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鹳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野禽之一,目前的数量十分稀少.它的外形酷似鹤、鹭,长嘴长腿,一对翅膀丰厚宽大,飞翔起来显得极其轻快优雅.它是一种大型涉禽,主食小鱼、小虾、蟹、螺和蛇类、蛙类等,白天喜欢在竹木掩映的河溪之畔散步、觅食和小憩,晚上则成群栖息在高高的树桠上.它体长1 m左右,雄鹳除腹肋部的羽毛是纯白色之外,其他与雌鹳一样,均呈深黑色,并泛出一种浓淡变幻、富丽秀美的紫青色光泽,曾被称为鸟中的"黑牡丹".  相似文献   

2.
王洋 《科学之友》2020,(6):46-47
正一提起珍稀野生动物,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和"水中贵族"中华鲟,其实在中国还有很多有点高冷、不常出现在镜头前的珍稀鸟类,它们也是珍稀野生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就来盘点一下那些游走在濒危边缘的珍稀鸟类吧。黑脸琵鹭黑脸琵鹭是鹳形目琵鹭属家族的成员,家里兄弟姐妹六个,而这位小老弟是唯一一个全球性受威胁的鸟类,是中国濒危珍稀水禽,地位仅次于远房表亲朱鹮。  相似文献   

3.
人类喜欢赋予动物神奇特性,西方人甚至会把新生命的到来归因于一种鸟儿--白鹳。在美国和欧洲广泛流传的一个可爱动物神话是送子白鹳。当孩子问父母“我从哪里来”时,得到的答案往往是“送子白鹳把你带来的”。人类学家最近指出,这个神话的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人,他们都认为白鹳是真正爱家的鸟儿。事实上,欧洲白鹳会组成“一夫一妻”的家庭,但并非“白头偕老”。在“临时夫妻”关系期间,一对白鹳配偶会勤勤恳恳照顾子女,由此赢得“模范夫妻”称号。此外,白鹳喜欢与人类住在一起,这可能强化了人们对它们爱家的良好印象。在欧洲的一些传统城镇,人们能见到在房顶上构筑鸟巢、以鸟喙击打房顶而噼啪作响的白鹳。  相似文献   

4.
黑脸琵鹭——一个神秘而优美的名字,当我们刚刚留意它的存在,就已经只剩下1000多只,名列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成为仅次于朱鹮的第二种最濒危水禽。黑脸琵鹭性情温和,姿态优雅,体长60~78厘米,全身的羽毛雪白,额、脸、眼周、喉等部位呈黑色,与黑色的长勺状嘴融为一体,形成鲜明的特色,仿佛是带着面罩的大侠佐罗,故被鸟类学家命名为“黑脸琵鹭”,也被富有想像力的艺术家赋予“黑面舞者”的美号。台湾曾文溪口、香港米埔和越南新水是全球黑脸琵鹭的三大越冬地,而它的繁殖地却仙踪难觅,目前仅在朝鲜半岛三八线军事禁区附近的荒岛上发现几十对;在中…  相似文献   

5.
张玉光 《自然杂志》2007,29(1):45-45
现生鸟类的起源和演化在过去一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公众关注的话题。古生物学研究表明,现生鸟类的最早出现是在古新世,而爆发性辐射演化发生在新生代早期。现生鸟类是白垩纪与第三纪之交绝灭事件发生之后的幸存类群,近来今鸟类的新发现也进一步支持了现生鸟类起源于新生代的推论。新生代早期(包括古近纪和新近纪)鸟类的分类已被清晰地归入到现生鸟类中,并且现生鸟类传统的“目”“科”类型在早期已经出现并确立。因此,通过研究中生代—新生代鸟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鸟类的早期辐射演化和多样性的历史,同时也能够阐明现生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  相似文献   

