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圆想到的     
看到老师在黑板上画的一个圆,我便想到法国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儿的名言:“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无知”。这句话说得多好啊,圆把这句话表现得多么生动贴切呀!比方黑板便是无边无际的海,小圆的面积越来越大,随之圆的周长也越来越长,自然与学海的接触越来越多,就更加体会出学海的无比广阔以及自己的无知。愈发现自己的无知就愈要学习,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无知。如此,形成了一个学习良性循环。学习踏踏实实,认认真真而从不自满,对自己是“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如此便是一名胜利者。由一个圆可以想到很多很多。让心灵插上想…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的政治图谱中,科学家具有非常独特的色彩。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自从投入台湾政坛之后,就一直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每当台湾选举进入胶着状态,这位学术界的政治家总是冲锋在前,临门一脚,将自己钟爱的政客送上宝座。然而,纵观台湾政治发展的历史,人们不无遗憾地看到,这位科学家作出的每一项政治决定,都充分反映出其在政治上的极度无知和政治选举中的感情用事。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英语口语习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呈阶段性特征。习得者要达到接近本族语使用者的水平大致要经历:微笑的哑巴、无知的闯祸者、尴尬的说话者、流利的傻瓜、语言的跛行者、利落的说话者六个不同的阶段。奇迹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习得者付出多大努力就会有多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4.
昆虫和蘑菇     
缓(?)成功和比他比尔说“科学 人,因为无知而虚伪,因为虚伪而又掩盖真相。因为不懂,但怕别人说自己无知,就把自己不懂的东西、学说、理论,故弄玄虚,搞的高深莫测……而那个叫爱因斯坦的老人,为了让大家明白它那高深的“相对论”,他通俗地把“相对论”比喻成一对恋爱中的人。俗吗?不。是智慧。  相似文献   

5.
杨晋 《世界知识》2010,(4):24-25
<正>有一句老话叫:"偏见比无知更可怕"。不过,西方人对中国的误读,真的仅仅用"无知"或者"偏见"就能完全解释,甚至可以一笑了之吗?"被找茬"、"被误读"、"被偏见"在21世纪度过第一个十年之际,中国崛起成了西方媒体竞相报道的话题。2010年元旦,英国《泰晤士报》刊登了一幅漫画,在这幅漫画里,中国  相似文献   

6.
宋国琴 《奇闻怪事》2007,(6):37-37,45
低段语文一教就是好几年,每当看到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上语文课的时候,我颇有些“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沾沾自喜,心里总想着:嘿,对付这些小毛孩,我还是绰绰有余的嘛。忙碌的时候,甚至没怎么备课就去上课了。可是前些天为了一篇课文是童话还是神话的问题,却让我知道了自己是多么的无知。  相似文献   

7.
王观风 《科技信息》2009,(22):114-114,117
简爱和苔丝是世界文学史上经典不朽的人物。简爱坚强不屈,积极追求平等,而苔丝美丽善良,纯洁而无知。两种不同的人物述说着两种不同的人生。  相似文献   

8.
贝克莱及其对早期微积分的批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就18世纪30年代英国哲学家贝克莱《分析学家》一书批语牛顿微积分的薄弱基础,而且被认为是宗教对科学的无知和攻击一事,通过考察贝克莱的生平和《分析学家》的具体内容,认为贝克莱对牛顿的流数学说的批评,就其数学内容而言是正确的,客观上推动了微积分基础的完善。由此认为,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批评,有助于数学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9.
《世界博览》2009,(1):7-7
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中,一个黑人牧师出尽了风头,他就是奥巴马二十多年来的精神导师赖特(Jeremiah Wright),赖特坚持基督教义反对帝国主义,他的核心观点是与传唱多年的歌曲“天佑美国”唱反调,他说“上帝诅咒美国”。在布道中他历数罗马帝国、英国、俄国、日本、德意志帝国还有美国所犯下的罪行,他不但攻击美国的帝国主义行径,还谴责美国公众从不认为自己生活在帝国主义国家的那种天真无知。  相似文献   

10.
形形色色的灾难如影随形一般,常常猝不及防地出现在人们面前,给人类的生命与财富造成莫大的损失。如何恰当运用救灾知识,把灾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便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项紧迫性课题。 无知是最大的灾难 灾难在眨眼之间来临时,人的本能反应就是逃,但如果缺乏必要的灾难应急知识与一定的心理素质,不知道该往哪里逃,怎么逃,甚至惊慌失措束手待毙,那么灭顶之灾就会成为现实,无知便成为最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11.
每当披着一身星光走向校园,我总在叩问自己:你热爱教育么?不管寒来还是暑往。每当带着烦恼走进教室,我总在叩问自己:你热爱这群孩子么?不管聪慧还是无知。每当带着一身疲惫走出校门,我总在叩问自己:这就是教师的生活么?不管上班还是假日。每每我向自己发问时:一位老教师的话总会回响在耳畔:“选择了就爱它吧!把职业当事业,你会收获幸福。”  相似文献   

12.
人类群体的童年阶段,无知引发了对未知的无限世界的强烈好奇和非理性幻想,人类审美活动和美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源出于童稚之心对无限世界所作的观照与暇思  相似文献   

13.
谭霖 《科技信息》2009,(25):I0162-I0162,I0240
随着批判杜林的错误哲学体系,恩格斯完成了《反杜林论》这部论战性著作。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评价杜林为极端无知的自欺欺人的江湖骗子。但客观的说,杜林是一个刻苦博学的哲学家,他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未来世界是计算机的世界。不懂计算机的人将被视为无知和愚昧。因此,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间作用不断加强,学校计算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必须进行柏应的变革。那么如何优化教学环节,把握基本规律,以切实提高计算机教育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不要布景,不用化妆,她一生都在小小的讲台上清唱。无知和愚昧,在她历史的脚步中消失;睿智和理想,在她时代的歌声里闪光。她用知识的乳汁,哺育出漫天龙飞凤舞;她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遍地桃李芬芳,她就是重庆市巫山县三溪小学冯道玉老师。  相似文献   

16.
案例背景:孩子在预期社会化的进程中,或多或少会做出一些无知、幼稚冲动的事情。这是难免的。如何使他们走上正道,不仅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更重要的是教育者要满怀热情,以宽容、信任的态度去感化学生,使之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一【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注释】(1)罔:迷惑、糊涂。(2)殆;疑惑、危险。【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相似文献   

18.
正转眼4年过去了。还记得第一次与您见面时,您是那么的严厉,但严厉中又透出几分慈祥,那时我们就喜欢上了您。是您将我们从无知的孩童变成了成熟懂事的少年,是您教会了我们知识和人生的道理。人们常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您就像春蚕,吃下去的是绿叶,吐出来的却是洁白、漂  相似文献   

19.
“遗忘”一直是昆德拉作品中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词,在昆德拉移民法国前后的几部作品中。这一主题就更加明显地反映出来,尤其是被法国文学界一致称为“遗忘”三部曲的三部小说——《慢》、《身份》、《无知》,这三部小说反映了由于一些不可控制力所产生的无意识遗忘,进一步显示了遗忘的人类学本质。同时在三部曲中,昆德拉似乎更加淡化了政治因素,增加了哲理以及思辨的色彩,并更加集中于对遗忘和自我的关注。本文主要通过对《慢》的分析,来探讨昆德拉关于人的存在和文化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读书是福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那么人呢?人只有不辞书,才能成其完美与高尚。古希腊一位哲人曾形象地画过一个圆,圆圈里的是知识,圆圈外的是无知。他认为一个人越有知识,就越会发现自己的无知。当今的信息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