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5 毫秒
1.
玉米蛋白粉对大豆增产效果明显.施入玉米蛋白粉900kg/hm2后,大豆的产量最高为3 123 kg/hm2,增产29.2%,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该种蛋白粉肥料还能够明显提高大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提高3.5%和1.3%.  相似文献   

2.
应用"目标产量法"对日光温室辣椒进行配方施肥研究,日光温室辣椒666.7m2产量8654.9kg,计算优化的肥料配方是:基施有机肥5000kg/667m2+过磷酸钙46.56kg/667m2+尿素19.32 kg/667m2+硫酸钾32.39kg/667m2,于门椒果实膨大期、四门斗果实坐果后和八面风果实采收后分三次进行追肥,每次追施尿素12.88 kg/667m2、硫酸钾21.58kg/667m2。通过大田试验,配方施肥区植株生长势强、节间短,比对照增产26.3%;每666.7m2节约尿素2.04kg、过磷酸钙53.44kg、硫酸钾2.87kg。  相似文献   

3.
通过以岗优151为对照的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岗优527产量居第一位,单产706.3kg/667m^2,较对照亩增10.0%。差异达极显著水平。D优527产量居第二位,单产660.9kg/667m^2,较对照亩增2.9%,差异不显著;Ⅱ优7号产量第四位,单产631.9kg/667m^2,比对照减产1.6%。  相似文献   

4.
水稻免耕直播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850m地区冬闲泡冬田栽培,三种栽培方式以免耕抛秧产量最高592.3kg/667m^2,亩产值1243.8元,亩纯收入最高799.3元;其次常规移栽564.7kg/667m^2,亩产值1185.9元,但亩纯收入621.9元最低:免耕直播产量最低541.3kg/667m^2,但亩纯收入732.2元居第二位。经效益分析,免耕抛秧、免耕直播分别比对照常规移栽亩节本增效增收177.4元、110.3元。  相似文献   

5.
以三北6号为试验品种,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施肥量均比对照碳铵产生的效果好,其中处理C (4 kg/39m2)的产量最高,达到914.56 kg/667m2,比对照增产15.31%,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2007年1—7月在余庆县大乌江镇进行脱毒马铃薯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威芋3号产量居第一位,单产1519.4kg/667m^2,比本地马铃薯(ck)增产746.1kg,增长96.5%。其次是草米拉产量居第二位,单产1510.6kg/667m2.比对照增产737.3kg,增长95.3%;再其次是洋人洋,单产1498.9kg/667m^2,比对照增产725.6kg,增长93.8%。产量表现最差的是对照品种,产量773.3kg/667m^2,其次是费乌瑞它产量为1028.3公斤,比对照增产255公斤,增长33%。从产量结果表中看出,脱毒马铃薯均比本地马铃薯增产。  相似文献   

7.
为验证含小单孢菌有机肥料在青菜生产上的肥效,在华北平原平行异地两处进行实验.供试作物为青菜(品种上海青);供试有机肥料为小单孢菌有机肥料,其营养成分有机质≥45%、有效养分(N+P2O5+K2O)≥5%.常规施肥为667 m2底施复合肥50 kg,加尿素15 kg.试验采用配对设计的方法,设两个处理,4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试验组为常规施肥加667 m2底施小单孢菌有机肥料20 kg;对照组为常规施肥.结果表明,小单孢菌有机肥料能提高青菜的株高、单株叶片数和单株重.露地平均每667 m2增产73.7 kg,增产5.3%,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大棚平均每667 m2增产300 kg,增产10.1%,统计分析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调亏灌溉对滴灌葡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研究表明调亏灌溉可以增加产量、提高果实品质,通过滴灌技术和调亏灌溉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调亏灌溉对滴灌葡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对滴灌技术的深入研究有一定的理论价值。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正常灌溉和调亏灌溉处理下滴灌葡萄的生长变化、产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葡萄萌芽期、抽穗期控制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率的40%,葡萄产量最大,达到829.3 kg/667 m2;在抽穗期、开花期分别控制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率的45%、50%可以起到疏花的作用,果粒重和果实直径最大,但是产量最小,为699.1 kg/667m2;在着色成熟期控制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率的45%,葡萄产量为795.6 kg/667m2。  相似文献   

9.
晚稻中后期多种病虫害简化防治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新上升的多种病害有“稻曲病、紫杆病、叶鞘腐败病、叶黑肿病、叶尖枯病、谷粒黑粉病”等。造成千粒重降低,秋谷粒增加,提早衰老,严重影响产量提高。本项防治技术研究旨在结合生产实际,摸索简化防治技术,根据防治适期,筛选合适,简便的复配药剂,经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初报如下。1试验材料和方法1.1材料和处理A:15.5%保穗宁WP80g/667m2 60%唤虱灵WP60g/667g;B:5%井冈霉素150ml/667m2 60%螟虱灵WP60g/667/m2;C:5%井冈霉素150ml/667m2 18%杀虫双200ml/667m2 20%扑虱灵25g/667m2;D:50%三唑酮50ml/667m2 60…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优化川西南生态条件下马铃薯原种扩繁技术,通过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种植密度(X1)、农家肥(X2)、复合肥(X3)、种薯大小(X4)做决策变量,分别以单株产量、株高、单位面积产量作目标函数,建立各因素与目标函数间的数学模型,研究凉薯97马铃薯原种扩繁优化模式。结果表明:(1)各因素对凉薯97单株产量的影响为:复合肥>种薯大小>种植密度>农家肥;对株高的影响为:农家肥>种薯大小>种植密度>复合肥;对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为:种植密度>复合肥>种薯大小>农家肥。(2)试验获得了最高单位面积产量2 405.6 kg/667 m2 和最高单株产量0.55 kg/株。通过模拟寻优获得最高的单株产量0.62 kg/株的因素组合为:种植密度为5 000株/667 m2、农家肥2 250 kg/667 m2,复合肥50 kg/667 m2,种薯大小100 g;获得最高单位面积产量2 489.78kg/667 m2的因素组合为:种植密度5 500株/667 m2、农家肥2 250 kg/667 m2、复合肥50 kg/667 m2、种薯大小80 g。  相似文献   