6.
尚玉昌 《自然杂志》2012,34(3):157-160
动物前脑大小与觅食创新之间存在着神经生物学联系,通常是前脑越大觅食创新能力越强,觅食创新能力可大大提高鸟类的食物摄取率,从而对鸟类的生存和生殖有利。松鸦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记忆力,它常常为了未来的需要而贮藏大量的食物,并能在以后重新找到它们。当检查贮藏食物的行为与脑海马大小之间关系的时候,发现很多鸟类都表现出极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海马体积越大,贮食行为就越发达,这表明海马的大小是鸦科鸟类空间记忆力和觅食行为进化的关键因素。鸦科鸟类的祖先是适度贮藏食物者,这就是说,原始鸦科鸟类中的一些物种朝着专化贮藏食物者的方向进化,而另一些种类则走向了完全丧失贮藏食物的能力。通过观察和巧妙的实验,现已证实动物确实具有计划未来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依靠眼睛感知大千世界,探索自然万象。同样的,对于我们的动物朋友鸟类来说,眼睛也是它们极为重要的感官。鸟类在飞翔生活中的定向、定位以及觅食、防御等多种活动首先就要依靠视觉。在自然界中,鸟类无论从外形、羽色、行为、生活习性各个方面都是千差万别的,为了适应不同的生存方式鸟儿的眼睛也进化得形态各异。  相似文献   

8.
红隼     
《知识就是力量》2009,(12):F0002-F0002
鹳形目,隼科,隼属。中文俗名:茶隼,红鹰,黄鹰,红鹞子。红隼是常见的一种猛禽,分布较广,在中国除干旱沙漠外遍及各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隼主要捕食昆虫、小型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红隼是“独行侠”,喜欢单独活动。它以猎食时有翱翔习性而著名,它的飞翔能力强,可快速振翅悬停于空中,这个可是它具备的特殊本领;而且它视力敏锐,  相似文献   

9.
啄食的小鸟     
鸟类跟其他动物一样,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用于觅食。这里只是一个简单的介绍。各种鸟类为了共存于自然界,对食饵种类、觅食场所和采食方法的各异其趣,原是必要的。从另一角度来说,它们对同样采食形式的竞争者必然是针锋相对的。  相似文献   

10.
在非洲的肯尼亚和扎伊尔的茫茫大草原上,生活着一种似鹤非鹤、似鹰非鹰的大型鹳类,它们有时成群地与非洲秃鹫争夺非洲狮等大型食肉动物吃剩下的斑马和羚羊的尸体, 有时肆无忌惮地潜入当地农居、渔村、城镇街道,寻找游人和当地居民丢弃的食物,它们就是鹳鸟家族中的强者——非洲鹳。  相似文献   

11.
约翰·詹姆斯·奥杜邦是美国19世纪最著名的图谱画家和鸟类保护学家,他的《美洲鸟类》被誉为19世纪最伟大同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它使得“奥杜邦”这一名字成为自然、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的代名词。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代表,奥杜邦的鸟类图谱在西方家喻户晓,他的精湛画技使得《美洲鸟类》一书被人们奉为“鸟类圣经”。 19世纪初,奥杜邦深入美国肯塔基州的田野乡村,目睹了野生鸟类在大自然中的旺盛生机,为此他写了许多旅行观察日记,并画了很多野生鸟类的画像。他描述的许多鸟类现在已灭绝了,因此他的观察日记和画像成为当代鸟类学家研究这些鸟种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2.
吴学平 《科学之友》2011,(19):47-47
鸟是空中的主人,它们能在陆地上任何地方觅食.由于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因此有些鸟在进化早期,无论在水下或水面上捕食,都有卓越的表现. 最大嘴的捕鱼者--鹈鹕 体形庞大的鹈鹕捕猎方式十分强悍.它们的嘴部很强壮,形状长直而尖,上喙前端弯曲成锋利的钩状,下颌特有的巨大喉囊,在捕鱼时能像渔网般张开.  相似文献   

13.
于丽萍 《科学之友》2007,(10A):51-51
“女性”似乎总是小鸟依人的,但在自然界,某些雌鸟却比雄鸟高大强壮,羽毛也美丽多彩,它们实行“一妻多夫”的婚姻制度。 红颈瓣蹼鹬是“一妻多夫”制的典型代表,这是一种小型海洋性水禽,体长只有18cm~19cm,以水生昆虫等为食。它在北极地区繁殖,在热带地区越冬,春秋迁徙季节途经我国境内。它体形秀美,嘴细而尖,呈黑色。脚也是黑色,脚趾上长有像花瓣一样的蹼。  相似文献   

