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为云南省高校篮球队的训练给予一定建议,为预防和减少损伤发生,保护运动员身体健康、延长运动寿命提供参考,在各种损伤成因的基础上提出独到的对策。方法:文献资料法、走访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结果:导致云南高校篮球队男性运动员损伤的因素主要是准备活动不合理、负荷不合理、带伤训练或比赛、身体冲撞、技术动作不过关、身体素质欠佳、机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自我保护意识差、医务监督不到位、场地设施不规格、营养不到位、运动装备差等。结论: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科学合理训练,强调技术动作练习;合理膳食,营养到位,休息充足;加强完善运动场地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生体育运动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发生与运动项目、运动技术动作、自身状况及场地设施等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掌握预防的方法和措施,将损伤的发生率控制在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3.
羽毛球运动中,如果缺乏专业指导,动作不科学、不规范,就容易造成运动损伤。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与被试访谈等方法,探究损伤的成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消除措施,可以减少损伤的发生,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问座谈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大理学院学生发生运动创伤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损伤发生率、致伤项目、损伤部位、损伤类型、损伤发生时间和性别,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造成运动创伤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更好地预防运动创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对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课余体育活动中,大学生由于运动技术动作不正确、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设施不良或者违反规则等原因,会给部分大学生造成运动损伤,并以在篮球、足球、排球活动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最多。因此,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运动损伤、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以提高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民办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江苏省民办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损伤发生的时间、损伤部位、损伤类型以及易发生损伤的运动项目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器材条件差和技术动作不规范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对学生锻炼的组织和指导,强化预防损伤的意识,减少损伤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通过对贵州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现状的调查,了解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现实状况,及人们对体育健身的需求状况;发现健身场地设施较少且损坏严重,人们的健身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部分场地设施与人们健身需求不一致,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为贵州全民健身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校篮球运动员的创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南省10所高等院校405名篮球运动员进行了运动创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高校篮球运动员的损伤率较高,损伤主要发生在比赛中和专项训练中,创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膝关节、踝关节、腰部,急性损伤多于慢性损伤.准备活动不充分、局部负荷过大、违犯比赛规则等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周涛 《科技资讯》2007,(34):251-251
科学的运动锻炼可以提高健康水平,不科学的运动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近年来,运动风险度评估就是为了避免运动伤害而出现的一个新兴学科.在我们多年的运动实践和教学中,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是最常见的运动伤害之一,如何治疗和促进它的康复已成为运动医学和运动训练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根据个人指导康复的实践结合文献研究的方法,探讨运动性膝关节损伤的治疗与康复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业余羽毛球运动人群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州市羽毛球运动人群运动损伤进行调研.调研中发现,羽毛球运动者大多出现过运动损伤,主要的损伤部位在手腕、踝关节、肩关节以及膝关节.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有:技术动作不规范、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器材不合适、身体素质欠佳等.针对这些损伤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影响我国竞技健美操水平的几个非训练学因素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技健美操是近年来在我国蓬勃兴起的运动项目,但距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除了对训练加以改进之外,还要特别重视其它非训练学因素对提高竞技健美操水平的重要作用,其中包括:培养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表现力、提高编排的水平、创编高水平的主题音乐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80名受试(普通系科大学生20人、体育系大学生20人为对照组;健身健美操高水平运动员20人、竞技健美操高水平运动员20人作为实验组)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健身健美操相比,竞技健美操对改善机体有氧及无氧能力均有显著效果,竞技健美操比健身健美操更能提高人体有氧能力;竞技健美操对提高力量与爆发力素质效果显著;健美操节奏的训练目前国内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有运动经历者的节奏感并不比普通人好,健美操的训练可以十分有效地提高节奏感,竞技健美操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对山东省6所高校的青年教师余暇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其余暇时间不充裕,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缺乏余暇时间和体育设施是影响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锻炼场所主要是校内的免费场所,锻炼项目主要是散步、球类和健美操等.提出建议如下:加大对国家体育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骨干"作用;加大校内体育场馆建设,充分利用校外体育设施;开展丰富的校内群体活动,提高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4.
隋红  郭敏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6):124-127
运用运动心理学原理,在阐述了健美操表象训练的理论依据和特征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对健美操成套动作教学中,采用表象训练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程序和步骤.实验表明:在健美操成套动作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法,可以起到消除学生紧张情绪和提高健美操成套动作学习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安徽省职业人员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职业人员对休闲体育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较高,参加目的主要集中在增进健康、休闲娱乐、提高生活质量和增进交往等方面,参与频度不够理想,活动项目主要集中在球类和健身操等项目,活动形式以与朋友同事、与家人一道和个人单独活动为多,活动场所以公园广场和经营性健身场所为主,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没有时间、工作劳累、缺乏组织指导和缺少场地设施上。从政府职能部门和具体单位应加强宣传引导、组织指导和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落实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政策,支持社会兴办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等方面,为促进职业人员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黄燕  李霖 《科技信息》2008,(3):159-160
随着素质教育目标与要求的提出,体育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新的改革形势下,健美操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更应顺应于素质教育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学校体育教学和健美操运动开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教学改革应重视健美操教学,进一步阐述了健美操教学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实践表明健美操教学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安塞腰鼓引进高校健美操课程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秀娟 《科技信息》2008,(33):254-254
本文从分析安塞腰鼓的特点入手,结合健美操运动的特点,从安塞腰鼓引进高校健美操课程,与健美操运动形成互补关系,培养了学生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能力,丰富校园文化,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促进高校体育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四个方面分析,旨在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研究来自灾区新生参加有氧锻炼前后心理健康水平情况,找出有氧锻炼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比较,并对调查所得结果进行χ2检验。经调查,来自灾区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较差,有氧锻炼对于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显著效果;不同健身项目在Ⅰ、Ⅱ、Ⅲ类新生学生人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健身项目与学生的体育兴趣的一致性是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鉴于有氧锻炼对促进灾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高效能性,有必要组织灾区大学生积极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氧锻炼,来缓解灾区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切实关心来自灾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运用心理测量法、逻辑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体育院系健美操专选生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院系健美操专选生创新能力总体创新能力普遍不高,处于中等水平,在年级和性别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对体育院系健美操专选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了解,初步揭示了体育院系健美操专选生创新能力特征和规律,旨在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提高体育院系健美操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国际化接轨的新型人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青少年竞技健美操技术水平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加广东省第二届体育大会健美操比赛少年组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及单人操项目比赛成绩资料进行分析,调查目前广东省青少年竞技健美操的技术水平现状.结果表明:训练机制不完善、选手间技术水平差距悬殊、基本功不扎实、男运动员偏少、性别比例失衡等因素是目前影响广东省青少年竞技健美操项目开展和技术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