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不同烟草品种罹黑胫病后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就黑胫病表现不同抗性的两烟草品种接种黑胫病菌后,对其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接种后抗病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水平皆明显高于对照,感病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水平也高于对照,但接种后抗病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水平前期增加速度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另外,接种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与各自对照相比皆未出现新的酶带,只是几个酶带的强弱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
腐烂病菌对不同抗性荷花品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科学》2016,(12):1997-2001
以不同抗病品种的荷花为试材,研究接种腐烂病菌后,荷花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接种腐烂病菌后,抗、感病品种的荷花幼苗POD、PAL、PPO活性均比对照有所提高,其中抗病品种提高程度均强于感病品种,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活性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OD、PAL、PPO活性与品种抗病性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玉米对MDMV的抗性与PO和SOD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抗性玉米人工接种DMDV后1周内的PO和SOD活性变化及其同工酶谱组成。结果表明:玉米感染MDMV后,PO活性发生明显变化,无论是抗、感品种PO活性比对照多有提高。但抗、感器种之间、接毒与对照之间比较,夏、秋两季采样测定结果不尽相同,尚难发现明显的特征性差异。抗、感品种、接毒与对照之间PO酶谱有差异,抗病品种的健康叶片带纹多、颜色重,而感病品种带纹少、颜色浅;抗病品种的接毒叶片比对照酶带加重或增添新酶带。抗病品种SOD活性的本底水平高于感病品种,接毒后SOD活性比健康对照提高但不明显,而感病品种SOD活性比健康对照提高明显,且活性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4.
玉米纹枯病抗性与防御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玉米抗、感纹枯病的4个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玉米2个抗性品种和2个感病品种在接种玉米纹枯病菌后苯丙氯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在玉米接种R.solani后,POD、PAL、PPO和SOD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抗病品种瓦试13和沈试28比感病品种沈试29和掖单13增加的幅度大,酶活高峰出现的早,并发现玉米接种纹枯病菌后SOD活性均表现为先增加然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研究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黄化苗转绿过程中叶片内脯氨酸、可溶性糖、蛋白质、叶绿素、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和SOD、POD、CAT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见光初期,黄化苗的所有生理生化指标均低于对照,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在见光后明显上升,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CAT活性等指标先升高后降低,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蛋白质含量以及POD、SOD活性等指标则先降低后升高,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病原菌对野外白车轴草生长及活性氧代谢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感病株与对照株相比,植株矮小,单株鲜重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减少;叶片发黄,叶片色素含量下降.同时,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电导率显著升高,丙二醛(MDA)含量上升;且活性氧清除系统遭到破坏,保护酶系统失衡,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下降,分别为对照的86.15%和86.23%;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却明显上升,为对照的1.41倍.  相似文献   

7.
对5个不同抗性的酒葡萄品种进行感病性鉴定,并对其成熟叶片进行接种,以不接种作为对照。4天后测定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5个供试品种均不同程度感霜霉病。感病轻的梅鹿辄、SV6059品种接种后的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对照。所有酒葡萄品种接种感病后的SOD活性均高于对照。接种感病后发病较重的拉别长依、赤霞珠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在对6个不同抗性小麦品种穗部接种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前后,分别测定了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丙二醛(MDA)及总酚含量的变化.测定结果表明,接菌后各品种PPO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抗病品种在接菌后第3 d PPO活性达到峰值,而感病品种在接菌后第4 d PPO活性才达到峰值;接菌后抗病品种组织中MDA含量变化呈现为先升后降趋势,而感病品种MDA含量表现为先升后缓慢下降然后再度上升;各品种酚类物质含量均在接菌后第2 d达到峰值,然后酚类物质含量开始下降,但感病品种下降速度明显比抗病品种快.  相似文献   

9.
通过一定强度UVC照射,对玉米幼苗叶片内几种活性氧成分及几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变化进行检测,以探究玉米幼苗对UVC照射进行应答的可能机理。实验步骤:玉米幼苗经一定强度的UVC照射5h/d,连续照射5d后,测定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及H_2O_2含量,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的酶活力。结果显示:UVC单独照射时,玉米幼苗叶片内O_2~-产生速率极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H_2O_2含量及POD活性表现均为极显著降低(P0.01),CAT活性无明显改变;日光—UVC混合方式照射时,O_2~-产生速率继续升高,SOD活性进一步下降,H_2O_2含量和POD活性则表现为增升(P0.01),CAT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UVC照射对玉米幼苗的损伤主要来自O_2~-,混合光照可加剧这种损伤;混合光照可使H_2O_2含量升高,主要由CAT进行清除;混合光照不是降低UVC对玉米幼苗负面效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测定了24h盐胁迫下盐芥(6周)和拟南芥(3周)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析了盐胁迫下3种抗氧化物酶在两种植物中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拟南芥叶片中3种酶活性的变化特征为随盐处理浓度增加,SOD呈逐渐上升趋势,CAT呈逐渐下降趋势,POD活性上升幅度较大,且在200mM NaCl处理条件下,SOD和POD活性达到最大;盐芥根中的SOD、POD、CAT本底活性皆高于叶片.随着盐处理浓度增加,SOD活性基本无变化,叶片中的POD活性逐渐降低,CAT活性逐渐增加.而根中的POD活性却出现递增、CAT为先增加后降低现象.盐芥中的SOD本底含量水平高于拟南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