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恒星对流问题是天体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它对恒星的内部结构、恒星演化以及恒星的稳定性都有重要影响。《非局部对流与大质量恒星演化》一文对非局部对流以及大质量恒星演化中所谓半对流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评述,并阐明了作者本人的观点,介绍了作者新近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在探索恒星奥秘的过程中,人们首先要测量表示恒星性质的一些物理量,如恒星的质量、恒星的大小、恒星的表面温度、恒星的光度,还有恒星的光谱型、恒星的化学成分等等.这些物理量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物理量就是恒星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恒星的一生     
恒星是由炽热的气体物质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休。在宇宙中,恒星是各种星体中个子最大,最基本的一种天体。一颗恒星的一生,跟我们人类的人生大同小异,可分为胎儿期,青壮年期,老年期和临终期四个阶段。一开始,弥漫在宇宙空间中的星云物质,由于吸引力的强大作用,聚集在一起,再经过漫长时间的收缩,一颗恒星的雏形便形成了。由于这一时期的恒星很像母体中的胎盘,所以,这个时期为恒星的"胎儿期"。处于这一阶段的恒星在吸引力的作用下,又经过数十万年的时间,终于成为一颗真正的恒星。恒星在形成的过程中,由于收缩运动进行得非常剧烈,使得在恒星内部具有很高的压力和温度,从而产生了核聚变反应。在这个反应中,恒星损耗了一些燃料—氢气,而放出大量的热  相似文献   

4.
比较恒星学     
宇宙中无数的恒星由于离开我们都非常遥远,因而即使在大望远镜里也只是小小光点,惟有太阳呈现可见圆面。人们把太阳作为一颗普通恒星和其他恒星进行比较,从而提供了一种研究恒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天文学家们确定了银河系中最大恒星的质量.据估计,这个庞然大物约为太阳质量的116倍,使星系中多数其他恒星相形见绌.事实上,第二大恒星约为太阳质量的89倍,和那颗创纪录的恒星是互相吸引在一起的姊妹星.  相似文献   

6.
一项新研究发现:宇宙中形成的第一批恒星不像当今的恒星这样发出光亮,它们可能是不可见的"暗恒星",暗物质粒子的互相残杀为之供应能量。研究人员称,那些恒星是极其庞大的。暗物质是不可见的,构成了宇宙中的大部分物质。科学家们认为,暗物质在早期宇宙的演化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在第一批恒星的形成中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科学家一直认为,大恒星的形成方式与小恒星非常相似。但一项新研究表明,银河系内外的大质量恒星以我们完全意想不到的复杂方式形成。新研究将迫使科学家重新思考对宇宙中大质量恒星如何形成的理解。研究人员使用极其灵敏的望远镜,对1.8万光年之外名为"W43-MM1"的遥远恒星形成区域进行了  相似文献   

8.
傅承启 《自然杂志》2005,27(3):130-134
低质量恒星的观测和研究是近十年来恒星领域研究热点之一,褐矮星是其中最主要的一族,它们不属于恒星,也不属于行星,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天体.褐矮星的研究使我们对恒星与行星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发现了延伸到主序下部更冷的L型和T型.褐矮星在银河系里数量可与主序星相比,但不是宇宙暗物质的主要成分.褐矮星的形成可能既不同于恒星也不同于行星,对它们形成的研究可以更透彻地理解恒星及行星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05,(7):7-7
一项新的研究结果显示,恒星的体积最大也不会超过太阳的150倍。在这项研究中,天文学家将哈勃太空望远镜对准银河系中恒星密度最大的区域——圆拱星团,以便获得最好的观测样本。科学家原本期望能在那里发现质量为太阳的500倍至1000倍的超级大恒星,然而,尽管他们分析了那里的上千颗恒星,却没有发现有一颗恒星的质量超过了太阳的130倍。据估算,尽管两颗超大恒星的碰撞可以产生一颗质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广袤宇宙中最著名的一颗恒星,我们常常将太阳当作比较其他恒星大小的标准。其实,绝大多数的恒星都很小,它们往往只有太阳质量的10%~20%。如果我们将它们称为小恒星的话,那么太阳就是中恒星,而大恒星的质量往往是太阳的几十倍甚至数百倍。恒星家族的分布规律很有趣——小的多,大的少。如果按比例来估算的话,一颗大恒星的存在,往往意味着  相似文献   

