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喀斯特(Karst)环境的特点是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长期以来人们过于注重从改造自然的角度来重建喀斯特生态,但远未达到预期效果.喀斯特石漠化即是喀斯特山区环境耗散结构的退化,其重要原因是喀斯特山区由于地形上的天然屏障和山区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的自我封闭性双重作用,形成地理空间上的“社会孤岛“效应,导致山区环境耗散结构和生态功能退化.本文从理论角度探讨了区域环境耗散结构形成的基本条件,喀斯特山区环境耗散结构的层次结构和演化过程,指出当前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和生态重建的主要问题在于其社会人文系统的封闭性,提出了疏导对外交流网络,引入外界负熵流的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与生态重建的人文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2.
贵州喀斯特山区乡村分布特征及其地域类型划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文孝  苏维词 《贵州科学》1999,17(2):120-126
通过对喀斯特乡村地域环境系统特征和贵州喀斯特山区乡村分布特点的分析,根据类型分类指标选择原则,建立起以地貌条件、水文条件、开发程度及村落规模为内容的分类指标体系,对贵州喀斯特山区乡村地域进行了类型划分。  相似文献   

3.
贵州的生物多样性与喀斯特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贵州独有的喀斯特环境特征,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物类型和栽培品种,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地上地下二元结构、地形起伏多变,形成了类型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受冰川影响较小,保留了许多北半球其它地区早已灭绝的古老孑遗和残遗的种类,具有物种高度丰富,特有属种繁多,区系起源古老等物种多样性的特点。喀斯特环境自身的脆弱性,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使得区内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不断地遭到破坏,物种种类、数量正在急剧地减少。贵州省目前在喀斯特地域建立了37个保护区。  相似文献   

4.
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喀斯特环境人地关系的角度探讨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的组成,构建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体系,科学定位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在此基础上,依据地域分异规律划分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的类型,揭示其特征。提出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在现代旅游中持续发展的对策性建议,为合理开发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耗散结构理论在跨县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耗散结构是研究非平衡态开放系统的结构和特征的新兴学科,具有有序、稳定和动态的特征。本文首先引入耗散结构理论并对其特征作简要分析,并对耗散结构在旅游开发与规划领域的研究历程作了简要的回顾,在审视耗散结构在旅游开发与规划领域的研究状况基础上,进行跨县域旅游系统与耗散结构系统内部特征及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深入分析跨县域旅游耗散结构系统的演化及其机理,总结了跨县域旅游耗散结构系统模型,最后提出跨县域旅游耗散结构系统开发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6.
喀斯特峰丛洼地(谷地)流域产汇流特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首先从地貌形态结构对喀斯特峰丛洼地(谷地)流域的产流及汇流机制进行了研究,然后结合喀斯特流域结构的水文特点,提出了喀斯特峰丛洼地(谷地)流域的产流量计算模式和地貌水文汇流模型。  相似文献   

7.
广西喀斯特山区石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石漠化是西部生态建设中面临的最为突出的地域环境问题,也是制约喀斯特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通过全面分析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以及广西喀斯特山区目前石漠化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当地可用于改善石漠化过程的有利条件,提出了防止石漠化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形理论方法计算出了贵州毕节喀斯特区各植被覆盖度的分维值、稳定性指数等,并结合该区的地质地貌特点和不同的坡度级别来分析对应背景条件下植被覆盖度的分布特点,研究结果所表明:(1)自然景观较人为景观中的分维数大,显示了相对较为复杂的镶嵌结构,但同时也显示了较高的稳定性;(2)在喀斯特地区人为景观则显得较为复杂,在非喀斯特区,农田覆盖植被景观镶嵌结构较复杂;(3)从喀斯特、半喀斯特到非喀斯特,自然景观镶嵌结构越来越复杂且越来越不稳定,人为景观在喀斯特地区显得较为复杂;(4)随着坡度的逐渐增大,农田覆盖植被的分维值也越来越大,图斑镶嵌结构越来越复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环江喀斯特和施秉喀斯特的发育环境、地貌特征和演化特征,探讨了施秉白云岩喀斯特是否值得提名"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问题。研究表明,施秉喀斯特具有与环江喀斯特不同的喀斯特发育环境、不同的地貌特征、不同的演化过程,与环江喀斯特不存在重复性的问题。同时,施秉喀斯特因其独有的造貌地层结构——质纯薄层细粒白云岩、典型的树枝状峰丛峡谷喀斯特地貌景观、独特的白云岩开放型演化模式等特征在中国南方喀斯特形态谱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价值。因此,施秉喀斯特的提名,将会是"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在白云岩喀斯特方面极其重要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贵州安顺地区和广西桂林地区喀斯特的研究对比,从地貌形态结构入手,探讨锥状喀斯特与塔状喀斯特的形态成因联系。锥状喀斯特是湿热带喀斯特的原生地形,塔状喀斯特并非锥状喀斯特老年期地形的简单延续,而是代表一个特殊水文地貌环境开始的状喀斯特发育过程的特殊阶段。  相似文献   

