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试验测定了6窝母猪免疫后产小猪0、1、7、14、21、28、35、42日龄猪瘟母源抗体消长情况和28~35日龄首免及二免后免疫效果观察。结果:未吃初乳的0日龄仔猪无母源抗体,1日龄仔猪母源抗体滴度达到高峰,以后逐渐降低;猪瘟母源抗体对1~28日龄的仔猪有保护,少部分仔猪在35日龄还有保护。28~35日龄首免后21日达到73.3%免疫保护,28日则达到93.3%;首免后1个月加强免疫一次,其较高的免疫抗体水平可以维持到二免后4个月,到5个月还能产生免疫保护,免疫合格率为73.3%,但6个月后免疫合格率降至46.7%;因此建议生产实际中,商品猪进行两次免疫即可,种猪以后每6个月免疫一次。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各地养殖场环境中的猪瘟强度病原普遍出现,同时,很多母猪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母源抗体不足,致使仔猪在哺乳期内经常暴发猪瘟。而传统的免疫程序,是在仔猪断奶后体内母源抗体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猪瘟免疫,这种免疫方法显然不适应。这就要求将免疫注射时间提前,可以避开仔猪吃奶后体内产生的母源抗体对猪瘟疫苗的免疫干扰。  相似文献   

3.
从规模化猪场先后2次选非免疫耐受的猪瘟抗体效价≥1∶256的同日分娩母猪各10头所产10窝仔猪中各选3头进行试验,每次各30头仔猪。首先进行猪瘟母源抗体消长情况和合适首免日龄试验,结果仔猪乳前母源抗体均为0,吮吸初乳后母源抗体快速上升,15日龄达到峰值,合格率100%,20、25、30、35、40日龄逐步下降93.3%、86.7%、66.7%、33.3%、0%;其次用1、2、4头份首免量分3组进行合适首免量和二免日龄免疫试验,结果血清抗体效价合格率首免后15 d均为100%,25天1头份80%,2、4头份100%,35、45天20%、40%、50%和10%、30%、60%,55天50%、80%、100%,65、75天20%、40%、50%和10%、20%、40%。提示30日龄首免较合适,首免4头份免疫效果较佳,二免时间为55~60 d。  相似文献   

4.
兔脾淋组织液增强猪瘟细胞苗免疫抗体效价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健康兔脾淋组织液稀释猪瘟细胞苗分别免疫10日龄经猪瘟乳前免疫的仔猪和经60~65日龄采用细胞苗二免的120日龄中猪,与生理盐水稀释组对照,免疫后15d采血检测抗体(IHA法)。二次试验结果表明:用兔脾淋组织液稀释猪瘟细胞苗免疫猪比用生理盐水稀释猪瘟细胞苗免疫猪可产生更高的保护性抗体效价,两者的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提高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探讨补中益气散对该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该研究以某猪场27头30日龄健康仔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和试验1,2组.对照组仅注射猪瘟疫苗;试验1组用补中益气散拌料饲喂一周后注射疫苗;试验2组注射疫苗同时拌料饲喂补中益气散一周,中药用量均按0.2%加入饲料.分别于免疫当天、免疫接种后7,30d无菌操作采集血样,运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结果表明:补中益气散可显著提高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免疫后30d免疫保护率维持在88.9%以上,提示补中益气散具有显著增强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IHA方法监测仔猪哺乳阶段猪瘟抗体水平的消长规律。首先通过对全场母猪和仔猪进行普查,再根据普查及临床观察结果选出相对健康的妊娠母猪,对这些母猪所分娩的仔猪进行跟踪采血检测其猪瘟抗体的消长情况。根据试验结果:仔猪在出生6、14、21、25、28、30d测得的抗体效价平均值为5、10.5,4.75、2.75、1.4、0.8,根据以上试验数据可很好地绘制出猪群的猪瘟抗体消长曲线图,通过试验可知仔猪哺乳阶段的抗体消长符合其规律变化,推断出最佳的初免时间为23-25日龄。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测定了6窝母猪免疫后产小猪0、1、7、14、21、28、35、42日龄O型口蹄疫母源抗体消长情况和首免、二免免疫抗体测定。结果表明:未吃初乳的0日龄仔猪均无母源抗体,1日龄仔猪母源抗体滴度达到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口蹄疫母源抗体对1~14日龄的仔猪有保护,部分仔猪在21日龄还有保护。28~35日龄首免后21日其免疫抗体合格率低于70%,28日后达到峰值86.7%,一个月后再免一次,则有效免疫抗体水平可维持较长时间,以后逐渐降低,至5个月后已不能保护,种猪此时须再次免疫接种猪口蹄疫疫苗。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鸭禽流感免疫程序,对不同日龄的雏鸭进行禽流感母源抗体的检测,并对雏鸭接种禽流感H5、H9二价油乳剂苗后的HI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雏鸭的母源抗体水平在1日龄达最高值,然后逐渐下降;H5抗体20日龄后降低到4.5log2以下,H9抗体25日龄后降低到4.8log2以下。根据试验采用的免疫方案,对雏鸭在8日龄时进行首免,并多次免疫后可提高H5、H9抗体水平,有效预防禽流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时常发生注射过疫苗的猪在有效免疫期内仍然染上猪瘟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免疫程序不科学,仔猪虽然注射了猪瘟疫苗,由于吸吮母猪初乳而获得的母源抗体的干扰,使注入体内的猪瘟疫苗没能发挥出应有的抗源性,因而不能刺激猪体产生抵抗猪瘟病毒的抗  相似文献   

