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专题地图中图廓设计的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题地图的图廓,根据内容的组成结构可分为两类:一是单线图廓,一是框架图案式图廓。这两类图廓形式不一样,适用范围不一样,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效果也有区别。使用方法也很有讲究,⑴单线图廓:只用简单的粗细不一的直线条作图廓,内图廓使用细实线,外图廓使用粗实线,宽度不超过5mm。外图廓比内图廓线条宽一些,目的使图廓产生一定立体效果。单线图廓给人以简洁、朴素的感觉,所以单线图廓只实用于小幅示意性地图,图幅一侧长不超过30cm,包括某种专业设计示意图、书籍及有关材料附图等;⑵框架图案式图廓:适用于大型室内、室外挂图。…  相似文献   

2.
地图符号是地图的语言,是空间信息的载体和传输工具。论述了地图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的符号库建库方法,通过对MicroStation的二次开发,实现了测量数据的快速符号化成图,大大提高了成图质量和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钢轨廓形(轨廓)动态测量系统现场长期应用精度下降问题,提出采用接触式轨廓测量仪对动态测量系统进行校准.首先根据极坐标系等角度分布原则,分别对接触式测量轨廓和非接触式测量轨廓进行数字化建模和重采样处理.然后选取接触式测量轨廓作为基准,建立非接触式测量轨廓与基准轨廓之间的映射关系.最后通过对比二者偏差,实现轨廓动态测量系统误差现场校准.实际应用表明,经校准后的轨廓动态测量系统,静态测量误差由0.96mm降低到0.14mm,动态重复性误差最大值、平均值和均方根值分别为0.29mm、0.13mm和0.18mm,验证了校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利用全数字化摄影测量系统测制(1∶10000)数字线划地图”的几何精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从而为“利用全数字化摄影测量系统测制(1∶10000)数字线划地图”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实验选择了包含平地、丘陵地、山地等不同地形类别;并选择有农田、灌木林、树林等不同植被覆盖的三幅(1∶10000)数字线划地图,经过外业实测、内业展绘、图上读取坐标、统计计算形成分析报告.着重分析了三幅图图幅的几何精度;探讨了全数字化摄影测量系统对不同地形类别和不同植被覆盖的适用性.最终得出了“利用全数字化摄影测量系统测制(1∶10000)数字线划地图”其几何精度可以达到传统的模拟测图和解析测图的几何精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高精度自动建图算法是ArUco二维码阵列定位系统应用的前提和核心,现有在线建图算法累计误差大且易受误检测影响,而人工标定和离线建图的方式则效率低、耗时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ArUco-SLAM单目实时建图定位算法,其采用前后端并行建图、联合优化的框架,前端以坐标系变换封闭原理对地图进行快速更新和局部修正;后端以非线性优化算法最小化二维码顶点总体重投影误差,实现对关键帧序列囊括地图的全局优化;最终,基于联合优化算法实现对前后端地图的匹配,消除前端地图的累计误差. 设计实验对所提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证明其相比现有建图系统有着累计误差小和建图效率高的优点,具有建立大规模二维码阵列厘米级精度地图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天线罩内廓曲面测量数据处理与重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线罩是保护天线在恶劣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的一种设施,属硬脆材料大型复杂曲面工件.对天线罩内廓形进行精密修磨,可改善其工作性能.其加工属于自由曲面加工.为实现精密修磨,通过测量数据重构出了天线罩的内廓面.根据测得的天线罩内廓面离散数据,剔除坏点和重叠点后应用最小二乘法对测量型值点进行了光顺;通过数据的疏化处理,实现了测量型值点的双有序,完成了基于双三次B样条曲面的天线罩内廓曲面重构.在此基础上得到加工后内廓曲面,为数控加工中刀具轨迹的规划奠定了基础.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测量产生的随机误差,所重构出的曲面具有精度高、光顺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可以通过VB和VLISP编程实现DEM图廓坐标的计算,此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提升公路测量效率方面有广泛应用。以厦门理工学院部分道路为研究对象,基于FARO Focus3D三维激光扫描仪,对该道路进行点云数据采集、道路正射影像图的提取、道路数字线划地图(DLG)的快速绘制,实现了二维信息的提取和三维模型的构建,同时与传统全站仪数据对比,得出激光点云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效益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自然柱状特征地图的智能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室外环境中手工测量柱状自然特征建立环境的特征地图(简称柱图)工作量大、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地图自动生成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柱图的定位方法,使用迭代最近点算法进行地图匹配,提高了定位精度.仿真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一调绘底图的制作及其图幅大小的确定《地区地理志》附图,都属专门性地图。为了达到制作草图时只要勾绘专门要素,就可以说明它与其他基础要素的关系,及便于套版绘画的目的,就需要用能表示出图廓、比例尺、经纬线、河流、居民点等要素的透明板材阳图,作为调绘时复制素图的底图。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渐开线齿廓磨损公法线长度测量的优缺点。针对采用此法只能测量齿廓中部的弊病,探讨了能够测量全齿廓磨损的任意弦齿厚测量方法,导出了任意弦齿厚的计算公式。采用这种方法测量齿廓不均匀磨损,既简单,又经济适用。同时,文中还介绍了精密测量全齿廓磨损的光电比较仪的结构和原理,以及放射性测定齿长磨损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环形光切法的复杂深孔图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膛线炮身管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形光切的图像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环形激光束照射到深孔内膛表面上形成的环形光斑图像进行检测。通过对环形光斑亮度极值线的亚像素提取、缺陷点剔除、数据分离、参数回归和系统标定,实现了截面形廓和尺寸的检测;通过多个截面形廓数据,实现了深孔内膛形貌的检测。在对直径为130mm的膛线炮身管的检测中,该方法的单点轮廓测量精度达到了0.1mm,满足了身管质量控制和使用维护所需要的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齿廓偏差是影响齿轮传动平稳性的重要参数.针对现有齿廓偏差测量方法的局限性,首先,以机器视觉为基础采集齿轮的图像,利用MATLAB进行图像处理获得清晰的齿廓边缘,采集齿廓目标点云数据.其次,运用逆向工程的方法建立标准齿轮模型获得齿轮的参考点云,结合经典迭代最近点算法实现齿廓目标点云和参考点云的配准,采集配准后的数据并进行曲线拟合,获得齿廓偏差并分析误差.最后,通过齿廓偏差计算值和测量值的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关于测量齿轮齿廓偏差的方法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应企业实际需求,采用Visual Basic程序语言开发了行星齿轮传动CAD系统。据行星齿轮传动理论,通过编程实现主要零部件尺寸计算和强度校核;由齿面曲线和齿根曲线方程构建实际齿廓曲线,通过二次开发在Solid Works中实现了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各个零件的三维参数化建模,并自动完成装配。结果表明:由建立实际齿廓曲线方程来构建齿轮精确模型的方法可行;行星齿轮传动CAD系统具有的参数化建模功能使出图自动化,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5.
董天剑 《江西科学》2011,29(2):256-258
针对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的齿廓偏差,基于坐标法的测量原理,根据GB/T 13924-2008<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检验细则>,确定齿廓偏差测量的起测位置并给出齿廓偏差的求解过程,用以指导该类齿轮偏差测量仪器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周刚  谭天贵  吴伟 《江西科学》2021,39(6):1051-1055
非接触测量是测绘技术的发展趋势,尤其面对斜坡、陡崖等危险地形的地图测绘,全站仪等接触式测量方法测图效率低或因地形限制而无法作业.无人机航测技术发展成熟,地形、地貌条件的限制往往无法达到精度要求.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方法具有非接触、全自动、快速、精度高等优点在测量领域广泛应用,在危险、困难条件中很好适用.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实现精细地形测绘的作业流程,通过某工程1:500地形图测绘实践,对地形图测量精度进行检验,总结了技术与实践经验,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更深层次的应用与研究打下基础,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上海三资企业地图编制中格式塔(Gastlf)原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地图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出发,论述编制上海三资企业地图的基本设计思想和实际应用该原则编图的方法,并结合地图编制的信息论、信息传输理论,分析了该地图的符号设计、颜色设计及图幅设计的编制依据和读图感受.  相似文献   