11.
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区及其开发治理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贵州碳酸盐分布广,喀斯特强烈发育,人类赖以生存的喀斯特环境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本文根据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人地矛盾分析原则和区域完整性原则,从组成生态环境系统的因素入手,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通过指标筛选及权重的确定,求得以县(市)域为单元的生态环境脆弱度。经综合评判,将全省划分为强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和轻度脆弱区等三大类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区。最后,针对各类型区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今后开发治理的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系统耗散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论述了区域经济系统耗散结构的形成过程.从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序列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系统耗散结构的演化机制.以序参量为基础,建立了基于灰关联熵区域经济系统演化方向的判别模型.指出了区域经济系统演化中,散度的变化对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区域环境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但区域环境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区域环境条件直接影响到区域的开发程度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布局。也就可以说,区域环境条件是创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在能力,实现区域经济飞跃根本。  相似文献   

14.
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地域分异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西喀斯特地区的自然环境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采用层次分析模型和多层次多目标模糊综合测度模型,建立由经济、生态、环境3大类46个单项指标构成的评价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从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综合评价广西喀斯特地区50个县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地域分异规律.结果表明,广西喀斯特地区各县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较大,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不强,综合评价总值总体偏低,其中,分值大于11分的仅有河池、南丹、宜州、桂林、武鸣等5个县市,而32个县市的分值在9分以下,最差的是凌云、天等、隆林、都安、那坡、马山、东兰、乐业、凤山等9个县市,评价值为5.00~3.93,是广西喀斯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弱的一类.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地区差异是各县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与经济增长能力成正比,中部和东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高于西部,沿河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高于非沿河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同的地区集中分布.  相似文献   

15.
区域人力资源供给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不断与外界环境、社会之间存在着能量、信息和物质的交换,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导致系统的熵值增加,系统运行变得不稳定,根据熵与系统有序性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构造耗散结构系统熵模型并测定熵值的变化,就可以反映出系统运行的有序程度。研究发现,区域人力资源供给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其发展的有序性可以通过反映内部结构的“关联熵”和反映系统动态运行的“运行熵”来判断。因此,建立区域人力资源供给系统熵分析模型,通过“关联熵”和“运行熵”来对系统有序性进行测定。利用辽宁人力资源供给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金融危机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供给有序性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了环境空气动态预测系统在区域大气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并以某开发区区域规划大气影响预测为例。阐述了环境空气动态预测系统在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应用中的主要功能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原理与决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可持续发展研究已成为地理学研究的活跃领域和发展前沿,区域尺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地理学更能发挥优势的领域。本文运用现代地理学,系统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属性及在一定尺度的区域范围内,由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各要素组成的区域的结构关系,协调原理和演变的机理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8.
LUCC是很复杂的现象,不能简单地沿袭传统土地利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必须寻求新的综合研究途径,发展新的研究方法.选择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通过建立都安喀斯特LUCC分类体系,利用变化幅度、变化速度和趋势指数及其数学模型来表征都安喀斯特LUCC的过程、趋势及区域差异,揭示区域LUCC的动力学机制,客观区分LUCC中自然与人文因素作用的份额,分析LUCC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和灾害风险,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格局,建立生态安全条件下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高效利用途经.总结出一套研究区域喀斯特土地利用的理论与方法,丰富了LUCC研究的理论体系内容,对区域喀斯特土地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