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行政诉讼法规定了严格的诉讼主体资格,这样就会产生几个不良的影响:损害人民的可期待利益,而人民无法获得司法的救济,这与我国宪法规定的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精神不相符合;行政机关有机会通过违法获得个人利益而不受到司法和人民的直接监督,这与依法治国的方略相违背;更为严重的是它会动摇人民对法律的信任,人们会认为法律不是他们自己的法律,从而无法在内心形成对法律的信仰,而这种信仰将决定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和成败。为此,我国应该在行政诉讼法中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尤其应当大胆地将公民个人规定为诉讼主体之一。  相似文献   

2.
王玉华 《科技信息》2007,(23):265-266
本文就公益诉讼、公益诉讼主体及构建公益诉讼制度意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构建公益诉讼制度对于完善我国的诉讼法律制度,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公民权益,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得到广泛保护。其次,有利于维护正当社会秩序。再次,公益诉讼制度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最后,公益诉讼制度具有预防的功能。公益诉讼制度是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极为有效的司法途径,这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共同经验,因此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为适应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对于完善我国的诉讼法律制度,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公民权益,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虽然抽象地规定了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但我国的法律传统决定了在公益诉讼起诉承担上必然带有强烈的权力化色彩。地方保护主义决定了法定行政主管机关在近期内无法有效地开展诉讼,检察机关作为今后民事公益诉讼的主要承担者,需要司法解释进一步授权才能全面开展诉讼。检察机关的起诉权要在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得到民事诉讼法乃至宪法的确认,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应当遵循谦抑原则和起诉法定主义。  相似文献   

4.
董晓敏 《科技信息》2009,(8):343-343,345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保护公共利益方面的法律体制漏洞越来越明显,致使侵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弱者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于是,社会各界要求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呼声也就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司法实务界也对此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对构建何种形式的公益诉讼制度却见解不一。本文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在中国构建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具体立法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要推动民事公益诉讼的建立和在司法实践中的有效运行,必须突破原告资格这一制度"瓶颈"。检察机关可以直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在相关的行政机关对保护公益不作为时,普通公民对民事公益诉讼也有原告资格。公益团体法人和公益律师事务所作为相关行业或领域的比较专业的组织,有权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6.
龙际  王乐 《山西科技》2007,(3):85-86,88
《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已于2005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单行法律,既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新起点。《决定》的颁行,对于完善和改革我国审判制度将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如何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环境问题及环境权入手,引出了公益诉讼的概念,通过分析国内立法的不足,为建立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我国环境行政诉讼的现状,总结出我国一般性的环境诉讼问题,提出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设想:突破传统原告资格、拓宽司法审查范围、设置诉讼前置程序、优化奖励机制等,这将为我国环境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法律渠道。  相似文献   

9.
甘乐 《科技信息》2008,(6):37-38
当今社会,环境保护问题日益被国家和大众关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环境纠纷的数量逐渐增加,危害不断加大.如何通过强有力的程序保障解决环境公益纠纷,已经成为一项不容回避的挑战.环境公益诉讼的建立无疑是最有效的选择.本文从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出发,通过分析国内的环境公益诉讼实践,希望总结出对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的可鉴之处和存在的问题,为建立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研究环境公益诉讼产生的理论渊源、环境公益诉讼的特点和分类,指出了我国现有法律制度对环境公益诉讼发展的不利。并提出了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基本建构。  相似文献   

11.
《科技智囊》2014,(12):8-12
<正>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公布,这一被称为依法治国"升级版"的重要文件,可谓看点频频。从其中一些关键字眼中,可以窥见全面深化改革时代,中国的"依法治国"将如何升级。有关专家对《决定》进行了深入解读。看点一: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决定》中,"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可谓新提法。《决定》称,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公职人员就职时向宪法宣誓,旨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环境保护法》重新修订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环境保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和环境保护司法实践中遇到的诸多障碍,需要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进行全面检查。扩大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范围、完善保障程序、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将成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深入推进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存在的"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这一节的标题与节中的内容相矛盾、"违约责任构成要件"阐述不准确、有关法律概念解释外延不周延等不足之处乃至错误之处进行了较深入的创析,并提出了将教材的"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这一节的内容改设为"行政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四节内容、将"违约责任构成要件"的内容阐述按照我国现行《合同法》第107条、303条、406条等条款规定的"以无过错的严格责任为原则,以过错责任为特殊"的归责原则进行修改等建设性的修改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教材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否真正享有辩护权的基础所在。沉默权,是一个古老的尊重人权的制度,中国要依法治国,就应建立沉默权制度。我国要建立沉默权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要结合国情循序渐进,修改法律有关条文,建立健全和完善有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公益诉讼,在宪法领域来理解是一种广大民众参与通过司法监督的方式保护公共利益的一种制度形式。完善公益诉讼制度,有利于保护公共利益,体现了民主,有利于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在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在宪政领域仍存在一定制度基础之不足,而有待进一步完善,其中包括对诉权内容的丰富、公共利益概念的明确、检察机关法律地位的明确以及司法权独立性的保障等。  相似文献   

16.
建国60年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建设取得的辉煌成果,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基本方针"、"四项政治制度"。"一个基本方针"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是由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社会主义方向所决定的。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民主政治要通过法治作为实施条件和保障。"四项政治制度",即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我们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四项政治制度"是"一个基本方针"的制度载体。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必须坚持走这条由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艰辛探索开辟出来的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实施依法治国战略。法制包含于民主政治之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就必须加强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7.
银行保险作为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的一种制度安排,在我国真正的发展要到平安人寿推出"千禧红"产品后。我国目前的政策法律环境,决定了现阶段我国银保的合作以"分销协议"为主,"战略联盟"为辅,但"金融控股公司"是今后银保合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随着比较行政法研究的深入,行政法律制度的日益完善,特别是一些具有明显公益诉讼性质的典型行政案件的推动,公益诉讼问题已成为我国行政法学界讨论的热点。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虽已初步具备了公益诉讼生长的社会、经济条件,但立法制度、司法理念的缺位仍是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现实屏障。  相似文献   

19.
当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在法律规则设计和具体司法实践方面均呈现出明显的事后救济性的特征,难以从源头上全面预防和化解生态环境损害.究其原因,当前侵权法以损害为中心的诉讼体系和行诉法整体架构设计是关键所在.因此,在生态侵害尚未产生之际,亟须发挥预防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预防性救济功能,与当前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事后救济功能相配合...  相似文献   

20.
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法纠纷大量存在,而现有的纠纷解决机制还不完善,为此,有必要建立经济公益制度。本文从介绍公益诉讼、经济公益诉讼的概念入手,阐述了在我国建立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依据,从受案范围、原告资格、赋予原告实体请求权、费用承担五格方面提出了在我国建立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