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南民间音乐是闽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动体现,在文化学、民俗学以及美学上有着重要的价值.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棱面.闽南民间音乐是中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探析闽南音乐文化中的民间音乐特色对保护传承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庆邦的很多小说如<走窑汉>、<玉字>、<平地风雷>等,融入他自觉的底层意识,通过表现挣扎于民间底层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充满原始色彩的本能复仇,沉着冷静的绝地反击,深入探求民间社会复杂的组织结构,揭示弱势群体生命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凸现人性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其中烙刻着刘庆邦自己苦痛的人生经历,也折射出他矛盾困惑的心理,客观上也收到惊魂摄魄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漳州师院学报》2017,(4):78-83
哪吒鼓乐是闽南民间信仰遗存的古老吟唱形式,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闽南哪吒鼓乐调式简单、节奏简单而有力,具有闽南民间地方音乐的特征,唱词大多是拜请道教的哪吒等神祇。闽南哪吒鼓乐受闾山巫道的影响,具有若干佛道融合的色彩,又结合了闽南民间音乐,是歌舞乐融为一体的闽南宗教音乐。  相似文献   

4.
《漳州师院学报》2017,(4):69-77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海上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国家倡导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视域下,作为福建民间音乐文化杰出代表的南音,在"海丝"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杨双智第一钢琴组曲《梅花》,承袭南音古曲的节奏规律与基本结构,通过对南音乐器的模仿,钢琴化的织体改编,保留南音特色的旋律音,运用复调作曲技法及民族特色和弦,开创了南音古曲钢琴改编的先河,进一步促进了闽南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于闽南其他音乐形式的钢琴改编与创作提供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承是通过目前还在社会中保留的民间音乐社团组织来进行的。学校作为文化传播和传承的主要渠道,本应该负起地方音乐文化的发扬与继承重担。可调查得出的事实是。学校恰恰普遍忽视了有关这方面的教育。当前的学校教育必须努力营造民族音乐氛围,真正让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传统艺术。使这一古老文化通过学校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6.
一、既与国际公约接轨又体现国情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四项基本权利,这是对《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儿童应享有的各种权利的高度概括,较好地体现了与国际公约接轨的立法思想.同时,又强调"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体现了中国的实际国情.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现代钢琴作品是中西文化撞击与融合的产物.1915年,赵元任先生发表了我国首部钢琴作品《和平进行曲》.20世纪30年代,贺渌汀等作曲家开始探索中国钢琴创作的民族化道路.随着钢琴艺术在我国的蓬勃发展,许多音乐家根据内蒙古地区的现实生活和民间音乐,创作、改编了大量钢琴作品,并成为内蒙古地区器乐作品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8.
元散曲和元杂剧构成了元曲。散曲主要源自宋词的俗化和唱赚的发展,同时受到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影响。元散曲的形成先于元杂剧,元杂剧在借用元散曲套数的音乐结构时,也接受了元散曲已有的戏剧性因素的影响。元散曲的叙事性情节、代言体的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和口语化的民间气息,都在元杂剧作品中得到继承发扬,元散曲为元杂剧的成熟做了多方面的尝试和准备。  相似文献   

9.
《漳州师院学报》2017,(4):58-63
闽南童谣是以闽南地方方言进行创作,并以儿童为传播主体进行传唱的儿童歌谣,在闽南地区广为流传,具有浓郁的闽南地方文化特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漳州民间童谣的起源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鲜明、生动活泼的闽南语童谣值得我们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0.
刘娥 《河南科技》2013,(16):236
《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总的培养目标,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应是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泼的成长,为入小学打好基础,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础。可见,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部分,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利用音乐来塑造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用音乐来促进孩子心理、生理上的成长,开发幼儿的潜能,为儿童的身心和谐与健康发展创造条件。那么,作为一线工作的幼儿教师,对于音乐教育对幼儿心里发展的影响有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应试钢琴音乐教育存在着诸多弊端,应吸纳国内外音乐课程改革成果,倡导儿童钢琴快乐教育,并积极实践,不断完善其理论。  相似文献   

12.
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的关系,是一种共生的关系.此体系中每一要素都与他种要素相互间发生关系,并以行为的、物质的、符号的、心理的方式,表现其文化涵义.闽南歌仔戏(芗剧)是沿着中国传统戏剧发展的路径循序形成的一种戏剧形式,它的曲调来自民间,唱词通俗易懂,为群众喜闻乐见.从其孕育、形成和发展的进程看,闽南歌仔戏有着广阔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3.
《漳州师院学报》2019,(1):131-13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各高校的音乐文化建设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与普及。音乐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密切。高校音乐文化有特定的内涵与特性。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化进程中,民间信仰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漳州是民间信仰密集的地区,近年来,漳州城市改造规模空前,民间信仰的文化生态变动剧烈.以漳州为例,探讨城市改造对民间信仰文化生态的影响,并进而分析民间信仰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数学方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工具,在科学发现与认识中起着重要作用。以适宜于儿童的方式将数学方法中的数量化方法、数形结合和建模思想方法运用于儿童的科学探究,有利于儿童从多侧面对问题展开探究,不断优化儿童科学探究过程的"教"与"学",帮助儿童更为科学、理性地探究和认识自然,有益于培养儿童科学的思维与探究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效提高儿童科学探究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课堂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教师要学会"蹲下来教书",从学生的视角去看他们的世界,去看课堂教学.儿童和成人是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人,儿童有儿童看问题的视角,他们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  相似文献   

17.
音乐可以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与舞蹈、文学、电影、美术、社会、心理学、文化、人文等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音乐的应用范围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音乐与当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后,音乐更具魅力,更具表现力.  相似文献   

18.
高见 《河南科技》2006,(3):19-19
音乐可以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与舞蹈、文学、电影、美术、社会、心理学、文化、人文等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音乐的应用范围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音乐与当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后,音乐更具魅力,更具表现力。  相似文献   

19.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春夏季节,常见于2~10岁的孩子.但长水痘也并非只是孩子的"专利".成年人也会得此病,而且病情往往比儿童更重,只是一般人不清楚而已.  相似文献   

20.
《漳州师院学报》2021,(2):107-110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激发青少年情感,创设浸润环境,让青少年进入音乐的世界,感受音乐的内涵,获得良好的体验,是促进青少年美育发展,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策略。在浸润行动计划导向下,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进程中,音乐审美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欣赏""鉴赏",而是作为音乐创造者直接参与,在参与创造中获得"浸润"。通过"浸润",延伸至深层的"音乐审美",以期拓展音乐审美之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