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全球化与法律全球化构成了研究中国法学教育转型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的参照系。这在理论上要求我们自觉地运用全球视野和全球思维来审视中国的法学教育问题,敏感地意识到全球化客观上要求中国法学教育在理念、内容、模式上的转型,深刻地分析法律全球化为讨论中国法学教育转型所可能开放出的诸多问题域和思维视角。  相似文献   

2.
诊所法律教育是以法律诊所为依托,运用角色模拟训练、案件讨论、真实案件代理等方式,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主动学习法律、训练法律执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其基本特征是以学生为主体、使用真实的案件材料、采用互动的教学方法和独特的评价体系.我国要从更新观念、正确定位诊所法学教育,开设诊所法律教育课程、改革现有课程设置的结构,设立法律诊所,全面推行诊所法律教学方法,整合师资力量,改革毕业实习制度等方面着手,运用诊所法学教育方法.促进法学教育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从恢复重建到今天的发展,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高等教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急需社会各界学者加以研究解决。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应研究及借鉴西方的高等法学教育改革经验,探索适合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佳的方式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高级专门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4.
李二辉 《科技资讯》2014,(35):206-207
提高法学本科学生实践能力是当前我国法学教育当务之急,也是实现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步骤。具有理论性和应用性级强的学科这就是人们所认识的法学,而法学本科教育的目的正是要培养学生的现实关怀,必须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法理的重要竟义,在亲历的过程中一定要养成法律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实践中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必不可缺少的环节和途径。该文从提高法学本科学生实践能力目标出发,针对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学教育实际情况,运用实验法试图构建以"法律帮助中心"、"驾校式法学教育"、"研究生—本科生实践小组"为主要内容的法学本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作为法学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经济法的教学,应立足于经济法的法律执业技能训练和法律职业化思维的教育,以改变法学毕业生只了解法律术语和条文的现状,使他们能掌握律师或其他法律职业工作者应当具备的技巧、思维、能力和素质的现状,开发学生发展自身的能力感悟和人格,使法律教育更加适应法治建设和职业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法学教育改革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也是社会发展对法学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国际法学作为一门对外法学尤其需要改革.本人在吸取众多法学前辈们教学探索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国际法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些微有益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7.
师范院校开设法学专业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我国法学教育不断改革发展的成果,对培养法律人才也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如何突出自身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竞争力,在目前法学教育遍地开花的时候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法律职业化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法学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而提高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法律职业化教育的需要,为此,法学教育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围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展开.作为从事大学法学教育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判例辅助教学,收到了一定效果,使学生对法律职业化教育的适应性增强,对法律适用有了新的感悟,增强了自己成为法律职业一员的信心.从几个方面总结分析判例教学的必要性,并对现行法学教育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法学教育要面向21世纪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和高层次、复合型的治国人才,有效的途径就是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美国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为我国传统法学教育创新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有效模式和有益的启示,也受到了法学教育界和理论界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人才成长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前提和基础。法学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传授法律知识训练法律思维,培养具有运用法理和法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合格法律专门人才为内容的教育活动。法学教育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决定性的工程。教育的首要问题是确定培养目标,也就是培养什么规格、标准、类型的人才,其核心是法学本科素质教育的涵义和培养模式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校法学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点,强化现代学校法学教育,提高现代学校法学教育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高校法学教育中存在的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不合理、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脱节及师资力量不足等一些问题与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是不相适应的,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的现状与它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高校法学教育应采取明确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模式改革,实施“法律诊所教育”;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加强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改革措施,以此推动我国高校法学教育进入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2.
法律素质道德素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人文素质之一。依据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项目,对中国西部6个省市(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重庆、西藏)的公务员群体共计797名对象的法律素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公务员群体的法律素质是比较好的;公检法公务员群体的法律素质高于行政公务员群体;西部公务员群体的法律素质水平高于西部全体公民。并对形成公务员法律素质状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公务员队伍法制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力进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而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对法的一种特殊的主观把握方式和在理性认识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对法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归感。法治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逐步建立法律权威和法律信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法学教育模式作为法学教育的关键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法学教育的质量。然而传统法学教育模式的部分内容已不能与现代教育目标、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人发展需求相适应,不符合法学本身的发展规律。在全球化背景下,新时期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集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法学本科分层分类教育新模式。该教育模式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以培养适应社会建设需要的不同层次的“法律人”为目标,操作程序上更加重视学分制下学生培养的多元化、层次性和阶段性,实现条件方面更加彰显质量考评机制的革新、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导师的科学选聘以及对学生的分类、分层指导。  相似文献   

15.
1904年翻译的《新译日本法规大全》,是近代中国引进日本法律最为全面的一部,《日本法规解字》是对《大全》中有关法律专门术语作的解释。通过《日本法规解字》流行的新名词,成为中国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实践性、社会服务性及其普法功能,正是当今中国所需要的。普及诊所式法律教育,既能为社会培养出急需的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法人才,还能为全民普法及法治建设提供广阔而坚实的基地。  相似文献   

17.
法制教育是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提高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当前职业院校法制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我们要从充分认识职业院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理性看待职业院校学生的异常行为、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等方面来最终实现学校法制教育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法律移植是法律近代化的有效途径,晚清旧法体制的困境与严重的滞后性决定了晚清法律移植的必要性。晚清法律移植作为中国近代法律移植的开端,初步建立了中国法律近代体系与法律原则,在中国法律近代化进程中起了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晚清法律移植也遭遇了法的"本土资源"——中国法律传统的有力抵制,从而决定了晚清法律移植对中国法律近代化推动作用的有限性。近代法制的核心精神——法治,在近代中国并未能真正地建立和实施。  相似文献   

19.
法律英语是指普通法国家在立法、司法和执法过程中使用的一种英语文体,它包括某些词汇、语法、语义等具有特色的一些表达方法。通过丰富的例证讨论了法律英语的词汇特点,目的是为翻译法律文件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