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亚洲内陆湖泊在18kaBP及6kaBP的水位变化及其指示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秦伯强 《科学通报》1997,42(24):2586-2596
湖泊是一定区域内的蓄水体。其水位高低能非常有效地指示湖盆内湿润条件的变化。这对内陆湖泊尤为如此。湖泊的湖滨阶地、沉积物岩性及水生孢子花粉、介形虫、硅藻等都能成为过去历史时期湖泊环境演变的证据。例如,沉积物的纹泥层反映的是一种深水且静态环境,而粗砂粒的沉积物反映的是一种近岸的浅水环境。在水生孢子花粉中,苔草(Carex)、狸藻(Ultricularia)等指示的是浅水相的环境,而孤尾藻(Myriophyllum)、眼子菜(Potamogeton)指示的是深水相的环境。这些都是恢复古湖泊水位变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张儒瑗 《科学通报》1980,25(17):797-797
1978年,作者在冀东迁安娄子山确定了一种特殊的变质岩——英榴易熔岩.这种岩石长期被当作榴辉岩对待.但它既不同于狭义的榴辉岩和榴辉铁橄岩,也不同于与超镁铁质共生的石榴辉石岩.就我们所知,该类岩石还未报道过.英榴易熔岩作为夹层产在早太古代迁西群中,出露面积长1—2公里,宽几十米.上下围  相似文献   

3.
颜坤 《科学通报》1983,28(3):182-182
无尾两栖类的中脑脚盖主要被感觉中枢占据,例如半圆丘是听觉中枢,脚盖视核与视动震颤有关,峡核被认为是次级视觉中枢。但是,对脚盖其余部分的生理功能还了解甚少。解剖学研究表明,外侧脚盖与视顶盖,端脑纹状体和脊髓有联系。我们的目的就是研究这个区域的生理学。本文指出,从蟾蜍外侧脚盖可记录到视、听和触觉反应,中脑深核可能与视信息加工有关。  相似文献   

4.
人们通常认为,玻璃是一种极易破碎的而极不牢固的物质。然而随着各种新型玻璃的不断出现,玻璃大型建筑层出不穷,并且朝"智能化"方向发展,使许多梦想成真。1980年,在西德迪塞尔多夫市一座47米长的新桥建成,就是以玻璃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这是一种把玻璃纤维镶嵌到聚酯树脂中去制成的新建筑材料,具  相似文献   

5.
75年前,一种十分奇特,似虎似狼又似狗的有袋类动物——塔斯马尼亚狼,还活生生地逡巡于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上:75年后,这种有着狼的外形但其背和尾又长着狼的外形但其背和尾又长着虎的条纹的独一无二的动物,已成为一种永久的记忆,一种地球曾经拥有过的生物多样性的美好回忆…… 塔斯马尼亚狼,又叫塔斯马  相似文献   

6.
尼斯湖“水怪”是全球最著名的传说之一,也是最神秘、最吸引人的谜题之一,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游客前往尼斯湖“探险”,为偏远而贫困的英国苏格兰尼斯湖地区的经济带来生机。但住在尼斯湖里的“水怪”如今越来越无法维持自己的宁静“生活”了,因为前来寻找它的人所用的手段已经变得越来越高级。 4名瑞典专家组成的“全球水下勘探队”,将于今年3月 20日开始,用两周时间在苏格兰捕捉尼斯湖“水怪”。他们计划用普通鱼网去捕捉尼斯湖“水怪”,已准备妥当的鱼网形同漏斗,宽5米,长7米。勘探队还准备使用两种新型声波定位仪探测尼斯湖湖底的情况,并描绘出三维图像,另外还将动用潜水摄像机拍摄湖底的一切较大规模的“动静”。 捕捉小组相信尼斯湖里确有“水怪”,因为尼斯湖“水怪”的出现由来已久。但向游客介绍“水怪”已有26年之久的尼斯湖游客中心主席闪恩则认为这次搜索不会有什么新发现。 伸回回回曲回赔问 尼斯湖位于横贯苏格兰高地的大峡谷断层北端,是英同内陆最大的淡水湖,海拔16米.湖长39公里:宽2.4公里,对外惟一的联络水道就是尼斯河。尼斯湖的湖水水温非常低,很不适合游泳,除非是游泳者非常非常坚强,或是有被虐待的倾向。湖水并不清澈,能见度只有...  相似文献   

7.
麋鹿的故事     
麋鹿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大型鹿类。它体长约2米,肩高可达1.3米。雄鹿体重可达250千克,有角,角枝形态十分特殊,没有眉叉,主干离头部一段距离后,分前后两枝,稍后,前枝再分两叉,后枝长而近于直。一般随  相似文献   

8.
康乃尔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戈尔德(T.Gold)提出一种新的假说,认为地球内部存有大量沼气(甲象,这可认为是由于地下的氛气在地震之前与沼气一起沿着岩体的裂缝上升,逸出到大气中。同样,地震前的井水位变化或并水冒泡等异常现象的发生,也都可以用气体外逸得到解释。动物的异常活动,也与沼气的不断上升和地下的二氧化碳或挥发性物质受挤压外逸有关。另一方面是海啸,浪高数米,传播范围可达  相似文献   

9.
曾有报道,天津蓟县一农户发现一种会飞的动物。经鉴定,这种动物就是珍贵的飞鼠,学名鼯鼠。飞鼠一般生活在远离人群的深山悬崖之巅。该动物体长1米左右,长有毛茸茸的长尾巴,前后肢之间有似羽的皮膜相连,俗称肉翅。  相似文献   

