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历时3天的“中日熵理论与应用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1月25日在我院圆满结束。熵理论的研究在我国一直受重视,曾于1987、1989年先后召开过两次以熵为主题的全国性学术会议。这次中日两国从事熵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学者共同进行研讨交流尚属首次。会上报告了近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的中国出版与东亚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拓展中国出版史和出版文化交流史的研究,2008年11月8~9日,由复旦大学历史系与上海新闻出版局出版博物馆(筹)联合在上海主办了以“历史上的中国出版与东亚文化交流”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章清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李新立先后致辞,提出了如何推动和研究出版史的构想,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杨德炎对双方的合作计划表示赞赏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李济时 《国际学术动态》2007,(4):F0003-F0003
我于2006年6月18日~11月30日在英国巴斯大学欧洲研究所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访问交流,现已圆满完成任务回国。 这次访问的目的是开展关于欧洲政治和欧洲一体化方面的研究,并搜集有关教学和科研资料,围绕这一目的,访问期间,主要进行了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资料收集,参加课程和探讨交流。访问期间还参加了双方于6月21-23日共同举办的“欧洲政治、政策与治理”国际学术会议,与来自英国、法国、爱尔兰和西班牙的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日学者合作研究“中日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比较”的计划,我校自然辩证法研究室主任廖正衡教授应日本成蹊大学“亚洲和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柳井道夫教授的邀请,于1987年9月29日至10月18日赴日访问,受到了柳井道夫教授,日方研究组负责人岛原健三教授和三轮诚前教授、菅原国香副教授、山口逹明副教授以及藤井清久先生等全体研究组成员的热诚欢迎。访日期间,廖正衡代表中方研究组首先同岛原健三教授就今后共同合作研究事宜进行了深入商谈,双方在研究重点、合作成员和中日学者互访等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为今后的进一步合作创造了条件。作为日本化学史学会的国外  相似文献   

5.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大学“985”创新研究基地于2007年9月20-21日共同举办了“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围绕本次会议研讨的主题“中国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共有12位中外学者作了精彩的大会发言和自由发言,  相似文献   

6.
2004年10月19日至20日,来自全国各地近600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会聚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共同研讨国际科学发展趋势,交流科学前沿研究进展,以简朴而又隆重的方式纪念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10周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于1994年3月14日由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负责管理。10年来,国家先后3次拨专款增加投入,总资助额高达11.7亿元,累计资助青年学者1174人。目前,“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已  相似文献   

7.
《自然科学进展》2004,14(7):840-840
从2001年8月至2003年12月,由海峡两岸科学家共同进行的“祁连加里东造山带的深部物质组成及动力学研究”课题经过双方的努力已经完成,并取得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文章编号:1000-0798(2001)01-0097-02   为促进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增进学术交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办公室拟于2001年8月在北京召开全国性的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近现代中国社会。会期3天,具体日期和地点将于第三轮会议通知公布。   目前,会议组织者正在征集论文,征文范围主要包括:   (1)近现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各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2)近现代技术的引进与发展;   (3)科研和教育机构及科学技术体制的演变;   (4)国家的科学技术规划与政策;   (5)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等的互动;   欢迎一切有兴趣的学者提交论文,参加会议,同时也热诚欢迎大家提供新的选题与建议。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4月15日前,提交论文题目;   4月30日前,发出第二轮通知;   5月15日前,提交论文摘要;   6月30日前,提交论文全文;   7月20日,发出第三轮通知。   联系人:张藜;张九辰   地 址:北京市朝内大街137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010   E-mail:moderncn@public2.east.net.cn   Fax:(010)64017637;   电 话:(010)84027627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办公室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于2003年1月26日联合在北京宣布了由568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与评选的“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北京大学医学部科学家初步揭开了人类衰老之谜”成为该十大新闻中唯一的一条医学方面的新闻。该成果还在2003年1月25日公布的“2002年公众关注的中国十大科技事件”评比中名列榜首。该项研究成果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及国家“973”项目共同支持下,由北京大学医学部童坦君、张宗玉两位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在多年潜心研究基础上取  相似文献   