11.
正科学家最近宣布,在另一颗恒星周围发现了第一颗除地球外的可居住行星.这也证实了其他恒星的可居住地带内存在地球大小的恒星。可居住地带是指宇宙空间中距离恒星不远也不近、温度不太高也不太低的区域,这些区域允许行星上存在液态水。这颗恒星——"开普勒186"是一颗非常暗淡的矮星,它位于天鹅座,距离地球大约500光年。"开普勒186"有  相似文献   

12.
3颗恒星的星系 太阳是一颗孤独的恒星,在它身旁的4光年之内都找不到其他的恒星,只有很多行星在同一个平面上运行.其实,太阳是宇宙中的一个特例,现在大家都知道宇宙中多数恒星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的,被称为"双星".但也存在3颗恒星一起出现的现象,例如天文学家在猎户座就发现了一个距离我们1300光年的三星系统——"猎户座GW".  相似文献   

13.
许梅 《自然杂志》2003,25(5):304-304,309
1.富金属恒星具有行星的几率较大 迄今已发现的太阳系外100多颗行星中,大部分是由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天文学家Debra Fischer参加的小组发现的。他们搜索了距太阳不太远的754颗恒星后得出下列结论:具有与太阳相同的铁和其他金属含量的恒星有行星绕行的几率为8%,金属含量为太阳3倍的恒星此几率将提高20%,而金属含量低于太阳1/3的29颗恒星均无恒星绕行。他们还发现:较年轻  相似文献   

14.
《科学24小时》2010,(3):53-53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新一项研究显示,在银河系的数十亿颗恒星当中,15%可能具有太阳系的"双胞胎"。这项研究是建立在对拥有气态巨行星的恒星调查基础之上。气态巨行星类似于木星和土星,距其恒星十分遥远。正如太阳系中的情况一样,这些恒星与其气态巨行星相距遥远,从而产生了岩质行星在恒星适居带"茁壮成长"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5.
恒星的一生     
恒星是怎样诞生、成长,又是怎样衰老、死亡的?揭开这个“恒星演化”之谜,是20世纪自然科学的一大成就。它的线索,最初来自对恒星光谱的研究。 不同恒星的光谱互有差异,这主要是由恒星表面温度不同造成的。恒星光谱可以分为许多类型,按温度从高到低依次递降排列,最主  相似文献   

16.
天文学家们确定了银河系中最大恒星的质量。据估计,这个庞然大物约为太阳质量的116倍,使星系中多数其他恒星相形见绌。事实上,第二大恒星约为太阳质量的89倍,和那颗创纪录的恒星是互相吸引在一起的姊妹星。  相似文献   

17.
恒星不断地向外辐射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来源于恒星内部的热核反应.因此,恒星实  相似文献   

18.
第一代恒星与星系的形成标志着宇宙从原初的平滑状态到当前的成团状态的转变.标准宇宙学模型认为第一代恒星在红移等于30左右开始形成.本文梳理了第一代恒星的形成理论,并借助数值模拟手段介绍了恒星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物理机制.文章首先讨论了暗物质晕的演化及晕中原初气体的落入与冷却;然后,考虑了第一代恒星的反馈效应及其对吸积过程的影响,这决定了第一代星系的性质.在不久的将来,现代的大型望远镜将实现对第一代星系的探测.  相似文献   

19.
望远镜收集"外星音乐" 宇宙中的恒星会发出自身独有的声音,而恒星的年龄、体积以及化学成分等一系列因素,决定了它们所发出声音的不同.有些恒星的声音甚至能产生奇特的音乐效果.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今年3月宣布,他们在距离地球9000光年以外的一个恒星-行星系统中发现了一颗"超级地球".这是一颗冰冷的岩石行星,质量是地球的13倍,在其所在的恒星-行星系统外围区域环绕母恒星运行.其母恒星是一颗红矮星,体积只有太阳的一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