10.
1912年德国青年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一个假说,说大陆在地球表面经过漂移后,才到达现在这样的位置.他认为侏罗纪前(约一亿五千万年前)大西洋并不存在,南北美洲大陆和欧非大陆是连成一片的;当时的印度大陆也在南半球,与南极洲、非洲相连.魏格纳的标新立异的假说,在地质和地球物理学界引起激烈的争论,这样大块的陆地真的能漂移了几千公里吗?当时既未得到证实,也未否定.在魏格纳逝世后,大陆漂移学说就衰落了下去.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探索》2014,(2):9-9
正运用最近在蒙古国新发现的化石,科学家证实了当地的一种比霸王龙还高的素食恐龙——恐手龙的存在。这一发现也表明,7000万年前的蒙古国所在地区到处都是庞大的素食恐龙,以及追杀它们的、牙齿如尖刀般锋利的霸王龙。据估计,恐手龙身长约11米,身高约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有的孕妇生下了健康的宝宝,有的孕妇却生下了怪胎。俄罗斯科学家正在用六个脑袋的怪鱼帮助揭开人类的这一奥秘。 俄罗斯科学家布尔拉科夫最近通过一系列实验培育出了一种长着六个头的怪鱼。这种鱼没有躯干,胸鳍长在头上,鱼头后面就是尾鳍,有的鱼甚至连尾鳍都没有,但它们却都能在水中游动。 这些怪物是布尔拉科夫利用特定的细胞能量辐射波,对鱼的胚胎施加影响后培育出来的。布尔拉科夫运用一种功能已被确定的能量辐射波,持续对鱼的胚胎中负责制造鱼头的基因施加影响,被激发的基因便“开足马力”一个接一个地制造鱼头。运用同样…  相似文献   

13.
海岸带这个特定的环境以及人类对海洋的特殊感情,决定了海滨旅游对人们的吸引力是无可比拟的,有些国家认为海滨渡假是当代最时髦的娱乐方式,西班牙就是拥有了美丽的海滩而成了“旅游王国”的。我国海岸线18000公里,纵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漫长的岸线上镶嵌着众多的港湾,辽阔的海疆分布着6500多个大小岛屿,海滨的奇山异峰、珍稀的  相似文献   

14.
由好莱坞制作并于2008年上映的<地心游记>最近版本,运用3D技术将恐龙、水虎鱼和食人植物等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比凡尔纳的原著更加引人入胜.不过,科学家在2800米深的地下发现的一种细菌,据信在几千万年前与地面断绝联系后,以某种方式生存繁衍至今,其怪异程度与凡尔纳的描写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15.
赵昭昞 《科学通报》1958,3(18):569-569
多年前,李四光教授在永安看到泥砾层,认为是冰川作用的沉积物。这一论点,虽曾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均未作出可否的结论。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永安泥砾层的分布范围,主要集中于东部三个区,即凤洋与西营坂间的东溪段、黄历与桂口间的燕溪段和大洲后与坂尾间的沙溪段(图1)。兹将此三地段泥砾层的岩相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16.
<正>一种曾被科学家认为早已灭绝的生物又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它们就像活化石一般存活到了现在……居住在南非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土著渔民,在南非东伦敦的海面上,偶然捕捉到一条奇怪的鱼。这条鱼长约1.4米、重约37千克,全身披满泛着紫铅色光泽的鳞片。它的头部特别坚硬,简直像披着一层铠甲。更为奇特的是,它的胸部和腹部两侧各长着两个又粗又长的鳍,宛若兽类的腿。当船长触摸到它的身体时,那条怪鱼便猛地跃  相似文献   

17.
质子的奥秘     
人类利用原子能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原子核中包藏着质子和中子,也是任何一个初中生都了解的知识。质子有多大?约10~(-15)m。它是如此微小,长期以来人们把它看成是一种像电子那样的、不可分的基本粒子。直到1964年,美国科学家盖尔曼提出夸克模型,认为质子是由3个夸克所组成。这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又一个突破。5年后,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的科学家,利用其3公里长的加速器所发出的高能电子,轰击质子靶,结果有一个意外的发现:若把质子比作一个微球,那么现在他们看到,质子的电荷并非均匀地,而是成块状地分布在这个球体上,  相似文献   

18.
空间技术及其意义 宇宙空间蕴藏着取之不尽的物质财富,期待人类去开发利用。空间技术就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技术,又称太空技术和航天技术。 讨论航天,那么什么是天?有两种定义。一种定义认为,天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无限遥远的空间。另一种定义认为,天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至太阳系内的空间。据此,大气层以外太阳系以内的航行活动则称之为航天,而太阳系以外的航行活动称之为航宇。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人类只能实现航天活动。因为任何一种航行活动都  相似文献   

19.
张文韬 《世界科学》2012,(10):14-17
●继科学家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后,现在已步入深入研究的阶段。没有人知道人类基因组里究竟藏有多少信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下寻找的步伐?但你可以想像。真正理解并掌握基因组将成为本世纪或下世纪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大科学工程。在过去的五年中,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的计算生物学家尤恩,伯尼(EwanBirnev)和同事们为“DNA元件百科全书计划”(EncyclopediaofDNAElements.ENCODE)收集了大量的基因组数据,最近他准备把这些数据打印出来。然而,要找个可以放置这份打印文件的地方可不容易,即便每平方厘米能容纳1000对碱基,但文件还是高达16米,至少30公里长。  相似文献   

20.
我们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向大家推荐《作物根瘤的人工诱发》一文。作者王曼新同志运用磁处理的技术,对一些农作物的播种进行了某些适当的处理后,使许多种作物发生了可喜的变异:在根部长出了根瘤(本期封面和封二照片就是这些根瘤的形状)。这一成就,令人振奋,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