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经济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带动生产力飞速提升,生产关系更加透明和公平,整个供给体系的效率、质量、结构不断优化,对需求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产生深远影响.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角度,通过比较数字经济时代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的异同,探讨了数字经济时代供需体系的变革趋势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是在合理的生产关系下促进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依据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构建一个公平支配自然资源,公平劳动的生产关系,是实现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适应于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关系。马克思的可持续发展观是现代可持续发展观的先河,而且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内涵。马克思把循环利用生产和消费排泄物作为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出了生产和消费排泄物循环利用的一系列理论和极具实践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一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和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都论述过社会主义,他们所预见的社会主义社会,和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既同且异,它们的生产力的性质以及由其决定的基本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相同的,但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以及由其决定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则不相同。从现代历史的经验看来,生产力的性质和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即生产力的水平),应该是相互联系,又必须明确区分的两个概念。使用大机器和科学技术的社会化的生产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支配下产生的,又是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现代生产力不高的中下等国家首先建立起来的美好的社会制度,它的巩固和发展更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的存在和发展必须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保障。历史上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有与自己相适应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是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作为自己的物质基础的,只有能保证比资本主义有更高的生产率,更高技术装备的现代化生产力、才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好比一座高楼大厦,没有坚固的基础是建立不起来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就应该把建立社会主义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高一些,更快一些。因为,社会化大生产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建立的物质前提,又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认为社会形态的内部结构一般可分为三个最基本的层次,即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其中,生产关系是中心环节。它一方面与生产力构成一对基本矛盾,另一方面又作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构成一对基本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组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社会形态。在社会形态中,不仅具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对立统一,而且具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对立统一,而这后一个对立统一更加重要。因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构成的生产方式决定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社会究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还是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一个发展阶段?笔者认为是前者而不是后者。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澄清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复杂的。在每一个社会形态里,都有一种生产关系占主要地位,规定着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主要特征,也规定着这个社会上层建筑的主要特征。从社会形态的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基本层次及其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反映的是生产力对社会生活的决定使作用及其发展的必然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领导力量四个基本方面本质属性的概括,是我们的“立国之本”;而改革则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间辩证关系的调整和处理,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基本层次及其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反映的是生产力对社会生活的决定作用及其发展的必然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领导力量四个基本方面本质属性的概括,是我们的"立国之本";而改革则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间辩证关系的调整和处理,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生产力思想,是一条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当中的红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石。邓小平以解放、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搞清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主要依据,正确划分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邓小平生产力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理论上深刻领会这句话的科学性,对于我们增强改革的信心,增大改革力度有着重要意义。本人试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性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根本性变革,它的建立和发展能使被传统集中计划经济束缚的生产力得以解放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为生产力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生产力发展是相适应的。但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与生产力社会化的现实程度和发展趋势之间,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是在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的命题之前应当确立的理论前提;把存在的旧社会的残余和新制度的不完善因素,以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会随社会的发展出现相对落后的因素等,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矛盾并成为社会基本矛盾的原因,是对矛盾极其狭隘的理解,并混淆了社会主义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具体矛盾与社会基本矛盾的区别,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看作是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完善加以解决的,则否定了共产主义代替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生产力标准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在社会进步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原理在科学尺度和价值尺度统一上的科学表达。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毛泽东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全面发展。 一、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从来就认为,社会生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而生产力作为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则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和决定因素。因此,从马克思到列宁都十分强调社会主义要发展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阐述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指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发展动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曾过分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重新认识到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意义,并在生产关系领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当前,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既强调发展生产力的现实基础,又致力于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价值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强观。  相似文献   

14.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社会,确定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依据只能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和发展水平的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确立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同样是由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状况来决定的,而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愿望出发,盲目地建立超越生产力实际发展水平的所有制结构。新中国成立四十多年来,我国生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已经成为现实。那么,经济落后的中国为什么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它和社会主义制度应当建立在生产力相当发展基础上的原理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众所周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正是从这个原理出发,马克思、恩格斯在一些早期著作中曾提出,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英、法这些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同时发生并取得胜利。这是他们根据当时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的历史阶段,只有英、法这些国家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最基本条件所作的设想。然而,就在当时,他们也并不否认在那些工业不发达、经济落后、小农占优势的  相似文献   

16.
浙江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科技作为生产力,与内容深度融合的同时,正在推动内容生产关系变革。"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内容科技作为新型生产力,必然需要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媒体只有形成顺应生产力新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加入到更加广泛的社会化大分工之中,才能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相较其他部门和产业,内容产业具有信息服务和意识形态双重属性。因此,内容科技的发展应不断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在为社会提供大规模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同时,凝聚社会共识、推动进步发展的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17.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高度概括,充满了辩证统一思想,文章从继承和发展、目的和手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性和个性等四个方面从辩证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作为我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自建国以来,他是通过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和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来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本文分别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个不同时期(特别是十年“文革”)的对比,来阐述毛泽东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思想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19.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根本任务。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又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生产力的落后状况,同时必然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各方面的变革。我们的思想和工作必须适应这种变革。一、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社会生产力的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包括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现代  相似文献   

20.
陶绍兴 《科技信息》2007,1(4):137-138
提高效率、维护公平一直是人们活动的主题和目标。现阶段能否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效率和公平之间可以而且应该和谐。当前,在继续强调发展的同时必须更加突出公平,采取各种措施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效率与公平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在效率与公平的和谐中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