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1960-2010年海河流域及周边地区116个气象站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相对湿润度指数M作为干旱评价指标,分析海河流域作物生长季(春季至秋季)气象干旱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春季海河流域干旱最为严重,多年平均干旱率高达56.90%;夏季较春季干旱率明显降低,多年平均干旱率为7.59%;秋季干旱率呈现出增加趋势.(2)春季干旱在1960年代最为严重,夏季干旱在1990年代最为严重,而秋季干旱在1980年代最为严重.(3)春季干旱发生概率最高,整个海河流域均在19.61%以上,干旱发生概率在50%VA上的地区面积占海河流域的3/4,河北东北部和京津一带是春季干旱发生概率最高的地区;夏季干旱发生概率较春秋低,干旱发生概率最高的地区为大同和张家口以北地区;大部分地区的秋季干旱发生概率在25%以上,发生概率最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京津唐地区.  相似文献   

2.
珠三角地区近38年冬半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及干旱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70-2008年珠江三角洲地区22个气象观测站逐月降水量资料,利用滑动平均、EOF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该地区冬半年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并从大气环流场角度分析其干旱成因。结论显示:珠三角地区冬半年降水量变化分布具有很高的同步性以及明显的6~7年周期变化特征,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冬半年降水量可能仍继续偏少;从大气环流场来看,极涡偏弱,欧洲槽偏强,巴尔喀什湖附近高压脊偏强,冷空气活跃,而中纬度西风带扰动不足,南支槽活动偏弱,冷暖空气对峙少,是造成珠三角地区冬半年干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羊草草原群落18年的动态监测数据及降水量数据为基础,在对草原植物进行能量功能群划分的基础上,分析了年降水量、生长季降水量(5-8月)对草原群落生物量、能量功能群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群落生物量构成中高能群所占比例最大;低能群最小,群落生物量的年际波动与高、中能群生物量变动趋势一致,而与低能群不相关;群落生物量和高能群生物量均与年降水量显著相关;中、低能群生物量则没有受到年降水量的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全球变化背景下,干旱半干旱区草原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规律,特别是群落能量变化规律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2年和2003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布置相关农学实验,利用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Licor-6400测定了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等大量作物生理生态参数,建立了作物干旱模式,并连接区域气候模式相似文献   

5.
山仑 《大自然》2011,(5):4-7
近年来我国农业干旱频发,部分地区受旱严重,已引起普遍关注。如2011年长江中下游早稻主产区遭遇近50年来罕见的大旱,1~5月湖南、湖北等6省的降水量较往年同期减少30%-80%,使“鱼米之乡”遭受到严重缺水的困扰。  相似文献   

