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粉状赤泥为原料制备赤泥基颗粒,施加于模拟铅污土中对铅进行原位化学修复。在修复培养期间分别于第5,15,30,60,90天取土样,通过连续提取不同形态铅并测定其含量。对比空白试验,分析不同形态铅含量的变化以确定修复效果,并对修复条件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施用赤泥原料粉相比,赤泥颗粒逐渐释放的游离OH-对土壤pH的影响减小。赤泥颗粒施用量控制在5%,保持22.10%~26.64%土壤含水率,对铅的修复效果好,离子交换态和生物有效态铅含量显著降低,最大降幅分别达94.50%和45.95%,而残渣态铅增幅为48.46%。  相似文献   

2.
以模拟铅污染涪陵榨菜栽培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淋洗法修复土壤,研究淋洗剂种类、浓度、固液比和振荡时间对污染土壤中铅去除率的影响,拟为铅污染涪陵榨菜栽培土壤的化学淋洗修复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所用的12种淋洗剂物质中,以表面活性剂CTAC、CTAB、硝酸和乙酸的淋洗效果较好;4种淋洗剂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表现为先随着...  相似文献   

3.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危害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的世界性问题。铅作为重点监控重金属之一,其毒性极强,危害植物和人类的健康。含磷材料通过钝化土壤中重金属铅,改变铅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降低其生物有效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由于其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且修复效果好,含磷材料修复土壤铅污染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措施。介绍了土壤重金属铅的污染、危害及发展趋势,重点对含磷物质的种类和修复效果、含磷材料固定铅的作用机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展望,旨在为重金属铅污染的土壤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生物修复的概念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式出发,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两个方面的一般原理、方法和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指出: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基本上处于试验开发阶段,其今后研究的重点为探索超积累植物修复的机理,开发土壤改良剂和生物吸附剂以增加效益,超积累植物生物学性状的改善和微生物基因工程菌的构建,以生物修复为核心的联合修复作用的发挥及生物修复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预料,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初步提出了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陆建生 《科技资讯》2014,(14):121-122
本文主要简述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以及对动植物和人的危害机理,分别从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几方面介绍进年来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和最新研究进展,对这些修复技术的原理,实例和优缺点进行阐述和对比,以求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作的实施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几种典型矿区的污染来源及污染现状,发现金属矿区的重金属污染较煤矿区污染更为严重,往往为多金属复合污染,修复较为困难,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已刻不容缓。并重点评述了应用于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主要修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了解到土壤淋洗技术、土壤固定化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和多种修复技术相结合的复合修复技术为现今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在今后的矿区土壤重金属修复方向的研究重点为高效环保的土壤添加剂的研究,超累积植物或大生物量重金属富集植物的筛选和培育以及土壤修复技术的高效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8.
公路两侧土壤铅污染预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分析汽车排放尾气对公路两侧土壤污染的特征,提出了土壤铅污染预测程序和方法,客观地反映出公路两侧土壤中铅的指数分布规律。根据污染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动态平衡关系建立了土壤重金属污染预测模式。该模式已用于西安至宝鸡一级公路土壤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可用于其他重金属(铬、镉、砷、汞),非金属(硒、硼)农药、化肥等污染预测。  相似文献   

9.
土壤砷污染的淋洗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土壤砷污染的现状、来源和危害,介绍和比较了土壤砷污染的修复技术,重点总结和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土壤淋洗法的研究应用,并展望了其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对植物提取、植物钝化和植物挥发等植物修复技术类型及植物修复机理,包括植物本身分泌特殊物质来螯合溶解难溶性金属;通过某些微生物或微生物与植物的共生体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通过一些土壤改良措施如螯舍剂、酸性肥料等的施用增加重金属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提取效率等做了简要论述。分析了目前该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土壤污染的原位修复是环境污染治理领域中重要部分,本文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土壤污染造成的净化效率、出水量降低,分别进行添加草木灰、栽种植物、物理修复及添加稀土元素等土壤原位修复技术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上述几种修复技术对于已发生土壤污染的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均有一定修复效果,经修复后的污水土地处理设施NH3-N去除效果提高3...  相似文献   

