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石蜡切片法,透射电镜技术及组织化学方法,对栉孔扇贝的消化盲 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消化盲囊的腺上皮由消化(吸收)细胞和分泌细胞组成,消化(吸收)细胞顶端有微绒毛,细胞内有酸性磷酸酶,碱笥磷酸酶,脂酶和酯酶活性,还含有糖原和脂肪,是进行食物的细胞内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并有储存能量的功能,分泌细胞内含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分泌颗粒,具有酸性磷酸酶和碱民生磷酸酶活性,并含有丰富的RNA和蛋白质,有分泌化酶的功能,消化盲囊导管上皮细顶端有纤毛和微绒毛,细胸内有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及脂酶活性,也能分泌消化酶,消化(吸收)细胞浅细胞质及及其释放到盲囊腔中的质团中含铁,各部位不含钙。  相似文献   

2.
许氏平鲉消化道的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组化方法对许氏平鲉消化道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羧酸酯酶和粘液物质进行了定位及半定量研究。发现幽门盲囊和肠上皮细胞顶端胞质和纹状缘具碱性磷酸酶活性;胃粘膜上皮细胞核上方胞质、幽门盲囊及肠上皮细胞顶端胞质中检测到酸性磷酸酶活性;在胃贲门部和盲囊部、鼬门盲囊以及肠的上皮细胞内还检测到羧酸酯酶活性。整个消化道的粘膜层中存在许多粘液细胞。食道上皮含大量酸性粘液细胞,胃上皮细胞均含有中性粘液,而肠道由前向后中性粘液物质逐渐减少酸性粘液物质逐渐增多。研究结果表明许氏平鲉食道和直肠有润滑和微弱的吸收作用,胃有消化雕类和吸收二糖及短链脂肪的功能;幽门盲囊有较强的吸收脂类的功能;前肠、中肠和后肠有活跃的细胞内消化和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3.
南通沿海文蛤暴发性疾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常规石腊切片法、以正常样品作对照,对2003年5月南通沿海发生暴发性疾病的文蛤不同组织进行了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患病文蛤各组织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外套膜、鳃、消化管、足等上皮细胞肿胀、变性、破裂或脱落,结缔组织增生、变性或溶解,血淋巴细胞增多,肌纤维结构松散、断裂,组织中嗜碱性细胞增多;鳃组织发生坏死崩解;消化盲囊腺泡广泛受损,导管上皮及结缔组织发生溶解。文蛤的这些组织发生了严重病变,使其功能遭到破坏,是导致文蛤发病死亡的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甲氰菊酯对鱼类的致毒机理,将白鲢暴露于不同浓度的甲氰菊酯溶液中,结果可见,鳃组织出现鳃小叶增生、扭曲,鳃小叶末端膨大,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等现象,而且鳃组织的损伤程度与暴露剂量、时间正相关,并与鳃匀浆中的Na+,K+-ATPase活力及鱼群死亡率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认为鳃组织病理学损伤作用是甲氰菊酯对白鲢高毒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鳙鱼鳃表面形态结构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京田  张婧 《山东科学》2004,17(2):27-29
用扫描电镜对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鳃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鳃耙、鳃弓、鳃丝上皮细胞表面都有环形隆嵴、断续的短纹;而鳃小片的上皮细胞表面没有环形隆嵴,只有沟、回、短纹等结构。这些结构特点是与鳃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6.
应用切片技术研究了粗糙沼虾鳃的组织学。结果表明:粗糙沼虾具有7对鳃,每个鳃均由鳃轴和数条鳃叶构成。鳃轴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背、腹面分别具有一条入鳃血管和出鳃血管。鳃轴内含有鳃腺、肾原细胞和营养细胞。鳃叶是鳃的基本呼吸单位,平行着生在鳃轴的两侧。鳃叶壁由单层扁平上皮及几丁质层构成;鳃叶边缘具有入鳃边缘血管和出鳃边缘血管。  相似文献   

