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中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发展变动过程进行详细地梳理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与时俱进的特征明显。总体上,可以将中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酝酿探索、全面启动、加强管理、稳定水平、统筹完善、配套优化等重要阶段。不同阶段之间的生育政策具有较强的延续性。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曾经对控制中国人口增长,对促进中国人口转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进入新时代,人口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作出了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并逐渐配套与生育服务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对促进中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生育政策调整的讨论中,首先需要解决一些基本认识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不能够从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创新思维,生育政策调整与改革的彻底性就会受阻。实行计划生育不等于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一胎化"的独生子女政策是中国生育政策走过的一段弯路;三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是一个实施不成功的生育政策;超生的家庭也属于计划生育范畴;过紧的生育政策导致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为积极落实三孩生育政策,主动适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转型发展的新要求,调研组基于龙岩市育龄夫妻三孩生育意愿的调查问卷数据及实地调研,得出结论:三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经济成本、制度保障和生育观念三个方面。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提高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切实减轻群众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助力生育友好城市建设,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提供政策支持,着力提升系统保障功能,多管齐下降低家庭养育成本,营造良好的生育氛围。  相似文献   

4.
张君 《皖西学院学报》2022,(6):56-60+65
伴随着低生育时代的到来,中国社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而低生育人口形势背后反映的则是生育意愿的降低、生育行为的不足及生育政策的限制。人口的发展总是受到客观人口规律的制约,为此,以马克思主义人口再生产理论为逻辑起点,在对我国人口政策历时审视的基础上,从逻辑层面生育权回归、社会层面家庭决策转变、政策层面制度优化设计等方面给出了低生育困境下人口政策改革的优化路径,为制定人口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世界博览》2010,(6):12-12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女首富张茵正在积极筹备提案。她说,对现在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想提点建议,看看三五年后能不能放宽一点点,让一对夫妻生两个孩子。《生育行为与生育政策》3月1日在京首发。《生育行为与生育政策》开发的模型对未来人口进行了预测,中国未来人口峰值可能在2020年14亿左右。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初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到现今为止政策的成功实施使中国少生了近4亿人,使总人口达到13亿延迟了4年,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轨迹,同时也使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中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在20世纪唯一达到低生育水平的国家,并将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提早半个世纪实现人口零增长,对世界人口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正处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实施一对夫妻生育三个孩子的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对三孩生育意愿调查分析发现,三孩生育政策实施后,已婚育龄人群三孩生育意愿并不高。主要原因是:经济抚养教育能力、有没有人帮忙照顾孩子和已有孩子的性别结构。实施三孩生育政策,需要从婚恋观念宣传教育、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住房租购政策支持、教育资源配置、税收政策调整、女性就业权益保障等多个方面进行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8.
计划生育政策面对老龄化和少子化的现实,是否应该适度调整,引发了众多学者的思考。众多专家学者呼吁调整计划生育政策,适度放开二胎政策。中国生育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偏低,老龄化速度和老年人口数量正逐渐加大,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资源环境污染、流动人口等问题。在"人口红利"之后,通过适度调整生育政策,避免"人口危机"的加剧,关系着中国未来的发展和每个中国家庭的幸福。  相似文献   

9.
通过选择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出生性别结构、人口产业结构和人口教育结构4个主要结构问题来说明:与主张通过放宽生育政策来优化人口结构的结论相反,坚持从紧控制生育从而进一步减少生育数量并早日转入减少人口总量的进程,恰恰才是优化人口结构和加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真正出路。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生育工作开展以来的生育节育水平及其发展变化趋势,以便研究生育现象的自然规律,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对生育的影响,研究在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形势下日益增长的流动人口的生育状况,深入分析中国人口增长的形势,评估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加强科学管理,推动计划生育工作,1988年中国进行了一次以生育节育为主要内容的抽样调查。这次调查的标准时点为1988年7月1日0时。本次调查全国实际调查216万人,平均抽样比为1.98‰。各省抽样比不等,在0.9‰至17.4‰之间,省级样本规模在3.6万至9.3万之间,平均7.2万人。本次调查的样本单位是居民小组、村民小组和同级集体户。调查工作以户(家庭户和集体户)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潮汕地区的生育文化与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之间存在着认同程度不高的现象,所以在落实计划生育政策过程中,决定了潮汕地区实现的低生育率水平不是依靠人们自发的生育意愿形成的,而是通过政府实行"超经济水平的强制"作用下实现的,这意味着当下政府实行计划生育奖励的利益导向机制尚未有效到位的情况下,行政强制提前退位容易激发起村民急于多生育的渴望,人口政策计划外的"超生"可能还会出现反弹的危险,需要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完善人口政策和提倡尊老爱幼代际互助家庭模式的重要意义、必要性与可行性。模拟预测分析表明,让生育决策回归家庭并鼓励二孩不会造成人口失控,而有利于减缓劳动力资源萎缩、应对人口老化严峻挑战等。基于“中国老年健康调查”大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三代同堂或紧邻居住模式既改善老年人健康,又增强老年父母对子女的家务协助而实现老年父母与儿女“双赢”。建议尽快实施让生育决策回归家庭并鼓励二孩,大力提倡尊老爱幼代际互助家庭模式,以促进国家发展和亿万家庭福祉。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土壤肥力的概念及评价办法,论述了国内外土壤肥力评价的研究历史及发展方向,介绍了基于GIS的土壤肥力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4.
15.
说明移土培肥工程对土壤养分变化的积极影响,为今后表土剥离再利用工程提供理论支持。采取土样进行化验,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对重庆市开县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程不同采样点土壤养分-移土培肥措施响应差异分析发现:以萝卜、白菜、花生、红薯、玉米和榨菜为代表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采取移土培肥措施和未采用移土培肥措施土壤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采取移土培肥措施后土壤养分响应也有所不同。研究结论:移土培肥对工程区域土壤养分变异具有积极影响,说明以移土培肥为代表的表土剥离再利用工程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育价值观问卷对贵州1 122名在校大学生生育价值观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男生在生育数量、时间和质量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在需要、方法、愿望和职责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城市学生在生育需要、方法、愿望和职责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在其他因子上农村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在生育数量、时间、质量和性别偏好因子上大一学生得分最高,在需要、方法和愿望因子上大二学生得分最高,大三、大四年级学生在各个因子上得分均较低;独生子女在生育需要、方法和职责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只在时间因子得分上显著高于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17.
Fuzzy综合评判法在紫色土肥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分析紫色土肥力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运用Fuzzy综合评判法,借助电子计算机,对四川省南充地区19个紫色土土种的肥力状况进行评价,划分出紫色土的肥力等级,其结果表达为各土种对于不同肥力等级的隶属程度,反映土壤肥力分级的模糊性特点,评价的准确性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土壤肥料若干重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和肥料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基础,关系到农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若干重大问题。本文对我国耕地资源特征、利用方式及其演变,农田养分平衡、化肥肥效与土壤肥力演化,肥料技术升级,土壤生物肥力等若干重要土壤肥料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发展新型肥料、加强土壤肥力长期监测、培育土壤生物肥力,以及提高有机肥资源效率与安全利用研究等重大工程技术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土壤的定义和本质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土壤肥力必须以生长植物的能力为核心,因而提出其定义为:在一般条件下,土壤使植物形成生长量的能力:这一定义不同于现行的三种定义,既包含有未知因素和协调程度,又有利于土壤肥力数量化分级制的建立,并可适用于肥力的动态观测和比较.土壤肥力分级的基本公式:直接分级Y=KX全年产量t/hm2.(K=1),间接分级Y=a+bx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