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机器人是具有人体部分器官功能的自动机器,按照应用领域和技术特点,其主要分为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应用于生产制造领域的机器人,是制造业智能化的核心部分;服务机器人则分为专用、家用两种.专用机器人又名“特种机器人”,专门从事军事、公共安全、勘探、航空、医疗等专业工作;家用机器人则主要指康复、家务、娱乐类机器人,具有医疗、助老助残、教育、娱乐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软体机器人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器人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服务、勘探勘测、生物工程、救灾救援等领域.传统机器人大都由刚性机构组成,存在环境适应能力低的缺点.软体机器人是一类新型仿生连续体机器人,可以任意改变自身形状,在非结构化环境中应用前景广阔.综述了软体机器人的仿生机理、驱动方式、建模与控制方法等关键问题,并通过分析和梳理软体机器人技术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及可行解决方案,探讨了软体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人类对于机器人的研究由来已久。近几年来,随着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兴起,医疗人工智能技术也突飞猛进,直接催生了医疗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成为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简要回顾机器人发展历史,从哲学、供需、现状、方向等不同角度剖析了医疗机器人的发展情况,并以普惠医学最新推出的普惠"超级医生"医疗机器人为例,结合当前传统医疗模式的现实困境,探讨今后医疗机器人的合理发展方向,为化解我国医疗健康领域的核心资源矛盾问题提供一个可行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2019年,医疗机器人领域的产品化和标准化加速发展。国内外多项手术机器人产品通过了监管机构审批;ISO/TC299发布了两项涉及手术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的国际标准。在5G通信支持下,远程机器人手术再次成为关注点。新型交互机构、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以及新一代通信等技术持续融入医疗机器人开发过程,数据驱动下的智能化人机协作正在成为医疗机器人的研究特色。医疗机器人的临床需求牵引、医工联动创新的特色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5.
 2018年,医用机器人研发领域呈现出宽领域、多层次发展趋势,手术机器人应用范围和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康复机器人产品类型日趋多样化和层次化,护理机器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显著提升了医用机器人的决策智能化和操作安全化程度。多学科技术融合态势得到进一步强化,医疗环境下的人、机器人与环境之间的协作关系更为融洽。医用机器人已经成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的代表性子领域。  相似文献   

6.
无线供能技术的突破促进了医疗、军事、航空航天、便携式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发展.本文通过运用电磁感应原理,设计了基于ICPT无线供能技术的肠道机器人无线电能传输装置.通过智能感应终端与充电线圈的耦合,自动校准线圈位置,提高了无线电能传输的效率,最终实现了对肠道机器人的高效无线充电.由于可以对肠道机器人进行无线充电,肠道机器人自身携带电池容量可减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肠道机器人体积相应缩小,减小了由于机器人体积过大对肠道造成的损伤,增加了安全性,此充电方法可以保证肠道机器人作业电能需求.本文还证明了运用电磁感应原理无线传能的可行性、列举了此方法在其它领域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7.
机器人技术涉及多门学科,例如仿生学、人工智能、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机构学、控制论、计算机等。机器人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建筑、科研、医疗、工业等,其中工业自动化控制中机器人的应用非常普遍。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标志着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的水平。该文对工业机器人在自动化领域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引起研究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医疗机器人技术是集医学、机械学、材料学、计算机学、机器人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型交叉研究领域,能有效提高诊断、操作和手术质量,是医疗领域"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典型代表。机器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骨科领域,表现出卓越的临床实用性能,如提高手术精度、降低手术伤害、减轻医生劳动强度等。目前,国内外多个机构开发出骨科机器人系统,部分系统已成功转化为商业化产  相似文献   

