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和路网承载力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协调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与基础道路之间的适配问题,运用仿真方法研究不同公交站台形式的适用情况。首先确定公交站台的影响路段范围,然后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NS模型进行改进,公交车辆在模型可以换道。并且在影响路段的基础上用VISSIM对路段进行仿真,最后将MATLAB、VISSIM和实际延误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分析恒美嘉园公交站台相关数据,用MATLAB模型和VISSIM仿真得到平均延误,与实际延误进行对比,再利用相同的数据计算直线式的相关数据,与港湾式进行对比得出不同形式的公交站台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基于视频双截面的信号控制交叉口延误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基于视频双截面的交叉口延误检测方法.在交叉口适当的位置设置两个虚拟检测器,分别判定并记录车辆进入和离开交叉口的信息.在判断车辆进入交叉口时,对新进入交叉口的车辆提取车辆的斑块并进行匹配,如果连续8次斑块都匹配,则表示车辆被检测到;如果判定车辆进入交叉口,则使用车辆斑块和Mean-shift算法对车辆实时跟踪,直至车辆离开交叉口,通过记录车辆进入和离开的时间可以实时地提取车辆的延误参数.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双截面视频延误检测方法,实时延误的检测精度均值可以达到90%以上,同时,检测的流量精度均值可以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3.
面向交通规划的交叉口延误函数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交通规划流量分配问题中的交叉口延误函数进行了研究.考虑了对冲突流、冲突相位和非机动车交通等因素,通过对交叉口延误函数的进一步细化,对不同转向车流和不同交叉口类型建立了适合我国城市道路的交叉口延误函数,增强了交通分配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陈栋  刘泽高  贾丽斯  薛郁 《广西科学》2015,22(2):231-236
【目的】为了给国内城市信号交叉口规划设计和服务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城市交叉口延误模型。【方法】对比Australian延误模型和Canadian延误模型,提出改进的延误模型,再采用牌照法,对饱和度接近1的道路交通延误进行实测,并把实测结果与3个模型进行对比。【结果】改进的延误模型在饱和度较低和较高的情况下,与Australian延误模型和Canadian模型的模拟数据很接近;在饱和度接近1时,改进的延误模型与实测结果能较好吻合;改进模型与Brilon和Wu的马尔科夫链方法比较,形式简单,计算简便,可操作性好。【结论】改进的模型适合用于平面混合低速的城市交叉口道路延误分析。  相似文献   

5.
信号交叉口延误计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论述控制延误、停车延误和引道延误概念和关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用于计算延误的调查法、分析法和仿真法,并以十字型交叉口为案例,分别使用点样本法、HCM2000法、SimTraffic 5系统和VISSIM 3.60系统计算交叉口延误.经分析认为,VISSIM 3.60系统在交通行为描述和参数设置方面更为细致,因此更适合计算国内混和交通流条件下信号交叉口延误.  相似文献   

