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时期文学”这个概念在这里包含了“文革”后到世纪末的文学,如果把从“文革”以后到世纪末的文学视为一个整体文学的发展,它是一个创作主体不断发展的过程,但五四新文学传统一直若隐若现地埋藏在作家们的心底里,人的文学和现代汉语的审美形式,始终成为五四新文学的两大传统制约着文学的走向。/同时,在五四新文学传统的整体影响下,中;国作家们还重新建立了世界性的神界,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与90年代的文学有很大的差异,可以分别称作是共名时代的文不和无名时代的文学,学习文学史要求学习者大量地阅读与分析文学作品,不仅从审美的角度来提高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也从大量的作品阅读中来感觉,理解和把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
三峡丰富厚重的人文积淀,雄奇险峻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地域民俗风情,个性张扬而火辣的三峡民众,宏大的三峡工程以及艰巨的三峡移民任务,都为当代三峡文学提供了缤纷多彩的素材和取之不尽的灵感.生长于三峡本土的作家及长居三峡的外省作家,他们是三峡文学比较稳定的创作队伍,可归入到三峡本土文学范畴.新时期以来,三峡本土文学创作,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三峡地域特色的三峡诗歌群落、三峡小说家群落和三峡散文、纪实文学家群落,三峡戏剧、影视文学家群落等.这些三峡本土文学创作具有时代性、地域性以及开放性等特点,忠实地记录了20世纪三峡的沧桑变化,以及三峡人丰富的心灵历史.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文学从复苏到繁荣、从探索到困惑,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显示鲜明的特点,在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文对新时期文学的三个特点、探索与失误、经验与教训,结合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实践,作了较翔实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态文学概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社会后工业时代被许多人称之为生态环保时代,它催生了一种新的学艺术样式——生态学或称为环境学,它以关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主旨。生态学主要的审美价值是植根于人类家园的爱心,呼吁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成为激发人们重视与关心生态平衡的“预言”。可以预料,生态学作为一种新的学样式,将在坛上占有不可低估的地位。因此,作为生态学的实践总结,生态学理论和批评已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时期文学的转型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文学现象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生存空间和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考察中国新时期文学与文化语境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新时期文学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惯性写作到自觉写作,从一元到多元、从中心到边缘、从浮躁到放松的动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新时期文学的形式观念变迁为考察分析对象,以20世纪80年代初期、80年代中期、80年代末期三个文学时间段为经线,以语言、文体、结构三个层面为纬线来编织新时期文学形式观念变迁的立体图景,揭示从简单的模仿——自觉运用——推向极致这一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新时期军事文学典型作品的实际出发,通过比较分析,说明,在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此时的军事文学取得了突破。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文学”这个概念几乎是包罗万象的。它可以指涉“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等政治家口号下的文学写作;它也可以指涉“创作自由”、“人道主义”、“新启蒙”、“个性解放”、“表现自我”等知识分子与文学家们的倡导。它可以用来概括“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也可以用来概括“朦胧诗”、“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处在“新时期”。组成我们现如今的广泛的“共识”,广泛“认同”的观点,都是由“新时期”来提供的。90年代以后,往往是对80年代某些观念的强调、延续或者以此为基础的推断。“新时期文学”的最基本态度还可以用这几个概念来描述:“人道主义”、“个性主义”、“文学独立”。人道主义精神是“新时期文学”的最强音,也代表了1970年代末以来文学的最感人最健康的声音。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以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为文学资源,“新时期文学”展开了对文化大革命传统社会主义“极左”政治的全面否定和批判。“新时期文学”的人道主义旗帜上有“自由”、“博爱”,却鲜有“平等”。人道主义者更倾向于把当下的问题看成是“社会转型”中的问题,这种态度一致延续到1990年代。但是没有对平等价值的奋力追求,又何来人道主义呢?而人道主义者的现实和历史位置究竟又在哪里呢?“新时期文学”10年盛会那段时间内,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是关于“忏悔”。忏悔在当时的表述下,是对今日之我的肯定,是自我与历史的“切割”。让文学与时代、社会“切割”,让文学回到文学本身,考察“人本身的灵魂”,在这一点上,“新时期文学”与“五四”新文学有着本质的差异。后者也有所谓“忏悔意识?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文学历史长河的一段,新时期文学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然而通过从文学思潮和作家接受的角度,浮光掠影式地考察外国文学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发现新时期文学是在外国文学强势下的远离根基的文学,这正是新时期文学无法持续繁荣的基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李雁 《科技信息》2013,(23):38-38,50
新时期宗教文学中具有乌托邦精神。首先,在新时期宗教文学中突出地体现了宗教性的苦难经验;其次,新时期宗教文学又具有乌托邦精神,现实苦难的借助于神的力量实现了苦难的救赎和人性的升华,他们创造了与世俗的相分界的神性世界,并体现出宗教所推崇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1.
