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低沉没度对机采井工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低渗透、薄差油层的开发开采难度大。当前,油田已处于中、高含水阶段,产量递减,成本上升,经济效益变差,如何保持油田的高产、稳产,保证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目前,通过同步测试资料发现,我队正常生产沉没度过低的抽油机井数量很多,这部分井在生产过程中具有供液能力差、产液量低、泵效低、运转负荷大、检泵周期短等许多不利因素。为了有效控制油田的生产成本,降低机采井运转负荷,延长检泵周期,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对抽油机井处于低沉没度工作状态下而造成的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生产实际,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油井在合理沉没度区域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2.
头台油田大部分抽油机井由于抽汲参数配置偏大而处于低沉没度状态下运行,造成泵效不好;目前的研究都是针对中高渗透油田而言,对低渗透油田研究得不够。为低渗透油田配置合理设备和优化调整油井工作参数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低渗透油田油井合理的流压及沉没度界限。本研究建立了泵效-沉没度关系数学模型,确定了合理流压和沉没度范围。结果表明以目前两区块含水率分别为47%和60%,泵效为20%时的合理流压分别为2.20MPa和1.90Mpa,沉没度分别为109.09m和72.23m。本结论对于指导低渗透油田的生产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抽油机井下泵深度往往是按经验选取一定的沉没度或利用泵效与沉没度关系确定的问题。通过对下泵深度与泵效和系统效率关系的对比分析,提出了以系统效率最高或产液量最大或经济效益最佳作为目标函数,对抽油机井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多个设计方案进行了对比,认为目标函数最高的下泵深度才是合理的下泵深度,自喷转抽井、稠油井、间抽井、排水采气井等不同井况,目标函数的选取应有所区别。对油田开采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有杆抽油泵沉没度的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机抽井泵的沉没度是影响泵效和系统效率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有杆泵抽油系统的能耗,以机采系统效率最高为目标,确立了机采系统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同时分析泵效对机采系统效率的影响以及影响泵效的因素,给出了沉没度和其他抽汲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应用结果表明,以优化设计方法来确定泵的沉没度,可明显降低能耗,提高系统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油田生产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国内的机械采油设备和技术,进行了油田机械采油工艺分析,包括抽油泵效分析、管式泵工艺适应性分析和沉没度分析,介绍了常见的螺杆泵采油工艺和防砂式稠油泵采油工艺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有杆抽油泵沉没度的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机抽井泵的沉没度是影响泵效和系统效率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有杆泵抽油系统的能耗,以机采系统效率最高为目标,确立了机采系统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同时分析泵效对机采系统效率的影响以及影响泵效的因素,给出了沉没度和其他抽汲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应用结果表明,以优化设计方法来确定泵的沉没度,可明显降低能耗,提高系统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油田生产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生活在新安江水库的太湖新银鱼进行了生长测算,并测定了各体长组的肥满度,结果如下:(1)体长和体重的相关关系W=3.432×l0 ̄(-6)L ̄(3.056)(r=0.998),(2)体长和体重的生长方程分别为L_t=80[1-e ̄(-0.124(t+0.198)] ̄3和W_t=2.25[1-e ̄(-0.124(t+0.198)] ̄3;(3)拐点年龄为8.81月龄;(4)体长增长以1~2月龄最大,体重增长以8~10月龄最快;(5)体长55~60mm的鱼肥满度最大。  相似文献   

8.
抽油机采油井的产量取决于油井产能和抽油泵排量两个方面。根据抽油机井采油供排协调原理,分析油层子系统向井底的供油能力和抽油机采油子系统排出能力之间的协调关系,建立了以保持恒定泵沉没压力为限定条件的供排协调冲次自动调节模型。采用油井工作状况实时监测数据,计算得到沉没压力。根据与设定沉没压力比较的差值大小调节电机供电频率,自动控制冲次,实现油井恒定泵沉没压力条件下的供排协调,从而使采油系统自动适应产能变化,使油井处于稳定生产状态。采用研究的技术能够实现稠油热采井、二氧化碳吞吐井等产能变化油井智能自动调参生产。该技术在油田现场进行了试验,对油井应用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油田产量优化的目标规划模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现有开采条件下确定油田经济效益最大时的产量组合(最佳经济产量)的过程称为油田产量优化。分析了影响油田最佳经济产量的因素,将油田产量细分为自然产量、措施产量和新建产能产量,提出了自然油变动成本、措施油变动成本和新建产能油变动成本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约束条件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油田产量优化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可为油田的中、短期开发规划提供定量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钛宝石(Ti:Al2O3)晶体是一种优良的可调谐激光晶体,具有广泛的用途。作者用焰熔法在还原焰条件下生长钛宝石晶体(氢:氧约为3.0 ̄3.6:1)时,通过采用不同的掺杂方式及粉料焙烧工艺,并使用合适的拉晶速率及合理调整下粉量等措施后,较好地解决了焰熔法生长软宝石晶体时价态容易变化的问题,保证了钛宝石晶体生长价态的确定性,得到了晶形良好的钛宝石晶体。  相似文献   

