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综述了近年来食品中亚硝酸盐(NO2-)含量的检测方法.对蔬菜、肉制品等食物中的NO2-检测中所用的先度法(盐酸萘乙二胺法、格里试剂比色法、催化光度法、紫外光度法)、色谱法、电化学法的测定原理及其适用范围等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 rhamnosus 719对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控制泡菜中的潜在致癌物——亚硝酸盐,将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rhamnosus 719(LCR719)接种到泡菜中,进行发酵,制备出亚硝酸盐含量低的泡菜,并对泡菜发酵和贮藏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L-乳酸含量和酸度进行研究.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得接种LCR719发酵120h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为2.214mg/L,低于对照样的10.500mg/L;用手性柱的高效液相法测得发酵24h的泡菜中L-乳酸含量为13.74g/L.结果表明,LCR719在泡菜发酵过程中快速产生L-乳酸,从而抑制了亚硝酸盐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电导法对大气中微量二氧化硫的测定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用四氯汞盐-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与电导法进行对比实验,两者基本吻合.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速和无毒,同时表明方法精密度和线性关系均令人满意.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5.85%.  相似文献   

4.
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rhamnosus719对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影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控制泡菜中的潜在致癌物--亚硝酸盐,将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 rhamnosus 719(LCR 719)接种到泡菜中,进行发酵,制备出亚硝酸盐含量低的泡菜,并对泡菜发酵和贮藏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L-乳酸含量和酸度进行研究.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得接种LCR 719发酵120 h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为2.214 mg/L,低于对照样的10.500 mg/L;用手性柱的高效液相法测得发酵24 h的泡菜中L-乳酸含量为13.74 g/L.结果表明,LCR 719在泡菜发酵过程中快速产生L-乳酸,从而抑制了亚硝酸盐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市场中部分肉类食品的亚硝酸盐残留量;方法:利用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反应的产物和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的紫红色化合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并通过计算测定肉类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抽取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分别为:0.447,0.235,0.110,0.046,0.101(g/kg);结论:在我国的部分肉类市场中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亚硝酸盐残留量超标产品,对人们的饮食健康存在着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6.
结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三学期改制,在夏季学期开设"化学科研基础训练"研究型实验课程。以"储存时间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实验项目为例,介绍该课程的教学流程以及教学中遇到的情况及经验总结。即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研究不同种类的蔬菜在不同储存时间下的亚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新鲜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较低,其中根茎类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要稍低于叶类蔬菜。此外,延长储存时间,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叶类蔬菜升高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7.
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不同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超声提取、振荡提取、热水提取等不同的样品提取技术进行比较,选择用简便高效的超声提取技术提取蔬菜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用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用镉柱还原法测定硝酸盐含量.NO2-和NO3-的回收率分别为 97.5%~100.2%和96.8%~103.7%,RSD分别为6.05%和0.24%.  相似文献   

8.
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SO2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SO2的影响因素如试剂浓度、温度、酸度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理产白皮瓣蒜和紫皮瓣蒜提取液对腌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国标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及大蒜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分别检测了提取温度、反应时间、提取液量、pH值等4个因素对亚硝酸盐清除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摸索大蒜提取液对亚硝酸盐清除效果的最佳条件。结果:紫皮瓣蒜提取液在60℃、35 mL提取液、pH5.0反应液中反应20 min时清除率最大;白皮瓣蒜提取液在80℃、15 mL提取液、pH5.0反应液中反应15 min时清除率最大。在以上最佳清除条件下,对腊肉、火腿、酸腌菜、腌辣椒、萝卜干等五个样品分别用白皮、紫皮瓣蒜提取液处理后亚硝酸盐清除率平均值分别为91.9%、71.1%。结论:大蒜对腌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清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程秀云  张敏 《海峡科学》2021,(1):42-44,66
针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采用GB5009.33—2010盐酸奈乙二胺法测定了福州市民经常食用的豆芽、上海青等五种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五种蔬菜热烫水煮后,亚硝酸盐含量均下降,其中快白、豆芽降低显著,分别下降了72.1%、63.0%,其次是油麦下降42.9%、韭菜下降了36.4%,最少的是上海青,下降了14....  相似文献   

