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对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来构建评价体系,运用特尔斐法求得权重构建模型,计算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分值。根据定量化结果和实际情况,同时根据评价标准认为该园区属于集约利用等级。在此基础上,测算了评价时点的土地集约利用扩展潜力、结构潜力、强度潜力和管理潜力,推算开发区的用地潜力规模和尚可供地年数。分析评价成果为研究确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方向、挖潜计划和相关政策建议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供求紧张和土地粗放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目的在于准确把握土地利用现状、实施科学的合理的土地利用.本文探讨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价值,构建了一套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土地投入强度、土地使用强度、土地使用效率和土地生态环境四个因素层,十三个因子层,并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武汉市2003年~2007年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研究,最后探讨了武汉市在土地集约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环境影响问题,并得到了有实际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理想值的确定依据及方法,并以广西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例,对其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和潜力测算.  相似文献   

4.
资源枯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综合评价资源枯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选取9个地级资源枯竭城市并对其土地利用结构进行研究.从土地利用强度、土地投入、产出效率、可持续利用程度等方面挑选了20个指标,构建适合资源枯竭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的指标体系.综合应用模糊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法,对9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9个资源枯竭城市土地利用普遍不集约;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结合江西省区域发展实际,从土地投入程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环境生态效益、土地集约利用发展趋势5个方面构建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值法、GIS空间分析方法、层次聚类分析法对省内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分异研究,并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建议和措施.最后探讨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借助园区2009年遥感影像图,对宁夏灵武羊绒产业园区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了13个指标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3个方面,对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对园区的集约利用潜力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园区土地集约度综合分值为89.95,总的潜力为60.45,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但集约利用潜力低,制约了园区的发展,应尽快申请扩区升级.  相似文献   

7.
安蔚军  于书伦 《河南科学》2014,(6):1108-1114
开发区作为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的重点区域,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至关重要.选择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效益3项评价因素共计13项评价指标,进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和潜力测算.在此基础上对高新区今后土地集约利用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背景下长株潭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日益突出.面向低碳经济走土地集约化道路是科学利用土地的必由之路.应用GIS数据管理与可视化表达技术、变异系数权重确定法、改进的TOPSIS综合评价方法,紧扣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以长株潭地区为评价目标,选取土地集约利用相关的19个评价因子,对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的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结论:长株潭三市的集约度都在逐年提高,土地利用将更加集约;作为一体化的城市群,株洲市的集约度明显低于长沙和湘潭地区,潜力较大。评价结果较好地揭示了长株潭城市群土地集约度发展状况,为城市群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运用GIS技术对影响土地利用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绩效等因素的分析,从土地利用现状、用地投入产出效益、管理绩效等3个方面构建了福州元洪投资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对其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投资区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总体较高;在三个具体目标层中,管理绩效最高,土地利用状况次之,用地投入产出效益最低.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人地矛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土地投入强度、土地产出效益、土地利用强度三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四川省18个城市进行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运用ArcGIS生成空间结构图,分析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受土地投入强度和土地产出效益影响较大,受土地利用强度影响较小。从空间结构来看,四川省中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高,东部城市次之,西南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低。基于以上结果,为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土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利用效益和土地持续利用趋势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取定量的分析方法对贵州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为低度利用、适度利用和集约利用3个等级,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整体水平并不高,城市土地利用的重点应放在土地投入水平和可持续利用方面,走集约式土地利用方向,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通过对不同行业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测算,揭示其集约利用水平及其差异性;研究方法:以江苏省典型城市为研究区域,在工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不同行业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研究区域工业行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研究结果:江苏省典型区域不同行业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用地集约水平最高,而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用地集约水平较低;研究结论:根据集约用地评价结果,对江苏省工业行业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其集约利用水平,以缓解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多地少的矛盾,为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湖南吉凤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评价、测算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并全面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结果表明吉凤开发区土地集约度综合分值为66.05%,集约利用潜力为469.96 hm2;并提出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成渝经济区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成渝经济区10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为例,通过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五个方面来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再用综合分析法对这10个城市2000年至2007年以来的土地利用集约度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其时间变化特征,并总结分析其空间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成渝经济区各城市土地集约度时空变异的原因,并提出经济区未来发展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一套包括农用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果,持续状况四方面的评价体系,并用熵值法确定参评指标权重,然后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1998~2006年乐山市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乐山市农用地利用的趋势是向更加集约利用的方向发展.在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市的农用地的集约利用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是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内容,从土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利用效益和土地持续利用趋势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对福建省漳州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进行评价,得出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区域差异显著的结论,并将漳州市各县(市、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为集约利用型、适度利用型、低效利用型和粗放利用型.研究结果表明,漳州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集约利用总体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