6.
气象干旱不能混同于农业干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年初一场大旱袭击了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程度之重为历史罕见。2009年1月底、2月初,各大媒体对2008年底、2009年初的“大旱”的报道铺天盖地。其中不乏时受旱地区尤其是受旱农田的真诚深切的忧虑。但是在海量的报道中.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确:媒体关于干旱的报道一边倒地集中在了气象干旱方面。却基本没有涉及到与农田干旱程度有关的另一重要因素——农业干旱。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朝阳50年来干旱状况和抗旱措施的分析,从市场和生态两个角度提出,应把灌溉农业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8.
福建沿海地区干旱与地貌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福建东南沿海地区30年的气象燃料和地貌形态的分析表明,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干旱,以及沿海地区不同地段的干旱程度与地貌形态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文中提出了根据不同地貌类型合理利用土地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对四平市2013年青少年的体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四平市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比2010年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总体有所提高,但是发展不均衡.指出教育体制、社会、家庭教育因素直接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社会关注度、重视家庭教育对增强青少年体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从整个北方地区和不同降水带2个空间尺度对1961-2000年降水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年降水量总体有减少的趋势,各降水带变化大体有3种类型.在这2种尺度下的人口、粮食产量和降水量变动趋势的匹配关系表明,北方地区存在人口增加、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与降水量减少的匹配关系;不同降水带这三者变化的匹配关系存在显著差异.人口和粮食产量的增加在降水量减少时必然要挤占生态用水,因此,本研究可为探讨人类活动对干旱化的贡献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目前四平市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问题,认为四平市公共体育服务效率低、城乡差距大、供给主体单一、服务内容不丰富等.提出对策如下:构建服务型政府;引入多元供给主体;完善相关机制;构建公共体育服务城乡一体化体系;与高校资源共享等.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区农业干旱灾害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干旱灾情数据,以县域为单位,运用受旱率及干旱灾害频率2个指标,分析了华北4省(河南、河北、山东、山西)1949—2000年农业干旱灾害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华北4省农业干旱灾害受旱率52年间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度及中度以上程度干旱灾害发生频率明显增加;干旱灾害频率分布格局有较为明显的东西差异,高频区集中在河南省东北部、山西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及晋中地区;52年间河南省大部及山东省青岛市干旱灾害发生频率有增加的趋势.本研究从灾情记录角度识别了华北4省农业干旱灾害高发区及严重干旱年份,能够为干旱灾害的风险防范及国家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大同站年降水量统计特征,论述了大同市境内较长时段内降水量的丰枯特征及其周期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忻州市87处雨量站近50年实测系列降水资料的均值、年际变化及年觋内分配,揭示了其变化规律,为科学防汛减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宝鸡市干旱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是宝鸡市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根据宝鸡市1953年~1997年11个县站的干旱史料,统计分析得出干旱的时空分布特点是:川原地区干旱突出,山区较轻,春夏旱严重,秋冬旱较轻;气候特征表现为:大旱年降水偏少程度减少60%以上,气温偏高0.7~3.5℃。最后,探讨了干旱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利用降水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和SPI指数方法从不同时间尺度分析徐州地区干旱发展趋势,结合实地调研结果,给出近年干旱形成的原因。降水趋势分析表明,徐州地区1951—2013年降水量呈逐年减少趋势,其中春、秋和冬季更显著。年尺度的SPI指数结果显示,徐州地区干旱有显著增强趋势。从季度尺度SPI指数分析来看,春、秋和冬季干旱程度整体有增强趋势,夏季相反但并不明显。计算了2009—2013年徐州地区的逐月SPI指数,发现除2011年各月主要呈现为中旱外,其余年份各月则以轻旱为主。自然降水过程通常不能满足小麦生长需水量,需要灌溉补偿。部分县乡存在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缺乏合理灌溉措施等问题,这也是加重其农业干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四平市和辽源市为研究区域,以2003年~2010年数据为基础,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测算了四平市和辽源市产业结构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与四平市相比,辽源市产业结构相对稳定;第二,四平市产业结构竞争力比辽源市产业结构竞争力强;第三,两市的产业结构都以第二产业为主导,而第一、第三产业极弱;第四,辽源市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四平市经济增长速度.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61-2008年新疆49个气象观测站逐月降水量计算相应标准化降水指数(SP I),利用RPCA模态分析的方法研究新疆极端干旱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961-2008年新疆极端干旱面积率总体处于减小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前极端干旱面积率较大,基本在20%以上;80年代后在10%左右;2000年后极端干旱面积率有增加的趋势;M-K突变检验表明,极端干旱突变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新疆北部是极端干旱发生频率最高的区域,利用主成分旋转法可将新疆极端干旱分为3个区域:北疆区(代表站为石河子观测站)、南疆区(代表站为柯坪观测站)和东疆区(代表站为七角井观测站).依据极端干旱年的定义,1961-2008年新疆极端干旱年份分别是1962-1965,1967-1968,1973-1979,1982,1984-1985,1991,1995和1997年,其中强极端干旱年分别是1962,1974-1975和1997年,相应年份极端干旱的站数远远超过该时段平均值.  相似文献   

19.
从张掖地区干旱灾害的特点出发,结合该地区不同县(市)人口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通过计算干旱灾害敏感区敏感度的定量化指标──敏感系数,试验性地从定量研究角度划分了张掖地区干旱灾害敏感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