18.
不妨先问:测绘是什么? 一句话简答:是人们进行各种测量活动和绘制各种地图的总称。若要全面知晓“各种测量和地图”,那就是一门专业学科了。地图是测绘的最终成果产品之一。地图综合、科学地反映了各种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状态及其相互关系。从地域上可分世界地图;各国地图;省、县、市地图等。从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在同类地图中又可按不同用途编制大、中、小比例尺的地图。  相似文献   

19.
基于NIOS II实现的船载雷达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船载相控阵风廓线雷达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最新解决方案.利用Altera公司开发的基于SOPC技术的NiosII嵌入式处理器设计,实现了船载相控阵风廓线雷达天线波束在大地坐标系、甲板坐标系和天线坐标系之间的方位角及俯仰角的坐标变换,并利用NIOS II完成船载相控阵风廓线雷达电子波束的预测修正补偿算法,实现船载相控阵风廓线雷达对于空中方位目标的实时而准确的跟踪测量.仿真结果表明,坐标变换一次所需的时间约为7 ms,标量卡尔曼预测算法一次预测所需时间不足1 ms.  相似文献   

20.
文章研究了船载相控阵风廓线雷达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最新解决方案。利用Altera公司开发的基于SOPC技术的NiosⅡ嵌入式处理器设计,实现了船载相控阵风廓线雷达天线波束在大地坐标系、甲板坐标系和天线坐标系之间的方位角及俯仰角的坐标变换,并利用NIOSⅡ完成船载相控阵风廓线雷达电子波束的预测修正补偿算法,实现船载相控阵风廓线雷达对于空中方位目标的实时而准确的跟踪测量。仿真结果表明,坐标变换一次所需的时间约为7 ms,标量卡尔曼预测算法一次预测所需时间不足1 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