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Petri网的铁水运输系统DEDS对象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首章  刘峰  周明  周仁义 《系统仿真学报》2003,15(12):1803-1804,1817
宝钢铁水运输仿真系统针对仿真系统的各个实体,包括高炉出铁口、高炉出铁线、脱硫问、倒罐站、前、后扒渣间、倒渣间、电炉、锭模、铸铁机、炉窑、TPC、机车和铁路,利用Petri网建立了模型。应用宝钢铁水运输计算机仿真系统,对宝钢2高炉易地大修工程区域的20种方案进行仿真试验,通过不同方案下仿真结果的比较,得出了2高炉易地大修区域铁路布局和铁水运输调度方式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
李辉  王波  郝兴伟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2):267-270,277
以国产CZ系列运载火箭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火箭导航计算子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导航计算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全数字仿真。先将子系统分解成一系列功能相对独立的模块。如地球引力加速度计算模块、速度计算模块、位移计算模块等。采用MATLAB/Simulink对这些功能模块建立仿真单元模型,然后再进行仿真单元模型的集成。构建出运载火箭导航计算子系统的仿真模型,输入该型号运载火箭实际飞行中采样得到的加速度计输出信号进行仿真验证,得到的速度与位移变化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证明仿真模型建立正确、方法采用得当、有效。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Petri网的面向控制的模块化信号控制城市交通网络仿真模型.采用层次化的建模方法:首先建立交通网络的轮廓模型,然后对轮廓模型中描述交通网络的关键要素(如交叉口、信号灯等)部位给出加细模型.这种建模方法清晰地描述了各个行驶方向的交通流在交叉口处的转向以及可能出现的冲突情况.此外,将时间因素加入系统模型中,使模型不仅能够反映交通流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且对车辆的位置、速度、通过时问等物理因素进行描述和计算.这样,就可以对各种具体的信号配时方案的性能指标进行比较和评估,以便找出最优或比较理想的交通控制方案.最后,通过一个仿真实例对系统模型的运行进行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4.
以钢铁企业高炉煤气系统为背景,针对其产生量和消耗量的预测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回声状态网络时间序列方法进行系统仿真预测。并根据最小均方差准则,以最小化网络训练误差为目标,采用随机梯度下降法对网络参数进行优化。该方法对于不同预测对象,可计算出合适的网络连接权值、储备池谱半径等参数,避免了传统回声状态网络方法中单凭经验选择网络参数的现状,提高了预测精度。采用该方法对高炉煤气系统现场实际产耗数据进行了仿真预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樊烨  董金文  张昆仑  唐万忠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0):4803-4807,4839
根据磁浮列车上车载电网各用电设备的连接关系与加戴使用条件,运用Simulink仿真工具搭走磁浮列车车戴电网系统模型,采用该模型对车辆的启动-运行-正常制动和启动-运行-涡流制动两种工况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准确模拟车辆两种工况下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验证了所设计的电网系统中用电设备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6.
尹华兵  李洪武  吕庆军  周广明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19):5171-5175,5180
利用虚拟样机技术,采用模块化原理,分别建立了发动机、液力变矩器、行星变速箱、液压操纵系统、行动系统等整车各个子系统的模型,通过软件之间的接口,实现了集成化,仿真了车辆在一档工况下爬坡时,车辆动力传动及行动系统的载荷情况,为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动态载荷,为试验数据校验仿真模型打下了基础.还可实现对整车在换档、转向、加速等方面的仿真,为传动系统和整车其它系统之间的性能匹配提供了可靠的分析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7.
PCM/FM再入遥测系统建模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知明  蒋红丽  黄强  罗冠祺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3):5466-5468,5490
基于再入遥测实际系统,提出了一种简化的PCM/FM系统仿真模型,重点分析了再入遥测信道双径模型的特性。当传翰码速率较高的情况下,再入遥测信道呈现频率选择性衰蓉特性,双径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这种频率选择性信道.对整个系统的仿真有利于清楚了解各个主要部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过程为自适应均衡器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仿生控制的特点,构建了一种Matlab环境下的双足机器人动力学仿真及仿生控制平台。为了充分利用关节自身的被动特性,描述了由非外界约束引起的自由度变化,以及双足机器人在运动相态间的合理切换。同时,考虑到碰撞是机器人运动的固有特性,建立了包括碰撞在内的混合动力学模型,最终实现控制器与机器人、环境的耦合。在此平台上,对设计的仿生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借助机器人自身运动状态和环境交互信息,协调各个关节的动作时序,实现了低能耗的稳定行走。结果表明,该平台为双足机器人仿生控制及其运动特性分析提供了有效的仿真手段。  相似文献   

9.
无料钟高炉布料模型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敏  许永华  曹卫华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1):5051-5054,5097
高炉布料是高炉炼铁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针对某450m^3无料钟高炉难直接监测炉料分布的情况,分析了影响炉料分布的基本因素,借助运动学分析、统计规律、专家经验建立布料数学模型,阐述了模型的四个组成部分,即Q/r料流模型、料流轨迹模型、炉料分布模型、矿焦比计算模型的设计以及其组织结构关系,提出了量化煤气流分布趋势的矿焦比指数,利用生产数据间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系统运行情况表明,模型可以有效地指导炉料合理分布,降低高炉焦比,改善冶炼状况,保证高炉稳顺生产。  相似文献   