11.
张培云 《遵义科技》2007,35(1):28-30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蔬菜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值,儿菜-西瓜-大头菜是遵义县新舟镇农民经济效益较好的栽培模式之一,一般儿菜产量3000kg/667m^2,单价0.4元/kg,产值1200元/667m^2:西瓜产量3500kg/667m^2,单价0.7元/kg,产值2450元/667m^2;大头菜产量4000kg/667m^2(连叶子整株称重),单价0.24元/kg,产值960元/667m^2,共计年产值4610元/667m^2。现将搭配方式及关键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肥种类和数量与魔芋病害发生和产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表明,氮磷钾3因子与魔芋病株率和鲜芋产量均有密切关系.其中,钾与病株率和产量极显著,磷与病株率接近显著标准、与产量显著.氮磷钾肥料配合施用,防病效果优于单一使用.当磷钾保持平均水平时,667m2增加氮素1kg,病株率上升0.39个百分点,鲜芋产量增加5.23kg;当氮钾保持平均水平时,667m2增加五氧化二磷1kg,病株率下降0.55个百分点,鲜芋产量增加13.52kg;当氮磷保持平均水平时,667m2增加氧化钾1kg,病株率下降0.63个百分点,鲜芋产量增加5.36kg.每667m2施用N 10-18kg、P2O57.5~13.67kg、K2O 12.5~22.78kg,病株率较低、产量和纯收益均较高.  相似文献   

13.
大豆病、虫害对大豆产量和质量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在农作物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对大豆病、虫害抗性转基因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大豆转基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大豆病、虫害对大豆产量和质量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在农作物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对大豆病、虫害抗性转基因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大豆转基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连作晚稻抛栽产量,是抛栽技术重要研究内容。目前宁波市大多用特早熟晚粳甫粳38、丙对一3对等品种作连晚抛秧,这类品种稳型小,分美力强,往往前期生长过旺,成穗率低,不易高产。甫粳18号中熟晚粳,具有穗粒兼顾,穗型偏大的特点,一般比宁波市当家中熟晚粳宁67多14粒,比特早熟晚粳甫粳38多19粒,产量潜力大。用于抛秧,适当增加基本苗,易获得较高产量。据lop年调查,宁波市江北区庄桥镇Zhm的宁甫粳18每667m2产460kg;4.3hm2宁67均产420kg/667m2;0.68hm2特早熟晚粳甬粳38为408kg/667m2,用雨粳18作抛秧比宁67增9.5%,比…  相似文献   

16.
在余庆县海拔600m坝区进行二季糯玉米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第一季玉米套种马铃薯比净作玉米每667m^2产值增加252.05元、纯收入增加144.35元,第二季玉米每667m^2纯收入比白菜增加19.82元、比第一季玉米净作增加366.12元;每667m^2产玉米秆4200kg、用作饲料可节约成本450元;第二季玉米在8月下旬成熟,因此、在我县海拔800-1100m地区可以栽培两季糯玉米、且病虫害较少。  相似文献   

17.
笔者等利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宜香优1577水稻等在正安县青潮泥田中不同种植密度和施用氮、磷、钾肥的效应,主处理为密度,设3+24-(8000窝/667m2、10000窝/667m2、12000窝/667m2),副处理采取3414+2试验方案,以氮、磷、钾肥3个因素为基础,4个水平,16个处理。结果表明:宜香优1577水稻在该县的青潮泥田栽培,最佳密度为10000窝/667m2,最佳施N量为7.0kg/667m2,最佳施P,O;量为9.4kg/667m2。最佳施ko量为4.8kg/667m2。  相似文献   

18.
蓖麻是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经济价值较高。133团引种蓖麻1350余亩,理论株数1040/667m2,收获株数达850/667m2以上,单株产量450~500g,产量380~420kg/667m2。  相似文献   

19.
单位叶面积负荷量对大豆源库调节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不同库/源比条件下单位叶面积负荷量对不同品种大豆结荚后干物质生产与运转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单位叶面积负荷量的增加,单位叶面积有效生产量随之增加,叶片光合生产潜力可以进一步发挥,光合产物有效性提高;提高单位叶面积负荷量对库源比大的品种产量的影响更大;在适宜叶面积指数基础上,通过增加单位叶面积负担粒数提高籽粒重是实现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耐盐性有所提高的转AlNHX1基因大豆后代材料,以已获得的转AlNHX1基因的6个株系中的3个株系后代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别对这3个株系转基因大豆各后代进行PCR分子检测并结合耐盐性鉴定,以分析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大豆中遗传稳定性和耐盐性.结果表明:AlNHX1基因在转基因植株的后代中遗传;选取3个株系中部分阳性植株做耐盐性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耐盐性状均好于野生型大豆.在150mmol/L NaCl胁迫下,转基因大豆叶片中维持了相对较高的K+/Na+比值,相对含水量较野生型提高了9%,而渗透势降低了39%,表明转基因大豆具有较好的吸水和保水能力;在盐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野生型大豆分别提高了45%与69%.综上,通过耐盐筛选获得的转AlNHX1基因大豆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