7.
栉孔扇贝(ChlamysfarreiJonesetPreston)鳃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栉孔扇贝鳃的组织学和表面结构。栉孔扇贝鳃属异丝鳃型,鳃丝有主鳃丝和普通鳃丝之分,两者的大小,形态,主作用均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鲢鱼鳃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鲢(Hypophthalmichihysmolitrix)的鳃弓、鳃耙、鳃丝及鳃小片的表面结构,整个鳃上遍布微嵴,但不同区域的微嵴形态有差异:如排列方式、密集程度、宽度和长度等。另外,不同部位存在着不同功能的细胞群。味蕾存在于鳃耙的游离末端;粘液细胞几乎遍及整个鳃表面;鳃丝表面有少量氯细胞。  相似文献   

9.
长蛸消化道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长蛸消化道进行了研究,长蛸消化道由口、食道、嗉囊、胃、胃盲囊、肠和直肠组成,消化管壁由3层组成:粘膜层、粘膜下层和肌层。粘膜层为单层上皮,由柱状或立方细胞组成,在胃盲囊、肠和直肠还含有粘液细胞、食道、嗉囊和胃粘膜上皮表面衬有护膜,胃盲囊内壁形成长的侧褶,胃盲囊和肠柱状细胞呈现蛋白酶、非特异性酯酶、脂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细胞表面有密集的微绒毛,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胃盲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十二烷基苯磺酸异丙胺盐(DAMS)暴露对鲤(Cyprinus carpio)肝胰脏和鳃组织的氧化胁迫影响。【方法】设置1个水体DAMS质量浓度为0的对照组和5个水体DAMS质量浓度分别为0.5,1,2,4和8 mg·L-1的暴露处理组,暴露28 d。测定鲤肝胰脏和鳃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结果】1) 与对照组相比,各暴露处理组鳃组织中MDA含量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增加(p<0.05),肝胰脏组织中MDA含量只在4和8 mg·L-1 DAMS暴露处理组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增加(p<0.05);2) 与对照组相比,在0.5 mg·L-1 DAMS暴露处理组,鲤肝胰脏和鳃组织的T-AOC水平有统计学意义上的上升(p<0.05),但SOD活性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变化;在1,2,4和8 mg·L-1 DAMS暴露处理组,鲤肝胰脏和鳃组织的SOD活性、T-AOC水平均表现出统计学意义上的下降(p<0.05)。【结论】水体DAMS暴露会破坏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的平衡,损害抗氧化系统,导致鲤的肝胰脏和鳃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氧化损伤。与肝胰脏组织相比,鳃组织中MDA含量、SOD活性和T-AOC水平对DAMS暴露更为敏感,因此鲤的氧化损伤程度和抗氧化能力存在较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斑鳢鳃表面亚微形态结构特征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镜对斑鳢(Ophicephalus maculases)鳃的表面亚微形态结构进行了了较详细的观察.结果表明,鳃耙、鳃弓、鳃丝和鳃小片的上皮细胞表面都被有不同形状的隆嵴和刻纹等结构;鳃小片的上皮细胞凹凸不平,表面的隆嵴和刻纹尤为发达.这些形态结构特征是与它们的生理功能相关的.  相似文献   

12.
碱性磷酸酶在文昌鱼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组化方法首次探讨碱性磷酸酶在文昌鱼体内的分布。结果发现:碱性磷酸酶存在于腹褶部分表皮、围腮腔上皮、构成背鳍腔的内皮、肌膜、中肠腔和肝盲囊腔细胞纹状缘、生殖上皮和精原细胞中。  相似文献   

