用无功功率作为速度估算模型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的方法,建立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的系统模型。利用稳态的无功功率与瞬态的无功功率的差值作为误差信号,通过对误差信号设计合适的自适应律实时调节得到估算转速,根据超稳定性理论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并对该方案进行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转速下,采用无功功率的无速度传感器模型估算的转速能有效地跟随实际速度,且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11.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低压电网所使用的电气设备以感性负载为主.传统的无功功率检测和补偿设备难以满足相关需求,存在检测精度差、体积庞大等缺陷,容易出现投射振荡等问题,使无功补偿的实际作用难以发挥.为确保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必须在电力系统中安装无功检测装置,待完成电力系统无功功率检测后,再使用相关设备进行无功功率补偿.主要针对传统的检测方法和装置存在的误差大和实时性差等弊端,设计了一种以STC12C5A60S2为系统控制中心,根据电网系统中电压与电流信号的采样结果来完成相关计算的检测系统,从而实现对无功功率实时、准确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屈金国 《科技信息》2011,(31):I0276-I0276
针对电子式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可靠性差、线路复杂等问题,提出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实现无功功率补偿,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简化系统的结构,并方便实现对功率因素的实时调整。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传统的90°接线计算系统无功功率须在一个正弦周期内采集较多点参与无功计算,该方法具有计算量大、计算周期长等缺陷。本文通过分析90°接线计算无功功率以及基于正弦曲线拟合两采样值积算法的原理,提出了基于90°接线的两采样值积算法计算系统无功功率的方法,经SIMULINK仿真进一步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张欣丽 《科技信息》2011,(28):383-383
1.研究无功功率的意义无功补偿,就其概念而言早为人所知,它就是借助于无功补偿设备提供必要的无功功率,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能耗,改善电网电压质量。但在今天,研究无功功率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为了提高工矿企业中的功率因数,而是有着更广泛的重要意义,概括地讲有以下三个目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无功功率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涉及无功功率短缺及由无功电源故障引起的相关的电压稳定性问题,定义了无功功率缺乏引出的的可靠性指标。并以太原220kV电网为例,用传统的切负荷方法和无功功率就地补偿的方法分别计算了电力系统可靠性指标,利用MAT-LAB程序实现了所提方法,对得出的结果加以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分析结果将为系统规划和管理人员提供电压和无功管理方面重要的实用信息。  相似文献   

16.
无功补偿,是通过在配电系统中安装补偿装置,通过补偿装置与系统中线路、配电变压器、用电设备等互相抵消无功功率,达到从整体上平衡或减少无功功率,使功率因数提高.其是改善电压质量,提高供电能力,尤其是节能降损的技术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电网中的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通常在低压供配电系统中装设无功补偿装置。介绍了影响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提高功率因数和减少无功功率的方法及无功补偿的一般方式。  相似文献   

18.
电力系统中大容量感性负载的应用,导致电网无功功率增加和高次谐波的产生,其最终结果是负载功率因数的降低,设备附加功耗的增加.借助于电容及可控电抗器的并联组合,动态连续跟踪补偿系统所需无功功率,让电网时刻处于高功率因数运行状态,可使系统的运行效率、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董正 《科技信息》2012,(14):114+116-114,116
本文针对低压配电网络负荷的不平衡,冲击负荷造成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切振荡,大负荷用户,不能充分利用补偿设备,仍需从系统汲取大量无功功率的特点,提出一种按一定周期内无功功率的缺额分相投切电容器的方法,既解决了投切振荡的问题,又在最大程度上利用电容器,使得无功功率尽可能的就地平衡。  相似文献   

20.
无功电源如同有功电源一样,是保证电力系统的电压质量、降低网络损耗以及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元件及负载所需要的无功功率来源于网络中的某个地方,如果要网络所需的无功功率都由发电机提供并跨过各个电压等级系统长距离传输显然是不合理的,不符合科学规律也很难做。科学合理的方法应该是在有无功功率需求的地方产生相适应的无功功率,即我们所说的无功补偿。在电力系统中,解决好无功补偿问题,对提高系统电能质量、保证安全经济运行、降损节能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该文主要针对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的原则、方式、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