2006年4月,由中国俗文学学会和北京大学主办的中国俗文学学会第五届代表大会暨“俗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作为连任的学会会长,陈平原教授回顾和总结了上一届学会的工作,并再次从文学史、思想史和学术史角度阐述了他对中国俗文学的价值认定。谭帆教授、段宝林教授、金荣华教授、李祥林研究员、陈文新教授等作了重要发言,会议还提交了数十篇论文。  相似文献   

12.
十七年抗战文学将日军描绘为"鬼子"的形象.新时期文学强调人道主义和人性化书写,新时期的抗战文学开始走出十七年文学"鬼化"日军的思维模式,从人的角度塑造日军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建国初期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初创阶段,围绕宪法的颁布,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确立了一些正确的原则,但片面强调法的阶级性、工具性,最终导致法律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高校党建工作以及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时期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确立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抓住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着力点,突出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关注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文学给中国文人的诱惑使文道自觉难以实现 ,写作状态的单调和创作主体的缺乏活泼 ,也是其  带来的最大弊病。2 0世纪初的文坛虽然初现文道自觉的端倪 ,但由于种种原因 ,这种自觉又迅速地被搁置。文  学革命的意义在很大的程度上只是一种对“新”的追求。在某种意义上 ,“文道自觉”在“五四”时期走了一  条循环的路。新文学史上的众多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现出单一色调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性学习框架下,阅读英语文学原著需要选择合适的原著文本,协调与课堂学习的关系,设置科学的阅读目标,有序完成阅读计划,合理定位阅读活动。这些策略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语言素养和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7.
反腐倡廉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如何从源头治理腐败,本文从机制创新上做了一些探讨。意在通过创新监督制约机制、权力运行机制、公开透明机制、公务消费机制、保障调节机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制定既有利于市场经济竞争又有利于反腐倡廉的运行机制,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产生、发展和蔓延。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深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的精英文化 、固 有的传统农业文明文化与民间文化三足鼎立,共同构成现代中国的新文化格局。精英文化作 为主流文化不仅培植了精英文学,而且也左右了新文学的发展流向。20世纪30年代后期,意 识形态文化的霸权,改变了既成的文化态势,现实乃至政治的需要促成了新文学主体向民间 文化的靠拢,并逐渐奠立了大众文学在新文学中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9.
地学新技术在历史地理学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前历史地理学研究工作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引入地学方面最新技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进行了探讨,并对在编给历史地图中引入数字地图技术、地学图解、虚拟现实等具体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地学新技术应用于历史地理学越来越显其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的“改革小说”正面响应了文学现代性的要求,反映了中华民族迫切现代化的呼唤。其发展经历了初期的物质现代化转向人内心现代性的追求;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逐渐深入的时候,改革小说却出现停顿。探索这段时间里它的变化,可以更好地为文学发展提供一个参考。现代性的复杂与多元,要求“改革小说”既要适应时代变化发展,又要时刻贴近人心,更多地关注于现代性过程中人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