12.
超积累植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研究的热点之一,超积累植物能超量吸收和积累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其体内重金属含量是一般植物的100倍以上,超积累植物修复是植物修复技术的关键。介绍了超积累植物的概念、特征、物种资源和开发现状,探讨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肥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微生物菌剂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过程中,肥料的类型、用量和补加均能对土壤中石油降解、菌体数目产生影响。研究实验表明,NH4NO3:NH4H2PO4=5:1,肥料添加总量为污染土壤质量的0.75%,在修复到30d时补加肥料,能获得良好的降解效果。经过60d的花盆修复实验,石油降解率达到48.5%。  相似文献   

14.
表面活性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已被证明是一项非常有应用前景的土壤修复技术;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表面活性剂修复技术和影响因素,其中主要的修复技术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修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修复以及联合修复技术等,对于复合污染的土壤,多种修复技术的联合应用是现在土壤修复的研究趋势;此外对土壤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针对镉污染土壤的化学稳定剂修复研究,从化学稳定剂的种类、修复效果和作用机理三方面,综述了近期的研究状况和最新进展,并对化学稳定剂修复镉污染土壤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采用还原剂多硫化钙与包封钝化剂水泥等联合修复Cr(VI)污染土壤,并对修复后土壤中Cr的稳定性进行了阶段跟踪。研究了水溶液中还原剂多硫化钙投加量、pH值变化对Cr(VI)还原性能的影响,并在土壤中添加还原剂,以及与钝化剂联合修复比较对Cr钝化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液中,当还原剂多硫化钙添加量为理论计算值的1.03倍时,Cr(VI)刚好可以被还原去除,且pH在4~10的范围内对Cr的钝化率基本保持稳定;加入修复剂会使弱酸性的土壤pH短暂升高,随后又会逐渐下降至趋于中性;在土壤中,添加理论投加量2倍的还原剂,在此基础上添加15%水泥共同作用,Cr(VI)均可在短时间内转变为Cr(Ⅲ)。  相似文献   

17.
异位化学淋洗修复石油类污染土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异位化学淋洗修复石油类污染土壤的新技术做了较为全面的概述,介绍了异位化学淋洗的工艺特性,着重评述了异位化学淋洗的作用机理、淋洗试剂选配和影响因素,指出了异位化学淋洗修复石油类污染土壤时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难点,并对其研究和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不同热解温度生物炭改良铅和镉污染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究热解温度对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影响,将300℃、500℃和700℃下制备的生物炭加入铅(Pb)和镉(Cd)污染土壤进行培养,检测重金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入生物炭培养60d后,Pb和Cd污染土壤pH值较对照上升0.35—0.86单位值,土壤中重金属的酸可提取态含量下降,残渣态含量上升,对目标重金属生物有效性降低的改良效果700℃>500℃>300℃;在生物炭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复合污染土壤中Pb的残渣态含量比对应单一污染高50.60%—72.79%,而复合污染土壤中Cd的酸可提取态含量较对应单一污染高7.53%—12.99%;热解温度影响生物炭的表面特征和吸附重金属机制,进而影响生物炭改良土壤中目标重金属形态分布。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铅在土壤-玉米-大气中的迁移转化行为,以某电解铅厂周边农田土壤和玉米为研究对象,采集距排烟口50 m、110 m、300 m、500 m、700 m、900 m和3 000 m处的土壤和玉米样品,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别测定土壤、玉米和大气样品的铅含量和同位素比值。结果表明:电解铅厂周边的玉米均受到铅的污染,玉米根中的铅主要来自土壤,籽粒中的铅很有可能大部分来自大气,少部分来自土壤,茎中的铅很可能来自土壤而不是叶面传输;籽粒中的铅与叶片中的铅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相关方程为y=-0.0002x~2+0.0461x-0.4643,R=0.966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