10.
高宇 《世界博览》2010,(4):73-75
持续3年多的中日共同历史研究第一阶段宣告结束,中日两国的媒体、社会都静静等待着它的成果。毕竟这是两国学者第一次坐下来,试图理清两国纠结的历史症结。而这历史症结又与两国国民的教育现状、情感冲突、现实政治和外交乃至世界政治框架连在一起,并非少数学者短期内所能说得清的。于是,坐在一起设立共同课题本身,就是一个前进。在此基础上,达成一些阶段性的共识,减少今后交流上的障碍,有利于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龚育之(1929年12月26日-2007年6月12日)诞辰78周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化学史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化学化工专业委员会于2007年12月29日在北京大学承泽园六公主楼联合召开了“龚育之与化学哲学和化学史”学术座谈会。在京的25位学者和研究生出席会议。与会学者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悟,围绕龚育之在化学哲学和化学史方面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2.
《世界知识》2014,(8):7-7
3月28日,“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隆重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专门致信祝贺。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俄罗斯副总理戈洛杰茨以及中俄两国社会各界、青年代表近2000人出席了开幕式。刘延东和戈洛杰茨还共同主持青年年双方组委会联席会议.签署了共同实施中俄青年年活动计划的纪要并共同会见记者。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取得的22个重要阶段性成果中,我校周晓陆副教和他的课题组获取了5个公认的成果。在1996~1999年期间,周晓陆参与陕西天文台和我校共同承担的“L程”中6个子课题研究。其中“天再旦”、“武王伐商”、“吴虎鼎及周代铜器研究”、“虎簋铭文及周穆王纪年研究”等,获得公认成就。“三苗日食”、“天大噎”也获得重要成果。例如武王伐商年确认为公元前1046年,懿王元年为公元前899年,昭王19年为公元前997年,并再次确认共和元年为公元前841年,把中国明确纪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由中华民族史研究会、中国(海南)发展改革研究院、海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新加坡孔孟发展中心、世界孔子大学联络中心、日本东海中国史研究会、韩国孔教研究会、台湾中华民族团结交流联盟会、香港孔教学院和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成中英等十多个单位联合主办的“儒学与21世纪世界和平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9月3日至10日在中国海口市召开。与会国际著名学者近百人。开幕式由著名史学家、中华民族史研究会会长史式教授和新加坡教育家、孔孟发展中心暨世界孔子大学联络中心杨瑞文教授共同主持。杨教授说:“在世界各种文化中,唯有儒家文化才…  相似文献   

15.
彭明先生是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师从著名学者范文澜和胡华。在近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严谨治学,不断开拓,在“五四”运动史、中华民国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等领域的研究中取得许多重大成就,并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自1926年敦煌石窟禅宗写本为胡适整理以来,作为“国际学术”的禅史研究已产生近百年之久,对胡适禅学研究的评价与讨论也已有近百年的历程。这包括三个阶段:部分学者应和的第一期(20世纪30年代至1949年)、停滞不前的第二期(1950年至1974年)、展开严肃讨论的第三期(1975年至今)。最新的研究中,葛兆光赞成文献学研究路径,推崇胡适树立的典范;佛尔、马克瑞、龚隽试图解构“现代禅研究”的传统,局部修正胡适的结论。今后犹须细致考察胡适禅史研究的一些具体议题,横向比较胡适与民国其他学者的佛学研究,继承与发展胡适的学术遗产。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2月20~22日,浙江大学历史系在杭州主办召开了“传统中国与东亚礼义世界”学术研讨会。中、日、韩三国共24位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廖可彬教授致开幕词,浙江大学历史系主任包伟民教授致欢迎词。会议以历史时期东亚世界的区域发展特点为主要议题,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期间中外学者讨论热烈,相互交流学术信息和观点,气氛活跃。中国古代史研究所的研究生参加旁听。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党的十五大关于深化改革的精神,加速政府职能转换,总结改革经验,国家体改委研究室。山西省体改委于1997年12月16日上午在北京紫玉饭店召开“山西省科委系统综合配套改革研讨会”。来自全国理论界、新闻界的30余名专家、学者对山西省科委近五年来在“转换宏观、创建中观、重组微观”方面取得的改革成果进行了研讨。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乌杰,全国人大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国务院农研中心教授吴象向研讨会提交了书面发言。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省长孙文盛致信,对这次研讨会十分关注和重视。与会代表对山西省科委近五年来进行综合…  相似文献   

19.
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举办的中日民商法暨医事法研讨会于2005年3月24-25日在东南大学成功召开。中日双方153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其中日本学者13人。会议共收到论文74篇,其中日方提交的论文12篇。  相似文献   

20.
《国际学术动态》2006,(5):28-29
2005年11月4-6日,“东亚的文化人与共同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研讨会由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国家创新基地和东亚共同认知研究会策划,浙江大学与丰田财团共同主办。东亚三国的知名学者共28人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原日本驻联合国大使谷口诚先生、被誉为“现代中国研究第一人”的竹内实先生,以及中日韩三国的研究东亚政治、经济、文化的知名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