10.
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毒病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猪急性、高热、高致死性的一种传染病,严重影响养猪业经济发展。从猪瘟病毒引起疾病的流行状况、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床诊断和预防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防治猪瘟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科学的鸡新城疫免疫程序,对1~28日龄的土杂肉鸡和罗曼蛋鸡进行新城疫母源抗体的检测,并对两种雏鸡接种新城疫冻干疫苗和油乳剂疫苗后的HI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两种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在1日龄时均达最高值,然后逐渐下降;肉鸡11日龄后降低到5.2log2以下,蛋鸡28日龄后降低到4.3log2以下。分别对肉鸡在12日龄时进行首免,蛋鸡在11日龄时进行提前首免可获得较高的抗体水平,根据试验所用的免疫方案,可有效预防鸡新城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水-油-水(W/O/W)型活性复乳是将油包水初乳(W/O)进一步分散在水相中经过二次乳化,使用时并配以新城疫弱毒疫苗联合制成。采用透析法测定复乳的形成率分别为95.0%,89.3%,88.0%和84.4%,雏鸡免疫后4dHI抗体即明显升高,井持续2个月以上;对育成鸡的加强免疫持续期达14个月,滴鼻或肌注攻毒全保护,证实新城疫W/O/W活性复乳已达到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水-油-水(W/O/W)型活性复乳是将油包水初乳(W/O)进一步分散在水相中经过二次乳化,使用时并佤以新城疫弱疫苗联合制成,有杉透析法测定复乳的形成率分别为95.0%,89.3%,88.0%和84.4%,雏鸡免疫后4天HI抗体即明显升高,并持续2个月以上,对育成鸡的加强免疫持续期达14个月,滴鼻或肌注攻毒全保护,实新城疫W/O/W活性复乳已达到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应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了猪瘟病毒E2 基因与IL 2基因的双表达真核表达载体 ,观察其表达水平 ,并对其免疫增强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是构建了猪瘟病毒E2 基因与白细胞介素 2的真核表达质粒pIRSTIL 2。将质粒转染BHK 2 1细胞 ,可在体外表达E2 和有生物活性IL 2。pIRSTIL 2质粒能诱导产生CSFV的特异性免疫反应。pIRSTIL 2所诱导的免疫应答反应比使用单表达质粒pIRST强。实验表明 :IL 2与猪瘟病毒E2 基因构建的双表达基因疫苗能有效提高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发生非洲猪瘟期间(2018年5月—2019年9月)的百度指数与该种疾病爆发的关联性进行研究,采用以省份为区域分组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对17个地区数据的拟合,分别提前3周、提前2周、提前1周及当周预测了非洲猪瘟早期爆发的区域.研究结果表明:预测的准确率均高于91.2%,可作为对传统监测系统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科学的鸡禽流感免疫程序,对1~28日龄的土杂肉鸡和罗曼蛋鸡进行禽流感母源抗体检测,以及对雏鸡接种禽流感油乳剂疫苗后的HI抗体水平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两种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在1日龄时均达最高值,然后逐渐下降;肉鸡11日龄后H5、H9抗体滴度分别降低到4.2log2和4.3log2以下;蛋鸡28日龄后H5、H9...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用于求解多目标 0/1 背包问题的新算法.新算法将抗体群中的抗体分为支配抗体和非支配抗体代替传统算法中对所有个体分配适应度值,解决了多目标优化问题中解的多样性的问题.先通过克隆操作实现全局择优,得到分布较广的Pareto-前端,接着采用免疫基因操作提高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同时采用抗体修正操作对由免疫基因等操作产生的不可行解进行修正,保证抗体在可行解范围内,并实现局部搜索.该算法与已有算法相比能更好地保持解的多样性、均匀性以及收敛性.仿真实验表明,新算法所得的 Pareto-前端分布最广,所得的解能较好地收敛到 Pareto-前端,并且将均匀性评价指标降低到1%以下.  相似文献   

18.
按照程序,以自制的鳖烂甲病菌苗反复免疫临产蛋鸡,收集高效价鸡蛋和血清,制成高免抗体,治疗鳖烂甲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