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欣 《当代地方科技》2012,(19):20-20,22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这条规定,即用人单位只要在用工之日起一年之内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就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但是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生活中,这样单一的理解在特殊情况下会有失公平。因此,笔者认为在解释此条款时当应用过错归责原则,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责任做具体的分析,才能在公平的前提下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既有法律规范的缺陷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因素,导致了我国劳动用工市场中大量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的发生,会给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代理相当的法律风险。这必然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完善劳动法律,提高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动法律意识是防范事实劳动关系法律风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修建国 《科技信息》2007,(28):247-247
●当前,随着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及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险制度的逐步建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权利和义务而引发的劳动争议纠纷呈日趋上升之势。这类案件与其他民事案件相比,在审判实践中表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二倍工资罚则存在以下争议:二倍工资的法律性质是劳动报酬还是赔偿;劳动者拒签,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二倍工资;事后补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二倍工资;合同期满后未续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二倍工资.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不明确;用工之日的内涵不确定;一个月签约宽限期的适用范围模糊;二倍工资支付的期限不具体.今后立法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区别规定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责任;明确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配合义务;明确规定二倍工资支付的具体期限;界定用工之日和宽限期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针对超龄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遭受的人身损害是否适用工伤待遇问题进行讨论,认为作为劳动者只要与用人单位形成了事实的劳动关系,工伤事故是因工作原因引起的,劳动者就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工伤保险赔偿请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超龄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遭受的人身损害是否适用工伤待遇问题进行讨论,认为作为劳动者只要与用人单位形成了事实的劳动关系,工伤事故是因工作原因引起的,劳动者就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工伤保险赔偿请求.  相似文献   

7.
正确区分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是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前提.理论上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签订合同的主体、双方当事人关系、承担劳动风险责任的主体、工资和报酬、适用法律和争议解决方式、合同的自由度、对合同履行的监督等几方面.实践中区分两者的标准是主体是否合法,主体之间是否具有从属性.  相似文献   

8.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劳动者的隶属关系。企业拥有用人的自主权,在劳动力供  相似文献   

9.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而没有订立的,双方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由于不存在书面约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常常对涉及事实劳动关系中涉及的权利义务产生认识上的误解。本人试图对几个常见的认识误区进行阐述,以对事实劳动关系法律制度进行简单地介绍梳理。  相似文献   

10.
劳务派遣涉及三方主体:派遣单位、用工单位与劳动者。派遣单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属劳动法律关系;派遣单位(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属特殊民事合同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一部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也是一部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法,不仅总则开宗明义规定保护劳动者权益,各章节具体条文处处体现了对劳动者关心和爱护。劳动者权益保护制度的设计相当具体和周全,如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协商权、修改权;劳动者对订立劳动合同的知情权;劳动者的合同解除权;劳动者获得无固定期限劳动合的订立权;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权等。在立法上向劳动者权益保护倾斜,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撑起一把强有力的保护伞。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劳动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同时,维权成本相对其他侵权案件较低,我国劳资纠纷数量大幅增加,关于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分配问题成为在司法审判中的焦点问题。通过对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证明责任分配之现状、劳动争议案件中存在的几种举证责任特殊分配问题的探讨,提出对于劳动争议纠纷中举证责任分配的看法,为如何更好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一、劳动合同服务期条款的含义以及法律特征(一)服务期条款的概念”劳动关系中的服务期,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的,劳动者因享受用人单位给予的特殊待遇而应当为用人单位工作的期限”。这些特殊待遇主要包括:出资招用、出资培训和其他特殊待遇。  相似文献   

14.
试用期是劳动合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为了相互了解与相互考察,在平等和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进行考察的一段时间.本文描述了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侵权的各种行为及其表现,分析用人单位滥用劳动合同试用期的原因.在现行<劳动法>条文规定不足的情况下,<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做出了改革式的规定,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升级.尽管<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进一步完善,但是还有许多缺陷亟待解决.本文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尝试通过完善现行法律制度,对试用期限做出系统明确的规定,进一步保护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权益.  相似文献   

15.
休假权是劳动者的重要权利,休假权的现实特征和时代功能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意义十分重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量的企业存在着侵害职工休假权的情况。许多用人单位制定了加班的奖励方法,例如给予加班费等;超时、超负荷的工作也成为评选先进的必备要素。这些做法实际上都是对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的一种变相侵害。所以重视研究休假权理论,完善休假权的立法保护和侵权救济,让劳动者重视且切实享受到此权利,呼吁用人单位重视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充分实现职工休假权,并让休假权这一法律意识深入人心、落到实处,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浅议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京州 《甘肃科技》2004,20(6):168-170,130
我国劳动法律法规对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 ,这对于限制用人单位擅自解除劳动合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但是 ,现行的立法在经济补偿的问题上仍然存在不少缺陷 ,使实际操作偏离了立法的初衷 ,劳动者的权益因此受损  相似文献   

17.
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现象之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现象愈演愈烈,对现行相关立法提出了挑战。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的行为多种多样,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且严重危害社会主义法制的顺利实施,因此其法律效力是无效的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遏制并防范这一现象,应完善相关立法,提高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强执法力度,扩大劳动者维权途径。  相似文献   

18.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涉及到每一 个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与改革、 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关系十分密切。如 何将信息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与劳动保 障工作的改革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实现劳动保障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信息化和最大化管理与服务,这是南  相似文献   

19.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严格条件,这对于制约和监督用人单位的解除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工作权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立法规定的弹性化,给予用人单位很大的空间.在调研基础上,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制度存在的若干不足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结合实践的需要,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使有关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制度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这种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关系、财产关系。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