9.
2016里约奥运会如火如荼举行之际,各路媒体纷纷派出前线记者,采集一线资讯,发布一手报道.其中《华盛顿邮报》派出的专业机器人团队格外引人注目.这支团队在《华盛顿邮报》官网和Twitter上发布新闻,不需要经过人工干预,报道速度更快、内容更准确. 机器人的能力已经被大众所认可,在市场上逐渐形成了一股“机器人热”,甚至引发了霍金所担忧的“机器换人”大讨论.工业机器人、聊天机器人、家用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机器人的队伍不断壮大,功能也越发强大.被视为人类能动性智慧、蕴藏着理性与感性的写作领域也早已不是人类专属,各种写作机器人从新闻领域开始一路高歌猛进.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对医疗健康手段和过程提出精准、微创、高效及低成本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医疗机器人与医工融合技术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并由此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目前医工融合技术主要集中于外科手术、康复及辅助护理等方面的机器人研究与开发,但随着人工智能和人机交互重要技术的突破和进展,将在临床医疗、医疗康复等方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未来有可能会应用到医疗健康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9月6~9日,由浙江大学承办的第18届国际爬行与行走机器人及移动机器支撑技术会议在浙江大学召开。国际爬行与行走机器人及移动机器支撑技术会议是1998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瑞典耶夫勒大学的教授共同发起的国际机器人学术技术研讨会议。该会议主要面向救援探测、公共建筑检测、医疗康复、个人服务等移动机器人技术研究,并关注移动技术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同时开展支持扩大机器人产业的ISO/IEC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医疗康复领域,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控制策略决定了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快速性,从基于模型的控制策略和受生物启发控制策略两方面简述了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控制策略研究现状,特别对基于行为的机器人控制和中央模式发生器(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CPG)生物控制作了重点介绍。最后分析了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控制策略研究趋势并提出基于本体感受的反应式行为控制的智能行为技术。  相似文献   

13.
 人机交互式机器人是当前机器人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而临场感(telepresence)技术是人与机器人交互的核心。本文通过阐述力觉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技术的产生、发展和现状,介绍了力觉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的系统组成,指出力觉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面临的3 个难题:力感知、力反馈和大时延力控制。针对以上问题,对力觉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的四大关键技术:传感技术、力反馈与触觉再现技术、大时延控制技术、虚拟预测环境建模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机器人传感与控制技术研究所30 年来开展人机交互遥操作机器人技术研究的进展及其在核探测、康复医疗领域应用的情况。展望了人机交互力觉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技术未来研究与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11月24日,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承办了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第8专题论坛--医用机器人产业发展与未来战略论坛。论坛旨在探讨医用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以制定我国医用机器人发展战略;探讨医用机器人临床应用问题,以建立医工企联动的医用机器人技术创新体系;研讨医用机器人产品化问题,促进我国医用机器人全产业链建设;以及探讨医用机器人标准化问题,服务于医用机器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樊瑜波和意大利圣安娜大学生物机器人研究所主任Paolo Dario担任论坛的主席,20 位来自国内外医用机器人领域专家作特邀报告及参加圆桌讨论。来自官、产、学、研、用(医、养老、助残)、高新工业园区、投资证券公司等领域300 余人参加会议。随着世界范围的老龄化社会到来和人们对健康快乐生活的追求,医疗机器人产业将迎来爆发点,医疗外科机器人、智能假肢与康复机器人、医用服务机器人等多种医用机器人子领域都将获得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蓝牙技术是当前最新的短程无线数据与语言通讯开放性全球规范,自1998年推出以来,蓝牙技术已在多种领域迅速发展,其典型应用环境包括无线办公环境、汽车工业、医疗设备等,2003年,日本几家公司分别推出了采用蓝牙控制技术设计的遥控机器人,拉开了基于蓝牙的机器人研究的帷幕。而利用这一新兴的无线通信技术,使之与农业机器人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研究前景将更广阔。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机器人遥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关技术的基础上 ,设计了一个基于多用户机制的机器人遥操作仿真系统 ,构造一个集研究和实验为一体的机器人遥操作平台 ,以拓宽机器人技术在科研和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医疗技术的限制及青壮劳力的减少,穿戴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在医疗、搬运、军事方面上的显著功能获得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摒弃传统功能层面的描述,从穿戴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结构层面梳理该类外骨骼机器人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而分析了穿戴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应用的新技术材料,然后重点阐述了其最新的关键技术(驱动方式和能源供应),探讨了穿戴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遥操作机器人的特点决定了其与虚拟现实的特殊关系,虚拟现实技术为机器人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本文阐述了遥操作机器人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内容,研究现状和技术特点,并指出了研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全球机器人和医疗器械领域的新兴发展方向,医疗机器人产业备受关注,与人工智能产业的结合让医疗机器人产业在资本市场备受青睐。今年以来,多家相关企业分别获得过亿元融资。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近期上海市闵行区也正着力构建一张网络,建设多个平台,集聚一批机构,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与上海交大共建"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支持华东师大与以色列海法大学共  相似文献   

20.
正机器人技术是一个多学科研究领域,涵盖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系统、生物材料和纳米技术等广泛领域。创新性研究对未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影响力。研究质量比产出数量更加重要。通过利用其他技术促进机器人技术不断创新至关重要。机器人技术研究趋势自大规模生产时代起,机器人从自动化机器开始就一直在不断进化,并陆续应用于诸多领域。尤其是随着机器人技术研究的进步,机器人已在广泛领域内迅速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