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质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业余体育锻炼是大学生提高体质水平的重要手段,其开展的情况对大学生体质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大学生参与业余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其开展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针对我国学生的体质现状及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对诸多直接影响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开展的因素,及使青少年学生出现身体素质下降、体质较差的现象和要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陈杰 《科技信息》2010,(25):199-199,227
从我国近年来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来看,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望提高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本文通过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强调加强课内教学点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以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和多样的评价体系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对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面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的情况,如何提高学生和家长对体质健康的重视、督促学生利用分散时间进行合理有效的课余体育锻炼,是摆在每一个关心学生体质状况的社会各界面前最焦点的问题。希望通过本研究为更好发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干预效果提供有价值的操作指导,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发挥参考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行为干预的研究实验。结果显示:进行体育锻炼行为干预,抓住每天的零星时间,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干预效果差异非常显著(p≤0.01),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极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令人担忧,切实增强每一个学生的体质,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为了明天担负起建设祖国的历史使命,青少年必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健体魄,行动起来,乘着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东风,走向操场,参加冬季长跑,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课外体育锻炼作为体育教学的延伸,在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本研究采用了调研、访谈、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无锡市青少年及体育工作者进行了调查、访问,研究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张军 《科技知识动漫》2009,(18):112-113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令人担忧,切实增强每一个学生的体质,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为了明天担负起建设祖国的历史使命,青少年必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健体魄,行动起来,乘着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东风,走向操场,参加冬季长跑,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再论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黎君 《科技信息》2007,(26):199-199
针对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多年来持续下降的情况,党和政府及时的提出"阳光体育运动",倡导在青少年中大力开展体育活动。在这种形势下,本文从体育锻炼对人体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身体素质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影响,进一步阐述了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体育锻炼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体育锻炼干预青少年抑郁症的方案设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1984-2021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所收录的体育锻炼对抑郁症青少年患者影响为主题的619篇文献为分析样本,借助CiteSpace 5.8R1软件从发文量、研究机构、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近10 a是体育锻炼对青少年抑郁症影响研究的快速发展期,成果产出量呈快速增长趋势;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成果量居于领先地位,高等学校是成果产出的主要科研机构;青少年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以及体育锻炼不足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消极影响是该领域的2大研究热点;前期研究主题主要涉及心肺健康、体重状况与电子屏幕时间。结论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亟需实验研究予以证实,故体育锻炼改善青少年抑郁症的实际治疗效果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热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从中学生VO2max差异切入,解析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忧虑。研究认为体育锻炼是造成中学生VO2max差异的重要原因,也是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关键因子。国家文件精神没有真正落实是青少年体质健康忧虑之根本,教育有关政策、国家考试制度和升学制度、人们的意识形态以及现代化生活方式也是引发青少年体质健康忧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全面素质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家谱图技术评估青少年个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以症状自评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检验评估效果,探索家谱图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风险识别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环境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儿童依恋类型可预测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文化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深远影响。研究说明家谱图在评估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基于家谱图技术的心理评估方法兼具临床式评估的详实性和问卷统计式评估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2.
盲人门球投球时肌肉运动感觉的心理训练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比较研究法对盲人门球时肌肉感觉的心理训练进行了探讨,认为比赛中心理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在比赛中如何调整好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从训练对象的选择、肌肉感觉训练方法、训练情况、训练手段、投球时手臂肌肉用力情况、投球训练中加强肌肉运动感觉的心理训练等6个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认为盲人门球的技术是靠肌肉感觉来完成的,肌肉感觉的好坏是由心理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健美操选项课的教学实验研究,建立高校健美操选项课完整的教学体系,并针对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形态特征,整理创编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提出学校健美操选项课应明确教学目标,教学中要注重“本体感觉练习”和“心理激情练习”的方法,以及把有氧练习、肌力练习、柔韧练习等有机结合起来等观点。  相似文献   

14.
锻炼迷瘾和心理耗竭是锻炼者在体育锻炼中容易产生的消极心理效应.通过分析体育锻炼与消极心理效应产生原因及对心理健康带来的危害,提出5项应对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计划;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群体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运用心理恢复手段和物理疗法方法消除心理疲劳;在体育锻炼中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体育锻炼积极心理效益量表编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现今体育锻炼心理效益评价工具存在的问题,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初步编制一个科学而有针对性的评价中学生体育锻炼积极心理效益量表。方法:根据量表的内容框架,结合专家访谈和体育锻炼具体情境,经开放性测试和出声思维测试,形成了中学生体育锻炼积极心理效益量表初稿。抽取900多名被试进行问卷的预测试,再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正式量表。结果:(1)《中学生体育锻炼积极心理效益量表》共由60项目组成,由人际关系、自我认知、适应能力、情绪体验、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六个分量表构成;(2)量表的克隆巴赫α信度系数总量表为0.944,分量表的信度系数都在0.75以上。量表的信度良好,结构与数据拟合较好,符合心理学测验要求。结论:《中学生体育锻炼积极心理效益量表》共有六个分量表和60题项组成,量表具有可靠的信效度,是评价我国中学生体育锻炼积极心理效益的一个有效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学校体育锻炼中,不同锻炼情境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以及通过大学生心理压力现状及其预测指标在不同锻炼情境下的变化规律,来进一步验证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压力相关的心理因素。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和《体育锻炼感觉量表》(Exercise-InducedFeeling Inventory)对参加实验的160名大学生心理压力及体育锻炼感觉进行测量,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感觉等心理效益有良好的作用,而在任务目标气氛下的效果更佳;2)两种不同体育锻炼情境,可以更有效地降低心理压力水平,而且在任务目标气氛的锻炼情境中效果更好;3)持续不同时间的身体锻炼对体育锻炼感觉和心理压力各维度影响不同,锻炼12周对体育锻炼感觉和心理压力的积极效果优于6周。结论:中等强度下"不同锻炼情境"体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压力各维度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试法、实验法、专家咨询和数理统计法,研究了足球与乒乓球锻炼对小学生注意集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乒乓球锻炼对小学生的注意集中性有显著影响,且中强度的锻炼效果好于小强度的锻炼效果,足球锻炼对小学生注意集中性的影响不明显;强度因素对注意集中性的影响不明显,但不同强度的乒乓球锻炼与足球锻炼的效果有一定的差异;性别因素对注意集中性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大学生精神压力过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关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19.
选取60名高职女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为期12周、运动强度为本人60~80%HRmax的瑜伽训练,每周3次,每次90分钟。实验前后采用SCL-90量表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经过3个月的瑜伽训练,学生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因子水平显著下降。表明瑜伽训练能够有效缓解女大学生的精神压力,提高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分组实验等研究方法,运用心理演练与身体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方法来解决篮球比赛中投篮的技术难点,结果表明:对运动员进行投篮心理训练与技术训练的同时,结合常规的身体训练,能提高投篮的命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