6.
公交站点车辆停靠对信号交叉口进口道交通延误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进口道具有公交停靠站信号交叉口的公交停靠影响和车辆运行效益,建立公交站点车辆停靠对信号交叉口进口道的交通延误模型.根据公交车停靠对不同类型信号交叉口交通延误影响情况的不同,将影响延误模型分为3类.针对最常见的影响延误模型,首先通过详细分析不同情况下公交车停靠对信号交叉口进口车辆的作用机理,研究分情况的交叉口进口车辆延误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然后根据这些延误计算公式,利用积分方法,得到一套公交车辆停靠对交叉口进口车辆平均延误的计算公式.该公式能较好地计算进口道具有公交停靠站的信号交叉口进口车辆延误,为有效改造和合理布设公交站点提供理论基础与定量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7.
信号交叉口交通延误的微观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车辆通过交叉口的行为特征,在考虑影响车辆个体行为的各种因素的前提下,计算出车辆通过交叉口所需时间为车辆在交叉口前的排队等待时间与车辆在交叉口内的运行时间之和。本研究为交叉口微观仿真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BRT车辆在停靠站的延误现状入手,以济南市BRT-3号线岛式和路侧式停靠站为研究对象,结合停靠站延误的调查结果,得到针对停靠站形式的停靠站延误模型,从运营效率角度分析了BRT停靠站形式对车辆在停靠站延误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优化停靠站形式、完善快速公交系统、加强客运组织等减少延误的对策,为快速公交系统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无控交叉口冲突点延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无控交叉口冲突点处的交通运行状况,提出了无控交叉口相冲突车流轮流占用冲突点资源的观点;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提出了无控交叉口冲突点延误的计算模型。通过实例计算分析,认为无控交叉口冲突点延误主要与相冲突车流的流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吕侃徽  何彬 《科技信息》2012,(34):495-496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车辆的拥有率也不断提升,交通路况也变得越来越差。杭州作为一线城市,在城市道路交通中较早的引入了快速公交系统,给市民带来了便捷,但在上下班早晚高峰时段,道路拥挤,快速公交系统中定义的快速公交道除了快速公交车辆及少量特许车辆行驶之外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使得交通压力更加严峻,导致许多市民对快速公交BRT专用车道的设置产生巨大争论。本文主要设计、制定一套快速公交车道辅助运营系统旨在使有限的城市道路资源得到利用。  相似文献   

11.
Delay Estimates of Mixed Traffic Flow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wo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mixed traffic invalidate the conventional queuing delay estimates for western countries.First,the driving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drivers lead to different delays even though the other conditions are the same.Second,urban traffic flow in China is often hindered by pedestrians at intersections,such that imported intelligent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do not work appropriately.Typical delay estimates for Chinese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from data for over 500 vehicle queues i...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国内大中城市有些重要交叉口安装了左转专用信号灯 ,对这种路口的交通流分析迄今尚不多见 .有鉴于此 ,此文提出了有左转专用信号灯的交叉口车辆延误模型 ,详细分析了不同车道的车辆通过最大排队断面到达停车线及通过停车线时的随机过程 ,并由此得到相应的车头时距分布 .在非饱和状态下 ,当左转交通量比较大时 ,此模型可以较好地计算车辆的平均延误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快速公交(BRT)系统的运行效率,对BRT停靠站在交叉口的布设位置进行了研究.针对BRT停靠站设置在交叉口进口道和出口道两种情况,分别建立了车均延误模型(该延误包括信号控制延误、停靠站上下客时间以及车辆在停靠站等候服务的延误)和绿灯末排队长度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一系列算例分析表明,车流量较小时,停靠站设置在进口道和出口道就延误而言没有区别,但当车流量较大时,应将停靠站设置在交叉口进口道.  相似文献   

14.
根据市区平面交叉口的交流流特征,汽车有害物排放规律及周围建筑物的结构形式,采用风洞试验和数值计算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汽车排放污染物的产生,扩散及污染分布规律,提出了城市交叉口大气环境质量运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部分道路交叉口的道路交通及交通事故数据的分析研究,利用“综合影响系数法”建立了城市道路交叉口道路交通条件与交通事故率的关系模型,提出了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安全的评价方法。根据交叉口的交通饱和度,非机动车比例,车辆组成,左转比例,交叉口间路,交叉口形状及进口分隔程度等因素,就可以确定对交通事故率的综合影响系数K,进而确定交叉口的安全水平,本文的研究成果在城市道路交叉口方案的合理评价和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我国各城市快速公交运行速度差异较大,运营效果差别明显的问题,为提高BRT的运营效益及安全性,对BRT安全适应性车速进行界定,通过系统分析其影响因素,在不同隔离方式及交通条件下,分别基于操作稳定、制动安全及交通流量三方面建立BRT安全运行车速模型,利用VB编程实现模型的计算,最后通过实际运行数据与模型计算数据进行耦合分析,验证其可行性及鲁棒性。结果表明,理论安全适应性车速值与BRT实际运行速度特性耦合性较高,其差值为提高BRT运行效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