11.
杨君丽 《青海大学学报》1999,17(2):38-39,56
对菜青虫采用不同药剂的防效比较试验,结果:16%中农一号水剂对2 ̄3龄菜青虫的防治效果最高为98.4%,最低为92.02%,适宜稀释倍数为200 ̄250倍。有效期可达7 ̄10d。  相似文献   

12.
锌—水杨基荧光酮—CTMAB体系荧光特性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锌-水杨基荧光酮(SAF)-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体系的荧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pH9.75 ̄10.35的H3PO4-HAc-H3BO3缓冲介质中,产生荧光熄灭程度最大的激发波长为λex=524nm,荧光波长为λem=549nm。当锌含量0 ̄2.4μg/25ml范围内,荧光熄灭程度与浓度呈线性关系,藉以测定微量锌。方法简便,快速,稳定性高,可应用于食品及环境水样中微量锌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试验和推广应用的结果表明,用膨化谷壳粉与棉籽壳、玉米芯、木悄作培养料,按10 ̄20:20 ̄30:20 ̄30:20 ̄30的比例混合栽培毛木耳,风干风率达20.00% ̄24.85%,烘干耳生物学效率为18.00% ̄19.86%,与棉籽壳,玉米芯,木屑按1:1:1的比例混合的常规配方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干耳产量高,优质耳片率高,料成本可降低0.10 ̄0.20元/袋,经济效益提高0.15元/袋,表明可以选用  相似文献   

14.
PI电容湿度传感器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集成电路光刻工艺在玻璃衬底上制成了以聚酰亚胺(PI)为介质膜,以铬,金为电极的电容式湿度传感器,给出了传感器的制造工艺,湿敏特性和工作原理,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RH为0 ̄96%范围内C ̄RH曲线线性度良好,灵敏度为RH变化1%,电容变化0.15 ̄0.17pF,该种湿度传感器的RH长期稳定性为3%a。  相似文献   

15.
抽油成本控制对油田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处于低渗透或超低渗透状态的油井更是如此.为此,本文针对油田生产中的成本控制问题,通过分析影响油田油井效益的产油收益、用电成本等相关因素,获得单井效益关系.结合周期平均泵效与平均沉没度关系,构建周期平均沉没度与最佳转速匹配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方法研究与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在...  相似文献   

16.
在pH7.00缓冲溶液中,当有0.0020%OP存在时,泰尔登在-1.95V产生一灵敏极谱波,利用此波可测定痕量泰尔登,检测下限为5.4×10 ̄(-9)mol/L。用恒电位库仑法,计时库仑法和循环伏安法测得反应电子数为2,吸附量为1.17×10 ̄(-10)mol/cm ̄2,扩散系数为4.3×100 ̄(-5)cm ̄2/s。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钙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高选择性,建立了在大量Fe ̄(3+)存在下测定钙的新分析方法。该法仪器简单、操作方便、快速,电极响应范围为Ca ̄(2+)浓度在1.00X10 ̄(-4)~1.00X10 ̄(-2)mol.L ̄(-1)之间,检测限为8.0X10 ̄(-7)mol.L ̄(-1)。对球形催化剂中钙的测定,回收率为86.o%~89.o%,RSD为0.909%和1.03%  相似文献   

18.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中草药中的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d(NO3)2-Tritonx-100作为硒的基体改进剂,可使Se的灰化温度从400℃提高到1200℃,吸光度增加2.92倍。用Zeeman效应背景校正法,有效地克服了共存物Fe、P等的干扰。检出限为0.16ng,线性范围0.2 ̄2.4ng,相关系数r为0.9931。  相似文献   

19.
整个测定系统由固定化青霉素酶管、流动注射分析仪及碘分子检测池组成。测定原理基本上同碘量滴定法,即青霉素经酶管转化为青霉素噻唑酸,该酸与碘分子发生定量反应,剩余的碘用电化学方法检测。实验表明:测定线性范围为0.05~0.90mol/m ̄3(取样40μ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2。对0.6mol/m ̄3的青霉素反复测定10次,平均值为62.49μA,变异系数为1.20%。当青霉素浓度低于1.0mol/m ̄3时,条件在一定范围的波动(磷酸盐浓度为0.05~0.25mol/m ̄3,pH为6.0~7.5,测定温度15~25℃),对测定结果几乎没有影响,测定速率可达每小时120个样品。此系统不变,在室温下(8~20℃)使用时,每天约测400个样品,酶管使用30d,未见活力下降。4℃下保存10个月,酶管活力未见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紧密结合井下作业施工现场实际,分析了油井沉没度对油井正常生产的影响,得出沉没度过低将会直接导致油井结蜡、结垢、管柱刺漏、活塞磨黑、球座刺漏等结论,同时阐述了长期执行科学有效的合理沉没度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