13.
草鱼鳃表面亚微形态特征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扫描电镜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鳃适应呼吸功能的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鳃耙、鳃弓和鳃丝上皮细胞表面都密布有隆嵴和环形刻纹等结构;而鳃小片上皮细胞表面结构凹凸不平,只有沟、回,没有刻纹,这些结构都是与其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鳃交换面积变化对鱼类静止代谢率的影响,采用剪除部分鳃弓处理了体质量为(47.6±1.0) g的鲫(Carassius auratus);实验设对照组、剪2个鳃弓组和剪4个鳃弓组,测定鲫剪鳃前后的代谢率、呼吸频率及鳃小片的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剪鳃前,各组的静止代谢率、呼吸频率均无显著差异。剪鳃后,代谢率随时间延长先降低再升高,然后逐渐降低至剪鳃前水平;对照组呼吸频率处理时间点前后变化不显著,剪鳃弓组处理后呼吸频率随剪鳃弓数量的增多而显著增高。鳃小片密度及平均面积在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剪鳃前、后也无显著变化。研究表明,剪鳃造成鲫的呼吸交换面积减小,该种鱼则可通过调节呼吸频率维持代谢需要而不依赖于鳃形态的可塑性;因此,在鱼类生理学实验操作中,通过剪鳃改变鳃呼吸面积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用扫描电镜对鲢鳃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详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鳃弓、鳃丝、鳃小片和鳃耙的上皮细胞各具不同的形态结构特点.鳃弓、鳃丝和鳃耙的上皮细胞具有刻纹和隆嵴等结构,而鳃小片的上皮细胞只有稀疏的大小和形状不同的小孔,这些形态结构特点是与其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6.
南方鲇鳃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南方鲇(Silurusmeridionalis)鳃弓、鳃丝、鳃小片和鳃间隔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发现在鳃弓、鳃丝和鳃间隔分布着大量的嗜酸性颗粒细胞、粘液细胞和棒状细胞;扫描电镜下,鳃小片间有一前端钝圆后端尖细的长椭圆形结构;部分鳃小片游离尖端存在“呼吸斑”,该结构易于使水流形成较大的涡流,利于气体交换或起一定的排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缢蛏消化道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缢蛏消化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缢蛏的消化道由唇瓣、口、食道、胃、晶杆囊、肠、直肠和肛门组成。除唇瓣外的消化管壁由内向外可分为4层:粘膜层、牯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粘膜层包括粘膜上皮和粘膜肌层。口腔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其它部位的牯膜上皮都为单层纤毛柱状上皮。胃壁的局部和肠壁缺乏肌层。除口的腹面、直肠、肛门等处的外膜为浆膜外,其余皆为纤维膜。肠上皮、直肠上皮和唇瓣上皮有较强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胃上皮和肠上皮有较强的酸性磷酸酶活性。直肠的粘膜及粘膜下层中含有丰富的钙和铁。  相似文献   

18.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 Jones et Preston)鳃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栉孔扇贝鳃的组织学和表面结构.栉孔扇贝鳃属异丝鳃型,鳃丝有主鳃丝和普通鳃丝之分,两者的大小、形态、结构及作用均有很大的差异.主鳃丝在鳃瓣中主要起支架作用.相邻鳃丝通过成排的形似“舌”状的丝间连接连接在一起.呼吸褶膜和主鳃丝回血管是栉孔扇贝鳃的特殊结构.呼吸褶膜高度折叠,被覆单层立方细胞,细胞表面凹凸不平,是鳃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部位.经呼吸褶膜完成气体交换的血液可直接由主鳃丝回血管进入出鳃血管.  相似文献   

19.
栉孔扇贝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组织学方法研究了栉孔扇贝的消化系统、栉孔扇贝消化系统由食道、胃、晶杆囊、肠、直肠及消化腺等组成,消化道管壁由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组成,除食道外缺乏肌层.消化道粘膜上皮主要为纤毛柱状细胞,在食道、肠和直肠还有少量的粘液细胞.消化腺为复管状腺。腺管上皮有消化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两种类型,消化细胞内含许多囊泡和颗粒。  相似文献   

20.
乌鳢鳃表面结构特征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乌鳢鳃适应呼吸功能的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鳃弓、鳃耙和鳃丝的上皮细胞表面都密布有隆嵴和环形刻纹等结构;而鳃小片的上皮细胞表面没有隆嵴和刻纹等结构,只有稀疏的大小和形状不同的小孔。这些结构特点是与其呼吸功能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