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花蛤壳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丙酸钙.在单因素的基础上,研究了液固比、酸壳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丙酸钙产率的影响,并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制备工艺为液固比21 mL/g、酸壳比1. 85 mL/g、反应时间184 min和反应温度76℃,在此条件下,丙酸钙产率为96. 15%,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0. 56%,说明该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可行性,可用于丙酸钙水热法制备工艺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以花蛤壳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辅助花蛤壳丙酸钙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丙酸钙产率为响应值,选取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液固比和酸壳比为自变量,利用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法对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丙酸钙产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四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模型。超声辅助制备花蛤壳丙酸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120 min、超声温度71℃、液固比18.3 mL/g和酸壳比1.8 mL/g,在此条件下测得丙酸钙产率为93.95%,与预测值(94.07%)相比,其相对误差为0.13%,说明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制备花蛤壳丙酸钙的工艺参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可用于花蛤壳丙酸钙制备工艺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主要探讨了常压下盐酸对蛇纹石型红土镍矿进行浸出的工艺条件。考察了酸矿比、液固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蛇纹石型红土镍矿浸出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酸矿比为2.5∶1、液固比为5∶1、反应时间为0.5 h、反应温度为100℃。在此条件下镍、钴、铁浸出率分别为100%、100%和90%。  相似文献   

4.
利用脱硫石膏水热合成硫酸钙晶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脱硫石膏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工艺制备硫酸钙晶须.借助电导率、化学电位、XRD和SEM等分析方法,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研究了硫酸钙晶须生长的变化规律,随着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固液比和初始pH值的增加,硫酸晶须的长径比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本实验条件下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120min,固液比为1∶10,初始pH值为5,原料粒度1.36μm.此时所制备的硫酸钙晶须长径比可以达到82.57.  相似文献   

5.
以甲醇和大豆油为原料,以固体酸为催化剂,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醇油摩尔比各单因素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时间3.5 h,反应温度70℃,催化剂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6.0%,醇油摩尔比为7:1,生物柴油产率可达93.5%.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次硝酸铋制备过程中产生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二氧化氮及大量氨氮废水等问题,提出采用液相球磨转化法制备次硝酸铋新工艺,运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方法对氧化铋球磨转化制备次硝酸铋工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转化率影响性由大至小的顺序为液固比、球料比、硝酸浓度、反应时间;氧化铋球磨转化制备次硝酸铋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硝酸浓度为0.5 mol/L,液固比为15:1 m L/g,球料比为10:1(质量比),反应时间为1 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氧化铋的平均转化率为90.71%。制备的次硝酸铋主要呈棒状形态分布。  相似文献   

7.
以壳聚糖和金属氯化物为原料制备了多种催化剂,并将其应用到苯甲醛乙二醇的缩醛反应.考察醇醛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的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负载CuCl2作为催化剂时效果最好.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出该缩醛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醇)∶n(醛)=1.4∶1,催化剂用量为0.25g,反应时间3h,带水剂用量12.5mL,此条件下缩醛反应的产率90.0%,结果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微波辐射技术简便、快速、高效合成1,1′-二茂铁双甲酰肼(d)。为了提高其产率,分别以1,1′-二茂铁双甲酸甲酯和80%水合肼的物料比,微波输出功率和微波辐射加热时间为单因素进行考察,利用响应曲面法进行合成工艺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1′-二茂铁双甲酸甲酯和80%水合肼的物料比为2∶5,微波输出功率为100 W,微波辐射加热反应时间为15 min为其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产率可达91.7%。  相似文献   

9.
低品位铜钴矿选择性浸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铜钴矿物的不断开采,高品位、易处理铜钴矿资源的日益减少,低品位铜钴矿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低品位铜钴矿中有较多杂质金属离子,为了提高有价金属浸出率的同时抑制杂质金属离子的浸出,实验探讨温度、酸量、固液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各金属离子浸出率的影响.最佳浸出工艺为:以盐酸为浸出液,盐酸总酸量为理论量的1倍,矿物粒度100目,固液比为S/L=1∶4,浸出时间为1 h,温度30℃.  相似文献   

10.
针对煤矸石制备无机混凝剂的问题,采用正交实验法得出了在煤矸石制备聚合硅酸硫酸铁铝(PFASS)过程中用酸浸取铝和用碱提取硅的最佳反应条件,即最佳酸浸条件为:酸浸时间(A)为1.5h,NaCl助溶剂与煤矸石的质量比(B)为0.05:1,固液比(C)为1:10;最佳碱浸条件为:碱浸时间为2 h,碱液浓度为5mol/L,固液比为1:10。并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分别讨论了混凝剂的碱化度、废水pH值、混凝时间、混凝剂投加量等参数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证明:采用本工艺生产的PFASS,水处理效果好,COD的平均去除率为45%左右,脱色率也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