10.
卫星通信链路连通性仿真模型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丁红勇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4):713-715,737
通信卫星在信息传输尤其是军事信息的传输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卫星通信链路的连通性分析与仿真是空间信息系统仿真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包括物理可见性和电磁波的传输特性的分析与仿真。论文分析了航天器的空间位置计算模型,建立了通信卫星与航天器之间的物理可见性模型.通信卫星与地面节点之间的物理可见性模型以及空间电磁波的基本传输模型,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了仿真实现,将仿真结果与STK计算的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了模型具有较高的置信度。模型具有可移植性、扩展性、精确度高和简洁易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蓄热容器内固液相变蓄热过程的仿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容器侧壁导热和添加更加真实的空穴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微重力下热管吸热器内的相变蓄热容器的仿真模型,并采用FLUENT软件对相变蓄热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热管壁温和蓄热容器外壁温度的变化曲线,以及不同时刻下蓄热容器内的温度场和熔化率分布;仿真结果对于微重力下固液相变过程的研究和蓄热容器的设计改进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开关磁阻发电系统非线性建模及故障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开关磁阻电机非线性电感模型的基础之上,利用Matlab中的电力系统工具箱(PSB)建立了一个四相8/6极开关磁阻发电系统(SRG)完整的非线性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通过对模型施加不同的故障条件,仿真了系统在电枢绕组故障,功率变换器故障以及负载短路故障等多种故障情况下的电压,电流输出波形,并与相关文献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横向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开关磁阻发电系统具有较高的容错能力.所提出的故障建模方法及仿真结果对开关磁阻发电系统的故障诊断及容错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体系破击作战机理的基础上,根据从物质世界到观念世界的抽象过程,提出了基于复杂网络的体系破击仿真分析框架,并建立了考虑信息因子和破击能力的作战体系破击新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得到了一些结论:(1)一定条件下,体系破击的能力比攻击信息更加重要;(2)只有在一定的破击能力下,作战体系才对随机攻击表现出鲁棒性,对蓄意攻击表现出脆弱性。  相似文献   

14.
大型装置起竖系统协同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液压驱动的大型装置起竖系统为研究对象,选择Pro/E、ADAMS、AMESim和MATLAB/Simulink作为软件环境,探讨了蔓杂机电灌一体化系统建模与协同仿真的实现策略。利用Pro/E和ADAMS软件建立起竖机械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利用AMESim软件建立起竖液压系统的模型,利用Simulink建立控制系统的模型,并以MATLAB/Simulink为主仿真环境,通过软件接口将多锥动力学模型和液压系统模型集成到MATLAB/Simuilnk中,并利用参数关联构建系境完整的仿真模型,赛现了机械,液压、控制系境仿真模型的有机集成。研究结果对复杂机电液一体化系统的协同仿真与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有限元法人体腿部生物力学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沫楠  张猛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20):5638-5641
为了建立可用于手术预演和规划的可靠的虚拟生物组织力学模型进行人体腿部生物力学仿真研究,根据关键组织的三维重建结果,采用有限元方法自下到上的建立骨骼、皮肤和部分软组织的生物力学模型.针对CT图像无法精确重建肌肉的几何模型的问题,在充分考虑肌腱的生物力学特性,又体现肌纤维的微观解剖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肌肉建模方法.最后,通过患者手术获得的力位数据与有限元仿真数据的对比分析,证明建立的人体生物力学模型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6.
地形遮蔽是影响预警探测系统发现目标能力的关键因素。有效算法是实施模拟仿真的基础。在分析电磁波和光线在地球大气层内传播过程中的机理和现象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地球的曲率影响和大气的折射效应及吸收效应,针对某实际问题,建立了预警系统对低空目标探测的地形遮蔽模型算法。本算法实用性好、精度高,可用于作战推演的实时仿真。  相似文献   

17.
编队协同反潜概念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建模是当前仿真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被用于连接真实世界和仿真模型,建立概念模型有利于实现仿真间的互操作和促进仿真资源的重用。分析了概念模型的建立过程,简要介绍了统一建模语言UML。结合编队协同反潜的特点,建立了实体、任务、动作和交互的概念模型,并利用UML对协同反潜军事活动进行了形式化描述。所建模型可以减小军事专家与仿真技术人员对该活动的认知偏差,缩短建模与仿真的工作周期。  相似文献   

18.
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过程改进气动系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过程气动系数模型和参数辨识问题,基于公开的气动系数数据,综合考虑攻角和马赫数两个主要因素,分析了气动系数与二者的函数关系,建立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改进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模型,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参数辨识,得到参数辨识结果。将已知的气动数据与改进气动系数模型计算值进行对比,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的相对误差平均值均小于5.10%,表明所建立的改进气动系数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轨迹优化和仿真。  相似文献   

19.
采用PMBLDC的AUV对转螺旋桨推进系统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转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对转螺旋桨,广泛应用于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AUV),分析了对转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总结了定转子相对位置、电机运行状态与逆变器功率开关管驱动信号的关系,设计了一种采用12个位置传感器的定转子相对位置检测方法,给出了位置传感器与逆变器驱动信号的逻辑关系,在Matlab/SINMULINK平台上,建立了对转螺旋桨模型、对转电机模型、反电势模型、12个位置传感器与逆变器驱动信号译码器模型和转速电流双环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证明模型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0.
基于碰撞接触的弹管多体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接触碰撞理论,建立了火箭武器发射过程中弹管接触碰撞的多体动力学模型,该碰撞模型充分考虑了影响碰撞刚度和阻尼的因素,尤其是碰撞速度较高时速度对碰撞刚度的影响不能忽略。通过仿真计算,获得了通过一般试验方法较难测试到的碰撞接触力及火箭弹在管内的复杂运动情况。仿真结果为火箭武器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