14.
游隼     
尖锐而弯曲的嘴和爪,强壮有力的翅膀,发达敏锐的视觉,凶猛残暴的性情,这就是猛禽。它们为一类食肉性鸟类,一般称为鹰、隼。游隼是我国59种猛禽中极具特色的鸟类,是猛禽中的珍品。 游隼在分类上属于隼形目隼科隼属。个体较大,体重500—800克,身体长可达450毫米左右,而且雌鸟明显大于雄鸟。其腿短而粗壮,爪特别强大。翅膀长而尖,飞行灵活,速度快。游隼的眼眶周围呈黄色,颊部有一条粗的垂直向下的黑色髭纹。上体为灰黑色,下体白色的上胸有黑色细斑点,下胸至尾下密被黑色横斑。 游隼在我国的东北到华北地区为旅鸟;在长江以南至广东.海南以及台湾一带为冬候鸟。它们栖息于山地.丘陵、荒漠.海岸、草原、河流、沼泽.湖泊沿岸.森林地带,有时也在农田和村庄附近活动。 游隼的捅食技能在猛禽中独具风格,它们在空中飞翔巡猎或追捕突袭群飞的野鸭.鸠鸽类。当发现猎物时,游隼先是快速升上高空,然后将双翅折起,像一颗急速坠落的炮弹,时速可达到每小时300公里。接近猎物时,才猛烈扑向猎物,以粗壮的腿爪猛击其后枕要害部位。遭到打击的猎物立即失去了飞翔能力。待受伤的猎物向下坠落时,游隼立刻快速下降,在空中接住往下落的猎物。若是个体小的猎物,它便在空中边飞行边...  相似文献   

15.
在武侠世界里,大侠们表现武功高强的方式,经常以树木的伤害度来呈现,如轻挥掌心或铁头撞树,大树的树干上便会出现与之对应的掌痕或撞痕,而发功者毫发无损,威慑力极强。在现实生活中,人类没有“气功”和“铁头功”,用血肉之躯与树木较劲显然是极不理智的,但有一种鸟类,它们啄树虫以食,啄树洞以居,每次均是徒“嘴”而行,却也进退从容、...  相似文献   

16.
据今年四月出版的国际野生动物杂志的报导,在非洲的大草原和树林中,生活着一种具有“四只翅膀”的奇特鸟类,它的英名叫作“The standard-winged nightjar”,拉丁学名叫作“Macrodipteryx longipennis”。根据它的英名含意和它奇特的征状,我们把这种鸟译为“旗翼夜鹰”,属于鸟纲中夜鹰目夜鹰科的种类。旗翼夜鹰,嘴短口大,鼻子管状,翅膀长而尖,羽毛柔软显有斑杂,尾巴星凸尾形。西非的曼丁果  相似文献   

17.
黑颈鹤     
《知识就是力量》2008,(11):F0003-F0003
黑颈鹤是世界15种鹤类中唯一一种生长和繁殖都在高原的种类,被称为“高原鹤类”,在西藏有神鸟之称。每年夏天他们在青藏高原繁殖后代,冬季迁徙到云贵高原越冬。黑颈鹤因其脖子全部为黑色而得名,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通常生活在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黑颈鹤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由于数量稀少,分布地域狭窄.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18.
生物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森林中害虫的数量是与那里的鸟儿和蚂蚁的数量成反比的,当鸟类和蚂蚁多时,害虫的繁衍就会受到抑制;而害虫大量地繁殖时,则表明鸟类和蚂蚁可能受到了某种因素的侵害数量减少了。鸟类是控制森林害虫的生力军,虽然并非所有的鸟都吃虫子,但大多数的鸟类是食虫鸟。比如,一对黄嘴雀“夫妇”在哺育幼鸟期间,可以吃掉2.5万—5万条毛虫。  相似文献   

19.
鸟类中也有会挖地道的种类,翠鸟,就是杰出的“隧道专家”。 世界上共有9种翠鸟,中国有3种,它们是普通翠乌、斑头大翠鸟和蓝耳翠鸟,其中以普通翠鸟分布最广,也最为常见。翠乌的形态奇特而美丽,小巧的身体却有一张又尖又直的大嘴。  相似文献   

20.
涉禽类鹤家族中的黑颈鹤,因是世界上惟一生存在高原上的鹤鸟,且数量极少成为“濒危”,近年引起人们的关注。数年前,中美联合发行了一套旨在宣传保护鸟类重要意义的邮票,产于中国的黑颈鹤与美洲鹤一起在其上亮相,使生活于我国青藏高原的黑颈鹤名扬全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