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信息资源目录的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电子政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从网络、网站和单一应用系统建设进入了以资源整合和共享为核心的信息资源管理阶段。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重点工作。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规、文件、标准,为政务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政府信息资源呈现出快速增长、存放分散、表现形式各异、传输方式不统一等特点,这为信息资源的查询和共享带来困难。政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建设主要满足跨地区信息共享和部门间特定信息横向交换和共享的需求a2002年7月份中办发[2002]17号和2004年中办发[2004]34号文件都提出“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的要求。2005年国信办明确要求统一政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 相似文献
3.
政务信息公开有利于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发挥其最大效益,方便广大公众获取政府信息和服务,提高政府行政的透明度.本文论述了我国有关政务信息公开的立法,分析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环境下,如果没有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公众获取和利用信息犹如大海捞针,那么,政府信息公开就成为一句空话,政府信息资源的价值也将无从实现。 相似文献
5.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指通过对政务信息资源的编目、注册、发布和维护,实现对政务信息资源的发现、定位和普遍共享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作为政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之一,《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GB/T21063.2-6-2007与《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GB/T21062.1-4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的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地位、作用和工作,指出公共图书馆开展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活动有自身优势,论述了条例的颁布对公共图书馆目前的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吴书曼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
新媒体的出现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是机遇也是挑战。从新媒体的特性及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着手,分析了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密切联系,随着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不断发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实行,研究基于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的政府信息开发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政府信息开发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国外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提出了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9.
李弘彧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6)
简述了政府信息公开与公共档案馆的概念及相关内容,分析了政府信息公开对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工作带来的影响,重点探讨了基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公共档案馆资源服务实施体系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我国一些信息化比较先进的地区.电子政务建设正在由网络、网站和单一应用系统建设为主进入到以业务协同和信息资源共享为核心的新阶段,跨领域、跨部门的应用越来越多,跨部门信息共享需求日益强烈.因此,在这一阶段,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愈显重要. 相似文献
11.
12.
13.
桂晓玲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6):111-112
从时间、数量、质量三方面重新界定了政府信息开放的标准,阐明了政府信息开放标准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完善政府信息开放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15.
刘静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3):146-147
介绍了美国、日本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立法概况,比较了美日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异同,探讨了美日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对我国信息公开制度立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府部门,CIO的职位设立和相应制度的建立尚处于理论呼吁阶段,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暴露出的信息孤岛等问题都与政府CIO制度的缺失紧密相关.本文通过描述美国政府CIO制度的历史及现状、中国政府CIO建设的现状,指出我国在政府CIO体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勇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8,16(2):74-78
在分析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网络信息资源配置体系的七大机制:国家宏观调控机制、政策法规机制、信息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保障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以期为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彭苇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85-88
智慧性资源是教学过程中以人为开发对象的教育资源,具有时代性、自调性、开放性和意识性等特点.在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学校、家庭、社区等不同子系统中智慧性资源的作用及影响,并从不同的层面、针对不同的对象提出智慧性资源的开发策略,以期建构和谐、生态的教学资源系统.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