11.
根据食品中亚硝酸盐测定的国家标准,针对食用海产品的特点,应用分光光度法,对海虾皮、海蜒、淡菜干、海虾米、海带、海蜇、紫菜等十多种海产品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上述海产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情况。结果表明:海虾皮、凤尾鱼干、对虾干中亚硝酸盐含量相对偏高,已超过国家标准GB2762—2005中鱼肉的限量指标(3 mg/kg),但仍低于上述国标中酱腌菜的限值(20 mg/kg)和GB2760—2011中腌腊肉制品类的限量指标(30 mg/kg);正规渠道经销的大部分海产品亚硝酸盐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盐酸克伦特罗"是人用药品,因对动物具有促进增长、降低脂肪含量、提高瘦肉率等作用,使得一些惟利是图的不法分子将其作为"秘密武器",大量用于生猪饲养,严重威胁到了群众的健康。因此,对涉"盐酸克伦特罗"案件在定罪、量刑及法律适用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几种腌制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测定腌制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方法在弱酸性溶液中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生成的重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联生成紫红色的偶氮染料,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经过校正,亚硝酸盐含量x(μg)与吸光度A之间在λmax=540 nm处,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亚硝酸盐的量为0~20μg/50 mL水溶液中,服从Beer定律,其线性方程为A=(1.447x-0.138)×10-2,相关系数R=0.9990,其中x是亚硝酸盐的量(μg)。利用此方法所测定的当地出售的几种常见腌制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均未超过相关标准。结论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腌制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方法简单、方便、快捷、实用,可对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亚硝胺是一类危害性极高的化学致癌物,其中常见的有二甲基亚硝胺、二乙基亚硝胺、亚硝基吡咯烷、亚硝基哌啶和亚硝基二丁胺等,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极易生成。本文阐述了亚硝胺的形成机理、对人体的危害以及肉制品中影响亚硝胺形成的因素pH值、温度、食品添加剂、组织成分和微生物等。并对亚硝胺控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从减少前体物的摄入(控制亚硝酸盐、生物胺的用量)、亚硝胺形成的阻断及亚硝胺分解的促进(辐照降解和生物降解)等3方面进行阐述。目前对肉制品中亚硝胺的控制已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主要从阻来源、促去路2方面进行,这为实际生产中亚硝胺的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而关于利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来减少亚硝胺含量的方式探究需展开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市售4种18个样品腌制菜亚硝酸盐含量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腌制菜产品的亚硝酸盐含量与蔬菜的品种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以萝卜类含量最多,其次是辣椒类和白菜类,含量最少的是黄瓜类.18个样品中有4个样品亚硝酸盐含量超标,超标率为22%.低pH值和乳酸菌能抑制肠道菌的数量,降低亚硝酸盐含量.一定浓度范围的食盐对亚硝酸盐含量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将为人们的安全食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聚羟基氯化铝(PAC),具有很强的净水能力。目前均采用络合中和法测定盐基度,不仅操作繁琐,且不易测准。本研究用电位滴定法,测定铝氯当量比[Al]/[Cl]。将采集数据,输入 Apple-Ⅱ中,经数据处理,显示屏幕,图象清晰,方法简单,数据准确,对产品间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对西昌某厂区的二氧化硫进行实时测定,并对厂区植物受污染程度做了研究分析,分析了该厂区二氧化硫污染现状,提出了污染防治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宁肾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其Dikma C18色谱柱(250×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50∶50)(每100 mL含0.1 g十二烷基磺酸钠),流速为1.2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65 nm.实验结果显示:盐酸小檗碱在0.082~2.0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2%,RSD为1.86%(n=6),3批清热宁肾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分别为2.68mg/粒、2.76 mg/粒、2.72 mg/粒.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